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一模 2023-04-01 10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冬天,围炉煮茶悄然走红。古色古香的院落中,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或柿子,与三五好友围炉而坐,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笔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情景。都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也曾写道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其实,围炉煮茶古已有之。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记录了煮茶的过程,到了宋代,又出现了点茶、分茶、斗茶等技艺,绵延千年的茶文化毋庸(     )地成为了围炉煮茶的基因和底蕴。在古代,围炉煮茶与流筋曲水同为文人雅事,一茶一酒,(     ),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浪漫。围炉煮茶在现代人中的流行,是(     )火热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的又一例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也是都市人(     )的心之所向。           。围炉,不只煮茶饮茶,细品的是文化,慢煮的是生活。茶炉前氤氲的香气,构筑起消弭寒意的诗和远方,在人间烟火中体味诗意生活,围炉煮茶,能饮一杯无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疑   殊途同归   连续   返璞归真B.质疑   殊途同归   连续   洗尽铅华
C.置疑   异曲同工   持续   返璞归真D.质疑   异曲同工   持续   洗尽铅华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
B.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还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
C.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仅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还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
D.不仅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
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代表作《琵琶行》《卖炭翁》等。
B.郁达夫,原名郁文,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故都的秋》写出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表达了他对故都之秋的浓浓深情。
C.流觞曲水,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古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高逸雅致。
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名句,表达了对回归田园的向往。
2023-03-25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部《都挺好》将父母的养老问题无形地穿插在我们的脑海里。养老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至3亿人。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递增,养老模式也由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衍生出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机构养老是由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事务执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系统化、标准化养老服务的模式,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并尝试这种养老模式。关于社区居家养老,《中国老年人养老模式的研究进展》是这样描述的:它由政府牵头,依托社区,依靠专业化服务,以家庭为核心,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借助的是家庭和社区街道政府的通力合作。

伴随着养老产业的完善发展,养老服务要求的提升,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种类丰富。据《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智能养老产业体系,并呈现创新、整合、应用、共享的新趋势。相信在政府领导和市场协调的共同努力下,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望终将实现。

(摘编自澎湃新闻《中国养老现状分析》)

高峰平台期

   

材料二: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康复辅助器具类、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及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平台为载体,面向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形态。近年来,我国积极制订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应用试点示范和产业指导,促进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7月,全国共开展了五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此前,有关部门还公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明确了20类共118种养老产品和6类共120项养老服务。相关研究报告估计,2022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完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机构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具有较强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易学性的智能产品,如呼救定位设备、智能居家照护设备等智慧健康服务;创新互联网+养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智慧养老服务。多措并举,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摘编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孔伟艳《期待智慧养老快增长》)

材料三:

机器人、大数据、AI人脸识别技术……这些前沿科技,如今也被运用到了本市养老事业中。日前,和平区南营门街开设了首家智慧老人家食堂,来这里用餐的老人,一进门通过显示屏刷脸或刷卡,系统就会绑定这位老人手里的智慧餐盘,老人选取自己需要的菜品,放着菜品的餐盘,在Al人脸识别结算系统的指定区域一放,系统就会感知盘中饭菜的重量并自动计费、扣费,不再需要手动付钱。而且每选取一份菜品,大屏幕上不光显示重量,还会提示菜品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含量等数据,帮助老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搭配菜品。作为国内近期出现的新事物,这样的智慧老人家食堂目前在本市已有3家,预计今年将开设5到10家,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体验到便捷的用餐服务。

和平区的智慧养老服务,去年入选了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区内探索建设8910帮助银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一公里为老服务生活圈,为高龄、独居、孤寡等各类有需求的特殊老年群体安装居家卫士五件套设备,提供一键求助、可燃气体感知、烟雾感知、人体红外感知以及通话等五大服务功能,一旦发生危险,老人可通过一键报警按钮及时报警,平台立即对接有关部门实施应急救援。在和平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为老服务科科长田超群看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小切口实现养老大牵引,能为智慧养老打开巨大想象空间,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自主、方便、健康。

