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高二 期末 2023-04-03 3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粮稳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辛勤耕耘,丰收一季接一季。10年来,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根基稳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放松。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粮食是产出来的,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三秋期间,各地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到3000万台(套),为完成秋粮生产提供了坚实机械化支撑。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更多现代生产要素不断向田野集聚,才能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让农民从会种地变为种地,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

发展粮食生产,主体是种粮农民。好政策进村下田,稳口粮底气更足。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以超常超强的力度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一系列好政策稳预期、增效益,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喜看稻菽千重浪。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有力检验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中国饭碗必将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摘编自常钦《秋粮丰收在望,筑牢大国粮仓》,《人民日报》2022年11月04日)

材料二:

盛夏时节,三江平原绿浪翻滚。作为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的种粮大户,张景会在本该繁忙的夏管时节反而不太忙。

咱说,种地还得高科技,那卫星隔几天就在农场上空飞几圈,谁家稻子要是长得不好,手机很快就能收到提醒。张景会拿着手机在田间踱着步子,头发整齐油亮,一脸轻松地说着高科技种地带来的便利,今年还是个大丰收!

建三江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冲积平原腹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昔日莽莽荒原变成大粮仓。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时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几年来,插上科技翅膀的现代农业,让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在智慧农业上取得大幅度进展,目前已经实现平台远程控制无人农机在耕、种、管、收全生产环节的无人作业,种植户已逐步从看天吃饭变成了看数吃饭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片黑土地的期望和嘱托,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提出,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

我们园区围绕黑土地保护开展重金属污染监测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定期检测黑土地中17项微量元素,通过对化验结果的综合分析,为每一块地制定一张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合理施肥,缺啥补啥。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任李晓辉说,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提高有机肥使用率,在保证土壤肥力的同时避免化肥污染。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黑龙江省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141万亩,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在全国推广。2021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1573.54亿斤,连续12年稳居全国首位。中华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交出新答卷。

(摘编自韩婷澎等《黑龙江:中国饭碗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材料三:

延安市洛川县,人称苹果之乡,在这里,苹果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另一张名片。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

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习近平如是说。

智慧物流提质增收、新兴业态走向市场……当地将苹果产、贮、加、销一体化作为发展方向,配套建设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仓储交易区、物流配送区等功能区,打造加工同商贸集聚、生产同消费对接、产品展示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开发区。在洛川苹果现代智慧物流中心,已经装箱的苹果从这里集中发出,苹果醋、苹果酒、苹果脆片等产品也畅销国内外。小小苹果,逐渐成为新时代幸福生活的金扁担

(摘编自袁飞等《习近平牵挂的小苹果挑起农业现代化金扁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部环境不可预料的风险,以及国内粮食紧张的产需关系,决定了我国务必紧绷“粮食安全弦”。
B.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力争将推动机械化发展等更多具有现代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应用于田野。
C.今年我国秋粮再获丰收,有力检验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使“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
D.先天优势独特、种植技术提高、产业形态优化、销售渠道宽广这四要素共同推进了洛川农业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各级政府把确保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加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使中国农业生产持续向好发展。
B.七星农场平台远程控制无人农机在全生产环节的无人作业的实现,说明了当地农民已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C.“耕、种、管、收”和“产、贮、加、销”的一体化,体现了农业发展不但需要辛勤的汗水,还需智慧的加持。
D.材料二在“总分总”的结构上,先提出论题,再层层递进纵向深入,得出黑龙江粮食产量常居全国首位的结论。
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三则材料所述观点的一项是(     
A.“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作为农业“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
B.“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必须要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C.“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中国人就能用沉稳有力的双手托起“中国饭碗”。
D.“种粮卖得出”,各地不断优化政策措施,严厉查处“打白条”等坑农害农行为,为农民售粮提供优质服务。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在内容上的异同。
5.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农业发展如何体现上述内容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下跪何人

阎秀丽

戏台空落落的,早已不复初时盛况。几面褪色的小旗子,哗啦啦地翻卷着老刘的记忆。

老刘往四周看了看,寂静无人,便走到戏台上,嘴里哐切切哐切切地打着节拍,从一侧提甲出场,云手、踢脚、跨腿、整袖、正冠,凭着记忆,却也把一套起霸做得行云流水。没想到骑马蹲裆时,老刘一个趔趄,差点儿摔在戏台上。老刘怔了一下,总感觉差点儿意思,遂清清嗓子,将中指和食指并拢,指着台下,厉声道:呔,来将通名!

没有回音,哗啦啦的小旗子倒也增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老刘瞬间有了大敌当前、披甲上阵的英雄气概,便很想唱两句。老刘歪着脖子想了好久,唱点儿什么呢?小时候老爹教的那些唱段,什么时候忘得这么干净呢?

那时候的老刘叫小刘,他爹才是老刘。

老刘会唱戏,是小戏团的团长。团长没有工资,义务奉献,并且还身兼多职——导演、演员、指导、打杂的、采购员……用老刘媳妇的话说:就没有你不能干的,不知道图啥!

