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期中 2023-06-19 1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變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慢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
B.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
B.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
C.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
D.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致的。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者,志向之态也。”
B.《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文心雕龙》:“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D.《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4.两则材料都论证了诗词与人生的关系,但观点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二中况周颐的“读词之法”,简要分析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2023-06-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桥上

鲁彦【注】

轧轧轧轧……

轧米船又响起来了。

伊新叔呆木地坐在桥上。薛家村的埠头上站着许多男女,一箩一箩地把谷子倒进轧米船的斗里,让它轧轧咬着,啃着,吞下去……

伊新叔曾整日不闲。他的昌祥南货店唯一帮手,只有伊新婶。但她不识字,不会算账,只能帮他包包几个铜板的白糖、黄糖。而且她不能久坐店里,因为要洗衣煮饭。他还要去帮别人的忙,譬如薛家村里有人家办喜酒、做丧事买菜,总是请他去,因为他买得最好最便宜。又如薛家村里的来信,多半由他的店转交。有时念给人家听了,还给他们写好回信带到店里,转托人送邮局去。

他吃咸菜,穿布衣,不爱赌也不吸烟,年轻时是为祖宗,好让人家说某人有一个好儿孙;年纪大了是为儿孙,好让他们将来日子过得舒服一些。他热热闹闹地把大女儿嫁出去,又给儿子讨了媳妇,现在又在薛家村尽头架起一幢三间两廊的七架屋。

轧轧轧轧……

正当伊新叔的新屋竖柱上梁的好日子,轧米船驶来了,轧一百斤谷要三角半小洋。

伊新叔一算,价钱并不比人工便宜。人工一天五角,一天做二百斤谷,加上一斤老酒一角三分,共六角三分。饭菜是粗的,咸齑、海蜇、龙头鲓,大家多得很,不用去买,米饭也算不得多少。有时请来的人不会吃酒,这一角三分就省了。当然,轧出来的比舂的白,可乡下人不想吃白米,米白了二百斤谷就变不得一石米。而且轧出的米碎。轧米船的好处,只在快。可这有什么关系呢?请人砻谷舂米,一向惯了,并不觉得麻烦。快慢更没有关系,绝没有人家吃完了米才砻谷的。

但是轧米船的老板林吉康有钱。他在北碶市开着永泰米行、隆茂酱油店、天生祥南货店等五家买卖,还开着一家钱庄。从第三个月开始,轧一百斤谷只要三角,而且连带卖米。

“就照你的价钱,看你抢得了我的生意不能!”伊新叔把米价重新订过,薛家村的人到底和他要好,又全到昌祥南货店来了。

但机器节省了人工,林吉康索性将上中白的米价再跌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六角。伊新叔一算,一石米,就要四元谷本,一天人工三角半,连饭菜就四元四角朝外了,再加上屋租、捐税、运费、杂费、利息,只有亏本。但新谷将上市,陈谷积着更吃亏,只得咬着牙齿跌了价。

轧轧轧轧……

秋收一过,轧米船又突然出现,轧一百斤谷只要一角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

伊新叔只好宣布米生意彻底不做了。

轧轧轧轧……

轧米船生意好了,每天都到薛家村来。

“不在乎,不在乎!”伊新叔只好这样想,这样说,倘若有人问到他这事情。“这本来是带做的生意。这里不赚那里赚!我还有别的生意好做的!”

他这昌祥南货店招牌老,信用好之外,还有一点最要紧的是地点。它刚在河北桥桥头第一家,街的上头,来往的人无论是陆路水路,坐在柜台里都看得很清楚。市日一到,担子和顾客全拥挤在他的店门口,他兼做别的生意便利,人家向他买东西也便利。米生意虽然不做了,空了许多地方出来,但伊新叔索性把南货店装饰起来,改做了一间客堂,样子愈加阔气了。客堂一设,闲坐的人没有在柜台内坐着那样拘束,愈加坐得久了。