(摘编自天津和平《科技赋能!和平区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或将增至3亿,处于快速老化期。
B.到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40年,我国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C.随着老年人口的递增,养老模式由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衍生出依托于社区街道政府的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
D.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新兴产业形态,以智能产品和信息平台为载体,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
5.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智慧养老”的一项是(     
A.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并尝试机构养老模式。
B.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康复辅助器具类、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及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
C.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创新“互联网+养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智慧养老服务。
D.为特殊老年群体安装“居家卫士”五件套设备,提供一键求助、可燃气体感知、烟雾感知、人体红外感知以及通话等五大服务功能。
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在政府领导和市场协调的共同努力下,多措并举,就一定可以尽快实现“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望。
B.从2018年起,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持续走高;增长率2021年到达顶峰后持续走低。
C.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发展五类养老产品,使智慧养老成为养老产业增长点。
D.智慧老人家食堂借助AI人脸识别技术,绑定智慧餐盘,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用餐服务。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剖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弱肉者,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忱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表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后秦患可                纾:解除
B.秦无异也     视:审视
C.彼岂不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     逆:预先
D.乎战国     迄:至,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强食弱肉者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诚知易也             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C.而齐、魏之师已秦出矣       且尝晋君赐矣
D.则六国无术自存乎       竭忠尽智事其君
9.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B.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10.下列6个句子,编为4组,全部属于李桢观点的一项是(     
①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       ②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③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       ④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战!
⑤则六国无术以自存             ⑥焉独存,虽王可也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李桢在继承二苏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述,即如果接受孟子的建议,六国不但可以保存,甚至可以称王。
B.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自身实力强大以外,还得益于有利的地形和上天的帮助。
C.作者认为六国之间没有骨肉之亲,因此想要寻求长久的合纵,相互扶持,是很难实现的。
D.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先破后立,以说理为主,用例以概括性为主,语言简洁。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2)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
13.从文中看,苏洵、苏辙以及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此。问何人又却,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③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作者一登上楼头,便举头望西北,由翻卷的“浮云”,联想到国土的沦陷。
B.“斗牛光焰”与《赤壁赋》中“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相同,都指斗宿和牛宿。
C.下片“峡束苍江对起”三句,写双溪冲击峡谷激起巨大的浪花,仿佛要将水边之楼冲倒湮没。
D.本词即景抒情,以小见大,借“一时登览”抒“千古兴亡,百年悲笑”。
(2)“我觉山高”七句是如何描写双溪夜景的。
(3)本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3-03-23更新 | 4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注第1—5句中任选4句作答,第6句必须作答)
(1)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6)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3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聆听草原

艾平

①很多年前,我经常跟随父亲在草原上漫无边际地游走。我们乘坐的是一辆老掉牙的苏制嘎斯六九吉普。所有的零件都在与车轮一起摇滚,我们就在这种摇滚中走走停停,述恋地瞭望天和地的尽头,时而有一群遮天蔽日的银鸥叫着飞过,时而有孤独的牧马人像月亮似的慢慢在山岗上升起。父亲没有告诉过我这种游走的目的,后来我终于懂得,父亲原本也没有什么目的,他只是觉得在辽阔的空间里比较自在,而身旁有比呼伦湖冰面还要清澈的女儿相伴,他的自在中便多了一份开心。

②我记得父亲的车里总是带着大肚子玻璃瓶装的酱油,铁皮桶装的白酒,桦树皮篓装的咸盐,还有一些土霉素片和蛤喇油,这都是牧民需要的东西。我们用不着事先联系,在草原深处,每一座蒙古包里都有我们久违的亲人。那些蒙古包孤零零地坐落在茫茫的绿野中,像一朵白色的蘑菇。蒙古包的主人早知道我们即将来临,已经熬好了奶茶,开始杀羊煮肉。这教我好不奇怪,草原深远安谧,难道是天上的云朵给他们报了信?

