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招远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1-04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创建的新名词——长老统治,确实抓住了教化权力在乡土社会里的本质。乡土中国里能形成这种教化权力,确实是来自稳定的文化。这种教化权力,既不是横暴权力,也不是同意权力,因为其年龄因素决定了经验的多少,而经验又是文化稳定下讨生活的优势,从而长老就拥有了这种教化的权力。

如果我们深入事实考察的话,这种教化权力其实不仅仅来自年龄上的或者,长老的权力,还来自辈分、地位、声望等因素。他的权力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他们平时给村民东家西家评理说事儿,是中间协调人,情面很大,也是这种声威和情面,使他们取代了诉讼在乡村里维持司法公平的功能。他们与地方官一样在传统社会里承担有教化功能。小说《白鹿原》里的白嘉轩就是一个例子,他是族长,在村里的作为就有长老统治的味道。

在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权力逐渐进入乡村,自发的长老与上级中意的人选不少时候是不一致的,这样就产生冲突。同时,因为文字下乡,新生代知识阶层进了城,也很难找到优秀的人才来继替原来的头人,20世纪初废科举,在知识西化,也就是按照西方的学科体系安排语文数理化等课程之后,新兴知识阶层在乡村找不到用武之地,就奔向了城市,乡村没了传统的维持地方秩序的绅士阶层。

在这个过程中,长老统治逐步弱化。文革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一切都是新的。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千年难逢的年代,剧烈的变迁,让老年人一下子成了弱者的代名词,长老统治的基础几乎荡然无存。当农村有了电视之后,年轻人迅速了解了许多外面的东西,老年人则很不明白了。邓丽君和崔健让年轻人的活力火上浇油,时代如滚滚列车,火车头则是年轻人。那是个人才辈出、理想勃发的年代,但这些都不属于长老们。早期的进城打工潮的先锋队是年轻人。

如今,村民大都到各地的城市谋划自己的生计,空洞的村庄,再也没有了长老统治的土壤。即使在学校,师生关系也不同于传统了,以知识为消费品的教育,几乎脱离了乡土社会里教育是为了知书达理如何做人的学问。

这一点似乎预示着,我们已经把乡土社会甩了很远。但是,称呼中的的长幼尊卑文化,仍然还会存在一定的时期,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消失。中国文化会有自己的逻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摘选自《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材料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先后在探索高产高效、解决温饱、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目前农村的治理中也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空心村的涌现,少小离家老大回,问君农事谁在干;农地荒芜;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许多已不可恢复;农事、村组事、公益事组织乏力,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农产品销售难……

消费决定生产已成常态。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从来不缺生产能力,但要把产品转变为货币是惊险的一跳。一些能人回乡创业,大多是发展特色农业,效益较高但往往周期长。由于规模农业分布较广,管理难度增大,被薅羊毛事件屡见不鲜,多年的心血一朝泡汤,甚至负债累累,给回乡创业、下乡创业、资本返乡、产业振兴埋下隐患。

要解开这些,要从实际和科学出发,以去疴疗伤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去治理顽疾,拓展新路。以精准的制度体系作保障,使其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有效,久久为功。

建立公正透明、人文关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既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又坚持不养懒人的基本要求;这既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又是国际通行的一般做法;这既是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又是脱贫后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的需要;这既是因时因地的共性制度,又是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兜底有度、保障有方、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社会的每一个人有尊严地生活,是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建立鼓励带头人制度。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来看,建立带头人制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制度特征,它的公益性、社会性,有利于突破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的桎梏,有利于突破单一利益主体在社会分配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团结起来应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市场变化和国际变化,有利于解决规模缺位与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发挥群雁效应在防止偏航中的集体优势。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难度日益加大,通过制度建设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去解开乡村治理中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摘选自2020年1月2日《人民政协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长老拥有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特殊教化权力,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
B.回乡创业的一些能人,大多发展效益较高但往往周期长的特色农业,但缺少把产品转变为货币的能力,常以失败告终。
C.改革开放带来的剧烈变迁,使得长老统治的基础荡然无存,导致农事、村组事、公益事组织乏力,无人问津。
D.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年轻人有优势的、“长老统治”被削弱的时代,但乡土社会中的长幼尊卑文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乡土社会中教化权力的影响,《白鹿原》中的白嘉轩这个角色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B.在当代社会,随着长老统治土壤的失去,传统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育目的与乡土社会几乎不同。
C.目前乡村治理暴露出诸多深层次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长老”变成了“弱者”的代名词,缺少对“长老”的人文关怀。
D.乡土中国里能形成教化权力,是来自稳定的文化。可见,如果社会变迁迅速,文化不稳定,教化的权力就会跟着缩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乡土社会中长老角色的一项是(     
A.衣食起居的保障者B.邻里纠纷的协调者
C.伦理纲常的教化者D.集体行动的召集者
4.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给“带头人”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中都城怀想

