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二模 2023-03-13 5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理解一开始即有一种中国思想特色,他是中国思想应对西方思潮的一个代言者。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人生提供行为标准,他把哲学分为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这种分类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物理学、逻辑学、伦理学,而在对西方哲学的认识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代表了中国思想特质的哲学观。近代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任务,引入一个有普遍性的学科与平台,发掘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空间以与现代科学等西方现代文明形态对话。

在西方哲学范式占主流的思维方式中,哲学是追寻理性的理智活动,以理性与理性的言说思考、讨论世界的普遍性真理,而从持这一立场的许多西方哲学学者看来,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则是一个待讨论的问题。中国哲学给人留下不重视理性论证的印象,部分西方学者因此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其实,中国哲学中也不乏理性讨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个理性讨论放在最核心的理论位置。

西方哲学的先驱一直在反思哲学上的西方中心论,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哲学或许不止有一种形态。雅思贝尔斯认为,中国的先秦诸子、印度的苦行者、希腊的哲学家、以色列的先知,无论彼此的信仰、思想内容与内在禀性的差异有多大,都属于同一类的人。他所谓的哲学是指突破了依赖异己性力量,而从人自身发现了超越性,并让自我与宇宙的内在根源相契合的学问和实践。而一个文明是否能获得它的高度,就在于它是否能在混沌或混乱中取得这种突破。余敦康认为有必要从文明的角度思考人类哲学的多元与差异,他的基本想法是人类精神的觉醒是在希腊、印度和中国这三个地区同时发生的。余敦康先生以精神自由的原则取代了古代文明的实体性原则刻画哲学突破的特征,中国的先秦诸子哲学与希腊、印度哲学都发现了一种关于精神自由的意义,它们都脱胎于早期宗教,然而形态却因整体环境、面对问题、文化基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希腊文明的求知、印度文明的追求解脱、中华文明的求道皆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形态。如果这样理解哲学的话,那么并非理性形式而是人自觉地反思自身并将自身与宇宙整体关联起来的这一种精神自觉活动,或许这才是哲学更恰切的定义。冯友兰一开始即扭住了人生问题并把它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在之后的著作如《新原人》中进一步完善,以觉解说与境界说将人生哲学的意义充实,与雅思贝尔斯等人相互呼应。

冯友兰认为,中国所以没有近代自然科学是因为中国的哲学向来认为,人应该求幸福于内心,不应该向外界寻求幸福。然而进一步深入到对哲学的探索后,冯友兰却显露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倾向,即对普遍性的探寻。他把哲学看成一种具有超越文化意义的有普遍性的思想,这种对普遍性思考的追求一直贯穿在冯先生的哲学探索中,此后明确体现在贯穿他一生思考的共相问题中。在《天人损益论》中他已经明确了对哲学的自觉追求,把带有时代焦虑性与地区局限性的政治文化问题转化成一个超越具体时代和地域的哲学问题,这种意义上的哲学追求至今仍有生命力。哲学作为一个公共的理性平台,应该承担起协和各种思想立场、各个文明立场的责任,而不是片面强调某种文化的特殊性。正是这种哲学平台让冯友兰得以在同期的文化学者的摸索中脱颖而出,中国哲学终究成为取代传统经学、理学、玄学、义理学的思想与学科范式。在《新原人》中,冯友兰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四境界说,他给哲学下了一个最代表中国立场传统的定义:哲学的用处,本不在于求知识,而在于求智能。哲学可以使人达到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而不能使人常住于天地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给人留下不重视理性论证的印象,让一些西方学者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B.雅思贝尔斯认为中国先秦、印度和希腊哲学都脱胎于早期宗教,是哲学的不同样态。
C.冯友兰认为中国人过度追求内心幸福和外界幸福的结合,导致缺失了近代自然科学。
D.冯友兰通过建立哲学平台,让中国的哲学取代了传统经学、理学、玄学、义理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总说冯友兰对哲学的分类和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从理性思维上诠释说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文章以雅思贝尔斯和余敦康的观点为例,表明部分学者意识到了哲学的多元性。
D.文章列举冯友兰《新原人》中的四境界说,并认为哲学能让人达到最高的天地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友兰作为中国思想应对西方思潮的一个代言者,一开始即扭住了人生问题并把它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并在之后的论著中不断完善。
B.通过对中西方哲学家观点的分析,作者认为把哲学定义为人类反思自身,并将自身与宇宙整体关联起来的一种精神自觉活动或许更恰当。
C.冯友兰的人生问题的哲学观跟西方中心论中那些西方哲学家不一样,跟西方哲学家如雅思贝尔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D.冯友兰对普遍性的探寻结果,即用超越具体时代和地域的哲学问题去根治时代特殊性与地区局限性,由此开创了中国哲学。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它是指物流企业(含货运代理)通过自身的独立网络或以联营合作的方式,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从发件人送达收件人的门到门、手递手的新型运输方式。