③是套马杆在传递草原上的声音。牧人阿爸把手里的套马杆平放在草原上。牧草挺拔茂密,如无数只有力的手臂,托举着那根沉甸甸的柳木套马杆,草浪随着微风轻轻颤动,牧草却并不倒塌。我好奇地把手伸向套马杆下面的草丛,发现那个半尺多高的小空间,仿佛密而不宣的母体,无数小昆虫、小蓓蕾、小露珠都在里面静静地醒着,无限的季节,就在这薄薄的层面里成长。

当我把耳朵俯在套马杆上的时候,便听到了一种清晰响亮的声音,那声音难以描述。好像一会儿把我推到了城市的街道上,一会儿把我带到了大海的波涛里。无序,错杂,时断时续,有时细腻,有时浑然,随着这种声音来临,貌似凝固的原野顷刻间变得栩栩生动——百草窸窣,群鸟鸣唱。许多莫名的动物在啮噬,在求偶,在狂欢,马群像石头从山上纷纷滚落,云朵推动大地的草浪。甚至,还有朝阳拂去露水时的私语,鸿雁的翅膀驱赶浪花的回声……这时候牧民阿爸说,要下雨了,咱们包里坐。我抬头看天,天空阳光灿烂,碧蓝如洗。我们进包,一碗奶茶方尽,暴雨真的来了,雨点打得蒙古包砰砰响,像群鸟在弹跳,雨滴时而从天窗射进来,落到肉锅里。

⑤风每天在草原上吹过,岁月都到哪里去了?传统的游牧,是大格局协作式的迂回迁徙,以满足畜群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比如春天接羔,那就要到残雪消融的阳光坡地去;牧草返青时,要给畜群找到大片有营养的牧草;夏天要考虑哪些地方的草适合储藏,留下来待秋天打草,保证牲畜有过冬的食粮;水,温度,哪些牧草能为牲畜提高免疫力,哪些牧草能调节牲高的胃肠,哪些地方的牧草适合牛吃,哪些地方适合马吃等等,这是一种生灵与自然共生的大学问,也是值得当代生态科学深入研究的课题。可是人们到底还是忽略了这一切,当然也很快尝到了苦果——牲畜被铁丝网围于家家户户一小块一小块的草场上,食物结构单调,活动范围狭小,无法率性自在地生长,于是肌体不停退化,几代下来,牛羊肉的味道已经大不如从前。作为经营者的牧民,单枪匹马,缺少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在严酷的自然面前,往往力不从心,而面对市场经济冲击时,常常显得不知所措。于是,部分人富起来的同时,也有人无奈地卖掉或者出租自己的草场。

⑥现如今,汽车轮子和微信直播,将茫茫草原四面洞开,亘古的秘境变得一览无余。站在草原望北京,不再是夸张的修辞。一个从未走出草原的年轻牧马人,靠着百度导航,六天不到就用小汽车把阿爸阿妈带到了椰风弥漫的海南岛。那两个一辈子都穿着马靴,戴着包头的人,却掉全身十几斤的重负,站在大海里,互相看着白皙的躯体和古铜色的双手,哑然失笑……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草原的老人常常这样教导不愿吃苦的儿孙:要知道你的午饭在羊身上,不在供销社的柜子里。而现在,牧民从业的方式已经五花八门,草原的食物也变得丰富多彩,什么杀猪菜、肯德基、披萨、韩式烧烤、麻辣烫无所不有,吃传统的手把肉,反倒要特意跑到饭店,端的十分奢侈。

⑦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牧民阿爸,就是一切牧民的代表。他们淳朴,勤劳,真挚,好客,爱草原如生命,爱大自然里的一切,从不在草地上动土,从不捕鱼,不到万不得已,不猎杀野兽,个个都可以信任,人人都可生死相托。草原古老的游牧文化,粉碎了一切人定胜天的谎言,其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呈现无限的科学性,草原事实上意味着一种物竞天择、生命轮回的大境界,它属于万物生灵,而不仅仅关照人类。

⑧我在草原上行走,聆听草原人的述说,尽管我还没有找到标准答案,所有的故事还刚刚开始,正在和遍地的春草一起生长,但是一个个崭新的主角已经登场,他们是那样朝气蓬勃,那样鲜活生动,意味着草原的新时代的主流。

