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一)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三 期中 2022-11-29 3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

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

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等复杂情感,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文学史上有很多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莱特等,从表象上看,他们的性格是杂多的,从本质意义上看,都是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性格深处的动荡、不安、痛苦、挣扎,深深地矛盾和斗争正是人物魅力所在。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奥赛罗等人物形象难以说尽,深不可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因为从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忧郁与延宕中可以听见他内心世界的挣扎,深沉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颤动,才能产生各种不尽相同、常读赏断的强烈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因而往往被称为艺术典型。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所寻找的道路正是通向个性丰富性的道路,也是通向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塑造的道路。优秀的创作者也许不能完全界定什么是典型,但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追求人物个性的丰富性。

(摘编自王琪《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有删减)

材料二: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

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意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这是她真实的社会欲求,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尘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在探望宝玉时,她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忙又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感情与理性两股潜流在内心冲突,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

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心。然而,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却瞒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等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杰作。四十五回,宝玉冒着雨去探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表演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想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而宝玉却不留心。这里的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后来宝玉要走了,她劝他拿自己的玻璃绣球灯,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表现了对宝玉的关心,联系上面的描写,表现她的无心,又是平时有心的流露。宝玉走后,当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婚姻大事无人主张,又不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两极性的元素,如善与恶、刚与柔、粗与细等,按照一定的力工入组合和排列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独特的系统。
B.性格的二重组合结构,有一组或多组两极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互相融合、不断转化,使人的性格具有了动态性。
C.薛宝钗在探望宝玉时“不觉的就红了脸”与第四十五回林黛玉“羞的脸飞红”,都是因为她们说的话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宝玉的情感。
D.《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真切的心理流程体现了她纯真可爱又敏感多情的二重组合性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呈现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是一致的。
B.因为人的性格是由两极相反的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性格是复杂和分裂的。
C.宝钗、黛玉等这些二重组合性格的艺术典型,可以使人产生常读常新的审美体验。
D.个性丰富的文学形象往往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作家应该摒弃性格单一的文学形象。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冷酷的周朴园面对曾经的恋人,面对自己的儿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
B.《水浒》里的林冲,是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也是嫉恶如仇、极富正义的人。
C.阿Q既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既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既憎恶权势却又趋炎附势。
D.在京剧里,红脸的关羽忠义、耿直、英勇,白脸的曹操奸诈、多疑,两人忠奸分明。
4.薛宝钗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宝钗成为富有魅力的艺术典型的原因。
5.西方有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请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桂公塘(节选)

郑振铎

天天在等待着诸郡的复札。策划与状谈,消磨了清边堂上的时间。文天祥和他的随从们,这几天来,都已充分的恢复了疲倦。把几天前脱逃的千辛万苦,几乎都忘记干净。

到了第三天,苗再成绝早的便派人来请丞相,说早食后看城子。天祥很高兴的答应了。

过了一会,一位偏将陆都统来请丞相上小西门城上闲看,杜浒们也都跟随了去。

城是不高,却修建得很坚固;城濠也深,濠水绿得可爱。岸边还拖挂着未融化尽的碎冰块。微风吹水,粼粼作波,饶有春意。郊原上野草也都有绿态,在一片枯黄里,渐钻出嫩绿的苗头来。只是没有树,没有人家。一望无际的荒原。远处,有几个池塘,映在初阳下,闪耀有光。这怕是可怜的春日孤城的唯一点缀。

天祥觉得胸次很光明,很舒畅,前所未有的放怀无虑。春晨的太阳光,那么晶洁,和暖的晒在他身上。冬衣有些穿不住。春风一阵阵吹拂过城头,如亲切的友人似的在抚摸他的面颊和头发。

但又有一个王都统上了城头,说道:且出到城外闲看。

他们都下了城,迤逦的走出城外。

扬州或别的地方有复札来了么?丞相问道。

不曾听见说有。王都统说道,但神气有些诡秘。

良久,没有什么话,天祥正待转身,王都统突然的说道:扬州捉住了一个奸细,他说是逃脱回来的人,供得丞相不好。他在北地听见,有一丞相,差往真州赚城。李公有急帖来,这样说。

如一个青天的霹雳,当头打得文天祥闷绝无言。杜浒、金应立刻跳了起来:这造谣的恶徒!几乎要捉住王都统出气。

余元庆叹惋道:总不外乎北人的反间计。

来不及听天祥的仔细的问,陆和王已经很快的进了城。小西门也很快的闭上了。

被关在城外,彷徨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好。天祥只是仰天叹息,说不出半句话来。

金应对天哀叫道:难道会有人相信丞相是给北人用的么?