快递行业可以根据运输方式和运输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按运输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和水路快运;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一般快递和特快专递。除国际快递外,我国快递还有国内快递,包含同城快递、异地快递和港澳台快递等。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众多支持性政策,网络购物等消费模式也在中国逐渐普及,电子商务企业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这些都为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快递行业产业链情况来看,上游主要包括运输车辆、燃料成品油、包装用品和集装箱;中游主要包括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水路快运;下游直接面对的是终端用户,覆盖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

(摘自《2022年中国快递行业全景图谱》)

材料二:

202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54亿元,而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1874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056亿元,同比增长13.2%。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网购快递需求快速增长,物流行业也因此从传统物流通过物流电子化并衍生出电子商务物流这一专业领域。快递服务作为电子商务货物流转和配送的重要手段也为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样,我国将基本建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扩大和优化航空运输网络。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成和优化整合,大大提升快递网络的承载能力,为快递行业依托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中国快递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图一:中国快递行业发展历程

   

图二:2013-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与增长速度(单位:亿件,%

   

材料四: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我国快递行业行业竞争表现为五个方面。由于快递服务具有特殊性,市场上很难有其他的服务能代替快递服务,顾客对该服务依赖性较强,因此,快递行业的替代品威胁较小;快递服务同质化严重,技术门槛低,较难实现差异化;再加上产业逐步趋于成熟,业务量增速放缓,快递行业的竞争程度异常激烈;上游供应商主要为运输车辆生产商、燃油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加强对车辆的管控力度,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用自有车辆来代替外部车辆,因此上游议价能力一般;快递服务同质化严重,差异性小,并且购买者的转换成本较小,压价能力较强,因此,下游议价能力较强;同时,随着头部企业在成本和服务端的不断优化,快递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

(摘自《洞察2022:中国快递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递分类方式多样,既可以按运输方式、运输服务对象分类,也可以按快递区域分类。
B.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成和优化整合,为快递行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快递行业不断发展,民营经济的壮大加剧了市场竞争。
D.电子商务企业规模持续扩大,是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快递行业产业链情况来看,我国快递业有上游、中游和下游之分。下游直接面对的是终端用户,覆盖面广。
B.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发展迅猛。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中占比大幅度增加。
C.从材料三提供的数据来看,2013-2021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逐年提升,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起伏不定。
D.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6.若你是一位意欲进入快递行业的企业家,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能应对快递行业的激烈竞争,请结合材料概括作答。
2023-03-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烟火

苏卷良

习惯坐在黄昏的山头,浮云朵朵,山下是层层叠叠的村庄,周遭树木错落有致,飞鸟扑打翅膀,炊烟从烟囱里一绺绺飘出来,在屋顶旋卷,田野的清风流窜过来,炊烟弯了方向。

似乎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嗜好——观看。观看是人生的一场修行,或古道热肠,或冷眼待之。你看,村庄的烟火宛若一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或青,或白;村庄的烟火也是一位魔术师,笔直上升如沉稳持重的老者,飘飘扬扬如毛躁任性的孩童。烧不同的柴火,飘出的烟火也不一样。望着丝丝缕缕的炊烟,想象着每一个烟囱、每一口锅、锅里的饭菜、锅灶旁的碗筷和每一张嘴,它们天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这个当儿,母亲唤我回家,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母亲知道,她的声音会浸过空气,洒落到村庄的旮旮旯旯。我回过神,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想,母亲一定做熟了饭菜,把它们摆放到红漆的小炕桌上。炊烟袅袅而起,氤氲整个村庄,像隐秘的暗语,召唤每个流浪的孩子。

有一回,我就没能这么幸福。那天,我决定去外面走走。天空高远,春风满怀,禁锢一个冬日的山河,渐次在眼前舒展。山巅的桃花粉白烂漫,像一个个含情脉脉的姑娘朝我招手。我朝山巅走去,想到山那边看看,山那边还是山吗?这是我从小的疑惑。好多年里,我暗蓄气力,让它足以扳住一只羊羔倔强的头角。我的胆量大了许多,这样才好独自跨过一道道沟峁,迎接山那边未知的世界。

