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15 1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了媒体的热门词,常把相关联的事物也笼统称之为工匠精神,比如把“匠心独运”之匠心视同工匠之初心,甚至造出“匠心精神”这样的词汇。但其实,它们各有所指,语义上不容易混淆。执着、专注、忍耐、毅力、坚守、信仰、负责任、追求完美等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或者说职业伦理、职业境界,有不同层次性。“匠心独运”指文学、艺术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专指创造性活动。以手工艺术为例,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从心意识到眼睛,再到指挥双手进行有独创性劳动的过程,它的反义词便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匠心”是何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不仅感情和一般思虑出自于心,思想也出自于心,自然也包括当下的设计、创意、意匠、谋划、创造等。清人方苞说:“工之巧在心,而注于目,非规矩绳墨所能尽也。”所谓“匠心独运”正是强调巧思、设计、独创性在手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手艺人施展工巧的指挥棒。

历史文献记载了不少值得称道的“匠心独运”的事例。宋代《清异录》中记载:“李文饶家藏会昌所赐大同簞,其体白竹也,所磨平密,了无罅隙,但如一度腻玉耳。”这一件用竹篾制成的凉席平密光滑,有类似白玉的质感,形色皆美,既体现了高明的缥白、劈丝、编织、磨光等工巧,又体现了不凡的匠意。没有“匠心独运”在先,怎么能做到把普通材料提升到至美境界?

理论上,设计的重要性无须再讨论,但实际在手工艺行业里总有人错误地把“工巧”视为第一要务,因此虚耗人力物力,制造出许多构思平庸,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人造器物或环境。比如《拾遗记》记述了汉代丁缓和李菊为赵飞燕所居昭阳殿做的室内装修:“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椽桷皆刻作龙蛇,萦绕其间,鳞甲分明,见者莫不兢栗。”显然,不仅让古人不认可,也令今人更难接受,因为它匠意不明,一味地堆砌贵重财物,营造的环境气氛太过诡异,既没有考虑其适用功能,也谈不上美。

《考工记》将制作精工产品规定为手工艺生产的目标,将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以及四者的结合,看作必备的条件和重要的生产方法。工巧在其中仅仅是条件之一,显然不是孤立的。能称得上工巧的人,一定对天时、地气、材美有特别的“识见”能力。而不凡“识见”其实也被称之为“匠心独具”。

《婺源县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元兵乱宋以后,江西婺源的歙砚石雕工艺久废,不仅工艺日拙,能识辨砚材的人更是稀少。一位名叫壤的艺人,禀赋奇异,工艺精妙绝伦,屡屡推出佳作。他的过人之处就是有一双慧眼,能够从古残石堆中发现异材。中国手工艺如宝玉、石雕类很讲究随形设计、巧色利用。一般人面对一块璞玉或石料断然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既有眼力又懂剪裁设计的人,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色和自然质地的分布走向来塑造艺术形象。

人的双手是靠心脑和眼睛控制的,心脑不开窍或者修养不够,双手只会循规蹈矩,做机械性的简单劳动。心眼活了,眼睛尖了,手才会“思想”。所以,技艺固然重要,“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更为重要。

(摘编自邱春林《为何要强调“匠心独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匠心独运”泛指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也专指创造性活动。
B.作者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而当下的设计、创意、意匠、谋划、创造等也都出自于心。
C.作者认为,“识见”能力对手工艺者来说至关重要,具有了这种能力,便可“匠心独具”。
D.作者认为只有“匠心独运”在先,方可使极普通的材料提升到至美境界的手工艺精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匠心独运内涵的比较分析,引出对匠心独运在手工艺过程中的作用的分析。
B.文章引述《婺源县志》中的故事,说明制作工艺精妙的佳作既要有眼力又要懂剪裁设计的道理。
C.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据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
D.文章的结尾,在正反对比中得出“技艺固然重要,‘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更为重要”的推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匠心独运强调巧思、设计、独创性等在手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却视工巧为敌,认为其对于手工艺精品的制作毫无意义。
B.借助心、脑、眼睛指挥双手进行独创性劳动是匠心独运的特质。加强心脑修养。做到“心活”“眼尖”,方可让手会“思想”。
C.在宝玉、石雕类手工艺中,匠心独运表现为充分利用自然色和自然质地的分布走向来塑造艺术形象,随形设计、巧色利用。
D.理论上重视设计,实际工作中却过分看重工巧,不仅虚耗人力物力,还可能制造出既缺乏实用价值又缺乏美感的手工艺品。
2021-12-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贵的清贫

徐贵祥

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

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他们放弃了富裕的物质生活,追求着精神上的高贵。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2017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两次写到年轻女孩心目中的方志敏,由外及内,一方面表现方志敏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他的内在精神。
B.“好阔气的铅山县委”,虽说是挖苦,实则是批评,可见,方志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全体革命者厉行节俭。
C.作者联想到《牛虻》中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与方志敏形成类比,意在突出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
D.文章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对“清贫”的理解,叙述详略得当,议论逐层深入。丰富了文章内涵,突显了文章深度。
5.综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
6.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2021-12-1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举秀才,除郎中。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后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给亲兵五百人,镇邺。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入为侍中,迁尚书。涛以母老辞职,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会遭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涛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启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

初,涛布衣家贫,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得不坐。

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衣服钱器等,以供丧事,策赠司徒,祭以太牢。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山涛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B.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C.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D.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8.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在汉代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B.推毂,推车前进,是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文中指互相推诿。
C.耳顺,对六十岁的代称,同时六十岁还可以称为“花甲”“杖乡”“耆”等。
D.千乘,四马一车为一乘,战国时诸侯国小者为千乘,大者为“万乘”。
9.下列关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管理冀州,举贤任能。山涛担任冀州刺史,当地风俗鄙薄,山涛通过任用贤才,使得当地风俗得以改变,百姓们也因此仰慕推崇山涛。
B.山涛为人公正,不偏不倚。钟会作乱时,山涛受文帝之托,带领五百亲兵镇守邺城;裴秀被人陷害,山涛正色维护裴秀,却因此被贬出京城。
C.山涛明晓兵法,观点精湛。武帝下诏罢除兵役、废除州郡武备,山涛认为此举不可,他的论点十分精湛,但武帝虽然欣赏其言论却没有采用。
D.山涛孝顺母亲,亲力亲为。最初以母亲年老为由辞职,上疏几十次才如愿;后因为母亲生病拒绝担任太常卿;母亲去世后回乡亲自办理丧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
(2)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
2021-12-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含蓄蕴藉。
D.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12.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君子与一般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罢了。
(2)韩愈在《师说》中对拜师学习有深刻认识,认为年龄大小不是其能否为师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