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0-28 3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然而“言”却绝不是能够完全表达“意”。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孔子也许会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的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而是注重于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
B.《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C.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D.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
B.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势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B.《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
C.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
D.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机构组成来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组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补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国公共卫生筹资机制是政府对公共卫生进行投入并直接提供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主要从政府预算中划拨。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以购买的形式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摘编自王坤等《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与策略》(《中国公共卫生》2019年第7期)

材料二:

痛未定,亦应思痛。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强破坏性,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本次疫情初期出现防控—治疗分离,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不完善、联通共享环节欠缺。另外,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不充分的问题亦突出,这主要是因为政策制定者和民众中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误区,忽视了疾病预防。正是因为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激励机制的重医轻卫和不平衡,造成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医疗卫生两大体系之间出现一定的裂痕。

疫情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分区诊疗、全面隔离确诊与疑似病例、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的举措显得力不从心。现有综合医院、中医院感染病区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尚不能在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时满足快速组建平战结合的感染病房的需求。对于此次疫情中的患病人群,以往医疗保障服务的相关条款对其快速就诊存在一定限制,这就需要医疗保障部门针对疫情进展及时调整医保目录、支付方式等内容。

虽然我国陆续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但法律只规定了什么情形下构成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一级响应的启动与终止程序,对于二级、三级、四级应急响应的具体适用情形未做明确规定。

——摘编自管仲军等《我国公共卫生需补应急短板》(《光明日报》2020041906版)

材料三:

针对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薄弱部分,国家要强化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成立中央健康中国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和落实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领导,将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救助、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的行政管理职能加以整合,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做到目标统一、行动协调、工作高效。

另外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如建立智能化、协同化的疫情监测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储存、标准化数据分析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同时,要建立卫生、农业、林业、海关等跨部门数据共享监测体系,加强新发及潜在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的普查和监测工作,利用病原微生物监测及全基因组扫描等技术进行发现和预警;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的守门人作用。目前,技术能力强和群众信得过的家庭医生还十分缺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允许和鼓励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的有资质、有意愿全职或兼职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师选择自己组团或参与现有的团队作业。

——摘编自刘远立等《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以科学认识和把握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为视角》(《行政管理改革》2020年第3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B.政策制定者和民众“重治疗、轻预防”的认识误区,导致疫情初期出现“防控—治疗”分离的现象。
C.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经费并直接提供服务,各级政府近年来也在探索公共卫生筹资新形式。
D.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可以将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各领域的行政管理职能加以整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当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会通过公共卫生筹资机制提供经费。
B.加强现有综合医院、中医院感染病区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方可在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时,快速组建“平战结合”的感染病房,以应对疫情。
C.发挥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建立智能化协同化的疫情监测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储存、标准化数据分析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有利于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水平。
D.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守门人”的作用,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允许和鼓励医师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6.针对此次疫情期间发现的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出改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B.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C.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写出了人物的机智,也制造了情节波澜。
D.哑巴老乡明白进来人可能不是敌人时,于是从伍原的头、帽子、脸颊摸起,然后点上灯,上上下下打量。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一点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9.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B.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C.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D.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即加冠,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可以取“字”了,同于“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冠”。
B.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而“东宫”则是太子居住的地方。
C.“更衣”是上厕所的“讳饰”说法,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比如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
D.《易》指《易经》,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和《论语》同属“五经”。
12.下列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储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口服心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①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①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②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①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妇。韩信贫贱时曾有漂母怜悯他饥饿而给他饭吃。后来韩信为楚王,重报漂母。②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有断炊饥饿之苦,却不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叩门乞食又担心别人笑话而口讷辞拙、欲言又止,表现出清高、孤傲的心理状态。
B.诗人借用韩信报恩的典故,盛赞主人有漂母之恩德,但自己却不能像韩信一样有机会报恩,只能冥报相还,表达出深沉的感激之情。
C.主人善解人意,不问而知诗人之窘困,于是慷慨赠粮,殷勤相待,把酒畅饮,与诗人谈天至黄昏,能看得出主人也是性情率真之人。
D.全诗语言平淡质朴,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主人济人所困,诗人感恩图报,彼此言谈畅饮,这皆是真情流露,朴实无华,令人动容。
15.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诗人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4-30更新 | 745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异曲同工。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滕王阁序》中写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姿多彩的水,在这片_______________的高寒土地上,组合而成一座“水塔”。每年春夏之交,印度洋季风形成的暖湿气流和中东高压中的偏西气流在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两股气流在高海拔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了丰沛的降雨。(     )。降下来还要存得住。通过研究三江源的地理地貌,我们得以解构“中华水塔”的蓄水能力。高处是巍巍雪山和山脊间积蓄的冰川,低处则是星星点点的湖泊,其间分布着绵延不绝的草场,以及大片沼泽,宛如天然蓄水池。打开三江源国家公园水系图,观察江河源头,你会发现任何河流的源头并不仅仅只有一条唯一的“脉络”,更是汇集了千万条细流。那些巨大的冰川、雪山融化成溪,从千峰万壑潺潺流出,_______________山脚下的草甸。松软的草甸像海绵一样,把散乱无章的细流“集合”在一起,然后汇入地下径流,再由径流将储存的水源持续不断地输送到河道,汇聚到低处的湖泊、沼泽中去。在这一套天然的水资源运转体系与大气环流共同作用下,_______________了“中华水塔”。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奇崛   聚集   渗透   培育B.奇崛   汇合   渗进   造就
C.神奇   聚集   渗进   培育D.神奇   汇合   渗透   造就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片亘古的高地成为江河的源头是源源不断的降雨创造的
B.这片亘古的高地因源源不断的降雨成为江河的源头
C.源源不断的降雨为这片亘古的高地成为江河的源头创造了条件
D.为这片亘古的高地创造了成为江河源头条件的是源源不断的降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会发现任何河流的源头并不只有一条“脉络”,更是汇集了千万条细流。
B.你会发现任何河流的源头并不只有一条唯一的“脉络”,还汇集了千万条细流。
C.你会发现任何河流的源头并非只有一条唯一的“脉络”,而是汇集了千万条细流
D.你会发现任何河流的源头并非只有一条“脉络”,而是汇集了千万条细流。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亿多只鸟死于与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或窗户的碰撞。不过,令科学家好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猜测,蜘蛛网肯定具有某种特殊功能会警示鸟类。经过观察研究,发现蜘蛛网具有反射紫外线的结构。据此,___________ ,设想在建筑玻璃中加入类似的结构。_________,并加以实验,结果显示,鸟类撞击事件下降了75%。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提取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60个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323日,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100周年庆祝活动的有关安排。活动包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行庆祝大会、开展“七一勋章”评选颁授和全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等。324日,中宣部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届特别的奥运会,刘长春独自一人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2021年东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因疫情而延期的奥运会,中国派出777人的代表团,交出了38金32银18铜的成绩单,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居第二,创境外参赛最佳战绩。

展望未来的奥运会,2024、2028、2032……总会有一届我们的奥运健儿会见证中国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历史时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围绕“中国与奥运”这一主题,给刘长春或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健儿或未来见证历史时刻的奥运健儿写一封信。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朱光潜(1897-1986)  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7-90.4茹志鹃(1925-1998)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4《新唐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陶渊明(365-427)  山水田园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奋斗 励志  记叙性材料  国家情愫  铭记历史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