就这样,我和一只狗狭路相遇。我断定,这是一只流浪狗。那些年,不知咋的,流浪狗突然多了起来。狗盯着我,我盯着狗,时间仿佛凝固,可以用小刀一块块切割下来。这只狗呜呜地叫着,圆圆的眼睛将我吞噬,消化。情急之下,我双手一抡,趁势在地面捞起一个土块,朝狗扔去。这是奶奶平素教给我对付狗的法子。狗见状,落荒而逃。我也落荒而逃,慌不择路。等我缓过神,已忘却走过的路。

远山如黛,连绵起伏,置身其中,宛若大海中迷失的船只,不辨方向。我想到哭,但忍了再忍。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不想让多年的努力,轻易地付诸东流。即使只我一人,周遭静寂。我坐下来,像一团瘫软的泥土。脚下的冰草已蹿上来两寸来长,青翠闪亮。风一会儿吹过来,一会儿吹过去。天空湛蓝,偶尔有几只鸟雀从头顶飞过。天边一隅,缕缕炊烟,相互缠绕,麻绳一般。一阵风来,才急急忙忙地散开。突然,我心里一个激灵,想起父亲的话,如果有一天,走得太远,迷了路,炊烟就是回家的路标。

是炊烟,这萦绕一生的人间烟火,让我找到了家。烟火,也谓人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才有烟火,而有了烟火,则一定有人。当我深深地悟彻这句话,已经是许多年后的事。

天色昏黄,铅灰色的云低下来,朔风劲吹,空气凛冽,砭人肌骨。夜半,风猛烈起来,像一只只大鸟,从屋顶掠过。翌日清晨,雪开始降落,在天空中纷纷扬扬。

这个冬天,匆匆而来。是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学校建在山梁,宛若走散的孩子,与村庄形影相吊。冬日里,秃山荒岭,少了树木和房屋阻挡,呼呼的北风肆无忌惮地抽打着学校。

眼前的景象,让我惊慌失措。我教一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学生年龄小,生火的事,自然而然落到我的身上。虽说未雨绸缪,提前让学生拿来一些树枝、玉米芯等柴火,可我一贯好吃懒做,生火的事从未碰过,心里还是没底,一如伍子胥过昭关,异常惶恐,只好硬着头皮,点燃几张废旧的报纸,迅疾地扔进炉膛,尔后,胡乱填塞一些柴火。经过几次努力,炉膛里仍不见半点火星,甚是懊恼,一番折腾,浓烟滚滚,笼罩了整个教室。我大声咳嗽,泪流满面。教室外,我弯着腰,弓一般,大口喘气。碰巧,校长路过,见我狼狈不堪的样子,热情地帮我生火。校长一边摆弄柴火,一边告诫我,做人要实,而火要虚呢。很快,火苗升腾,蹿得老高,温馨的气息开始弥漫。这时,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放下书包,端坐桌前,大声地朗读起来。这人间烟火,映照着孩子们红通通的脸庞。我知道,它不仅驱逐寒冷,也温暖孩子的心灵。

我记住校长的话,虚怀若谷。而奋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人世间行走,功不唐捐。我拼命地工作,把米粒大的小事,干得饱满。

母亲搬进小城,照管我的孩子。女儿身体孱弱,偏又挑食,母亲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每天,母亲推开厨房的门,净手,系上印有碎花的围裙,在案板上排兵布阵,开始掌管人间烟火。每次回家,远远地,我看见炊烟飘上云头,恍惚间,小时候村庄里的情景,电影般浮上脑海。

母亲厨艺好,最拿手的当数暖锅。装个暖锅吃吃,冬日里,父亲总会这么念叨。人们用装这个字,恰巧说明暖锅有容乃大:牛羊肉各种硬菜可装,萝卜、豆芽、白菜、洋芋等大众食材也可装。小时候,见到暖锅,多是逢年过节,或是村庄迎神唱戏。

在城里,母亲做不了暖锅。虽说我买好了木炭,可终因烟气太浓,味道太重,只好忍痛割爱。想吃暖锅,我们多选择去饭店。儿时母亲的味道,终究找寻不到。

母亲混迹老年人里,在小城,跟她们一样,挤在墙根,唠嗑,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可我知道,母亲终要回到村庄。制造烟火的母亲,会在村庄里老去,一如她填塞进灶口的柴火,烟火一生,终被岁月收割。