杜浒的精悍的脸上,因悲愤而变苍白无人色,他一句话都没有,也无暇去安慰丞相。他不知道自己置身在什么地方,他不曾在什么地方,他不曾有过比这更可痛的伤心与绝望。

这打击实在太大了。

他们是十二个。彷徨,徘徊于真州城下,不能进,也不能退。比陷在北虏里更可惨。如今他们是被摈绝于国人!连北虏都敬仰丞相的忠义,难道淮人偏不信他吗!金应顿足道。

余元庆的永久紧蹙着的眉头,几条肉纹更深刻的凹入。杜浒如狂人似的,咬得牙齿杀啦杀啦的响。他来回的乱走着,完全失了常态。

我不难以一死自明。丞相梦呓似的自语道。

杜浒不说半句话,两眼发直。

突然的,他直奔到城濠边、纵身往濠水里便跳。

金应们飞奔的赶去救。余元庆拉住他的衣角,及时的阻止了他的自杀。

他只是喘着气,不说什么。大家忘记了一切,只是围住了他,嘈杂的安慰着他。过了一会,他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极端的悲愤,摧心裂肝的伤戚的倾吐!

谁都劝不了他。金应也呜咽的坐在地上,这是他少有的态度。文丞相挂着两行清泪,紧握住杜架阁的手,相对号啕。

荒原上的哭声,壮士们的啜泣,死以上的痛心!这人间,仿佛便成了绝望的黑暗的地狱,太阳光也变得昏黄而凄惨。

城头上半个人影也没有出现。

过度的打击与伤心——有比被怀疑、被摈弃于国人的烈士们更可痛心的事么?——使得他们摇动了自信,灰心于前途的恢复的运命。

颓丧与自伤,代替了悲愤与忠勇。他们甚至怀疑到中国人有无复兴的能力。怀疑与猜忌,难道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么?

敌人们便利用了这,而实行分化与逐个击破的不战而胜的政策。

良久,良久,究竟是文丞相素有涵养,首先挣扎着镇定了下来。我不难以一死以自明。他又自语道。但难道竟这样的牺牲了么?不,不!这打击虽重,我还经得起,杜架阁,他对杜浒道。我们应该自振!危急的国家在呼唤我们!这打击不能使我们完全灰了心!我们该怜恤他们的无知与愚昧!但该切齿的还是敌人们的奸狡的反间!我们该和真正的敌人们拼!一天有生命在着,一天便去拼!我们不是还健全无恙么!来,杜架阁,不必再伤心了,敌人们逼迫得愈紧,我们的勇气应该愈大!诸位,都来,我们且商量个办法,不要徒自颓唐良志。天祥恢复了勇气,这样侃侃的说。

杜浒还是垂头懊丧者;但那一场痛哭,也半泄去了他的满腔的怨愤。

只是,这一场伤心事!太可怕了!我宁愿被掳,被杀于敌人们手里,却不愿为国人所摈弃,所怀疑!杜浒叹息道。

我们准备着要遇到更艰苦的什么呢。这场打击,虽使我太伤心,但不能使我绝望不前!天祥道。

他的镇定与自信,给予杜浒们以更挣扎着向前的最后的勇气。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原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有删改)


【注】①历史小说《桂公塘》于1936年出版,它取材南宋末年,叙述文天祥赴元讲和被扣押,后设法逃脱,辗转数处,终于暂时脱险的故事。节选部分写文天祥等人从蒙古大军的拘押中历经艰险,逃脱投奔到真州。此时京城已失,皇帝已投降。他积极致札两淮各诸将,准备在两淮地区开展抗元战争。小说中的苗再成,即真州太守。李公,即李庭芝,扬州太守。②文天祥《出真州》。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苗再成一大早虚情假意地请文天祥看城子,意在使文天祥、杜浒等人离开真州城。
B.听完王都统说李公急帖之事,杜浒、金应几乎要捉住王都统这个造谣的恶徒出气。
C.文天祥两次自语道“我不难以一死自明”,表现了文天祥遭怀疑时的欲以死证清白。
D.小说写于白色恐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时期,作者借小说表达了殷切的救国之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或和暖或昏黄的太阳光烘托了文天祥不同的心境。
B.小说叙述文天祥等人先饶有兴致地看城子,后被摒弃于真州城外,这一转折使故事达到高潮。
C.小说多处运用感叹句和反问句,表达出人物的强烈情感,这种直陈肺腑的方式颇具感染力。
D.小说结尾引用文天祥的《出真州》,概括了文天祥在两淮的遭遇,表现了历史小说的真实性。。
8.出城前后,文天祥的思绪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杜浒是一直追随文天祥的忠义侠士,这篇小说设计了他跳河自尽的情节,请谈谈这个情节带来的文学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齐顷公是也。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逢丑父,于是然大恐,赖逢丑父之欺,奔逃得归。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家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所亡之地弗求而自为来,尊宠不武而得之,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故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此得失之效也。

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羞小耻以构大怨,贪小利以亡大众。《春秋》有其戒,晋先轸是也。先轸欲要功获名,则以秦不假道之故,请要秦师,襄公曰:不可,夫秦伯与吾先君有结。先君一日而兴师击之,是孤之负吾先君,败邻国之交而失孝子之行也。先轸曰:先君薨而不吊赠,是无哀吾丧也。兴师径吾地而不假道,是弱吾孤也。且柩毕尚薄屋,无哀吾丧也。兴师。卜曰:大国师将至,请击之。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十有余年,卒丧其师众,祸及大夫,忧累后世。故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

