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高二 期末 2023-07-09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顺应人心,但是曹禺先生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最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唯独没有让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先生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曹禺先生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曹禺先生的创作本意。

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戏中大多主要以塑造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模式来表现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表现一些人间的悲欢离合、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等题材内容,或者表现大团圆的结局。而曹禺先生不写好人坏人的斗争,他所塑造的人物像周朴园、蘩漪,像周萍、陈白露,我们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常常是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两者复杂地扭结在一起,这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他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不是好和坏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反映人物精神追求方面的深刻痛苦,深入探索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艺术手段把这种精神痛苦传达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就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

曹禺先生同情的、批判的、痛诉的对象往往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阶级,而是整个社会,是人类自身。曹禺先生极为出色地塑造了蘩漪、陈白露这两个悲剧典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鲁侍萍和曾文清、周萍等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这是曹禺先生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曹禺先生的悲剧给我们的启发是:关键在于要写出痛苦的深刻性。悲剧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睁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这样的悲就是深刻的悲,这是至悲,最美的悲。

(摘编自顾颖《从叔本华第三种悲剧说看悲剧美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说,“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最具悲剧美的是第三种悲剧。
B.受到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曹禺创作《雷雨》的意图是表现天地间的残忍,这在四凤和周冲的死上面得到了体现。
C.周朴园是《雷雨》剧中人物不幸的制造者和元凶,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他还逼疯了鲁侍萍和蘩漪。
D.《雷雨》实际情节和剧中人物的结局,很好地诠释了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这使得《雷雨》跟传统戏剧截然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出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状况,并重点运用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曹禺的《雷雨》。
B.文章的第二段引用曹禺的原话,印证了曹禺创作《雷雨》是受到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的影响。
C.文章将周朴园和部分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对比,主要为了论证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
D.文章由《雷雨》中周朴园、繁漪等主要人物谈到曹禺其他剧作的主要人物,增强了观点普适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上,在剧本的结局安排上,相对比较单一。
B.中国古代戏剧写好人与坏人的斗争,,结局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
C.曹禺笔下的人物很难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常常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人物形象更为鲜活,人物内心更有深度。
D.曹禺刻画了繁漪、周萍、陈白露等一系列悲剧形象,表达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悲,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深刻的悲。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ChatGPT刷爆网络和朋友圈。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跟人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跟人互动,可以写论文、创作诗歌、制作商业方案,甚至能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ChatGPT,我们来看看它的回答。

问:你好,我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请问你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吗?

答:你好!很高兴与您交流,是的,我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中国教育报》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媒体,它一直致力于报道有关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信息和热点话题。

问:你知道你最近火了吗?

答: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感知能力,也不能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我只是专注于根据我的训练数据回答问题。有什么问题可以帮助您?

问:有人说你的出现会取代许多职业,对此,你怎么看?

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确实对许多职业领域产生了影响,但我不认为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它仍然需要人类监督和干预。例如,我可以帮助人们生成文本,但人类仍然需要读取并编辑这些文本,确保它们是准确和合理的。

此外,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的情感、判断和创造力,这些是人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问:你认为教师在将来会被取代吗?

答: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不能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然而,即使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教师仍将是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教师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他们的作用不可以完全被人工智能取代。

问:人类有哪些能力是你取代不了的?

答:人类具有的一些能力是目前我还无法完全取代的,这些包括:人类具有极高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用非常多样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人类具有非常强的创造力,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人类具有极强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交往来构建起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类具有自我意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进行认识。这些能力是人类的独特优势,目前还无法完全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

问:如果教师向学生介绍你,你认为应该如何介绍呢?

答:如果教师想向学生介绍我,可以这样介绍:“大家好,这是一个由OpenAl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叫做ChatGPT。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并且学习速度非常快。你可以试着问它一些问题,看看它的回答。它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工具,还可以帮助你提高英语能力。当然,它的回答不是100%正确的,你仍然需要自己思考和判断。”

