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 高二 期中 2021-11-23 3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故乡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从《诗经·采薇》开始,历代骚人墨客就写之不倦。故乡从古代诗词的意象扩展为现当代小说、散文的题材,融入了作者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不再局限于乡愁。现当代小说、散文在叙写故乡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经验,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

鲁迅的《故乡》写于1921年,丰子恺的《故乡》写于1935年,薛忆沩的《故乡》写于2021年,这三个时间点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

1921年新文学刚站稳脚跟,这时候鲁迅发表《故乡》,题材别开生面,见识独到。鲁迅正视眼前故乡被贫穷、混乱和破坏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真实境况。“我”回到相隔二千里、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待到看见来访的儿时玩伴闰土,一个儿时天真活泼的玩伴被岁月折磨成了不折不扣的老汉。现实的故乡是没有什么留恋价值的,故乡的美好只存于回忆之中。鲁迅用动情的笔墨回忆起儿时脑中那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幅“神异的图画”的重点不是二十年前故乡的生机勃勃,而是人间的温情、生命的勃发和勇敢。古代诗人不满意的是身处他乡的眼前处境,他们发现故乡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故乡才是美好的。鲁迅的笔下依然有美好,但这美好却早已迁移到不复实在的“神异的图画”中了,眼前看到的却是破落衰败的故乡。于是对鲁迅来说,就产生了人生最终归宿何处的问题,鲁迅的《故乡》是由回故乡始,离故乡终的。

丰子恺的《故乡》写于1935年,他对故乡的认知和当时的其他作家如写《边城》的沈从文、写《果园城记》的师陀都不一样。后者写出了略带哀伤的乡村牧歌,而丰子恺则直接戳穿牧歌的旧梦。他从古人以在故乡饮酒赏月为人生一大快事开始,认为很多“现代人”与此不同了,“即使也不乏喜欢对花邀月饮酒的人,但不一定要在故乡的家里。不但如此,他们在故乡的家里对花邀月饮酒反而不畅快,因为乡村大都破产了。他们必须离家到大都会里去,对人为的花,邀人造的月,饮舶来的洋酒,方才得其所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迁呢?丰子恺认为,“到了现今的工商业时代,人都离去了破产的乡村而到大都会里去找生活,就无暇纪念他们的故乡……在他们就只有生活的地方,而无所谓故乡”。城市是一个造就不出故乡意义的地方,那里只供人们活着。丰子恺推测,故乡即使将来不为人所忘却,含义也将会改变。故乡失去古代诗词里充满乡愁的意味,仅存“乡”字的意义。丰子恺不祥的预言在今天仿佛已经实现了,证据就是从前填表都有籍贯一栏,如今籍贯不出现了,换作了出生地。籍贯的含义近乎故乡,而出生地就是“仅存的‘乡’字的意义”。丰子恺写作《故乡》的年代,刚好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所谓“黄金十年”的民国发展期。这十年经济成长快速,人口往城市集中,而这发展的另一面同时也是“乡村的破产”。

时间来到了2021年,小说家薛忆沩为读者奉上一篇同名作《故乡》。如果说鲁迅的《故乡》敲醒了千年的乡愁旧梦,而丰子恺的《故乡》预告了乡愁牧歌的无以为继,那薛忆沩的《故乡》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乡愁无处容身的图景。

鲁迅用“别了”一词来定格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说明内心还存在归属于某地的认知,而且不否认那就是“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百年之后薛忆沩却生出自己“根”在何处的疑惑。“我”的还乡之旅首先遇到的是长沙已经日新月异到面目全非、难以辨认的程度。“我”根据记忆去寻找长沙最有名的米粉店,发现记忆与现实纯然脱节,那原来只是一条大约三米宽的小街,怎么现在变成了将近二十米宽的大道?城市建设的旧貌换新颜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也正是这天大的好事磨灭了关于故乡的诗意记忆,而记忆与现实的脱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感。记忆无从对标现实,“我”只好换一家米粉店。可是已经吃不到记忆中的乡味,但得到店家意味深长的告知,“现在的长沙已经不是从前的长沙了”。长沙还是叫原来的名字,但眼前这个长沙所指代的地理空间和记忆中的那个长沙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从建设的成就来讲,确实日新月异,造福百姓,但无奈它太快了,快到挑战人的记忆和心理接受的程度。

薛忆沩的《故乡》以一个温馨的故事结束,这与鲁迅的《故乡》不同。一百年前中国乡村正以其凋敝、破落的面目显示在世人面前,看不到任何希望。待到百年之后薛忆沩来写回故乡的际遇,留下一个不一样的结尾。“我”见到了当年父亲帮他解决城市户口的“傻杜”。“我记忆中的傻杜是一个枯瘦如柴的人,一个病态的人,而从篮球场那边走过来的那位老人体形饱满,显得相当富态。”薛忆沩笔下的“傻杜”从潦倒变为衣食无忧,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或许也可以折射中国百年国家命运的反转吧。

