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三模 2023-07-31 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理解一开始即有一种中国思想特色,他是中国思想应对西方思潮的一个代言者。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人生提供行为标准,他把哲学分为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这种分类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物理学、逻辑学、伦理学,而在对西方哲学的认识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代表了中国思想特质的哲学观。近代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任务,引入一个有普遍性的学科与平台,发掘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空间以与现代科学等西方现代文明形态对话。

在西方哲学范式占主流的思维方式中,哲学是追寻理性的理智活动,以理性与理性的言说思考、讨论世界的普遍性真理,而从持这一立场的许多西方哲学学者看来,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则是一个待讨论的问题。中国哲学给人留下不重视理性论证的印象,部分西方学者因此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其实,中国哲学中也不乏理性讨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个理性讨论放在最核心的理论位置。

西方哲学的先驱一直在反思哲学上的西方中心论,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哲学或许不止有一种形态。雅思贝尔斯认为,中国的先秦诸子、印度的苦行者、希腊的哲学家、以色列的先知,无论彼此的信仰、思想内容与内在禀性的差异有多大,都属于同一类的人。他所谓的哲学是指突破了依赖异己性力量,而从人自身发现了超越性,并让自我与宇宙的内在根源相契合的学问和实践。而一个文明是否能获得它的高度,就在于它是否能在混沌或混乱中取得这种突破。余敦康认为有必要从文明的角度思考人类哲学的多元与差异,他的基本想法是人类精神的觉醒是在希腊、印度和中国这三个地区同时发生的。余敦康先生以精神自由的原则取代了古代文明的实体性原则刻画哲学突破的特征,中国的先秦诸子哲学与希腊、印度哲学都发现了一种关于精神自由的意义,它们都脱胎于早期宗教,然而形态却因整体环境、面对问题、文化基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希腊文明的求知、印度文明的追求解脱、中华文明的求道皆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形态。如果这样理解哲学的话,那么并非理性形式而是人自觉地反思自身并将自身与宇宙整体关联起来的这一种精神自觉活动,或许这才是哲学更恰切的定义。冯友兰一开始即扭住了人生问题并把它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在之后的著作如《新原人》中进一步完善,以觉解说与境界说将人生哲学的意义充实,与雅思贝尔斯等人相互呼应。

冯友兰认为,中国所以没有近代自然科学是因为中国的哲学向来认为,人应该求幸福于内心,不应该向外界寻求幸福。然而进一步深入到对哲学的探索后,冯友兰却显露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倾向,即对普遍性的探寻。他把哲学看成一种具有超越文化意义的有普遍性的思想,这种对普遍性思考的追求一直贯穿在冯先生的哲学探索中,此后明确体现在贯穿他一生思考的共相问题中。在《天人损益论》中他已经明确了对哲学的自觉追求,把带有时代焦虑性与地区局限性的政治文化问题转化成一个超越具体时代和地域的哲学问题,这种意义上的哲学追求至今仍有生命力。哲学作为一个公共的理性平台,应该承担起协和各种思想立场、各个文明立场的责任,而不是片面强调某种文化的特殊性。正是这种哲学平台让冯友兰得以在同期的文化学者的摸索中脱颖而出,中国哲学终究成为取代传统经学、理学、玄学、义理学的思想与学科范式。在《新原人》中,冯友兰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四境界说,他给哲学下了一个最代表中国立场传统的定义:哲学的用处,本不在于求知识,而在于求智能。哲学可以使人达到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而不能使人常住于天地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给人留下不重视理性论证的印象,让一些西方学者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B.雅思贝尔斯认为中国先秦、印度和希腊哲学都脱胎于早期宗教,是哲学的不同样态。
C.冯友兰认为中国人过度追求内心幸福和外界幸福的结合,导致缺失了近代自然科学。
D.冯友兰通过建立哲学平台,让中国的哲学取代了传统经学、理学、玄学、义理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总说冯友兰对哲学的分类和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从理性思维上诠释说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文章以雅思贝尔斯和余敦康的观点为例,表明部分学者意识到了哲学的多元性。
D.文章列举冯友兰《新原人》中的四境界说,并认为哲学能让人达到最高的天地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友兰作为中国思想应对西方思潮的一个代言者,一开始即扭住了人生问题并把它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并在之后的论著中不断完善。
B.通过对中西方哲学家观点的分析,作者认为把哲学定义为人类反思自身,并将自身与宇宙整体关联起来的一种精神自觉活动或许更恰当。
C.冯友兰的人生问题的哲学观跟西方中心论中那些西方哲学家不一样,跟西方哲学家如雅思贝尔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D.冯友兰对普遍性的探寻结果,即用超越具体时代和地域的哲学问题去根治时代特殊性与地区局限性,由此开创了中国哲学。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车厘子是英文cherries的直接音译,它既不是物种名也不是品种名,但你要以为车厘子=樱桃,就错了。实际上,直译成樱桃也不算错,但在中文语境中,叫“樱桃”的其实另有其果,它就是樱桃这个物种。樱桃原产于中国,它的果实小巧红润,酸甜可口,但因为娇嫩而很难走出原产地,是只有产区周围的人才能享受到的限定美食。比起中国的樱桃,欧洲甜樱桃的果实不仅个头大,果肉硬度也更高,可以更方便地运输到各地。而由它栽培种植出来的果实,就是我们印象中的“车厘子”。

