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海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3-09 6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一百多年前,处在受压迫、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高唱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最终获得了工人阶级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胜利。如今的世界,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世界;如今的中国,更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斗转星移间,劳动这一人类独有的改变世界的社会活动,也在发生着乍看浑然不觉、细看非同小可的变化。然而,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③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种种难题,更需要依靠广大劳动者的艰苦努力。

④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求独立、求解放的战争年代,在谋幸福、谋富强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以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无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何种程度,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奉献与奋斗,更关系到国家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⑤回首过去,中国几千年来就是靠劳动书写辉煌,改革开放也是靠劳动拼出来的;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着眼当下,在新常态下更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继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为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⑥时代在这里回响,中国梦世界梦在这里交汇。铭记历史,为了开创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将一起携手,共同缔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

(摘编自辛俭强《见证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力量》)

材料二:

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②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勤奋,使中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得靠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③社会进步,靠劳动驱动。工厂车间里毫米、微米级的精细打磨,基层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实验室里更高更快更精的刻苦攻坚,无不是劳模精神的现实写照。石油精神、红旗渠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从城乡面貌,到衣食住行,知识与创新将成为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的重要力量。精神为劳动注入灵魂,知识为劳动提高品质,劳动者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愈发从容坚定。

④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而劳动的汗水,是浇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

⑤当然,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鼓励奋斗拼搏,不等于容许肆无忌惮地侵犯休息、健康权益。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让劳动者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时下的我们,使命在肩,心怀梦想,唯有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方能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

(摘编自田卜拉《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百多年前,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并取得胜利,这个胜利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
B.人类所有的进步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国工人阶级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主力军,书写了时代的传奇。
D.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劳动者创造了中国奇迹,为人类历史书写了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的篇章。
B.劳模的精益求精、刻苦攻坚、奉献牺牲的精神,是中国前进的灯塔,也是动力。
C.将个体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个体的劳动更具价值,个体的梦想更具意义。
D.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搏,不是要求劳动者无私奉献,而是将利益最大化。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劳动创造历史”观点的一项是(     
A.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
C.1957年,安东机械厂是一个小修理厂,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人们土法上马,失败一次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研制30马力单缸轮式拖拉机。
D.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用自身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奋斗史,智力劳动创造精神文明,体力劳动创造物质文明。一旦停止劳动,人类文明将被终结。
4.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材料二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2-03-0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供应家具的房间

欧·亨利

某天晚上断黑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在第十二家的门口拉了铃,来了一个女房东,她的模样使他联想到一条不健康的、吃得太饱的蠕虫;蠕虫吃空了果仁,只留下一层空壳,现在想找一些可以充饥的房客来填满这个空间。

他打听有没有房间出租。

进来。女房东说。她的声音来自喉头,而喉头也仿佛长遍了舌苔。我有一间三楼后房,刚空了一个星期。你想看看吗?

年轻人跟她上楼。他们悄没声儿地踩在楼梯的毡毯上。那条毡毯已经完全走了样,仿佛变成了植物,在那腐臭阴暗的空气里化为一块块腻滑的地衣或是蔓延的苔藓,附着在楼梯上,踩在脚下活像是黏糊糊的有机体。

就是这间。女房东的长满舌苔的喉咙里发出声音说,很好的房间。难得空出来的。这个房间人人喜欢。从来没有空过很久。

你这里常有演艺界的人来租房间吗?年轻人问道。

他们来来往往。我的房客中许多人同剧院有关系。是啊,先生,这里是剧院区。当演员的人不会在一个地方待上很久。有许多就在我这里住过。是啊,他们是来来去去的。

他租下这个房间,预付了一星期的租金。他说他累了,立刻就住下来,同时数出了钱。女房东说这个房间的一切早已准备就绪,连毛巾和洗脸水都是现成的。她要出去的时候,年轻人把那个带在舌尖,问了千百次的话说了出来。

你可记得,你的房客中间有没有一个年轻的姑娘——瓦许纳小姐——埃洛伊丝·瓦许纳小姐?她多半会在剧院里唱歌。一个漂亮姑娘,个子不高不矮,细腰身,金红色头发,左眉毛旁边有颗黑痣。

。问来问去老是。五个月来不断打听,结果总是落空。他对她一往情深,千方百计要找到她。自从她离家出走之后,他知道准是这个滨水的大城市留住了她。

这间屋子带着初次见面的假客气迎接了刚来到的客人,破旧的家具反射出淡淡的光线,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慰藉;屋里有一张破旧的锦缎面睡榻和两把椅子,两扇窗户之间有一面尺把宽的廉价壁镜,墙上有一两只描金镜框,角落里放着一张铜床。