⑨牧民们踏踏实实地剪断铁丝网,将数家草场连成一体,互助合作,回归大游牧,农业生产和草原旅游的联合体,引入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畜产品开始显现品牌效应。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开出的条件是,游客到了草原,每天要学会一句蒙语,游客每天回到宿营地要出示自己带回的垃圾,要是游客还捡拾了草原上的陈旧垃圾,就会得到食宿的优患。新一代草原青年,自发组织到那达慕和敖包现场清理白色垃圾,举办各种倡导敬畏自然的活动,并将这一主题的摄影展带到了北上广;在千万个家庭里,有千万个母亲和父亲在告诉他们的孩子——是地让你站起来的,是马让你跑起来的,离开了草原,你也要把草原的嘱托背在身上,不然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草原人已经登高望远,看到了幸福的桅秆,也看到了自身文化独具光彩的力量,尽管每进取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或许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吧——我们辽阔的草原是理性的,明媚的。

⑩历史是多条不同的河流,当它们汇入了大海之后,还会以波涛和旋涡的方式互相冲刷不已。看吧,在茫茫的草原上,无数时间的碎片,无数空间的远影,都在时代的大苍穹里闪光、发声、跳跃、裂变、融合、再生。昔日的淳朴,今日的开放,每一种内在的质地,都不足以固守原初的草原。草原的秘密在哪里?我依凭大半生的体验来书写草原,也时刻以高度的敏感注视着草原,我对草原的聆听,已经有了多元的方式,当然感情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我如此热爱草原,我手中的笔永远无法离开草原。草原告诉我一切。生命与自然,人生与历史,现实与梦想

16.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liào)望       (mì)       (mì)而不宜
B.(xuàn)涡       (gèn)古       物竟天(zé)
C.(qǐng)刻       (wéi)秆       遮天(bì)日
D.啮(shì)       (sū)       (gōng)销社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由“很多年前,我经常跟随父亲在草原上漫无边际地游走”写起,表现了我与草原的密不可分。
B.文章第6段写现代科技给草原及草原人的带来的变化,列举了一系列新式的饮食,说明新时代牧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了。
C.文章第9段中,在新经营理念的影响下,草原青年向游客开出学蒙语和捡拾垃圾的条件,游客由此可以获得食宿的优惠,说明新一代的草原人极具经济头脑。
D.文章以“聆听草原”为题目,以“耳”代“眼”,通过聆听草原万物发出的声响以及牧民阿爸的言语等,写出草原的巨大变化,极具特色。
E.文章最后一段写草原昔日淳朴和今日开放的冲撞、融合、再生,构成了如今理性、明媚的草原,也彰显了作者内心逐渐接纳、理解草原的新变化。
18.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9.联系文本,理解“草原告诉我一切。生命与自然,人生与历史,现实与梦想”这句话的含义。
20.有人评价艾平的散文“视野开阔,气度捭阖,格局很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散文’”,请从选材和意蕴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023-03-23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七、整本书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21. ①安土重迁       ②叶落归根       ③克已复礼       ④家庭亲属
⑤兄友弟恭       ⑥智子疑邻       ⑦朋友圈子       ⑧邻居同乡
以上八个现象涉及《乡土中国》中“乡土性”“差序格局”“礼治法治”“血缘地缘”四个内容,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结合相关现象,进行阐述。
要求:1.明确所选内容及对应的现象;2.不超过100字。
2023-03-23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22.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小说的序幕,也是纲领,全书的情节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皆在此基础上展开。请你从“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任选一个内容,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它对后文的作用。要求:1.明确所选内容,2.不超过100字。
2023-03-23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3. 下面是关于大脑功能的思维导图,请将导图内容转述为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2023-03-23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曾仔细凝视过四季的树便会发现:春夏时蓬勃,就会尽情舒展枝叶,展现生命的旺盛;秋冬时干枯,却作了另一象限的强者,归位内核,向下扎根。

以上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鲜明;③内容充实;④不少于800字。

2023-03-23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整本书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一般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  连贯选择题组
230.65思维导图  连贯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4-60.4时评  新闻、通讯、访谈  报告非连续性文本
16-200.4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7-130.65议论类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0.65辛弃疾(1140-1207)  写景抒情
五、名篇名句默写
150.85名句名篇默写混合默写
六、整本书阅读
210.65《乡土中国》  理解重要概念  探究、评价、运用概念或观点简答(单)
220.65《红楼梦》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把握相关情节、内容简答(单)
七、作文
24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成功面面观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