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中 2022-12-11 2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陆续推出,均收获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它们成功的共同经验是:采用贴近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方式解读传统文化,使用时尚有趣的方式包装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年轻观众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着误区: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傻白甜”“雷人风”;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夫子腔”“古董货”。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久而久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趣,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架连接彼此的桥梁。

然而,搭建这样一架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都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藏,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要想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就像矿石一样,只有被加工成饰品并戴在人身上,其价值和美才能彰显,否则可能永远只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石头。

由于深埋在历史的泥土中太久,有的传统文化已变成了坚硬的化石,身上布满了尘埃,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除了要拂拭掉尘埃,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比如《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随着国宝盒子的无限延伸,无数文物在国宝盒子的屏幕内奇幻变化,讲解员张国立走进通道,舞台瞬间变成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舞台前后有18道旋转屏,左右两道为开合屏,裸眼3D技术的运用,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节目在每期的场景设计中,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给观众带来惊喜。节目中,经由动画片《九色鹿》的配音演员丁建华的再次配音,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敦煌虚拟守护者“九色鹿”仿佛活了起来,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让观众大呼“我们的青春回来了”。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对严肃话题产生兴趣,进而让观众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最终带给人震撼,使人产生自豪感,这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但传统文化的传播若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利用大众传媒为公众多上一些厚重又鲜活的传统文化课,更要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逐渐培养、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什么,就是每一个国人都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能发自内心地坚信、践行那些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以自信、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

近几年,一些综艺节目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揭示传统文化之美,为年轻人架起了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迈出了重建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更要鼓励人们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之于中,必行于外”。

(摘编自李韵、苏晓彤《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年轻化表达》)

材料二:

《唐宫夜宴》成功“出圈”,不仅仅依赖于演员们精彩的舞蹈表演,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唐宫夜宴》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度挖掘文化故事,实现了内容格调的升华。在舞蹈开头的博物馆展厅中,与乐俑们一同“出镜”的有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妇好鹗尊”、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少女们莲步穿行的天地间,依次出现了《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以及出土于山东嘉祥徐敏行夫妇墓中的壁画《备骑出行图》。众多国宝和舞蹈表演相得益彰,在为节目增添历史的厚重感的同时,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魅力,令人回味悠长。

如果说中华文化为《唐宫夜宴》注入了灵魂,那么现代技术和创编技术的助力,则让这场唐宫夜宴变得妙趣横生。节目借助5C+AR的技术,将舞台艺术与电影蒙太奇的思维结合,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融为一体,最终创造出了一种“人在画中行”的独特景观,呈现出精美绝伦的舞台效果。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更仿佛置身于画卷当中,跟随千年之前乐女们的步伐,共赴宫廷盛宴,同享盛唐美世。

一部优秀作品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唐宫夜宴》的火爆“出圈”,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其创意来源“乐俑”吸引了无数观众前往河南博物院“打卡”。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表示,这个节目让历史“活”了起来,让乐俑、乐舞图动了起来,更把文物背后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怀和艺术神韵深入社会公众的心中,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没有明星大腕,不靠网红话题,《唐宫夜宴》的成功基于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节目的走红在给予文艺工作者信心的同时,也给当前的文艺创作带来了启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河,如何在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寻文化肌理,借助新技术创新“打开方式”,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

(摘编自王慧《刷屏的<唐宫夜宴>,为何能C位出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都是通过汲取传统文化养分,借助大众传媒与现代艺术而成功的。
B.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误区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无法摆脱原有的“小天地”,使年轻人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C.距今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埋在历史的泥土中的宝藏,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就能彰显其价值和美。
D.《国家宝藏》第三季能唤醒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是因为其利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让敦煌的虚拟守护者“九色鹿”“活”了起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传媒要发挥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培养、增强文化自信。
B.《唐宫夜宴》借助现代技术和创编技术,创造了“人在画中行”的独特景观,使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从而实现了内容上的升华。
C.《唐宫夜宴》走红既不靠明星大腕,也不靠网红话题,更多靠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舞蹈演员们的精湛表演。
D.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就要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借助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范畴的一项是(     
A.《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B.《百心百匠》让明星嘉宾拜师民间非遗匠人,学习传统技艺,带领观众沉浸到具体的工艺制作过程中。
C.bilibili跨年晚会中,演员裘继戎表演的舞蹈《惊·鸿》将经典传统戏曲与现代舞蹈进行混搭和融合。
D.“数字敦煌”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共享。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唐宫夜宴》成功“出圈”的重要意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砸壶

周天红

山茶湾一个村子突然就炸开了锅。九爷要砸茶壶。那把茶壶可不是一般的茶壶,那可是九爷的命根子。一把茶壶,进山的老板最高开了三万元的价钱,九爷都没舍得卖,这下居然要砸了?

山茶湾满山遍野是茶树,家家户户都有,少说也有一两亩地。开春时节,一挑一背地往观音桥那场镇上送,比年关赶过年场的人气还旺。山茶湾最出名的不是茶树也不是茶叶,而是茶壶。山茶湾制壶的手艺,那可是老传统。村子口门前一条小河顺湾顺水流过,那满滩满沟的泥巴,真是制壶的好料。山茶湾后沟那几个老窑,可不是一般的窑,是官窑。官窑能烧制不出好货色吗?

