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4-18 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创作诗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情感意识的自觉流露。在一个文学传统深厚和文学氛围浓郁的国度里,人们既喜欢探讨一位伟大小说家诞生的历史背景,也热衷追问一部划时代小说巨著孕育的时代动因,然而却很少思考小说家卓尔不群的首要前提,在于他先天就具有诗歌天赋和后天所积累的诗歌才华。一部小说作品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恰恰是以一首首诗篇作为序曲和前奏的。小说家不一定是诗人,诗人也不一定是小说家,但一个卓越的小说家必定对诗性有深刻理解。

在诗情洋溢的环境中,在诗才张扬的氛围里,诗人就会拥有超高的语言标准和严谨的文字尺度,粗话、脏话、空话和套话与他们毫不搭界,这正如一名高素质的建筑师对屋宇、马路、园林的设计所具备的美感应当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一样,他必须避免垃圾设计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一个诗人应当甄别语言的雅俗、高低、美丑,应当保持语言的整饬、洁净和美妙,那些重复的词语和泛滥的文牍不应畅行于诗歌世界。人们的思维情感必须始终保有畅想的春色,天真、纯情、隽永应当被诗人所关切所珍视。当诗歌受到人们万千宠爱之时,这些诗歌一定充溢着浓郁诗思和深挚妙想。

如果我们不坚持诗歌的标准,我们的文字必然会变得粗鄙和流俗,此时诗歌也许成了顺口溜的勉强提升,成了劣质文字的分行排列。诗人也许由于其文字难以连缀成篇,也许由于其笔下缺少语法逻辑,也许由于其创作之心有余而文章功力不足,而成为蹩脚的码字工匠和平庸的二流写手。一些人由于普遍失去了与他人、宇宙的同体感,整天孤独地面对世界,难免遗落与诗同格的浪漫乃至诗歌本身。诗的表达是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途径,而且还是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因为许多时候概念语言不能表达人们内心最孤独最深彻的呼喊与呻吟,人们因此从心底祈盼诗呼唤诗,诗歌也因此成为能表达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生命特质的另一种呼吸。有鉴于此,诗歌始终倾听并及时反映那种与生俱来的人的“原悲伤”,有时与哲学乃至宗教一样,告诫人们面对苦恼和正视困惑,所以,诗人被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称之为“灵视者”。当诗人被现实生活击打得丢盔卸甲、身心俱焚,却可在众神的祈祷和祝福下再度复生。在诗人的众多作品中,虽然有一些令他们悲伤和留恋的现世风景,但更多的是“心灵的风景”,而细腻表现“心灵的风景”恰恰是诗歌远胜于其他文类的地方。当今时代,诗歌的璀璨点绘着无数国人的古老梦想,以诗怡情、以诗养性、以诗明志成为一种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特别是抗击新冠疫情、实施探月工程研发大国重器和歌颂时代楷模等,这些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当代诗人面前,在丰沛情感和高尚思想的催生下,它们将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将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最终建构成激昂壮阔的当代史诗。

(摘自刘金祥《坚守创作的诗性意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学传统深厚和文学氛围浓郁的国家,人们喜欢探究与小说家相关的某些问题。
B.诗人的语言标准和文字尺度,受诗情洋溢的环境和诗才张扬的氛围的影响,
C.坚持诗歌的标准,诗人的文字一定不会是粗鄙和流俗的,不然,诗歌就像顺口溜。
D.现世风景会让诗人悲伤留恋,但是他们不会失望,依然描绘“心灵的风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人们很少思考小说家卓尔不群的原因,意在论说创作与诗性意识的联系。
B.文章用高素质建筑师的设计理念,阐明诗人创作诗歌时也需要避免“垃圾”语言。
C.文章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同时也采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语言通俗。
D.文章结构看似松散没有条理性,实则始终都抓住了坚守创作的诗性意识这个论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巨著的小说家未必是诗人,但他一定能深刻理解诗性,否则他是无法创作的。
B.诗人如果善于甄别语言的雅俗、高低和美丑,就能写出整饬、洁净和美妙的诗句。
C.诗是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因此人们会通过诗来传达某些情感。
D.具有丰沛情感和高尚思想的诗人,借助想象,能把时代重大事件和英雄描成史诗。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团结的灯塔。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团结就是力量,共进才有未来。本届冬奥会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国际政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积极支持和热切期待。