(摘编自中国网教育2023-02-11《教师会被 ChatGPT取代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能够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并且学习速度非常快,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甚至可以解决很多困扰人类的难题。
B.ChatGPT回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不会取代人类工作,只是会对许多职业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C.ChatGPT表示教师的作用不可以完全被人工智能取代,原因在其能教学知识、技能和提供心理指导。
D.ChatGPT能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随着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初级程序员的工作有可能被取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跟人聊天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B.ChatGPT是根据训练的数据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所以它是一款没有感情且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智能机器。
C.人类在情感表达、创造力、社交能力、自我意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是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完全取代的。
D.ChatGPT简洁明了地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并提醒学生要对它的回答持有质疑态度。
6.作为一款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有“人”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曹禺

[是午后二时的光景,宾客们正在用喜酒,新娘的花轿就快要抬进来了。]

   新:(沉浸在苦痛的思索里,几乎未留心她们已经出去,恍恍惚惚地踱来踱去,顺手取起一枝梅花,望了望,又苦痛地掷在桌上。沉闷而忧郁的声音,低低说出来)啊,如果一万年像一天,一万天像一秒,那么活着再怎么苦,也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工夫。做人再苦,也容易忍受啊!(略顿)因为这一秒钟生,下一秒钟就死,睁眼是生,闭眼就是死。那么“生”跟“死”不都是一样的糊涂?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晌死,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蠓蠓虫。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到此仿佛完全静止,突又提起精神。)不过既然活着,就由不得你想的这么便宜。十年的光阴。能自由的人也许觉得短促,锁在监牢里面的,一秒钟就是十几年见不着阳光的冬天哪!(深深地)活着真没有一件如意的事:你要的是你得不到的,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哦,天哪!

[觉慧抱着一大束梅枝,由正中门生气勃勃地走过来。]

   慧:大哥,鸣凤呢?

   新:出去了。(长嘘一声)

   慧:(笑着)大哥,我就怕看你做成这么一副受苦受难的耶稣相。

   新:(苦笑)是做么?

   慧:(鼓动地)那么,你为什么不闯一下呢?

   新:(沮丧地)有什么个值得?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

   慧:(不觉放下梅花,同情而兴奋地)就这么悲观?大哥你就这么看得透?生下就为着死?(突然愤慨地)我们活都没活够,祸都没闯够,我们……

[远处忽然鞭爆大发,一阵非常热闹的唢呐声,夹杂远远人们的喧嚣。]

   新:(不觉立起)这是什么声音啊?

   慧:(讽刺地)这就是活着的声音,大哥的新娘子大概是到了。

女仆们:轿到了!……新娘子来了!……快去看!走啊!到了!到了!

   妈:(一路嚷嚷着)好了,好了,新娘子到了,花轿到了。(对觉新笑嘻嘻地)大少爷,这可该吃你喜酒了。快出去,快戴上花,接新人吧。(走近要为觉新戴上)

   新:(不觉闪避着)黄妈,我,我有点闷气。你,你先出去给我倒杯茶来。

   妈:(连忙)也好。(立刻由偏门下)

   慧:(方才已跑到正门外望,现在忽然跑回来。急促而痛切地)大哥,大哥,你再想想吧!这是你一生的事情啊!(急切)你,你,你就闯一下吧!我劝过你四次了,我给你预备过!(匆促地望了一下)你,你现在决定走。还来得及……

[由正中门跑进觉民和琴小姐。两个人也都是气愤愤的。]

   民:(欣喜地)大哥,你在这儿!我们到处找你,你好一点了么?

琴小姐:(踌躇地)大哥,新娘子已经在大门口啦,你,你还不去?

   慧:(认真地)琴表姐,你忘了跟我们一块儿在这屋里读书的人啦?

琴小姐:(诚挚地)我,我怎么会忘记梅姐姐?(深切的同情,望着新)不过事情已经延迟到现在,我,我简直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慧:(固执地)有,有办法,有!只要有决心!(忽然)大哥,你不能再犹疑了,(恳切地)这不是人家的事啊!

   新:(仿佛自语,长嘘一声)怎么样呢?

   慧:(冲动地)走,走,现在还不太晚,还来得及。你可以先到我的同学家里……

   民:(忍不住叫出)这是不可能的。觉慧,你这是……

   慧:什么叫不可能?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

   氏:(由正门探出身来)新郎官预备好了么?

琴小姐:(连忙)好了,就好了。

   氏:(也探出身)快出来吧,外面人等着呢!

   民:是啊,就出来。

[沈、王二氏立刻匆匆又走开。]

   慧:怎么样,大哥?

