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学业考试 2022-01-02 2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94岁的表演艺术家蓝天野领受殊荣。早年参加中共地下党,投身话剧艺术事业近60年,蓝天野被誉为“真正有艺术品质和高级趣味追求的艺术家”,在演艺界具有广泛良好的口碑。

蓝天野在北京人艺2019级表演学员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曾对年轻演员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德艺双馨,永远是德在第一位,希望你们成为一个好演员之前先成为一个好人。”学艺先修德,做戏先做人。成为一个“好人”,既是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成就艺术品格的重要前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们说,文艺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记录和再现,包括演员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是时代风尚的引领者。“文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文艺创作者要书写时代、塑造人心,首先要完成对自己的塑造。

特别是当下,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影视艺术发展日益繁荣,演员群体的构成多元化,作品的关注度和演员的曝光率也在加大。演员通过表演塑造人物形象、传递精神思想,他们的一举一动常常牵动观众的目光,他们的道德水准也势必会影响观众,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青少年。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今天的观众很容易记住一些活跃在热搜上的名字、亮相于广告上的面孔,却很难说出一些偶像明星的代表作。有悖于艺术生产规律的不良现象不断透支观众的信任,接连有艺人因为违法失德付出人生的代价,这一切让人痛惜,也是严重警告:虚假的光环有多大,偿付的代价就有多大,要尊重“演员”这个职业。

好演员需要好作品来验证。崇德是前提,尚艺是关键。老演员奚美娟与上戏学生分享影响自己的“演员十诫”时提到:“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演技需要在创作中不断精进。

崇德尚艺,意味着理性看待得与失,过得了“名利关”。演员是一份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身处台前,离鲜花和掌声太近,容易陶醉;离聚光灯和热搜太近,容易迷茫。如何不在赞誉和名利中迷失自己,需要有内心的定力,看得清得与失、眼前与未来,尤其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一个人撑不起一部戏。对于现代影视工业,完成一部作品,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以及后期制作,任何一环都不可缺失。演员作用不可替代,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大。30多岁时,李雪健凭借电影《焦裕禄》斩获“金鸡”“百花”双奖,他的获奖感言至今广为流传:“苦和累都让大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这就是一个演员对自己的清醒认知,也是对名与利的清醒认知。

演员是心灵的工程师,塑造的是人心和世道。演员应该心中始终存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高尚的艺术品质为追求。理解了演员在新时代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崇德尚艺就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就会成为整个演艺行业的自觉,是每个演员都要研习一生的必修课。

风吹不倒根深的大树。演员内心的定力来自对艺术对观众的敬畏,来自对时代对自我的认知。一个演员,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在作品中,在观众的口碑里。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工作者,要德艺双馨,要永远把德放在第一位。这既是对年轻演员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成就他们艺术品格的重要前提。
B.文艺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记录和再现,文艺创作者首先要完成对自己的塑造,才可能完成书写时代、塑造人心的使命。
C.演员通过表演塑造人物形象、传递精神思想,是时代风尚的引领者,他们在引起观众注目的同时,必然也会对观众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D.观众很容易记住一些活跃在热搜上的名字、亮相于广告上的面孔,却很难说出他们的代表作,这是那些偶像明星道德水准低下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悖艺术生产规律的现象和艺人违法失德事件频频出现,是本文提倡崇德尚艺的现实出发点和重要原因。
B.文章第五段论述演员应该怎样崇德尚艺,是前文“是什么”“为什么”的进一步深化,使论证更加全面。
C.文章引用蓝天野、奚美娟、李雪健等老艺术家的话语,论证了“尚艺”在演员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D.文章将“崇德”与“尚艺”并称,但对“崇德”着墨更多,意在引导读者关注思考当前演艺界存在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好的演员,既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热爱心中的艺术,追求高尚的艺术品质,这样就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好作品。
B.演员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要有内心的定力,认清自己的位置,远离鲜花和掌声,远离聚光灯和热搜。
C.崇德尚艺,演员要过得了“名利关”,要明白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演员的作用虽然不可替代,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大。
D.新时代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要求演员心中始终存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了这点,崇德尚艺就会成为整个演艺行业的自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表示,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灾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贾海峰也表示,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流比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但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王家卓说,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贾海峰也认为,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王家卓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贾海峰也表示,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王家卓表示,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首先,要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还要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才能减缓灾害。贾海峰则认为,应该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才能在碰到类似的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摘编自庞无忌雷晓琳《权威解读:郑州严重内涝为哪般?》,中新社2021年7月22日)

材料二:


近几日北京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城区以及东部都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由于雨势较大,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出现“龙吐水”景观。游客们纷纷赞叹,古人智慧实在太高了!