余同友

到中都故城时,正是黄昏时分。

面对这样一个曾经豪奢无比却突然间沦为废墟的短命的大明皇城,正需要在黄昏进入,因为黄昏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时刻,打量与感受一个复杂的故城,落日时分是一个最好的视角。

出人意料的是,中都城遗址前种植了大片的玫瑰,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在晚风落日中摇曳。走过这片花园,迎面是三孔悬空式券顶拱门,城砖青黑,苍苔累累。站在高大的门洞内,轻轻说一句话,就有一阵阵回音,好像在提示着皇城正门曾经的威严。600多年风雨沧桑,皇家宫殿当年的气势似乎还在顽强地喘息。

这不由人不追索这座皇故城的来历。洪武二年八月,天下大局已定,朱元璋召集诸老臣,议论建都之地,他听了大臣们关于在长安、洛阳、汴梁等地建都的意见后,提出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待,以水可漕,欲以为中都,何如?可以想象,那一帮一直跟着他打江山的淮西老乡是多么欢欣鼓舞。于是,除了那个出生浙江的刘基反对外,大家一致赞成。

当时,负责工程的左丞相李善长调集了全国百工技艺、军士、民夫和罪犯等,劳力不少于百万之众。建筑所用的木材,不仅令天下名材至斯,还遣使到尚未归入图籍的海外附属国求大木。为了建造大型社坛,又命工部取名山高爽之地的五方之土,这些青、黄、赤、白、黑五色土,竟然是从直隶应天等府并河南等十余省取来的。建筑墙体先用白玉石须弥座或条石做基础,上面再垒砌大城砖。而承造城砖的包括长江中下游22个府70个州及中都各卫所等。砌砖时,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关键部位甚至用生铁熔灌。足见整个中都城建设穷极侈丽与不计工本。

这一切似乎都说明,建中都城是当时大明帝国的一件大事。可是,6年后,就在中都城即将完工之际,朱元璋却突然下诏罢建中都。历史,在这里显出了它的诡异。

沿着当年的马道,走上旧城墙,眼前顿时开阔起来。城墙上长满了草,墙内大片土地上,旷野无人,芦苇正在抽絮。当年名为金水的皇家禁河,在夕照下,真的呈现出金水泱泱的景观,一个老农头顶草帽,安静如雕塑般地站在河边垂钓。

视线从西北掠向东南,凤凰山、万岁山、日精峰、月华山一脉相连,虽然当年的万间城阙都成了土,但仍可想见枕山筑城”“席山见殿的皇城气势。

据记载,中都城营建过程中,朱元璋曾两次亲临。第二次来时,城池工程已近扫尾,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巍峨连绵的大城啊!向南是三面平野,前有长江天险,后有淮水东流十里,凭水为阻,帝国基业于此龙兴,也一定能于此江山永固,一念至此,他信笔为已经建好的鼓楼题匾——万世根本

晚风吹着城墙上的野蓬草,那个谜一样的问题此时又浮了上来。朱皇帝到底因为什么突然罢建中都?

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个说法是,建中都城的工匠,盛夏酷暑,饮食失调,不堪督工催促相逼,便暗中做出反抗,在建造宫殿顶部时藏下器物,诅咒朱家王朝不得安宁。结果,闹出了工匠厌镇事件,李善长奏请皇上,要把这些工匠全部杀掉,是所谓重役伤人而罢建。

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说法是:中都即将完工时,以李善长为首的那些开国勋臣,怀着光宗耀祖的心态,纷纷在中都城边置地建房。他们自恃功高,我行我素,百里之内,宅第相望,因大权在握,他们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还利用盘根错节的宗族、乡里关系,扩大一已势力。这,就危及了帝国的根本。朱元璋第二次到中都,一定了解到了这一切,待他回到南京,又得知刘基被胡惟庸毒害,他猛然意识到了刘基当年反对他定都临濠的良苦用心。于是,朱元璋即刻下诏罢中都役作。当官家的消息随着的的的马蹄声传到中都城时,不知那些官员与都城营建者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罢建的中都城,立即没有了呼吸,官员走了,工匠走了,民夫走了,空荡荡的大城骤然僵死。风来了,雨来了,虫来了,野草也来了。城垛慢慢坍塌,地基渐渐下陷,实木一天天腐烂。

从中都故城去往鼓楼,驱车只消十多分钟时间,它本就是当年中都城众多附属建筑的一部分。落日楼头,烧霞满天,夕阳再次照在朱元璋题写的匾额上——万世根本。鼓楼下,是繁华的云霁街,市声喧嚣,人流涌动。鼓楼广场上,小城居民跳起广场舞,有人带着宠物狗来看热闹,小狗们也不怕人,睁大萌宠的眼睛,扭动柔软的身段。

广场上这一刻的祥和,让我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也许,真正的万世根本就是把人民装在心里吧。

文本二: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钟离古国,隋唐设濠州,明初为临濠。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为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在家乡临濠营建中都城,因地处凤凰山之南,取丹凤朝阳之意,为家乡赐名凤阳,沿用至今。