   新:(立起)不,没有这种办法。

   民:觉慧,你那是纯粹小孩子的话,这件事只有慢慢……

   慧:(性急)慢慢,慢慢,现在事情都遇到头上,你还叫大哥……

[克明仓促由正中门上,后随袁成与苏福,衣服穿得十分整齐,袁成手中捧着一顶两边各插一条金花的博士帽。]

高克明:明轩,你怎么还不出来?

   新:就来。

[外面老太爷的声音:“克明啊!”]

高克明:是,爹!

   民:(不得已)大哥,你去吧!

   慧:大哥,你不去!(更激烈地)大哥,你要大胆,大胆,大胆,永远的大胆!

   新:(苦笑)大胆,大胆?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

(选自曹禺话剧《家》,有删改)


文本二:

巴金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

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里去对他说:

“你现在中学毕业了。我已经给你看定了一门亲事。你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我在外面做官好几年,积蓄虽不多,可是个人衣食是不用愁的。我现在身体不大好,想在家休养,要你来帮我料理家事,所以你更少不掉一个内助。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今年年内就结婚。”

这些话来得太突然了。他把它们都听懂了,却又好像不懂似的。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虽然父亲的眼光依旧是很温和的。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关于李家的亲事,他事前也曾隐约地听见人说过,但是人家不让他知道,他也不好意思打听。给他做媒的人常常往来高公馆。后来经他的父亲同继母商量、选择的结果,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因为在这两个姑娘之间,父亲不能决定究竟哪一个更适宜做他儿子的配偶,而且两家请来做媒的人的情面又是同样地大。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方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李家的亲事就这样地决定了。拈阄的结果他一直到这天晚上才知道。

是的,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梦想他将来的配偶就是她,而且祈祷着一定是她,因为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是很寻常的事。他和她的感情又是那么好。然而现在父亲却给他挑选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并且还决定就在年内结婚,他的升学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他所要娶的又不是他所中意的那个“她”。对于他,这实在是一个大的打击。他的前程断送了,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

不到半年,新的配偶果然来了。

(选自巴金小说《家》,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人物对话多处使用了省略号,都表现人物说话时欲言又止的情态,体现了戏剧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更能吸引观众兴趣。
B.文本一中觉慧反复劝说大哥“出逃”,先是直接反问,晓之以理;接着回忆往昔,动之以情;最后给出策略,鼓励出走。
C.文本一中“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表明觉新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失望与无奈,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
D.文本二中父亲用“拈阄”的办法来决定儿子婚配对象这一情节,体现了旧社会封建家族制度下婚姻的公平与机缘。
8.根据文本一的内容,概括觉新、觉慧的形象特点。
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少雄健,有胆决,膂力过人。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勇占募随军讨之,以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数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及太祖为丞相,引为帐内直荡都督,加后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太祖叹其勇敢,赏赐特隆。进爵为公,拜镇南将军。从讨赵青雀,平之,论功居最,卫大将军、殷州刺史。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是役也,大军不利,唯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太祖于是赏帛二千匹,令自分之。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魏恭帝元年,从柱国赵贵征茹茹,破之。勇追击,获杂畜数千头。进爵新阳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又讨茹茹功,别封永固县伯。时有别封者,例授次子,勇独请封兄子,时人义之。

勇性雄猛,为当时骁将。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柱国侯莫陈崇,勋高望重,与诸将同谒晋公护,闻勇数论人之短,乃于众中折辱之。勇遂惭恚,疽发背而卒。

(节选自《周书·王勇传》)

材料二: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B.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C.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D.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卫大将军”与“扶辇下除”(《苏武传》)两句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B.“拟授勇等”与“衡乃拟班固《两都》”(《张衡传》)两句中的“拟”字含义不同。
C.“又论讨茹茹功”与“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两句中的“论”字含义相同。
D.“因疽发背而卒”与“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王勇本名王胡仁,他勇武强壮,有胆略能决断,战场上所向披靡,屠坚覆锐,多次获得嘉奖。
B.材料一邙山之战,大军战局不利,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力战而皆有殊功,班师回朝后都被授为刺史。
C.材料一王勇生性刚猛,不能包容他人缺点,后因当面非议侯莫陈崇被当众羞辱,他羞惭愤怒,患病离世。
D.材料二记述了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他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13.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
(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