过了不久,老酒行情提高了。许多人讲今年酒捐要加,从前是一缸五元,今年会加到七元。糯米呢,因为时局不太平,将和南稻谷一齐涨。

伊新叔连忙办好一笔现款,收进一批陈酒,果然谷价涨了,老酒行情也涨起来,便跟着行情走。

但不多几天,隆茂的老酒跌价了。伊新叔不相信以后会便宜,不肯跌,他的老酒主顾到北碶市去了。

九月到了,酒捐并没有加钱,时局也安定下来,老酒行情又跌了。伊新叔这才知道上当,赶快跟着人家跌价。但隆茂竟一直跌到二十个铜板。

伊新叔冒冷汗了。他本钱要还,谁晓得会不会再跌!单是利上加利就够了。

然而伊新叔一生做生意,见多识广,既谨慎,也有相当的胆量,虽然负债。仍有希望,至少他还可以给别人去称柴。

天生祥南货店又跌价了,一路贴着触目的大廉价广告。伊新叔跟着廉价,但还是生意不多。平日到他店堂里闲谈的,现在几乎绝迹,因为到年关都忙。银根也紧缩起来,上行一家一家开了清单,钱庄也催他解款。幸亏一些婆婆嫂嫂信任他,儿子丈夫寄来的过年款或自己的私钱,五十一百地交给他存放,解了他的围。

年关终于过去。

伊新叔觉得身内空得可怕,正像昌祥南货店,门开着,东西摆着,招牌挂着,但货旧的完了,新的没有进,外面背的债像毛一样多……

“称一斤三全,伊新叔!”吉生伯母来买东西了。

伊新叔开柜屉,只剩半斤。

“一听罐头笋!”本全婶站在柜台外说。

他呆了一会,像在思索什么,总算找到一听。

“要倒啦!要倒啦!”伊新叔听见人们走出店门对许多人说。

“要倒啦!要倒啦!”外面许多人应和着走过来。

“柴钱一总多少?请你代我垫付了吧!”品生婶说。

这话不对,她有钱存在他这里,现在要还了!

“我五十!”

“我一百!”

“我三百!”

“还给我!伊新叔!”

“……”

轧轧轧轧……

“把新屋子卖给我偿债!”

轧轧轧轧……

“把店屋让给我!”

轧轧轧轧……

长生嫂,万福婶,威康伯母,阿林侄,贵财叔,明发伯,本全婶,辛生公,阿根嫂,梅生驼背,阿李拐脚,三麻皮,上行,钱庄……全来了,黑圈似的漫山遍野地向他滚了过来。

“好吧,好吧,明天是市日。明天再来!有办法的!”

伊新叔连忙开后门,走到桥上。他知道,现在连称柴也不能了,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轧轧轧轧……

他听见自己的脚步也在大声响着。

(有删改)