(摘自钟华论《同赴冰雪之约 共创美好未来——写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抗疫效率也是各国普遍做法。为全力精准做好冬奥会疫情防控,北京冬奥组委推出冬奥通手机应用程序。冬奥通应防疫要求,融合北京健康宝等必要防疫功能,可第一时间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构筑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摘自钟声《构筑冬奥会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材料三:

体验中国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主媒体中心,冬奥组委专门为国内外记者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拜年活动,写福字、画脸谱、剪窗花,引来不少外国记者围观体验。在北京冬奥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餐厅为各国运动员们备上了饺子、春饼、烤鸭等中国传统美食,引爆每一个人的味蕾。

冬奥遇上中国年,欢天喜地过春节。各国奥运健儿齐聚北京,和中国人民一道,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然后,他们将代表各自的国家,奔赴赛场,为国家、为荣誉而拼搏。让我们共同见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见证东方古国最深情的祝福——冰雪消融、文明交融、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

(摘自月常理《冬奥遇上中国年,是一场怎样的邂逅》)

材料四:

20222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李克强、栗战书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开幕式。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即将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首座举办过冬奥会和夏奥会双奥开幕式的体育场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说,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开启了全球冬季运动的新时代,将使全球冬季运动参与度登上新台阶,让中国人民和全球各地的冬季运动爱好者从中受益。

(摘自《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体现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和期待。
B.科技助力冬奥防疫,“冬奥通”融合“北京健康宝”等必要防疫功能,构筑起冬奥会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C.北京冬奥会适逢虎年春节,国内外记者写福字、剪窗花,体验中国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奥林匹克一直倡导“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鸟巢成为世界上首座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双奥”体育场馆。
B.“冬奥通”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世界各国都在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抗疫效率。
C.在冬奥村,各国运动员品尝饺子、烤鸭等,与中国人民一道欢度新春佳节,然后代表各自国家奔赴赛场。
D.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肯定了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使全球冬季运动登上了新台阶。
6.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冬奥如期举办彰显中国实力”,北京冬奥会从哪些方面彰显了中国实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砸壶

周天红

山茶湾一个村子突然就炸开了锅。九爷要砸茶壶。那把茶壶可不是一般的茶壶,那可是九爷的命根子。一把茶壶,进山的老板最高开了三万元的价钱,九爷都没舍得卖,这下居然要砸了?

山茶湾满山遍野是茶树,家家户户都有,少说也有一两亩地。开春时节,一挑一背地往观音桥那场镇上送,比年关赶过年场的人气还旺。山茶湾最出名的不是茶树也不是茶叶,而是茶壶。山茶湾制壶的手艺,那可是老传统。村子口门前一条小河顺湾顺水流过,那满滩满沟的泥巴,真是制壶的好料。山茶湾后沟那几个老窑,可不是一般的窑,是官窑。官窑能烧制不出好货色吗?

九爷祖上三四代人都有操作烧窑制壶的手艺。那手艺,也是炉火纯青了。就说九爷吧,经他的手制作出来的壶,泡上了茶,汤色和香味都是一绝。

九爷手里真有宝贝。那宝贝就是一把茶壶。茶壶不大,精致得很,手柄上雕有龙纹,左右两侧还有两株兰草花饰。一把茶壶冲一回茶,能够两人对聊一杆叶子烟的功夫。那壶泡出的茶,汤色可是最正宗了。冲上水,一股子浓郁的茶香味扑鼻而来,不爱吃茶的人都要来上一杯或品上一壶。那壶,就是不泡茶,一把空壶拿起来闻闻,那茶香余味儿,都能沁人心脾。九爷干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最满意的活儿就是那把壶了。

进山来的老板要找他把壶拿出来看一看。亲戚来了要他把壶拿出来瞧一瞧。有朋友几十里外一二十年没见面了,翻山越岭地从观音桥走进山茶湾,口里冒着粗气呢,进门就喊九爷拿出来壶聊一聊。

九爷会聊呀,从自己祖上是怎样制壶的聊到自己是怎样学制壶的,在学制壶那些年又是怎么吃苦用功的,屁股和手板儿又是怎么被楠竹片打得啪啪直响的,现在这山茶湾前山后坡哪些地方的泥巴又是最适合制壶的,都聊开了,都聊透了。听得每一回来的人都是意犹未尽,品一口茶,看一眼壶,早就忘了归途。九爷的家里,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着呢!

