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大同市博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西 高二 期末 2023-08-25 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了解人们追求财富的普遍心理,但是强调要以义取财;他理解财富增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他深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因此主张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无论是追求财富、创造财富还是分配财富,孔子都力求将其框定于仁德与道义的范畴之中,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的期许。

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语出《论语·里仁》,以下只注篇名)。但是,当追求财富与坚守道义相矛盾时,孔子绝不会放弃道义。如果不能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财富、摆脱贫贱,那就宁肯不处富贵、不去贫贱。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常有人以此为依据来证明孔子“重义轻利”,其实,孔子“重义”确是事实,“轻利”的说法则值得商榷。他从不反对而且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只是当求利与道义不能两全时,他赞赏能坚守道义的君子,都视只知求取钱财而违背道义的小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基于道义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是最贴切的表述。

孔子理解财富增长既是民众对富足生活的期许,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感叹人口已经很多了。人力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孔子看到这点感到很欣慰。学生再有问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仅有基础是不够的,还要将人力资本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创造财富使民众富起来。“既富矣,又何加焉?”那么富起来之后呢?孔子说“教之”(《子路》)。生活富裕之后,可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不是空谈仁德与道义,而是强调要务实社会的物质基础,先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再进一步通过教化达成谦逊守礼。

孔子基于社会公正,反对贫富过于分化,强调要有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如果财富分配不公、民众不能各得其所,不仅社会秩序不能安定,统治者也会有倾覆之患。在孔子看来,当时的统治者过多的贪欲,正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原因,也是社会不公正的结果。民众富足与国家富裕是一体两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足?”(《颜渊》)民富才能国富,反之亦然。

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为全体人民提供了追求财富的机会,培育了全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群体。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通过财富分配和占有在某些方面有所体现。孔子财富观中蕴含的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相契合,可以启发我们正确看待和追求财富。与此同时,在财富分配方面,既考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更要采取有效举措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编自刘宏伟《学界观点——孔子财富观的社会公正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基于社会公正,应该将财富观框定在仁德与道义的范畴中。
B.孔子认为,获取财富时能否以义取财,是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分野。
C.孔子认为,人力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发挥人力资本可使民众富起来。
D.孔子认为,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能缩小贫富差距,使民众各得其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三段论述了孔子的先富后教观,强调物质基础是教化民众和社会文明的前提。
B.作者基于孔子的财富观,主要论述了我国新时代社会现实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C.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周密而充分地论证了孔子的财富观。
D.文章论证结构井然有序,先总论后分论,各分论点之间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重义尚利,认为“义”与“利”都是人性的本能,人不仅有逐利的冲动,也会有道德的萌动。
B.孔子认为,只要抑制住统治者的贪欲,消除贫富分化,夯实社会物质基础,人们就会做到谦逊守礼。
C.毛泽东的“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出现文化建设的高潮”的论断,合乎孔子“先富后教”的观点。
D.孔子财富观中的社会公正理念,不能很好地为当今社会处理民众富足与国家富裕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七个坑

罗烽

九月十八日的后两天。

是九月二十日了。

古老嚣扰的沈阳城,仿佛是猎人手中的受创的肥凫,闭起眼睛,压制着战栗,忍受它的创痛。它是异乎寻常的安静着……

这一切,只会使饥饿的皮鞋匠耿大骇怕和恶心,在跑了三个亲戚的住所没有回响后,他打算到一条小胡同里找他的舅舅,再做一次最后的讨借。如果,这次仍然失望,他决定什么地方也不去了,回家去,喝几瓢凉水,躺下去,维持呼吸,能到什么时候就算什么时候。皮鞋匠耿大再一拐弯就进一条小胡同里去。当他走到二三十步,再想抽身向回转,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刺刀带着逼人的寒光,从眼前晃过去,他几乎喊叫出来。随后他就十分严紧地阖拢两眼,握紧了拳,扣住牙齿,等待死刑的处决。

“这边的来!”

皮鞋匠耿大的身子,好像被这震吼从悬崖上打落深谷里去。紧接着震吼又响了:

“猪啊!……你不死!”

耿大回过身来,那个兵早就把枪夹在左臂里,右手从地上拾起一把锋利的军用锹。这一次,他才注意到,在墙下,挖好了一个二尺口径的、三尺来深的坑。那个兵右手的铁锹向坑的左边的地上一插,说:“你……这边再一个!”

皮鞋匠耿大从那个兵的手里把铁锹接过来,他运着力气开始向下挖,这锋利的军用锹很使他得心应手,他暗暗地赞美着:“多么锋利的小锹呵!”同时,他又暗暗地猜测着:“不是干那个用吗?……是壕……呃,我的天爷,我情愿这样,一直挖到天黑。”

这个坑,很快就挖成功了,深度和口径好像皮鞋匠耿大事先测量过似的,简直和前一个完全相仿。坑的周围,锹印整齐地排列下去,而且异常光滑。

走过来一个,他是被骚乱隔在外边的排字工人。那一个兵的眼睛,渐渐在粗黑的眉毛下扩大,已经擒住排字工人的背影。突然他哗啦一下子扳开了枪机,同时,大吼一声,这声音如同独霸深山目空一切的猛虎咆哮:

“站下!”