九爷祖上三四代人都有操作烧窑制壶的手艺。那手艺,也是炉火纯青了。就说九爷吧,经他的手制作出来的壶,泡上了茶,汤色和香味都是一绝。

九爷手里真有宝贝。那宝贝就是一把茶壶。茶壶不大,精致得很,手柄上雕有龙纹,左右两侧还有两株兰草花饰。一把茶壶冲一回茶,能够两人对聊一杆叶子烟的功夫。那壶泡出的茶,汤色可是最正宗了。冲上水,一股子浓郁的茶香味扑鼻而来,不爱吃茶的人都要来上一杯或品上一壶。那壶,就是不泡茶,一把空壶拿起来闻闻,那茶香余味儿,都能沁人心脾。九爷干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最满意的活儿就是那把壶了。

进山来的老板要找他把壶拿出来看一看。亲戚来了要他把壶拿出来瞧一瞧。有朋友几十里外一二十年没见面了,翻山越岭地从观音桥走进山茶湾,口里冒着粗气呢,进门就喊九爷拿出来壶聊一聊。

九爷会聊呀,从自己祖上是怎样制壶的聊到自己是怎样学制壶的,在学制壶那些年又是怎么吃苦用功的,屁股和手板儿又是怎么被楠竹片打得啪啪直响的,现在这山茶湾前山后坡哪些地方的泥巴又是最适合制壶的,都聊开了,都聊透了。听得每一回来的人都是意犹未尽,品一口茶,看一眼壶,早就忘了归途。九爷的家里,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着呢!

九爷烦聊呀,来一回人要聊一回,心里能不烦吗?九爷终于决定要把那茶壶砸了。九爷说,就是这把壶,烦死人了。知道这把壶是怎么制出来的吗?自己在家里耗了小半年时间,全靠心静呀。现在还能心静吗?自从九爷得了这把壶之后,再没能制出一把好壶了。制一把好壶!还有时间空得下来吗?九爷真把那壶给砸了,砸个稀烂,就在你坐的这砣大石头上,当着满村人的面,一把甩下去,全是碎片子。

九爷砸壶的故事早已过去了好些年。最近这些日子,山茶湾一整个村子,就数李大才是个话题的焦点了。李大才在村子里也算是个人物,卖过茶叶,倒腾过茶壶,他是村子里最早一个把生意从山茶湾做到观音桥又一直做到城里去的。生意红火的时候,不要说山茶湾了,就是在县城都有着响当当的名气。

李大才倒霉了,一心想吃成个大胖子,没想到满满的两车货翻下公路倒进了大河里,货没了,车没了,钱,全都赔进去了。他回到山茶湾,成天眯着头瞌睡,昏天黑暗的,把人都睡软了,全身都象瘫了一样。才大下午呢,李大才瘫坐在村子口前的大石头上,两只眼睛睁不开,半软着身子,就想睡觉。钱没了,老婆把娃也带跑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一个人的日子,心里苦呀,就只有瞌睡的念头。

老爹指了指,说,大才呀,当年,九爷砸那把壶,就是在你现在坐着的这砣大石头上砸的。你知道九爷为什么要砸那把壶吗?老爹问了句。李大才摇了摇头。老爹说,砸壶,砸掉过去的,一切就都好了。李大才一惊,被老爹的话震住了。老爹说话从来都是大着声的,在山茶湾谁不知道。老爹说,九爷那壶多值钱呀,他都舍得砸了,就是想制一把更好的壶呢。你能把过去的事儿砸了,还怕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吗?李大才又是一惊,被老爹说激动了,随口说道,砸,一定砸,还要从心底里砸!说着说着,李大才突然从大石头上站起来,瞌睡全没了。

西边的山上,已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这些,老爹看见了,李大才看见了,也许,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

(节选自《短篇小说》2017年31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壶”不仅是一种茶具,更代表着对传统手艺的传承,而“砸壶”则体现了对传统手艺的突破与创新。
B.小说开篇一“惊”一“砸”,在情节上陡起波澜,既照应了标题,又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小说通过对茶壶特征和进山老板、亲戚、朋友等人对茶壶喜爱程度的描写,从侧面
突出了九爷制壶手艺的高超。
D.小说结尾黄昏时的景物描写,衬托出了李大才被老爹点醒之后的豁然开朗的心境,

也暗示了故事的美好结局。
7.九爷为什么能制出好茶壶?请结合小说分析原因。
8.小说后半部分写有关李大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陆,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后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向拜而死,年四十七。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进士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榜眼、状元、探花,称“进士出身”。
D.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江上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崖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课内翻译)
13.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应诏入卫?请简要说明。
2022-12-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总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①畴:田野、田亩。②甄(zèng):煮食用的陶制炊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
B.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C.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隔河对话,富有生活情趣。
D.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使愁情成为全诗的主导情绪。
15.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因不愿事乡里小儿而挂印解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能表现李白同样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5)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地。
(6)唐朝诗人常常把“猿”作为意象写入诗歌,比如《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有这样的表达。
2022-12-08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以传统舞蹈展现中国山水绘画的写意美,再次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带入公众视野。舞动起来的青绿们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料峭的山、层叠的峦,舞出层峦叠嶂的景致,舞出山水相依的美妙,舞出雄阔恢宏的境界。

《千里江山图》是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长的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从题材看,画卷由隋唐时期描绘宫阙楼台或神仙境界,转为表现雄伟壮丽的锦绣江山:卷首高山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群峰秀起,幽岩深谷,流溪飞泉……万千自然景象随着画卷的铺开缓缓呈现,繁而不乱,大而有致。从章法看,《千里江山图》交织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大气磅礴的北宋江山。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千里江山图》以赭石红、石绿、石青等为颜料,通过四次叠加着色,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摄人心魄。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几个短句可以改写成长句:“繁而不乱、大而有致的画面随着万千自然景象的呈现缓缓铺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12-11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9.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转徙于江湖间。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2022-1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