(摘编自林岗《“故乡”的百年变迁—读鲁迅、丰子恺、薛忆沩同名作〈故乡〉》)

材料二:

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作品的地域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莫言的东北乡,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承载着作家的成长轨迹和个人情感。而包括贾平凹的秦岭乡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在内的一个个文学故乡被建构起来。

作家在小说中用庞大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故乡、知识、经历、愿望甚至梦境等相一致的世界。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似乎变得“自觉”,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拿西部来说,先是路遥捧出了《平凡的世界》,接着是陈忠实推出了《白鹿原》,再是贾平凹奉献了《怀念狼》《古炉》等,将陕西那片深厚的土地挖得越来越深。这至少说明,故乡对一个作家很重要,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的地域特色。

但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也许一些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贾平凹说,他要为家乡立传。雪漠说,他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人类曾经如此生活过。作家们当然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对即将消亡的鄂温克族的回忆、记录和思索,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是对故乡文化在发生巨变的深刻反思。

自然,文学是可以超越这些的,但是,文学在故乡驻足,在故乡落泪,在故乡留影,在故乡深思,最后将故乡写成一种文学形象,永久地留存于文学的天地,也是极其伟大的。

(摘编自徐兆寿《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与古代诗词不同,现当代小说、散文在写作中融入了作者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摒弃了乡愁的主题。
B.鲁迅、丰子恺、薛忆沩的同名作《故乡》分别写于1921年、1935年和2021年,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但结尾的故事都是悲剧性的。
C.丰子恺对故乡的认知和沈从文、师陀不一样,丰子恺直接戳穿了牧歌的旧梦。他认为很多“现代人”由于乡村的破产在故乡饮酒赏月不再畅快。
D.鲁迅与“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别了”,而百年之后薛忆沩在寻“根”中虽费周折,但非常欣喜地发现故乡变化大,旧貌换新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诗人发现故乡是希望的寄托,故乡才是美好的;而鲁迅发现故乡的美好却早已迁移到不复实在的“神异的图画”中了。
B.丰子恺推测故乡将失去古代诗词里充满乡愁的意味,仅存“乡”字的意义。作者认为填表时将籍贯换作出生地印证了其推测。
C.莫言的文学故乡—高密东北乡被建构起来,高密东北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承载着莫言的成长轨迹和个人情感。
D.在全球化语境下,一些作家纷纷行动起来,在他们看来,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是最重要的,如迟子建对鄂温克族的记录。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高密东北乡深深地影响了莫言,莫言在《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中建构起了文学故乡。
B.钱锺书的《围城》塑造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反映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
C.沈从文的《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边城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D.贾平凹的《秦腔》倾注了他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深沉思考。
4.两则材料都涉及故乡,在内容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5.鲁迅、丰子恺、薛忆沩在同名作《故乡》中分别表达了对故乡怎样的感受?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火灾[瑞士]

保罗·拉斯科

就在清洁女工倒空最后一张废纸、关上灯并锁好办公室的门后,文件档案里的纸张中间有团火苗开始摇曳起来,引子似乎是那一摞薄薄的工作申请表。急切的火花在文件夹硬壳上稍作平息,火舌舔着信件,几秒钟之内便将其悉数吞噬,只留下一团黑乎乎的灰烬。

火舌从字母N开始,几分钟后便烧到字母表最后。它仍不满足,从档案柜蹿出,迅速沿塑料电缆线游走,气势汹汹地蔓延至电脑。此时电线发出的刺鼻烟雾引发了火灾警报器,自动洒水装置将射程内的一切,不管烧坏的还是未烧坏的,全部淋了个湿透,大大加重了毁坏程度。

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时,发现马德尔公司的招聘和人事顾问办公室已经毁于一旦。全部档案文件都无法挽救,公司必须关门停业一段时间。在深及脚踝的水面上,漂着一张轻微烧焦的照片,上面是一个40岁左右女人的脸,带着一丝苦涩的微笑。一名消防员将这张照片带回了家,女人的眼睛让他想起一幅名画。

“你是否富有远见和进取心?我们的客户—位于伯尔尼附近的一家金属行业公司—为满足现代需求已完成重组。公司新部门现有岗位空缺,急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办公室经理(男女不限)一名。”

“职位要求:有长期人事管理的经验,高中以上学历,受过记账/审计培训。有进取心、创造力和独立精神,此外还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年龄:25到40岁之间。”

