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三 三模 2022-05-04 1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闲置经济持续升温。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动各类二手交易平台的加速出现,不断完善的信任机制和游戏规则,让二手物品供需之间的匹配获得了更好的完成度。不过,科技在闲置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宜被过分放大。闲置平台早已有之,如今“大放异彩”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动因,折射了中国消费时代的变迁。

日本学者三浦展曾提出“第四消费时代”的概念,他认为,2005年后,日本进入新的消费时代,消费者不再愿意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转而注重消费的体验,简约与共享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这与追求高端化、品牌炫耀、不限制物欲的“第三消费时代”形成了鲜明对比。优衣库、无印良品的被热捧以及“断舍离”的流行都是这一新消费时代的表征。而在更深处,这又与日本当时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低迷以及不断加重的现代化社会困境不无关系。

中国闲置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变化。经济高速发展和物质繁荣,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与追求,更多更快的消费一度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奢侈品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也随之到来。但在高度消费的社会中,物欲的不断扩大与被填满的循环过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意义感和满足感,大量过剩的物质以及各种现代性问题的出现让人们重新反思消费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紧随其后出现的消费新动态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味。共享也好,简约也罢,都标志着一种消费心理的变化。帆布包再获青睐、“去logo”化服装被热捧,“中古风”流行出现。

不过若由此就得出中国也进入“第四消费时代”的结论,未免为时尚早。“中古店”淘宝、闲置转卖固然是新风尚,今年不断传出的二手交易平台融资消息也为闲置经济打了强心剂。不过与之叠加的图景是,奢侈品在中国依旧被“崇尚”,高端消费依旧大有市场。一项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报告显示,去年在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仍逆势上扬48%,与全球市场23%的萎缩形成鲜明对照。该报告预计,中国或将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鉴于中国10多亿规模的消费者内部存在的分化,包括消费水平及能力、消费理念等,多个消费时代叠加与变迁的过程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一旦形成就难以阻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消费时代变迁亦如此。闲置经济兴起作为最新消费变化的一种显性现象,未来或将有更为长足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一空间的开拓,也需要这一垂直领域的参与者们协同努力,进一步健全相关机制,净化市场生态,涵育新的消费风尚与观念。除了绿色环保外,丰富从容的消费选择,或也将成为人们摆脱孤独、意义匮乏等现代性困境的可寄托载体。

(摘编自莫洁《闲置经济升温折射消费时代变迁》,《光明日报》202172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古风”流行帆布包再获青睐、“去logo”化服装被热捧等,是消费新动态有返璞归真意味的一些表征。
B.尽管“中古店”淘宝、闲置转卖已经成为新的风尚,但是在中国,奢侈品等高端消费依然大有市场。
C.我国二手交易平台加速出现和其平台融资消息不断传出等现象,说明我国闲置经济在持续升温。
D.作者提出消费者注重消费体验,秉持简约与共享的消费理念,标志着日本已经进入“第四消费时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真实可信的具体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在分析日本新消费时代和中国闲置经济发展时,都采用先陈述现象再分析原因的论证思路。
C.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闲置经济升温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动因,折射了中国消费时代的变迁。
D.尾段总结全文,指出未来拓展闲置经济的发展空间需要作出的努力,使文章更加完整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闲置经济发展空间已经形成,它能够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物质的大量过剩和各种现代性问题。
B.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动及二手平台对信任机制和游戏规则的完善,从而造成了中国消费时代的变迁。
C.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进入一个不断被扩大和填满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意义感和满足感。
D.日本在2005年后进入新的消费时代,其主要原因是优衣库、无印良品等被热捧及“断舍离”的流行。
2022-05-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12日晚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意见》同时提到,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推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等激励政策,规定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等。

同样,我们也注意到,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教育培训行业可谓是一夜入冬,曾经的香饽饽也变得黯淡无光。但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政策一路绿灯加持下,未来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摘编自《中办国办发文,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新浪财经20211012日)

材料二: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可分为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

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的《2021年中国职业培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5月底,存续职业培训机构数量达164678家。从新增机构数量来看,2017年以后,中国每年新增职业培训机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年注册量达1.5万家以上。

体量壮大之余,其市场规模整体也呈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职业培训行业受疫情影响,由于线下课程无法开设,导致市场规模出现大幅下降。但可以预见,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线下培训机构将会逐步放开供给,而疫情期间就业者为增加市场竞争力会更倾向于职业培训,进一步释放需求。