嘿嘿,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哪个人不是在唱戏?活得心安愉悦便可。你呀,妇人之见!老刘字正腔圆地来了一段念白,一甩袖子,把目光转向小刘,儿啊,你又会是戏中何人?

小刘把长长的鼻涕猛一下吸回鼻腔,看着老刘的手指点在他的额头上。

懒得管你!媳妇冲着老刘翻白眼。老刘哈哈一笑,跑了出去。到了晚上,锣鼓声一响,老刘往台上一站,唱得真个是金声玉振,气吞山河。小刘听不懂,只知道看热闹,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哼的啥?不知道。

等到小刘成了老刘,依旧喜欢唱戏,走路说话也常如戏中人,却还是记不住唱词,只是哼哼。媳妇问:病了?一天到晚哼哼,也不知道哼哼的是啥!

老刘眼睛一翻,说:在唱戏。他从家里一直哼哼到公司,公司里的人知道他喜欢戏,便也跟着哼哼

来公司洽谈业务的老总频频竖起大拇指,说:公司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得很好,是个有深度有底蕴的公司,而您的做派更有西楚霸王的威猛霸气……说完,便让秘书小虞来了一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老刘连连嗟叹虞兮虞兮若奈何,大手一挥,签下了对方久攻不下的合作协议。

酒醒后,老刘仔细看过协议,冷汗直流,瞬间有了愧对江东父老、欲自刎乌江的心情。

汉军虽未至,老刘却已听得四面楚歌声。焦头烂额之际,老刘回了老家。他知道,有些事躲不过去。内心的煎熬让他心力交瘁,他不是霸王,没有自刎于乌江的勇气。

回家后的老刘夜不能寐,总好像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他,便常常跑到戏台上。有些话不能说,唱戏便让他有了宣泄的出口: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儿子在台下摇头晃脑地看着老爹,觉得爹就是那包龙图,包龙图就是爹。

老爹喜欢唱这段戏,便要教儿子。

娘说:孩子那么小,教他还能会咋的!

老爹大手一挥:恁懂啥!我不只是教他唱戏,也是教他做人呢。

儿子不懂:教做人?像老包那么黑?还是像老包那样做龙图阁直学士?哧,傻不傻!小刘撇着嘴吃吃地笑,没等老爹大脖溜子扇过来,早已跑得没了影儿。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老刘一嗓子吼出这句话,五脏六腑瞬间通透起来。老刘想起老爹教他唱的时候曾说:霸王再威猛,终不及包龙图,青史留名。为人做到他这份儿上,值!

老刘正了正衣领,高亢地吼完第一句,下句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老刘便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地跟老爹学戏。他呆呆地站在戏台上,竟有了刹那间的失神。

气势磅礴的西皮原板在耳边铿锵响起,老刘回头,白亮亮的阳光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晕在眼前跳跃。朦胧中,老刘看到幕布两端被缓缓地掀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抬着铡刀依次而出。老爹身着蟒袍,腰扎玉带,迈着方步走到老刘面前,俨然是那刚正不阿的包龙图。

老刘一阵晕眩,双腿一软,竟然跪在地上,偷偷地看着隐在光晕后面的老爹。

堂上的包龙图一拍惊堂木,指着老刘,声音冷峻严厉:

下跪何人?

我……我是你儿子……

两旁站立的人喊起堂威:威——武——

声音互相接应,此起彼伏。老刘不由得胆战心惊,颤抖着伏在地上,冷汗淋漓而下。

包龙图地一拍惊堂木,额头上那弯月牙儿射出一道皎洁华光,怒斥道:你贪赃枉法,罔顾人伦,本府何曾有尔等不孝之子!来人,狗头铡伺候!

老刘看着那冷森森的铡刀,顿时魂飞胆裂。小虞秘书跷起的兰花指、霸王饮恨乌江的绝望,化成漫天利剑,向他袭来。老刘大叫一声:爹!我错了!旋即晕倒在戏台上。

醒了?梦到你爹了吧?看你这汗流的哟。娘在他头顶上一下一下地扇着蒲扇。老刘忽地起身,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躺在老家炕上,墙上照片里的老爹穿着戏服看着他。老刘恍然想起,老爹已经去世多年了。