客人有气无力地往椅子上一坐。他正歇着的时候,屋里突然有了一阵浓烈、甜蜜的木樨草香味。它像是随着一股轻风飘来的,是那样确切、浓郁和强烈,以至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来客。年轻人似乎听到有人在招呼他,便脱口嚷道:什么事,亲爱的?并且跳了起来,四下张望着。那阵浓郁的香味依附在他身上,把他团团包围起来。他伸手去摸索,因为这时他所有的感觉都混杂紊乱了。气味怎么能断然招呼一个人呢?一定是声音。不过,刚才触摸他的,抚摩他的竟会是声音吗?

她在这间屋子里待过。他嚷道,立刻想在屋里找出一个证据。因为他知道,凡是属于她的或者经她触摸过的东西,无论怎样细小,他一看就认识。这股缭绕不散的木樨草香味,她所偏爱并已成为她个人特征的香味,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接着,他像猎狗追踪臭迹似的在屋子里巡逡徘徊。老天哪!那股香味是从哪里来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气味竟能发出声音呼唤呢?因此,他继续摸索着。

这时,他才想起了房东。

他从这间阴森森的屋子跑下楼,来到一扇微露灯光的门口。女房东听到敲门声,便出来了。他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激动。

请问你,太太,他恳求地说,在我没来之前,谁住过这间屋子?

哎,先生。我可以再告诉你一遍。我早就说过,先前住在这儿的是斯普罗尔斯和穆尼。布雷塔·斯普罗尔斯小姐是剧院里的姓名,穆尼太太是真名。我的房子的正派是有名的。配了镜框的结婚证就挂在——

斯普罗尔斯小姐是什么样的——我是说长相怎么样?

唔,先生,黑头发,矮胖身段,一脸滑稽相。她们上星期二走的,已经一个星期了。

他向她道了谢,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屋子里死气沉沉的,赋予它生命的要素已经消失了。木樨草的香味已经没有了,代替它的是发霉家具的腐臭的味道,是停滞的气氛。

希望的幻灭耗尽了他的信心。他坐在那儿,呆看着咝咝发响的煤气灯的黄光。过了片刻,他走到床边,把床单撕成一长条一长条的。他用小刀把这些布条结结实实地堵塞进窗框和门框的罅隙。安排停当后,他关掉煤气灯,再把它开足,却不去点火,然后死心塌地往床上一躺。

这晚轮到麦库尔太太去打啤酒。她去打了酒来,同珀迪太太一起坐在地下室里。

今晚我把三楼后房租出去了,珀迪太太对着一圈薄薄的泡沫说,房客是个年轻人。他上床已经两个钟头了。

真的吗,珀迪太太?麦库尔太太极其羡慕地说。这么漂亮的一个姑娘,想不到竟用煤气自杀——她那张小脸真惹人爱,珀迪太太。

就是嘛,她称得上漂亮,珀迪太太表示同意,可又有点儿吹毛求疵地说,可惜左眉毛旁边长了那么一颗黑痣。你把杯子再满上吧,麦库尔太太。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寻找为线索,但情节做了模糊化处理,只展示了一个发生在傍晚到夜间、基本局限于一间客房中的“寻人故事”的片段。
B.年轻人因相思过度而产生幻觉,以至于闻到了木樨草的香味,这让他所有的感觉都紊乱了,他精神失常了,像猎狗那样追踪臭迹。
C.“他关掉煤气灯,再把它开足,却不去点火,然后死心塌地往床上一躺”,表明年轻人彻底地失去了希望,选择了煤气中毒自杀。
D.女房东和麦库尔太太在地下室里喝着啤酒,为能把死过人的房间顺利出租并获得收益而洋洋得意,这是人性沦落的真实写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旅馆的描写带有魔幻主义色彩,如楼梯的毡毯和房间里的陈列,就给人阴森诡异之感。
B.木樨草香味的突然出现为小说注入了新的情绪起伏的因素,使得小说节奏具有了张弛的力度。
C.作者有意安排男女主人公先后住进同一间房,这种可能的“巧合”,有利于揭示人性的美与丑。
D.结尾女房东揭开女孩死亡的真相,这个真相出人意料,并与年轻人苦苦追寻女孩未果形成反转。
8.作者是如何刻画女房东的?作者如此刻画这个人物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9.不少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寓意深远,旅馆、没有出场的姑娘、作为“寻找者”的年轻人,充满了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阴暗与年轻一代对希望的追求。请结合文本,对评论家所说的“象征意义”简要分析。
2022-03-03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上令封德弊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甲午,上始御太极殿,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玄龄等皆顿首谢。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乙丑,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六年冬十二月,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
B.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
C.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
D.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我国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为门下省之要职,负责驳正政令之违失。
B.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庙号,其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
C.日昃,太阳偏西,地支中的未时,在13点至15点这个区间,约下午二时。
D.五品,唐朝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五品”即第五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君主之忧不是来自外面,而是源于自身;他认为赋役繁重会导致百姓愁苦,国家危急,政权不保。
B.唐太宗反对“一言堂”,对军政大事,他申明旧制,认为中书舍人应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有“省审”“驳正”的程序。
C.房玄龄等认为,隋文帝虽然品性不仁厚,但勤于政事,与重要官员论事时间长,不厌其烦,是励精图治的君主。
D.在用人方面,魏征与唐太宗的理念不同。魏征认为天下未定时,用人唯才;天下平定时,应选用德才兼备的君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2)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14.唐太宗认为自己与隋文帝在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2022-03-0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中田妇叹(节选)