40岁以上的人不受欢迎,这种招聘广告劳拉见得多了。她刚刚过完42岁生日,已经拥有高级培训课程证书,其从业资格早就达到管理水平。几个月来她一直在努力寻找工作,但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大多数言辞彬彬有礼:“不幸的是,我们必须通知你,在对收到的所有申请表进行仔细研究后,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位更合适的人选。但这绝不意味着对你资格的质疑……”全都是冠冤堂皇的客套话。

劳拉愤怒地将《招聘广告》杂志扔进角落,它扑通一声掉进了猫砂[注]里。

日益加深的绝望已经开始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她着手用化妆品来遮盖额头上的皱纹和通红的眼圈。她终于受到了邀请,下午5点到女性职业中心去参加面试。电话里,人事经理并未暗示她有多大希望,但至少她接到了面试通知。她心里没底,但她祈求好运的降临,也许这次就成功了。

劳拉早到了几分钟,在老板的接待室里坐下,一个年轻女孩正一边打电话一边准备离开。显然,她就是岗位招聘栏里说的那种“亲切友好、意志坚定、长相漂亮、能承受压力的秘书”,如今随处可见。而在劳拉看来,这女孩就是挡在那间至关重要的办公室门前的一个小小打字员,傲慢无礼,肤浅易怒。

她时常被这种大嘴巴的蠢女人挡住,并为自己遭受的羞辱而仇恨她们。劳拉做了自我介绍。此时大楼下面,一个小伙子坐在一辆租来的炫酷跑车里,正播放强劲动感的电子音乐,整个街区都遭了殃。显然小伙子是来接那个打字员的。

接下来,劳拉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这个社会太看重年龄,只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对此她越来越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无知和傲慢。

“芭比娃娃”离开了接待室,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来跟她告别,就锁上门走了。劳拉觉得自己的等待没有意义,变得遥遥无期,顿时感到绝望。她站起身来,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文件柜前。她打开手提包,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瓶,拧开盖,迅速放到求职申请表中间。接着她又坐下,努力让怦怦直跳的心平静下来。

当衣着优雅的女经理终于从办公室出来请她进去时,她看见对方朝她挑剔地瞥了一眼,立刻便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了。女经理很快就切入正题。她几次道歉,让劳拉相信错不在她,但是除了深深的遗憾,她表示对超过一定年龄的女性也无能为力。她们不再受欢迎,如今社会更看重别的更迫切的价值。但是从对方的语气中劳拉并未听到丝毫怜悯。

她离开办公室,一无所获。回家路上她去了一家酒吧。至少在那里她可以和人们聊一些开心的话题,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年龄,她可以把那个“意志坚定、长相漂亮”的秘书抛到脑后。

在轻啜第二杯干马丁尼鸡尾酒时,劳拉听到消防车警笛大作。她微微一笑,又点了第三杯酒,这对她来说可不是常有的事。

女性职业中心已被烧成灰烬。一切都无法挽救,消防员的靴子上沾满了打湿的一团团灰烬和灭火器的泡沫。

一名消防员捡起一张烧焦的照片,照片的上半部分还没被烧毁,鼻子、眼睛、前额和头发还清晰可见,脸上带着苦涩的微笑。接着他盯住她的眼睛,认了出来,马上意识到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火灾。

(有删改)


[注]猫砂,指用来掩埋猫的粪便和尿液的东西。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家公司招聘要求年龄在25到40岁之间,对此劳拉见得多了,她的从业资格早就达到管理水平,然而找工作时多次受挫。
B.已经42岁的劳拉受到女性职业中心的邀请去参加面试,人事经理在电话里并没有暗示她有多大希望,劳拉却对自己充满信心。
C.劳拉从女经理挑剔的眼神中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虽然女经理几次道歉,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但劳拉感受不到丝毫怜悯。
D.“劳拉听到消防车警笛大作。她微微一笑”,这“微微一笑”体现了劳拉在对女性职业中心进行报复之后的得意和心理满足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苗开始摇曳起来,引子似乎是那一摞薄薄的工作中请表”点明了火灾的源头,也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B.劳拉在老板的接待室里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孩,文章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她“亲切友好、意志坚定、长相漂亮、能承受压力”。
C.“芭比娃娃”代指年轻的女秘书,“没有回头看一眼”“锁上门走了”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了她的形象,劳拉感受到的是她的傲慢。
D.“接着他盯住她的眼睛,认了出来,马上意识到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火灾”,文章结尾意味深长,预示火灾悲剧还可能重演。
8.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有评论认为,小说看似平淡无奇的标题“火灾”实则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注]诏曰:“法者,治之正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来献。”帝既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乃修代来功,封宋昌为壮武侯。癸卵,日有食之。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颍阴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曰:“臣闻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帝嘉纳其言。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骑,并车搅辔。帝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徼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帝乃止。

(选自《资治通鉴·汉记五》,有删改)