九爷烦聊呀,来一回人要聊一回,心里能不烦吗?九爷终于决定要把那茶壶砸了。九爷说,就是这把壶,烦死人了。知道这把壶是怎么制出来的吗?自己在家里耗了小半年时间,全靠心静呀。现在还能心静吗?自从九爷得了这把壶之后,再没能制出一把好壶了。制一把好壶!还有时间空得下来吗?九爷真把那壶给砸了,砸个稀烂,就在你坐的这砣大石头上,当着满村人的面,一把甩下去,全是碎片子。

九爷砸壶的故事早已过去了好些年。最近这些日子,山茶湾一整个村子,就数李大才是个话题的焦点了。李大才在村子里也算是个人物,卖过茶叶,倒腾过茶壶,他是村子里最早一个把生意从山茶湾做到观音桥又一直做到城里去的。生意红火的时候,不要说山茶湾了,就是在县城都有着响当当的名气。

李大才倒霉了,一心想吃成个大胖子,没想到满满的两车货翻下公路倒进了大河里,货没了,车没了,钱,全都赔进去了。他回到山茶湾,成天眯着头瞌睡,昏天黑暗的,把人都睡软了,全身都象瘫了一样。才大下午呢,李大才瘫坐在村子口前的大石头上,两只眼睛睁不开,半软着身子,就想睡觉。钱没了,老婆把娃也带跑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一个人的日子,心里苦呀,就只有瞌睡的念头。

老爹指了指,说,大才呀,当年,九爷砸那把壶,就是在你现在坐着的这砣大石头上砸的。你知道九爷为什么要砸那把壶吗?老爹问了句。李大才摇了摇头。老爹说,砸壶,砸掉过去的,一切就都好了。李大才一惊,被老爹的话震住了。老爹说话从来都是大着声的,在山茶湾谁不知道。老爹说,九爷那壶多值钱呀,他都舍得砸了,就是想制一把更好的壶呢。你能把过去的事儿砸了,还怕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吗?李大才又是一惊,被老爹说激动了,随口说道,砸,一定砸,还要从心底里砸!说着说着,李大才突然从大石头上站起来,瞌睡全没了。

西边的山上,已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这些,老爹看见了,李大才看见了,也许,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

(节选自《短篇小说》2017年31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壶”不仅是一种茶具,更代表着对传统手艺的传承,而“砸壶”则体现了对传统手艺的突破与创新。
B.小说开篇一“惊”一“砸”,在情节上陡起波澜,既照应了标题,又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小说通过对茶壶特征和进山老板、亲戚、朋友等人对茶壶喜爱程度的描写,从侧面
突出了九爷制壶手艺的高超。
D.小说结尾黄昏时的景物描写,衬托出了李大才被老爹点醒之后的豁然开朗的心境,

也暗示了故事的美好结局。
8.九爷为什么能制出好茶壶?请结合小说分析原因。
9.小说后半部分写有关李大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成礼而去。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吴方攻梁,梁急,请救,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佣苦之,不予钱。佣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薄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注]曷有加焉!足已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注]指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B.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C.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D.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节,指使者拿着信物,也可指官名。本文中的“持节”就是一种官职。
B.太尉,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隋后演化成宰相、亲王等的加官、赠官。
C.列侯,古代爵位名,秦称彻侯,居二十等爵制之首。西汉沿置,后为避刘彻讳而改称列侯,又称通侯。
D.尚方,掌管制造和供应皇家用品的官署。秦置,属少府。汉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称“尚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严于治军。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周亚夫驻守细柳营,营中将士随时保持战备状态,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出军营。
B.周亚夫长于用兵之道。在平定七国之乱时,他明了敌方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并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大败敌军。
C.周亚夫性格耿直,坚持自己政见。他先是以“高皇帝约”反对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后来又站在臣子守节的立场上反对封匈奴降王为侯。
D.周亚夫处事不慎,终至惹祸上身。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被佣夫告发,调查人员指出他的问题并转交廷尉处理,他绝食抗议,五天后呕血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2) 书既闻上,上下吏。吏薄责条侯,条侯不对。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①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逃亡等。②陈与义: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社会动乱,使人痛心至极,不忍诉说。
B.二、三两联紧扣题目,从“感”字展开,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诗人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诗人虽然飘浮不定,但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15.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