【注】鲁彦(1901-1944),又称王鲁彦,著名多土小说家、翻译家。《桥上》选自其同名短小说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点明了伊新叔在自己的昌祥南货店倒闭后呆坐的位置,凸显其几经挣扎而最终落败、只得逃离家乡的心情。
B.第五自然段写伊新叔年轻和年老时对人生责任的理解和实践,带有明显的封建社会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痕迹。
C.文章通过写伊新叔采用人工舂米的落后方式敌不过林吉康机械化的冲击,意在表明守旧,不思创新必然被时代淘汰。
D.经过同行的资本打压后,伊新叔背负的债务越来越多,乡民在年关后又纷纷讨要存放的钱,这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采用倒叙手法,先写伊新叔呆坐在桥上,再回述伊新叔和林吉康的经济矛盾的缘起、过程和结果,使冲突更为突出,更引人入胜。
B.《阿Q正传》中,鲁迅多次写到阿Q的心理变化。本文也像伊新叔的心理日记,记录了伊新叔从自信、不服输到彻底绝望的心理过程。
C.沈从文在《边城》中描绘了淳朴的湘西风情,本文也用简洁的笔墨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有浙东地方特色的风俗画卷。
D.本文语言质朴但叙述节奏急促,情节推进迅速,在展现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吸引读者时刻关注人物的命运变化。
8.文中多次写到轧米船“轧轧轧轧……”的声音,自始至终贯穿全文,请分析其多重意蕴。
9.中国现代作家周立波认为:“鲁彦的作品,是受了鲁迅的现实主义的重陶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注],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陛下诚宜虚缺数郡,以俟振旅之臣,重复厚赏,加于久役之士。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则烽火精明,守战坚团。圣王之政,必因人心。今用愚薄,塞功臣之望,诚非其宜。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珪授爵,所不辞也,惟陛下哀矜!”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节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注]召信臣:西汉时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
B.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
C.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
D.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棨戟,古时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出行时作为前导,后亦列于门庭。
B.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文中“视事三岁”,指杜诗到任工作三年。
C.猥,意为随意,与《陈情表》中“猥以微贱”中的“猥”含义相同。
D.比,意为挨着,与《项脊轩志》中“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在担任侍御史期间,杀掉了放纵士兵在百姓中横行霸道的萧广,受到皇帝的赏赐,后又受皇帝派遣去讨伐贼人杨异。
B.杜诗任南阳太守时,设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深得百姓爱戴,被人们比作召信臣。
C.杜诗认为自己在治理、教化百姓的过程中确实有不称职的地方,再长期担任要职,功臣难免怀恨在心,于是上疏请求降职。
D.杜诗富有才能,政绩显著。年少时担任地方官吏便有公平美称。东汉时屡建功勋,皇帝爱惜他的才能,才拒绝他降避功臣的请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2)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
14.请简要概括杜诗受皇帝重用的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在异域历尽艰难困苦的苏武,骤然见到汉使者,表现出极为激动、复杂的感情。
B.颔联下句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流露出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中“空”“哭”两字形象生动,使作者悼念苏武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真实感人。
16.本诗与杜甫的《蜀相》都塑造了一身正气之英雄,具有撼人心魄的感染力量。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为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之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不已。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扰动人们的情思心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十几年来,走过许多地方,自己留下的纪念却是(     )的几篇散文。或无心,或有意,在一些地方停留下来,停留的时间不管是长到几年或是短到几分钟,可是我一离开它们,它们便一粒种子似的种在我的身内了:有的仿佛发了芽,有的则长久地沉埋着,静默无形,使人觉得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最难忘怀的,譬如某某古寺里的一棵千年的玫瑰,某某僻静的乡村礼拜堂里的一副名画,某某海滨的一次散步,某某水上的一次夜航……这些地方(     )在记忆里,成为我灵魂里的山川。我爱惜它们,无异于爱惜自己的生命。

对于山水,我们还给他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这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它万古常新。宋、元以来的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人们既不顾虑到适宜不适宜,也不顾虑这有限的一湖湖水能有多少容量,把些历史的糟粕尽其可能的堆在湖的周围,一片完美的湖山变得(     ),成为一堆(     )的杂景。——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氛围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受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山水越是无名,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稀稀落落       交织       分崩离析       东拼西凑
B.疏疏落落       交织       支离破碎       东拼西凑
C.疏疏落落       分散       分崩离析       东挪西借
D.稀稀落落       分散       支离破碎       东挪西借
19.下列选项中冒号的用法与文中波浪线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
B.阿Q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看不上眼的王胡尚且那么多,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
C.昆明附近的山水是那样朴素坦白,少有历史的负担和人工的点缀,无处不呈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
D.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氛围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分析表达效果。
2023-06-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协办的“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举行。此前主办方已通过不同传播渠道征集“合、安、同、互”等九个候选汉字,最终确定

山东省副省长王心富表示,山东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山东将以此次“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表示,(     ),活动由此启程,儒家文化、汉字文化与丝路文化相互辉映、相互交融,既是“孔孟之乡”的一件盛事,更是

发布活动上,主办方对年度汉字进行解读之后,还以多种形式创新表达和传播“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互”。情景剧《孔子遇仓颉》用生动风趣的形式讲述了孔子与仓颉跨越时空相遇的故事,展现了,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儒家文化在济宁发源
B.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C.济宁发源了儒家文化
D.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济宁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2个字。
2023-06-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对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的最后一场球进行解说时,央视解说员贺炜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经典名言“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来送给失利的法国队,希望法国队重拾勇气,重振辉煌。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以上材料中蕴含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范晔(398-445)  《后汉书》编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温庭筠(约812-866)  咏史怀古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情境补写  语句复位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  成功面面观  人才评价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