皮鞋匠耿大不了解那个兵的用意,但,当那个兵用刺刀逼住排字工人,大头冲下插进第一个坑里的时候,皮鞋匠耿大就什么都明白了。铁锹在他手里打起抖来。轻巧的军用锹,现在在皮鞋匠耿大的手里变得非常笨重。

那个兵一边用他挂钉的皮鞋,顿踩着填在坑里的新土,一边命令着皮鞋匠耿大:

“你呀……那边再一个!”

皮鞋匠耿大,就在那边挖完了第三个。

“你呀……那边再一个!”

他迟缓而且拙劣地挖完了第四个。

他默默地祷告着:

“中国人一个也别来啦,这里是一条死路!”

可是,尽管他祷告着,一千遍,一万遍祷告着,一条路,总是要有人走的。现在就有人走过来了:一对年青的夫妇,女人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孩子。

“同胞啊!……你救一救这孩子吧!”

在皮鞋匠耿大的耳朵里,留着那男人临死前的呼声。

“同胞呵!……你救一救这孩子吧!”

这呼声,永久留在皮鞋匠耿大的耳朵里并像一把锥子锥着他的心,他的心!疚痛着……他的眼窝里涌浮着绞着心血的泪水。

那个兵把那可怜的孩尸,捉起两条腿从坑里提起来,然后,和埋大人一样,倒竖着,用脚侧扫进坑外的新土,孩子的小腿倒竖在爹妈的大腿当间,距离十分适中。

那情景,引起那个兵大大的发笑。

“哈,哈,哈……你的那边的,再一个呀。”

于是,皮鞋匠耿大慌乱地拾起铁锹,更迟缓,而且更拙劣地挖完了第六个坑。

日色朦胧下来,黯淡和死寂笼罩了这座古城。零星的枪声,大批的犬吠,开始复活了。

“那边的,再一个!”

“挖呵!挖呵!……”

他继续跟那块岩石拼命,每一锹,每一寸,都耗尽他最后一点力气,他的胸口,好像有一个熊熊的火把烘烤。除此而外,他失去其他的感觉。第七个坑,一寸,一寸地加深起来。

夜,渐渐地昏暗下去……

“太君哪!饶命啊!我是好人,我是看我外甥去呀!”

“太君哪!”耿大被这最后一声唤醒了。那呛哑的喉音分明是他的舅舅。于是他停下工作,伸直了腰,用他失神的眼睛通过浓厚的黄昏。

一股血如同冷箭,从舅舅的胸膛喷射出来,随着一声痛吼就向后颓倒了。

皮鞋匠耿大忍泣吞声地活埋了自己的舅舅。

他把坑旁的土,轻松地推到坑里边去,他是怀着一种万一的希望的。

很快地又走过来一个。第六个坑,比埋一条死狗还省劲。皮鞋匠耿大感激那个人——那一个吗啡鬼。

等了好久,“再一个”的命令没有再来。他想,该到他解放的时候了。同时,他期待着,再来一个像吗啡鬼那类的人,结束第七个坑。

可是,等了好久,也不见个人影儿。他更切盼地期待着……

“欧喂!你的……”

刺刀从他面前晃过去,于是,他不敢怠慢地抖擞一下精神,准备去挖下一个坑。

“猪!你的这边来,坑里边去!”

这话,好像一个不及掩耳的霹雳。皮鞋匠耿大发了一会怔,他就运足全身所有的力量,抡起那锋利轻快的军用锹,突然向那个兵的头部劈下去。枪,人,同时跌落在地上。

于是,第七个坑被那个兵占有了!

他从第五个坑里,拉着腿,扯出他舅舅的上半身,平放在坑边,他摸索着脸,他摸索着胸口,最后他又抱起肩膀来上下摇了摇:

“舅舅!……”

“完了,全都完了。”皮鞋匠耿大癫狂地自语着。之后他回到第七个坑的旁边,切着牙齿用刺刀向那个兵的腹部乱戳了十几下,于是扛起枪来走了。

然而,他没有决定到什么地方去。

黑暗,死寂,完全笼罩了这座古城。枪声,犬吠,逐渐加厚起来了。

(初刊于1936年9月10日《光明》第1卷第7号,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讨借不到东西,耿大决定哪里也不去了,表明大屠杀之后,他已经决定不再挣扎,坐等死亡,之后的“挖坑”只是他求生的本能。
B.耿大没有立即沦为“坑中之物”,是因为日本兵正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由此耿大获得了“死缓”的待遇。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延迟”式的故事运行特点增强了作品的内涵,象征性地描写了中国人面对绝境时生与死的选择。
D.小说的语言简练朴实,笔触冷静细腻,内容凄惨悲壮,情感凝重而又充满热望,是一篇能够体现作家忧患意识的现实主义作品。
5.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小说中哪个情节最能印照这句话?耿大在整个“挖坑埋人”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6.有人认为,小说行文至“于是扛起枪来走了”就可以结束,后两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

2020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万人)

186.82

181.35

专职科普创作人员(万人)