苏轼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注】①此诗于1072年冬写于浙江湖州,苏轼作此诗时,王安石的一系列新法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行。新法对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农民负担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②赪(chēng):赤红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穗”指稻谷成熟,即将收割稻谷,却遇上大雨,农民们忧心如焚,眼泪哭尽盼雨停。
B.为了雨停能及时抢收,农民们在田头搭草棚住了一个月,进一步写出农民生活的艰辛。
C.粮价低贱得同糠和碎米一样,这与农民担粮入市汗流浃背、压红了肩膀形成鲜明反差。
D.全诗选取典型的生活情景,通过叙事抒情,间用议论的方式,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16.宋人评此诗说,安石新法虽有弊端,东坡亦言之过甚。你如何看待苏轼在此诗中表达的情感?
2022-03-04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有“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明了相同的道理。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历代君王能创业,却不能守业的不变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胜枚举。
2022-03-03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伴随着奥运会的结束,特别是奥运项目新的周期在全民健身__________展开的浓厚氛围中重新起航,毫无疑问,今年的奥运会不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奥运文化带来的激励作用,还给我们带来了竞技体育的欢乐。体育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的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如武术、舞龙舞狮、射箭、摔跤、龙舟竞渡等项目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     ),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赋予的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活动中与生俱来。同样,民俗体育如跳绳、推铁环、毽子、陀螺、丢沙包、拔河等等都是老百姓__________的健身活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众多的农村成为我国全民健身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引导、__________,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延伸锻炼空间。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是当代体育__________的责任。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如火如荼       喜闻乐见       因地制宜       义不容辞
B.如火如荼       有口皆碑       见机而作       当仁不让
C.热火朝天       喜闻乐见       见机而作       义不容辞
D.热火朝天       有口皆碑       因地制宜       当仁不让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毫无疑问,今年的奥运会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竞技体育的欢乐,还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奥运文化带来的激励作用。
B.毫无疑问,今年的奥运会不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奥运文化带来的激励作用,还给我们带来了欣赏竞技体育的欢乐。
C.毫无疑问,今年的奥运会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欣赏竞技体育的欢乐,还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奥运文化带来的激励作用。
D.毫无疑问,今年的奥运会不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奥运文化带来的激励作用,也把欣赏竞技体育的欢乐给我们带来了。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入了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
B.早已融入了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
C.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融入了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
D.这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早已融入了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51年夏天,老舍请齐白石根据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作画。齐白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从老舍所说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中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启示,就在上做文章,经过深思熟虑,画成了《蛙声十里出山泉》。



21.请根据画作并发挥想象,介绍画面内容。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22.请结合诗句与画面内容,从“形”和“神”的角度分析这幅画的构思之巧。不超过90个字。
2022-03-03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两个学生同时报考某著名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但教授只能带一个学生。于是他给两个学生布置了相同的课题作为考核。几天后,两个学生同时交上了自己的课题作业。教授看了看,两个人的研究结果大同小异。两个学生都认为教授会很难选择,但教授只沉吟一下,就选择了学生甲。两个学生都很惊讶,特别是学生乙,不明白自己输在哪儿。教授指着课题作业上的时间说:课题是周五下午布置的,你俩一个是从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一个是从下周的周一开始做。我选择周五下午四点钟开始的甲,因为一个立刻开始行动的人更具竞争力。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0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65欧·亨利  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议论类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苏轼(1037-1101)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220.65漫画/照片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记叙性材料  哲理·思辨  品德修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