(摘编自《车厘子凭什么从“水果刺客”,摇身一变成兔年“年货顶流”?》)

材料二

以2008年中国和智利签订《关于智利樱桃、李子输华检疫议定书》为标志,智利车厘子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有15年。但在2016年之前,智利车厘子一直不温不火,宣传推广也还没跟上。那时候,美国是中国水果进口的第一来源国,美国车厘子也因为更早进入中国市场而占据上风。

从进口量的数据上来看,2018年是智利车厘子扭转局面、大大反超美国车厘子的一道分水岭。2018年,中国车厘子进口总量增加到18.6万吨,其中来自智利的车厘子有16.3万吨,占比达到87%以上,占据中国进口车厘子市场的大头份额。此后,中国车厘子进口总量连年提高,到2021年已经达到31.4万吨,其中有30万吨来自智利,占比超过90%。美国车厘子的数量则逐渐下滑,到2021年只有不到1万吨进口中国,占比不到5%。

美国车厘子往往在5、6月成熟,和国产樱桃成熟时间相似,在中国水果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大,难以持续扩大到中产以外的消费群体。位于南半球的智利车厘子则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1月在中国反季节上市,不仅是中国水果稀缺季,还恰逢圣诞、元旦、中国农历新年这一时期,先天就注定是春节水果C位的候选人。

于是,智利选择了一条更接地气、更亲民的赛道——结合中国本土传统的春节文化,把车厘子融入春节年货中。从2016年开始,智利针对中国启动名为“幸福正当红”的营销活动,接下来,智利车厘子每个产季的推广口号都紧扣中国红、幸福、健康等元素。从2017、2018年产季到2021/2022五年间,智利车厘子的推广口号分别是“享受你的红色时刻”“红色幸福”“收获每一个幸福时刻”“守护健康每一刻”“幸福就在此时此刻”“幸运时刻,一口实现”。事实证明,智利把车厘子定位成“春节年货”是成功的。

(摘编自《跨越半个地球“走红”中国,为啥过年都在买车厘子?》)

材料三

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回忆1991年首次中国行,笑言曾遭遇不少尴尬:“当我推销智利红酒时,中国人说喜欢喝白酒;当我推销智利水果时,中国人说进口水果太贵,只买国产水果。”尽管当时无功而返,但施密特并没有灰心,“中国人口多,需求量大。从那时起,我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20多年时光流转,施密特的“预测”成了真。如今,中国成为智利红酒最大出口市场,智利也成为中国第一大鲜果进口来源地。施密特说,很高兴智利车厘子也进入了中国人的年货“清单”,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春节时会带上智利车厘子走亲访友。

从乏人问津到走俏热销,智利红酒、水果在中国市场的待遇变化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我非常敬佩中国这70年来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施密特说,“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繁荣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