(节选自《说苑·敬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
B.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
C.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
D.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原属《礼记》,作者尚无定论,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孟子》合编为“四书”。
B.会同,文中指会见,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会同”的“会同”相同。
C.“请要秦师”的“要”意思是拦截,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的“要”意思不同。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之死为“薨”。文中“先君薨”,“先君”指晋文公,是诸侯王,用“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关键在于自己。多警醒自己多思考就不会有耻辱、受欺侮,如果不这样的话,是难以保全自身和国家的。
B.齐顷公虽坐拥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强大的军队,又继承了霸主余威,但他骄横乖戾,肆意轻视小国欺侮大国,因此被四国打败。
C.因为齐顷公能够谦卑退让、屈己下人,所以他在战败时丢失的土地,没有刻意索取,别国就主动送来;丧失的尊宠没有使用武力就能获得。
D.晋襄公认为,秦穆公与晋文公结有盟约,晋文公刚去世就发兵攻打秦国既破坏邻国邦交,又丧失孝子品行,最终他没有同意先轸攻打秦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齐顷公是也。
(2)羞小耻以构大怨,贪小利以亡大众。
14.齐顷公在战败奔逃回国后却能“声问震乎诸侯”,他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潇湘夜雨·濡须①对雪

周紫芝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一天飞絮,零乱点孤蓬。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注】①濡须:三国时旧城。②蒙茸:杂乱的草。
1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描绘了一幅烟霭迷蒙、满天飘雪、孤舟无依的江天雪景图,营造出孤寂朦胧的意境。
B.“波横索练,玉做寒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濡须雪后江山的美丽。
C.“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塑造了一个夜泊雪江、孤独难眠的人物形象,意蕴丰富。
D.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词,意象多样,用词雅而不俗,美而不艳,呈现出的画面清新素净。
16.有人认为周紫芝的词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深切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让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表示有信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猛虎”“长蛇”极写蜀地的凶险。同样,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器不仅是演奏音乐的工具,也是文人表情达意的载体。“乐器在边塞诗词中多有出现,如“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
2022-11-23更新 | 37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一)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催吐减肥现象已经渗透到中小学群体,一名初二女生为减肥一天催吐5次,导致食道受损。这则消息引发人们关注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身材焦虑低龄化需要引起重视。近年来,这种极端的给自身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的减肥、瘦身行为频频发生。长期以来,以瘦为美的审美偏好,让A4腰、筷子腿等成为许多人__的目标;营销手段、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更让颜值歧视”“身材焦虑大行其道。许多人为了瘦、为了美不惜牺牲健康,当这样的风气大肆侵蚀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纠错便__,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何以为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显然不该是标准单一的狭隘之美,更不该是有害健康的病态之美,不以容貌取人,不因身材自卑,在全社会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需要社会、家庭、个人__。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陈珏教授认为:(1)对催吐减肥的问题上,(2)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观正深刻影响青少年群体,(3)并建议家庭和学校加强中小学心理卫生健康,(4)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好减肥的关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第二段画线的四个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粤绣是以广州刺绣(广绣)和潮州刺绣(潮绣)为中心的总称,与苏绣、湘绣、蜀绣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有两大独特性:一是绣工多为男工。古代,男性绣工被俗称为花佬,在当时,广州还流传着三千花佬的说法;二是①     。它的用色十分明快,华丽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在远处望去,十分醒目;但与此同时,粤绣通常使用金线来描绘图案的轮廓,这在近处看来,又是十分精细的。除此之外,粤绣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构图十分饱满有序,图案工整,虽然花纹繁缛丰富,②     

在中国四大刺绣中,与其他三类刺绣不同,粤绣的自由度很高。在绣工绣制的过程中,他们会大量融入自己的审美观点,从而对绣品进行不断创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主题,所以,粤绣具有更大的多样性。

可惜,自上世纪50年代后,从事粤绣花佬的数量大幅减少,到现在,仅存的一名花佬是广州90岁的许炽光老人。许炽光老人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_③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曾经辉煌的粤绣还是后继乏人,被称为逐渐消逝的美丽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花佬”“逐渐消逝的美丽”两个引号的作用相同,都是表特定称谓。
B.“这在近处看来”的“这”指代的内容是前面的“粤绣”。
C.上面三个段落都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D.第一段用了五个“十分”,全都是表程度,相当于“很”。
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毫不犹豫地冲进雨中或等待家长送伞;长大后,我们常常会静待雨过天晴或撑开备好的雨伞从容走进雨中。

有人认为,成年人的做法是成熟睿智的;有人认为,小时候的做法也值得成年人借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郑振铎(1898-1948)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说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羁旅思乡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变换句式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