看着照片里的爹,老刘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出现多处戏曲的动作术语,如云手、踢脚、跨腿、整袖、正冠等,体现出老刘对戏曲的痴迷及专业技能的纯熟。
B.老刘喜欢哼哼戏曲,公司的同事也跟着“哼哼”“唱戏”,是因为受老刘的感染,对中华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
C.老刘没有自刎乌江的勇气,意味着他缺少项羽因无颜见乡亲父老而宁愿身死的勇气,不敢为了保全公司而牺牲自己。
D.老刘梦到“包龙图”父亲审判自己,含蓄地呈现老刘在内心进行激烈的自我审判,最终觉醒,而能直面自我的过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次要人物的出场对主要人物的塑造起衬托作用,如二刘的妻子对丈夫痴于唱戏的微词,突出二刘对戏曲的热爱。
B.小说善于调整叙事节奏,运用插叙手法,几度穿插父亲教唱戏的回忆,使故事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C.小说描写家乡戏台环境,写出戏台冷清荒颓的特点,暗含了传统戏曲已无人问津,父亲教诲在老刘记忆中已逐渐淡化。
D.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能够深入人物内心,全面展现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便于了解故事全貌。
8.小说中“楚霸王”和“包龙图”两个戏曲人物有较深刻的内涵,请结合文本分析。
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梦境是人内心潜意识的流露;而梦境在文学领域,因其同为意识和精神领域的产物,也被赋予丰富的叙事意义。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结尾处梦境的文学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①菹[jù]:多水草的沼泽地带。②诐[bì]:不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B.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C.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D.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指《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文字古奥典雅,与后文提到的《诗》《春秋》同属“五经”。
B.周公,辅佐周武王,曾诛杀纣王,平定叛乱,驱赶猛兽,使百姓安宁。“周公吐哺”的典故就出自于他。
C.《春秋》,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编年体史书,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D.恣,在本文“诸侯放恣”中是“放纵”的意思,与《将进酒》中“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恣”语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天下大势是太平与动荡交替,以远古时期大禹治水,平定灾祸,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例,而写此文时国家正处于乱世之中。
B.尧舜为代表的的圣主薨逝后,取而代之的是暴君,他们生活奢靡,还坏屋毁田,破坏生态,引来猛兽栖居,甚至率领猛兽以人为食。
C.孔子作春秋的原因是当时社会混乱,不尊礼法,孔子呼吁人们遵循周礼,拨乱反正,但这本来是君主的责任,孔子也因此遭人诋毁。
D.公都子认为孟子热衷辩论,而孟子梳理历史、结合现实来反驳公都子:善辩并非本意,是与孔子一样肩负端正人心的使命而为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14.根据孟子所言,乱世之中盛行的两种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孟子对此如何看待?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纶

苏轼

河西 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郭纶,本是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被赏识。自黎州都监管满,贫不能归,权嘉州监税。

15.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时分静坐渡口、看船来船往,写久经沙场的郭纶终于过上闲暇生活。
B.将“但觉”与“不知”对举,借路人的不解,反映郭纶昔日才华被埋没。
C.郭纶直言愿意剪发出征,形成诗意的转折,使气势振起,走向恢宏慷慨。
D.诗人刻画郭纶丰满的形象,笔间也流露了惋惜、敬仰、期待等复杂感情。
16.这首诗首句中称呼郭纶的两个字在抄录后不小心破损了,请你补出适当的称谓,并结合本诗内容简要说明补写这个称谓的原因。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一轮月,李白在《将进酒》中不愿以金樽空对月,发出了“_____________”的人生告诫,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以江月年年相似来照出“_____________”的哲理。
(2)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与变革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新问题,我们要像《<老子>四章》中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
(3)音乐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古代诗人描写音乐,多将听者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巧妙传达音乐的情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面收官,中国航天空间站时代大幕已经拉开。筑梦——逐梦——圆梦,正是中国航天人日复一日的专注、     ① 的耕耘、永不言败的坚韧,才成就如今的圆梦时分。中国航天人从无到有,像在荒漠种葡萄一样,在宇宙中开垦出了一块属于中国的绿洲我们从在宇宙上书写到此一游观光者,成为在太空有房的宇宙常住民

如果将空间站建造历程比作是自信自立自强的旋律,那么航天员,恰似在太空中引吭高歌,代表着无数航天人迈向星辰大海征途的志气骨气底气。空间站如约搭建,如期而至的梦想,让中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的厚重沉淀与强大实力展示了出来,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跑出了加速度,激励着新征程上的奋斗情怀去创造新的伟业。

神舟十五号任务是一次的任务,它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更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理由坚信,在浩瀚的太空,必将留下更多、更远的中国人探索、利用太空的光辉足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散句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恶化为特征的疾病。要理解骨质疏松这一疾病,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的房子。当房子中的承重结构(比如横梁、承重墙等)被一点点破坏,房子就变成了危房。骨骼也是如此,当我们的骨量减少,骨骼中的微结构被一点点破坏,骨骼就变得很脆弱,有些老人搬重物、转个身、打个喷嚏就引起了骨折。而且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有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老人们往往以为只是闪了腰,其实这种酸痛的背后,已经是骨骼(腰椎)内部发生了微小骨折,②        ,就会引起腰椎继续塌缩,直至卧床不起。

补钙虽然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高龄的长辈而言,③        。这是因为老年人对钙质的吸收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大多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再加上糖尿病等慢性病也会对骨骼产生负面影响。以上这些都决定了,单纯靠补钙吸收的钙质,无法抵消骨量流失的速度。

21.下列句子中双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
C.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D.亿万人民一条心,上下铆足一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爱比克泰德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你是剧中的一个演员,剧本或长或短,全由作者决定。如果他要你扮演一个穷汉,你就应以全部力量来演好这个角色

当代作家余华说,虽然剧情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但台词是我们自己说的,所以,要想和时代、命运保持好关系,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台词说好;而且,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说台词有时候会改变剧情,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会改变剧情,但前提是把台词说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15孟子(前372-前289)  《孟子》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苏轼(1037-1101)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修辞手法  变换句式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奋斗 励志  引语式材料  逆境 自我  自我定位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