(摘编自《双减落地、巨头转型、政策亮灯……职业教育驶入黄金大道》,艾媒网20211015日)

材料三:

今年7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这意味着,当下K12学科类机构转型迫在眉睫。在各大教育机构的转型备选之中,其中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K12教育企业纷纷开拓职业教育业务。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转型职业教育并不容易。职业教育的授课体系,对市场人才需求非常敏感,因此和传统K12教育是不同的,其他教育机构想转型并不容易。一位行业人士表示,许多职业教育的课程需要在行业中长期打磨才能成熟。或许正是因为此,资本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仍不算大。

那么,要做职业教育,究竟有哪些行业壁垒与难点呢?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才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匹配。要想真正做好职业教育,就要打造出成熟的产品体系。新媒体行业瞬息万变,我们从校企合作、共建特色专业入手,将课程穿插进合作高校学生的课表中,通过不断地调整,最终丰富我们的课程产品。”IMS教育的郭擂说。据了解,围绕新媒体营销、社交电商、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等职业就业方向,IMS教育已开发出15门专业核心课程,5个软件产品系统。郭擂以其中直播电商的课程为例,一场直播涉及至少7个岗位的多个工环节,我们为此特意制作了一个详细的流程图,每个环节对应一条几分钟的教学短视频,学生在实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按照流程图指引,进行学习。据了解,这款产品推出后,获得了多所合作高校的欢迎。

此次新政的出台,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我觉得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许多高校在与我们合作的时候顾虑变少了。据郭擂介绍,此前在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许多学校会因企业的加入而有所顾虑,有些只是互相挂了个牌子,没有落到实处。

(摘编自《教育行业迎来新机遇 职业教育这条路好走吗?》,《上海证券报》202110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我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此后再过十年,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B.职业教育包括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其中学历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非学历职业教育则包括四个门类。
C.2016—2018年,中国职业培训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都呈上升趋势,2019年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长率有所下降,2020年增长率大幅下降。
D.“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教育培训行业冲击巨大,K12学科类机构转型迫在眉睫,但又面临着无法逾越的行业壁垒。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印发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意味着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水平不高。
B.2017年以后,中国新增职业培训机构数量逐年减少的趋势,再加上2020年疫情的影响,导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出现大幅下降。
C.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加上双减落地、巨头转型、政策“亮灯”等一系列利好形势,职业教育未来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D.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K12教育,它是对受教育者实施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因此,资本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仍不算大。
6.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贤良方正

刘醒龙

闹眼疾一年多了,用眼之事,最适合看看非黑即白的拓片。前些时,偶然见到《东汉贤良方正残碑》,心中不免浮出一些念想。

老家黄冈在长江边,在大别山中成长的那段日子,我在对爷爷教导的“贤良方正”四字有了悟性后,哪怕望见家乡的一块山石,也会觉得有不一样的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岁月漫卷,这被自己当成源远流长的家乡经典,是否必须源出于百代东坡、千年赤壁等宏大叙事,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

近些年,凡是能够点睛的句子,只要是外来的,再生僻也会有人煞有介事地研究。反而是本土那些听得耳熟的文学,潜心弄通吃透的人极少,无师自通者太多。比如我喜欢从爷爷那里听来的“贤良方正”,虽然很长时间不知道出处,能悟出其中意味,便对付着学与用。

《黄冈秘卷》出版那年年底搬迁新居后,我想着这辈子不会再搬家了,便乘兴写了几幅“贤良方正”,自己留下一幅,其余几幅分送给来家过年的大姐、弟弟与妹妹们。初到新居,加上老母亲带着全家二十几口人齐来祝贺,没空将其装裱挂出来。接下来的一年里,偶尔对着空白主墙想起来,自我提醒多少次,被忘记的就有多少次。如此又到春节,这一次确实下了决心,也不再忘记,要将这四个字装裱上墙,给大过年的添点气氛。传统节日,不可以少了传统。真的开始找装裱师傅时,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袭来,人家已手忙脚乱地收拾摊子,闭门谢客了。

那四个字的家乡经典虽然又没有挂上墙,来自黄冈的消息,却高高悬挂在自己心头。特别是故乡人们顶着不亚于武汉的巨大风险,率先控制住疫情,没有让“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武汉”的预言一语成谶。这中间除了放心,更是感叹,黄冈民众,向来以“贤良方正”为文化精神,值此危难时刻,若不大显特显其文化魅力更待何时,若不大显特显其文化实力更待何时!