明中都城是朱元璋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之大成、在家乡悉心营造的大明王朝第一座都城,也是一座聚集全国百工技艺耗时6年、穷极侈丽”“雕饰奇巧的都城。其规划遵循《周礼·考工记》,上承唐宋,下启明清,诗句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即描绘了明中都当年的盛况。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中都城已功将完成,朱元璋却突然以劳费为由罢建中都。令人唏嘘。

(摘编自《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作者认为,落日时分观察与感受短命的中都城是一个最好的视角,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更好地打量与感受这个大明皇城的兴衰变迁。
B.在作者看来,一些开国勋臣利用宗族、乡里关系扩充势力,危及帝国的根本,是罢建中都的“更有说服力的说法”,“重役伤人”应只是借口。
C.野草蓬生,芦苇抽絮,旷野无人……中都城如今安静而冷清的氛围与当年“枕山筑城”“席山见殿”的皇城气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D.在叙述中都城建造与废弃的整个事件进程时,插入了对君臣神情与心态的揣测与想象,寄寓褒贬于其中,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为“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在家乡临濠开始营建中都城,“中都城”里的“中”字就应源于这句话。
B.天下大局已定,朱元璋召集各位老臣,提出“欲以(临濠)为中都”,可见他当时并未意识到在家乡营建皇城潜在的政治风险。
C.文章在铺叙建造中都城的奢靡耗费时,引用了“令天下名材至斯”等文字记载,这种写法与杜牧的《阿房宫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D.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伯温即刘基的字,文中写刘基仅寥寥数语,但其治国安邦之韬略可见一斑。
8.文本一多次提到朱元璋题写的匾额“万世根本”,有什么用意?
9.文本一采用虚实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2022-01-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琦)进枢密直学士,副夏竦为经略安抚、招讨使。诏遣使督出兵,琦亦欲先发以制贼,而合固争,元昊遂寇镇戎。琦划攻守二策入奏,仁宗欲用攻策,执政者难之。琦言:元昊虽倾国入寇,众不过四五万人,吾逐路重兵自为守,势分力弱,遇敌辄不支。若并出一道,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乃诏鄜延泾原同出征既还营元昊来求盟琦曰无约而讲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贼果犯山外。琦悉兵付大将任福,令自怀远城趋德胜寨出贼后,如未可战,即据险置伏,要其归。及行,戒之至再。又移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福竟为贼诱,没于好水川。竦使人收散兵,得琦檄于福衣袋间,言罪不在琦。琦亦上章自劾,犹夺一官,知秦州,寻复之。

会四路置帅,以琦兼秦凤经略安抚、招讨使。庆历二年,与三帅皆换观察使,范仲淹、庞籍、王沿不肯拜,琦独受不辞。未几,还旧职,为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屯泾州。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东兵从宿卫来,不习劳苦,琦奏增土兵以代戍,建德顺军以蔽萧关、鸣沙之道。方谋取横山,规河南,而元昊称臣,召为枢密副使。

一日,琦怀《汉书·孔光传》以进,曰:成帝无嗣,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犹能如是,况陛下乎。愿以太祖之心为心,则无不可者。帝曰:朕有意久矣,谁可者?琦皇恐对曰:此非臣辈所可议,当出自圣择。帝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近不慧,大者可也。琦请其名,帝以宗实告。议乃定。

论曰:琦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当治平危疑之际,两宫几成嫌隙,琦处之裕如,卒安社稷,人服其量。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岂不信哉!忠彦世济其美,继登相位,宜矣。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诏鄜延/泾原同出征/既还营元昊来求盟/琦曰/无约而讲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贼果犯山外
B.乃诏鄜延/泾原同出征/既还营/元昊来求盟/琦曰/无约而讲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贼果犯山外
C.乃诏鄜延/泾原同出征/既还营/元昊来求盟/琦曰/无约而讲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贼/果犯山外
D.乃诏鄜延/泾原同出征/既还营元昊来求盟/琦曰/无约而讲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贼/果犯山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也指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
B.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
C.太祖,是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都是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汤。
D.社稷,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的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琦军事才能突出。对赵元昊的进攻,筹划了进攻和防守两套方案上奏朝廷,反驳执政者认为进攻方案很难的看法,识破了敌人假求和的计谋。
B.韩琦十分信任手下将军。在山外之战中,韩琦将兵力全部交付给大将任福,命令任福从怀远城直趋德胜寨绕到敌人背后作战,结果却在好水川大败。
C.韩琦关心社稷传承。用汉成帝的典故劝谏仁宗及早选立继承人,仁宗告诉韩琦被选定者的名字为宗实,于是议论平息了。
D.韩琦性格稳重。处理两宫矛盾绰绰有余。欧阳修称赞他面对大事,垂下绅带端举笏板,不动声色,把天下处置得像泰山一样安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竦使人收散兵,得琦檄于福衣袋间,言罪不在琦。
(2)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
14.韩琦为什么主张进攻方案?结果怎样?请简要说明。
2021-03-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含蓄蕴藉。
D.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16.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