红彤彤的车厘子,不仅见证了中国人越过越红火的日子,也折射出中国与智利之间交融度越来越高的经贸往来。施密特欣喜地表示,两国务实合作正从水果贸易扩大到服务、投资等更广阔领域。施密特认为,随着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包括基建、贸易、投资等各领域的合作将开创新局面。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很高兴智利车厘子成了中国年货”》》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发展状况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2008-2016年,智利车厘子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一直不温不火。
B.2018年智利车厘子开始扭转局面反超美国车厘子,占据大头份额。
C.2018年之后,智利车厘子进口总量连年提高,美国则是逐渐下滑。
D.2016年开始,智利把车厘子定位成中国的“春节年货”进行营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厘子是音译词,既不是物种名也不是品种名,中文的樱桃则是樱桃物种,所以二者不能划等号。
B.美国车厘子和国产樱桃成熟时间相似,所以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价位又高,消费人群很受限。
C.施密特推销智利红酒和水果无功而返,说明当时的施密特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消费实力。
D.智利车厘子逐渐热销,不仅促进了中智之间的水果贸易,也折射出两国不断扩大领域的经贸往来。
6.智利车厘子为什么成为兔年春节的年货顶流?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我们这个家里,父亲一直像多余的人。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而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的父亲没有考上。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是的,祖父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说到底就因为他的儿子没考上。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个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字,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当了一辈子会计的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握住了祖父的手。我知道我和祖父之间会有这样的一次对话,也知道祖父会对我说些什么。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老实说,我惧怕这次对话——沉痛之余,我又能对我的祖父说些什么呢?父亲的一生被祖父的荣耀毁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这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刻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死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做假!

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是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死亡不再是问题,标志着死亡的纸质花朵却成了一个问题。

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遥寄哀思

……

我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副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冷清的葬礼上,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眼神很亮,像洞穿。

(节选自毕飞宇《虚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次写到天气的“冷”,看似平淡的字眼中蕴藏着复杂的意味,一方面指自然天气的寒冷,另一方面指祖父去世后葬礼的冷清。
B.祖父清晰地记得当年荣校长在葬礼上的花圈数,也很在乎自己在葬礼中得到的花圈数,祖父已将花圈的个数作为丈量自己荣誉高低的杠杆。
C.本文叙述手法巧妙,插叙的运用让父亲的故事自然插入,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颇似《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故事的处理。
D.小说大多数笔墨都在描写祖父,对父亲的描述笔墨不多,父亲更多的是作为祖父的一个阴影或者衬托存在,父亲是单一化、脸谱化的形象。
8.小说的标题“虚拟”意蕴丰富,请试分析。
9.毕飞宇短篇小说的成功之处是对“问题意识”的探索,请从教育问题角度或亲情问题角度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
2023-07-3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真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六年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奏言: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太宗称善。乃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曲蒙礼敬,情义深重,每将有言,必俟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因请遣中使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狱,诏令百官议之,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杀之。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贞观十一年,时屡有阉宦充外使,妄有奏,事发,太宗怒。魏征进曰: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今日之明,必无此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太宗曰:非卿,朕安得闻此语?自今已后,充使宜停。

(选自《贞观政要·公平》,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需加句读的三处依次填入答题卡的方框中。
臣A闻B理C国D要E道F在G于H公I平J正K直L今M圣N虑O所P尚Q诚R足S以T极U政V教W之X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衽,上衣在左侧开襟,古代少数民族服装样式,文中指受异族统治。
B.“情虽有殊”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殊”字含义相同。
C.结发,文中指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名“结发”。
D.“必俟颜色”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颜色”一词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起诸葛亮做丞相时上表把廖立、李严罢官放逐到南中一事,希望房玄龄等人能以诸葛亮的公平正直为榜样。
B.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陪送的财礼比以前长公主出嫁时高出一倍,魏征以唐太宗在对待两位公主有感情上的亲疏为由提出了反对意见。
C.刑部尚书张亮因谋反罪被关进监狱,许多人都认为张亮应该被杀头,只有殿中少监李道裕上奏表示反对,唐太宗盛怒之下还是将张亮杀了。
D.刑部侍郎一职空缺时,唐太宗让宰相推选人才,可宰相多次推荐的人都遭到了唐太宗的否定,后来唐太宗任命李道裕为刑部侍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
(2)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
2023-07-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