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辽宁 高三 开学考试 2022-02-23 1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伤疤的月亮

刘云芳

我推门出来,满天都是星星,月亮只有半个,像被一把钝刀切开,切口上还留着不太整齐的曲线。它安静地挂在院子的正上方,成了我们家的私有财产。我对母条说,现在才知道,月亮原来是我家院子的肚脐眼儿。母亲笑,忍不住钻进窗帘贴着玻璃往外边瞧。

在这个夜晚,我们家也像是被切成两半儿的月亮。我跟母亲在村庄,弟弟和父亲在医院。

似乎很多年没有跟母亲独处过这么多天。一早,她起床,用左手穿衣服,穿鞋,用左手扶稳一把榆木拐杖,高一步低一步,走出屋子,用脚印把院子丈量两遍,再回来,用左手生火,煮粥。她喜欢提醒我:和面要用温水;别忘了把这盆食端给狗,还有鸡的食也送给它,顺道把鸡蛋也收了吧……她坐在那里指使我干这干那,仿佛二十多年前的光景:她要教会我各种生活的本领,把自己的各种经验倾倒给我,就像月光洒满院子。

她要用那半个身子,释放出对我全部的爱。白天,她怕我在屋子里冷,喊我去晒太阳。太阳看着我们,在椅子底下,刻出一幅母女相依的影子。晚上,她喊我快点去睡。我总是要在睡前为她按摩。她平躺着,身体展现在我面前。她的右胳膊僵硬,右手不由自主地攥起来,右腿明显比左腿短一截。它们都萎缩得厉害。我注意到了她肚脐下边竖着的切口。她注意到了我的目光,解释道,那会儿也是没办法。

那时,她只有二十一岁,怀了我之后,又紧张,又幸福。她感受到我在腹部一天天长大,肚子很快就鼓起来。大家都说她怀的可能是双胞胎。然而,与我一同长大的竟是一个肿瘤。它甚至抢了我的风头,快速地占领着地盘,它让母亲困顿,疲乏,让她瘦弱。几个月后的某天,她终于忍不下去了,坐着父亲赶的牛车进了城里的医院。

大夫望向她和父亲,孩子还要不要?若保孩子,就要等母亲完成分娩后才能手术,那时必定增加风险。若是保大人,现在必须手术,孩子能否成活就听天由命了,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保大人。母亲经历了手术,大夫从她腹部取出的肿瘤装了一小盒。之后,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任我自然生长。哪怕我出生后非常健康,她也总是对当时的选择心怀愧疚。我看着这道与我同龄的伤疤,安慰她,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们做同样地选择。她说,还是有个女儿好。

我查看她的身体,像在观察一棵老树的年轮。除了经历那次手术之外,她还经历过一次绝育术,这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标配。

她的虎口有一道伤疤,那些年,我们家除了种地,便是喂牛。有一次。她拿着镰刀去割草,在一条细窄的小道上,前边忽然来了一头小牛,她往旁边一躲,不小心掉了一跤,镰刀的刀刃正好割在了虎口上,顿时血流不止。她包着一大块鲜红的布去邻村找大夫,缝了好几针。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块鲜红的布。

她脚上也有一道伤疤。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脚上忽然多出了一块骨头,她去城里看,大夫说那是骨质增生,需要做手术。术后,她坚持没有住院,为了省钱,她坐班车到山下,硬是爬上了山。那天,她坐在堂屋的一把木椅上,用从医院带来的纱布给自己换药。当时,我要赶去两座山那边的村庄上学,一去就是五天。我一走便没有人照顾她,我躲在门后的水缸边哭,她赶我,快走!那些天,她照常喂鸡,喂狗,后来感染了,敷了好久的药才好。

她脖子上也有块比指头肚略小的伤疤。她脑出血之后,昏迷了多日。每天都需要输液,两双手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来护士实在无处下手,说要做一个置留管,找来找去,选择在脖子下边的位置。我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母亲的皮肤上下刀子,那种感觉很不好受,几天之后,母亲忽然双目圆睁,上下牙紧紧咬合,从牙齿的隙缝里分泌出白沫。她犯了癫病。大夫说这可能是脑溢血后遗症。此后又犯过两次,吃了药也无效,我强烈要求护士将它拆除后,母亲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毛病。

躺在炕上,她把心里的伤疤也摊给我看。年少时她受的委屈、她做出的反击,成年之后的无奈,还有现在她的身体。说着说着,她哭了,我伸过手给她抹眼泪,感觉从眼角到发丝里仿佛隐藏着一条隐秘的河流。现在,河水溢出来了。

母亲终于睡着了。窗外的月亮好像不那么明亮了,我隐约看见,它已经斜了过去,去往右边的山梁上方。那里,春天正从一些干枯的枝头上伸出眼睛、耳朵来,虽然暗处仍然有积雪,但有些野草已经开始变绿,有些昆虫已经准备鸣唱,等着打破乡村无风之夜的安宁。多少生命在这样的笋节里待着,期盼着。

我想起生小儿子时,肚子胀得滚圆,生大儿子时留下的那道伤疤几乎要被撑开,成日里心惊胆战。最后的几天,我在灯光下照着镜子,肚皮反着光,我感觉自己像是托着一轮圆月亮,一轮有伤疤的月亮。

深夜里,母亲一次次醒来,给我掖被子。

有一次,我从梦里醒来时,母亲正在熟睡,听着她有节奏的鼻息,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有她在的地方,无论多深的夜,我心里都是亮堂的。我忍不住把头偎在她的枕边,仿佛自己还是个婴儿,仿佛她还年轻,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月亮的描写,既渲染了宁静而忧伤的气氛,又暗示了母亲坎坷的人生经历,
B.“听着她有节奏的鼻息,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一句表现了母爱的浓烈。
C.文章写“我”生儿子时身上的伤疤,并感觉自己是一轮有伤疤的月亮,深化了文章主题。
D.“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一句表现了母爱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母亲身上伤疤的来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B.文章以“伤疤”为线索,采用插叙的手法叙写了母亲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艰辛。
C.文章善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对月亮、月光和想象春天景象的描写。
D.文章语言质朴而又不乏生动,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怜爱之情。
3.“我”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以“有伤疤的月亮”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到的禄位交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活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之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9.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

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B.颔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C.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
D.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而落笔却跳转到报国之志上,寄慨遥深。
11.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年幼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遗址发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汉简。此后百年间,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等地区陆续出土了数万枚不同时代的简牍。透过壁画和简牍,人们揭开了千年丝路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博采众长的敦煌文化。

百余年来,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把敦煌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讲给世界听。

13.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也被斯坦因发现
B.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斯坦因也发现了
C.斯坦因发现了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D.被斯坦因发现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14.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5.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造成商品损坏,得不偿失。

去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包裹多了,。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尽快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一方面不能包装过度,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快递公司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6.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17.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习近平

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牺牲烈士和我们这一代人,我只是尽了一个战士的本分,保持了一个战士的本色。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李延年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现代版“与夫书”是这场抗击新型肿炎战斗的请战书,也是广大医生的宣言书。在这场人与病毒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誓言,彰显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本色。

——光明日报

新时代的青年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形势,如何理解初心和本色,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65其他散文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5-90.65《宋史》  文言文翻译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0-110.65陆游(1125-1207)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150.65修辞手法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语句复位选择+表达
16-170.65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180.65引语式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