[注]帝,这里指汉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B.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C.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D.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石,古代官职名,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有此称。
B.晦,文中指晦暗、不明,也用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尧,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他通过禅让制度传位于舜。
D.陛下,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文帝下诏废除各种株连家属的律令,他认为法律对违法者本人做了处罚之后还要株连到他本来没有犯罪的父母等人是不公正的。
B.汉文帝即位后,关心百姓疾苦,救济那些失去依靠和穷困的人,对天下普施恩惠;各国诸侯和四夷部族与朝廷的关系也都很融洽。
C.有人向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汉文帝认为自己用不上这样的宝马,于是他把马还给了进献者,还命令全国不必前来进献。
D.汉文帝从霸陵上山,想向西从陡坡上纵马奔驰下山。中郎将袁盎劝谏说圣明的君主不能轻易冒险和企求侥幸,汉文帝阻止他劝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悉思朕之过失,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2)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
14.发生日食后,汉文帝除了下诏外,还下令要求怎么做?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①徐照,南宋诗人,布衣终身,穷困潦倒。②醉,渔夫卖鱼得钱少,借酒消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关注渔夫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幅真实自然的渔家的生活场景。
B.本诗采用工笔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渔夫打鱼、卖鱼、买醉而归的情景。
C.诗歌的语言质朴,内容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的情感。
D.诗歌结尾以景结情,描写白鸥悄然地离去,飞向芦花丛中,耐人寻味。
16.有评论说这首诗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贫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运用对比手法来阐明君子与小人不同义利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了解、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3)“江”与“月”在古诗词中经常相遇,并融入诗人(或词人)的情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植物的轻吟低语,借着柔和的风,传递给了那些倾心凝听的有心人。它们说的是              ;说的是傍晚农家升起的袅袅炊烟里,将会添上新馍浓浓的香味。秋色是在              中变幻的,经过了春的绚烂与夏的喧闹,一路走来的秋,令人              伴随着日升日落之间,有一点黄蔓延渐渐开来,像一股奔腾的溪流,流淌你的心里,滋润着你的思绪。而那金色的铺展,是秋的宣言,写下仅仅属于秋天的辉煌与喜悦。

秋天是成熟的,正如一个正值壮年的人,腰杆挺拔,头脑睿智,心思缜密,              。秋天是丰厚的:挂于枝头的丰厚,大地的恩赐让人体会富足与幸福;踩在脚下的丰厚,枯叶让人品味走过的岁月;映入眼帘的丰厚,层层递进的秋景让人感受童话般的唯美意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瓜熟蒂落     悄无声息     感慨万千     宠辱不惊
B.瓜田李下     悄无声息     百感交集     波澜不惊
C.瓜熟蒂落     音讯全无     感慨万千     波澜不惊
D.瓜田李下     音讯全无     百感交集     宠辱不惊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日升日落之间,有一点黄渐渐蔓延开来,像一股奔腾的溪流,流淌你的心里,滋润着你的思绪。
B.伴随着日升日落,有一点黄蔓延渐渐开来,像一股奔腾的溪流,流入你的心里,滋润着你的思绪。
C.伴随着日升日落之间,有一点黄渐渐蔓延开来,像一股奔腾的溪流,流入你的心里,滋润着你的思绪。
D.伴随着日升日落,有一点黄渐渐蔓延开来,像一股奔腾的溪流,流入你的心里,滋润着你的思绪。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1-11-2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斗已经构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导航星座,由30颗北斗三号卫星、15颗北斗二号卫星以及多颗试验卫星和备份星共同在轨组成。人们发现,北斗导航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理论,而是①          ,使用北斗导航的场景几乎无处不在。每颗北斗卫星都装载着高精度原子钟,实施精准授时。在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下,依托②          ,京张高铁才能够实现运行、故障、通信和自动化程序的时间同步。如今,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救灾减灾、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开拓发展之路,创新应用场景,将许多美好的想象变为了现实。近年来,随着系统的完善,北斗不仅服务中国,③         ,为人类的幸福与安康贡献中国力量。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之深度融合
B.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深度融合中发展
C.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
D.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之在深度融合中发展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对见义勇为英雄给予褒扬,但现实中“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在宁波打工的老袁跳河救人,手机却被人偷走了;司机扶起跌倒的老人反被讹钱;等等。这些冰冷的事例刺痛了见义勇为者的心,带来了不小的反面效应。

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以来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评选英雄模范,救助、奖励见义勇为英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为奖励见义勇为好市民,让见义勇为者感到温暖,2020年广州市出台《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大幅提高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帮扶、奖励等各项保障水平。


以上材料引人深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1-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其他小说  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司马光(1019-1086)  《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情境补写  连贯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引语式材料  公平 正义  正能量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