事实上,自从故宫建成以来,纵使北京故宫暴雨多么大,其他地方再怎么被淹,唯有这座600多年的故宫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故宫的排水设施,离不开一群工匠,曾建造过南京皇宫的他们,在修建故宫时运用自己多年的经验来设计故宫排水系统,他们将故宫排水系统分为内外两套。

如何保证一个建筑物最大程度不被淹呢?自然是需要地势高。这些工匠们在故宫每一座宫殿下面都修筑代表帝王权威以及具有佛教意义的须弥石座,同时避免木质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1.22米,本身具有自流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堵塞导致排水无法流畅。另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紧实,还要有相当的厚度,就好像在地下铺设一块巨大海绵,保持良好的吸水性和容水性。而对比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减少雨水淤积。

而外部排水,故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也就是现在北海、中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筒子河。

故宫的“龙吐水”,无疑是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这些匠人们的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摘编自《为何600年以来,故宫几乎没有积水》,百度“百家号”2020年8月2日,有改动)

材料三: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周围堤岸上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在保持良好净化作用的同时使景色清新自然。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在丰水期,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摘编自《城市内涝的国际经验》,中国气象报社2021年3月17日)


[注]①城市化:指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②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城市。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州市早就着手海绵城市建设,但其试点范围仍过小,发挥作用缓慢而有限,无法彻底解决内涝问题。
B.专家们表示,郑州此次并非普通的内涝,而是由极端大气造成的洪水与内涝交织一起的一种自然灾害。
C.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建设,当然也有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的客观因素。
D.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情况下,高度城市化区域和自然的区域相比,所产生的径流量可达5倍左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极端天气无法避免,但可通过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加大投入等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
B.有了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与内外两套排水系统,北京故宫从未被淹过,只是在暴雨时出现“龙吐水”景观。
C.600年来故宫几乎没有积水,这完全得益于能工巧匠们设计的排水管道将所有的雨水都排到了紫禁城外。
D.千叶县和汉堡均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保障城市水文系统良性循环。
6.三则材料都是关于城市排水问题的,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分别加以说明。
2021-12-30更新 | 3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祖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父亲没有考上,祖父的57个学生考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宇,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颠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

这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剥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不能做假!”

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

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罗绍林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茅开民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储阳遥寄哀思

……

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眼神很亮,像洞穿。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教育局长因祖父是名人而为父亲安排工作,后又因未能如愿升官而迁怒于父亲,这说明他原则性不强,也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
B.“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表现祖父只在意高智商的学生,而忽略父亲,这也侧面反映出社会上人情冷漠和教育中德育、智育问题。
C.本文思路清晰,叙述手法巧妙。以我们和祖父的告别为主线,运用插叙让父亲的故事自然插入,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D.小说后面写到“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表面上是写天气的“冷”,却也让人联想到祖父去世葬礼的冷清和他引以为豪的高材生们不懂得感恩的冷漠。
8.小说为什么以孙子“我”的视角叙述故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虚拟”作为本文的标题,蕴藉丰富,试结合文本分析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淳化三年举进士,补伊阙尉。咸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边事,召对,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馆、知浚仪县。俄上言曰:“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伏见唐开元二年选群官,有宏才通识、堪致理化者,授刺史、都督。又引新授县令于宣政殿,试理人策一道,惟鄄城令袁济及格,擢授醴泉令,余二百人,且令赴任,十余人并放令习学。臣欲望自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察言观行,取其才识明于吏治、达于教化者充选;其有不分曲直、罔辨是非者,或黜之厘务,或退守旧资。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上颇嘉其好古。历度支、盐铁判官,迁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丁内艰,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父寻卒,上复诏权夺

大中祥符中,使契丹还,改工部员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就拜起居郎,改陕西转运使,赐金紫。陈尧咨知永兴,好以气凌黄目,因表求解职,不许。尧咨多纵恣不法,诏黄目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八年,黄目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马元方奏黄目职事不举,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黄目罢任。逾月,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会灵观判官。黄目属辞淹缓,朝议以为不称职。时以盛度知京府,辞不拜,即迁黄目右谏议大夫、知开封府,度为会灵观判官,两换其任。

仁宗升储,拜给事中兼左庶子。内侍省副都知张继能,尝以公事请托黄目,至是未申谢,事败,降左谏议大夫、知荆南府。五年,知审官院。数月,求外任,得知亳州。俄而幼子死,闻讣恸绝,所疾加甚,卒,年五十六。

(节选自《宋史·乐黄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B.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C.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D.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文中指乐黄目被召见回答边防相关问题。
B.权夺,古代官员居父母丧,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此意的词语还有“夺情”“夺哀”“夺服”等。
C.金紫,金印紫绥,黄金印章和紫色绥带,代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饰。
D.权,指暂代官职。文中“入判三司三勾院”的“判”以及“充会灵观判官”的“充”也是这个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黄目熟悉古制。他曾经上书介绍唐朝开元一年选拔官员的事情,在介绍对新任县令的考察时,陈述了朝廷的具体做法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B.乐黄目写文缓慢。他写文章比较慢,朝中大臣认为他不称职。当时盛度不愿意担任京府知府,朝廷就让乐黄目暂代,和盛度互换了职位。
C.乐黄目颇被重用。他为人简约、沉静,在官任上处理比较繁多的事务,没有失败的事情。就连守父母丧时,也被皇帝强行召回任职做事。
D.乐黄目仕途波折。他管理主司三勾院时被举报不干本职工作而被罢职;后来因接受张继能请托事情败露,又被制廷降职掌管审官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内艰,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
(2)尧咨多纵恣不法,诏黄目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①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在临安度元宵节所作。②次第:顷刻,转眼。③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④簇带争济楚:簇带即密集插戴着的首饰,济楚指整齐、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傍晚,意境婉约,色彩绚丽,这正是欢度佳节的大好天气。
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两句视听结合,点出时令是初春,也引出“春意知几许”一问。
C.上阕结尾写“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但作者委婉地加以谢绝。
D.作者在下阕中将浅显平易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增加了全词的感染力。
15.这首词的下片笔法灵活,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
2022-01-02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以虚实结合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描写风云突变的天气,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互文的手法,通过对军中将领的用物描写,反映边塞八月奇寒无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中,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倾吐胸中抑郁之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