武汉封城战“疫”期间,忍着眼疾的不便与难受,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自己非写不可的文字,在这些文字的背后,一直站着逝去多年的爷爷,以及爷爷用他那特有乡音说出来的四个字。

武汉解封之后的第一个春节,自己终于将“贤良方正”装裱好,在家中那面特意留白的主墙上挂端正了,字里行间的那些意义也高悬起来。有客人朋友来家,问此四字是何意思,自己就一遍遍地解释,此“贤良”指的是人心人性,此“方正”表示事情发生时一个人的行为动静。这不是望文生义,是自己联系家乡黄冈的山水地理、人文情怀做出的判断。

深究起来,“贤良方正”一说,最早出自《史记》,原本指汉文帝时推行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当年生活在乡村黄冈的爷爷,断断没有读《史记》的能力,唯独天下流传的《水浒传》才有可能惹动于艰难困苦之时血性男儿的兴趣。最后一句中的“贤良方正”四字能被爷爷记牢了,并时常念叨给他人听,足见这四个字对乡村中人的刻骨铭心。

多年以后,想起爷爷提及“贤良方正”的前前后后,方才明白,爷爷说老家黄冈如此如此,只是陈述一种文化,指引一条能让人活得更好的正脉!从来就有一种说法:若知朝中事,去问乡里人。用爷爷他们的“贤良方正”,来释解《史记》所言及的“贤良方正”,自然会更解人意、更得人心。刚刚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其中有写2020年家乡黄冈在湖北战“疫”中表现突出,根本原因是有着文化精神上的“贤良方正”。2020年中国在世界战“疫”中率先胜出,根本原因也在于有一条“贤良”辅助“方正”,又用“方正”力挺“贤良”的正脉贯通天地人间。

说起来,爷爷当年口口声声褒扬不已的“贤良方正”,也就是爷爷自己在说,除此之外,无论大别山深处的乡野,江汉朝宗的白云黄鹤所在,还是文脉搏动强劲的京津沪宁,再也不曾有谁说过。《黄冈秘卷》开篇写了一句话:“凡事太巧,必有蹊跷,不是天赐,就是阴谋。”爷爷在世就爱读《水浒传》这类“老传”,也爱在茶余饭后闲云野鹤一样与人讲“老传”,这样的传承显得更加亲密可靠一些,也无限接近于真实的民风、民心与民间。

一棵大树,枝头有事无事都会喧嚣,扎在地底下的深根,从来是悄无声息。一条大河,岸边的水花有风无风都要溅出千姿百态的花样,浩荡的中流总是默默潜行。一座大山,山峰处无不引人入胜,拔地而起的山体从来不会有任何动静。是真经典,不仅铭记在经典本身,还会用不经意间使人恍然大悟的方式,活在活色生香的生活之中。

(选自《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第8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闹眼疾最适合看看拓片,偶见《东汉贤良方正残碑》开头,自然地引出下文与“贤良方正”有关的一些人和事。
B.武汉封城战“疫”期间,作者忍着眼疾的不便与难受,写下那些非写不可的文字,是出于对爷爷和“贤良方正”精神的敬意。
C.作者尊崇“贤良方正”的文化精神,他对“贤良方正”的理解是基于其家乡的山水地理、人文情怀做出的判断。
D.文章结尾,作者以“大树”“大河”“大山”与“真经典”做对比,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启人深思。
8.文中提到的“老传”和爷爷有何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9.文章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文帝四年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曰昭烈。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五月太子禅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六年春二月,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秋七月,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五月/太子禅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B.五月/太子禅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C.五月/太子禅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D.五月/太子禅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在文中指天干地支记日法,癸巳日的前一天是壬辰日,后一天是甲午日。
B.谥,古代皇帝、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义的称号。
C.益州,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和云贵等地,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
D.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少数民族的统称,后来作为中原以外的各族人民的总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州地方首领雍闿杀死太守正昂并将太守张裔抓住献给吴国,以此作为条件,让吴国任命自己担任永昌太守。
B.面对地方官勾结少数民族发动叛乱,诸葛亮因为国君新丧,对叛乱之人只是加以抚慰而没有派兵征讨。
C.马谡认为收复南中部族,光靠武力不行,必须用攻心之术让他们真心臣服,这样才能早日为北伐稳固大后方。
D.诸葛亮出征南中,生擒孟获,但孟获不服,直到第七次生擒孟获,孟获才彻底臣服,此后,诸葛亮在世之年,孟获没有再反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
(2)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