我也要回去。闲暇,回到村庄,黄昏,去山上走走,我坐下来,在地垣上,如一尊雕塑。不远处的村庄,暮霭沉沉,山气俱佳,鸟雀相还,炊烟萦绕……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材丰富多样,比较典型。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儿时见闻富有情趣,成长故事发人深省,温馨的亲情让人回味。
B.文章意蕴丰富,情思涌动。联系儿时母亲唤“我”回家的情境,母亲搬进城里生活的场景,想到母亲终归村庄,令人唏嘘。
C.文章善用修辞手法。大量比喻、借代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生动又活泼,如第2段将烟火比作魔术师等,富有情调。
D.文章语言优美。四字词语如远山如黛、鸟雀相还等准确简洁,富含书卷气息;长短句相间,语言富有变化。
8.多年以后作者才深悟“有人的地方,才有烟火,而有了烟火,则一定有人”的含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9.本文以“烟火”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

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录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周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勤臣,幸有方镇节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乃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拊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诃,永为浊流。”全忠笑而许之。

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B.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C.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D.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蜀”指到蜀地,“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中的“幸”意思不同。
B.“见用”指被任用,“见”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中的“见”意思相同。
C.“兄事”指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此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兄事”意思相同。
D.“投诸”指投之于,此与《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句中的“投诸”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的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中、京兆尹等职。
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高级官职。
C.崔胤在朝廷专政,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
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身远祸的良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
(2)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
2023-03-0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惜别

唐 姚合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

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

光阴不觉朝昏过,歧路无穷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惜别”,以“迟留”“携手”等动作表现出了惜别之意。
B.颔联化用“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表达了对佳人的喜爱之情。
C.颈联中的“歧路”与王勃诗句“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意思一样。
D.依依惜别、忧郁悲愁是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主题,本诗也是如此。
15.本诗尾联与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2023-03-0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虽然女主人公不像刘兰芝那样亲父兄会“性行暴如雷”,但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看出她也有不被至亲理解的感伤。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动物都难以度越来写出了蜀道的难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前面对鸟儿活动的刻画,转为对春日花草可爱之景的描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茶文化______,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依次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计2000多种茶品。制茶师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都有______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在社交、拜师、婚庆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______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合作伙伴以茶敬礼,以茶会友,在和睦中见证幸福;婚庆大典以茶敬上,以茶祝福,在崇敬中升华情感。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______,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博大精深   引以为乐   传播   酣畅淋漓
B.浩如烟海   引以为荣   传播   淋漓尽致
C.博大精深   引以为荣   传承   淋漓尽致
D.浩如烟海   引以为乐   传承   酣畅淋漓
18.下列各项中,顿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从事创作性工作的人
B.依次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
C.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
D.筐里装着香蕉、苹果、桔子等多种水果
1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作伙伴以茶敬礼,以茶会友,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敬上,以茶祝福,在和睦中见证幸福。
B.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上,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礼,在和睦中见证幸福。
C.婚庆大典以茶敬上,以茶祝福,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敬师,以茶见证,在和睦中见证幸福。
D.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和睦中见证幸福;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谦和中达成双赢。
2023-03-0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线的身影,但你是否曾注意过,随着四季交替,电线的“身材”也在随之发生改变。相比夏天,冬天的电线好像……变短了?还高了一点?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引入一个概念——“弧垂”。

一条长长的导线需要悬挂在基杆塔上,并会在相邻两基杆塔之间自然下垂:如果在相邻两基杆塔上的悬挂点之间连接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会和下垂导线的最低点有一个垂直距离,这个距离就叫弧垂。而弧垂的大小一般与档距、温度、导线比载和导线应力等因素有关。随着四季负荷电流变化及环境温度变化,。由于夏季用电量较高,所以电流也较其他季节更大,电线温度也随之升高,加上外在气温高等双重因素影响,电线会因热胀效应导致长度伸长,所以下垂度最明显,电线就显得又长又低。反之,冬天的电线因为气温低,电线冷缩紧绷,相对垂度减少,对地距离增大,。因此,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的话,,以免到了冬天电线收缩被拉断。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请根据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为“弧垂”下定义。
2023-03-0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材料二:

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材料三:

2011年8月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2013年1月25日,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书法教育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什么时代啦,字写得起写不起都无关紧要,更甭说字写得怎么样了,何必这样小题大做呢?

以上材料给人以启示,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3-06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4报告非连续性文本
7-90.65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刘昫等  《旧唐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0-210.65情境补写  下定义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