1.73

1.85

专职科普讲解人员(万人)

4.11

4.17

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亿元)

172.97

171.72

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亿人次)

1.72

1.15

科研设施开放数量(个)

10664

8328

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万人)

954.28

1155.52

(摘编自《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发布)

材料二:

20223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传道授业天上来,将科学课堂搬上太空,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如此科普,值得点赞。

那里是太空,那里也是生动的课堂。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空间站搭起桥梁,“天宫课堂”引航天科普入“百姓家”、青年心。太空授课不仅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也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这种形式让宇宙不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直观生动的太空授课让它离我们更近了;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的知识,在生动的太空实验中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地面提问,航天员在太空答疑,天地实时互动,让这堂科学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科学本身就是求知、求真,而求知、求真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哪里?源于梦想,源于兴趣。古今中外,很多大科学家就是从小对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与科学结缘并将一生献身科学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航天员王亚平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仍萦绕在很多人耳畔。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保持着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热忱,有着为了梦想无惧风雨、奋力攀登的无畏与坚持,科学才能不断进步,航天事业才能向前发展。“天宫课堂”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天宫课堂”中那些前所未知、与地面上截然不同的现象,会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这便可能成为他们太空梦、航天梦、科学梦最原始的起点。

(摘编自张冬梅《天宫课堂:重新定义科普课》)

材料三:

近年来,青岛市科协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水平,以科普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大力夯实基层科普阵地建设,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6家。与此同时,市科协支持引领各相关单位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其进一步开发开放优质科普资源,支持其创新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公共服务。仅在近三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市科协就联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284场次,惠及近500万人次。下一步,市科协将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并围绕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需要,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摘编自腾讯网,202246日)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全国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总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所提升。
B.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较上年减少了三成多。
C.分析2020年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可以推测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中有一定比例是线上接待的。
D.全国科普工作人员总数缩减,致使2020年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比上一年减少了1.25亿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课堂”传道授业,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B.青岛市近年在科普方面主抓两项工作: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协支持引领各相关单位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C.青岛市近三年的经验表明,推进科普工作可以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有利于助推基础教育领域的“双减”工作。
D.材料三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所使用的三个数据是为了表现青岛市近三年来科普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9.“天宫课堂”的科普方式为什么“值得点赞”?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州都督齐王佑,性轻躁,其舅尚乘直长阴弘智说之曰:“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万岁后,宜得壮士以自卫。”佑以为然。弘智因荐妻兄燕弘信,佑悦之,厚赐金玉,使阴募死士。上选刚直之士以辅诸王,为长史、司马,诸王有过以闻。佑昵近群小,好畋猎,长史权万纪谏,不听。壮士昝君谟、梁猛彪得幸于佑,万纪皆劾逐之,佑潜召还,宠之逾厚。上数以书切责佑,万纪恐并获罪,谓佑曰:“王能自新,万纪请入朝言之。”乃条佑过失,迫令表首,佑惧而从之。万纪至京师,言佑必能悛改。上甚喜,勉万纪,而数佑前过,以敕书戒之。佑闻之,大怒曰:“长史卖我!我而自以为功,必杀之。”上以校尉京兆韦文振谨直,用为佑府典军,文振数谏,佑亦恶之。万纪性褊,专以刻急拘持佑,城门外不听出,斥君谟、猛彪不得见佑。会万纪宅中有块夜落,万纪以为君谟、猛彪谋杀己,悉收系,发驿以闻,并劾与佑同为非者数人。上遣刑部尚书刘德威往按之,事颇有验,诏佑与万纪俱入朝。佑既积忿,遂与燕弘信兄弘亮等谋杀万纪。万纪奉诏先行,佑遣弘亮等二十馀骑追射杀之。佑党共逼韦文振欲与同谋,文振不从,驰走数里,追及,杀之。寮属股栗,稽首伏地,莫敢仰视。佑因私署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库物行赏驱民入城缮甲兵楼堞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吏民弃妻子夜缒出亡者相继佑不能禁。三月,丙辰,诏兵部尚书李世勣等兵讨之。上赐佑手敕曰:“吾常戒汝勿近小人,正为此耳。”佑之初反也,齐州人罗石头面数其罪,援枪前,欲刺之,为燕弘亮所杀。佑引骑击高村,村人高君状遥责佑曰:“主上提三尺剑取天下,亿兆蒙德,仰之如天。王忽驱城中数百人欲为逆乱以犯君父,无异一手摇泰山,何不自量之甚也!”佑纵击,虏之,惭不能杀。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佑因私署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库物行赏/驱民入城/缮甲兵楼堞/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吏民弃妻子/夜缒出亡者相继/佑不能禁/
B.佑因私署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库物行赏/驱民/入城/缮甲兵楼堞/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吏民弃妻子夜缒出亡者相继/佑不能禁/
C.佑因私署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库物行赏/驱民/入城/缮甲兵楼堞/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吏民弃妻子/夜缒出亡者相继/佑不能禁/
D.佑因私署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库物行赏/驱民入城/缮甲兵楼堞/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吏民弃妻子夜缒出亡者相继/佑不能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长史权万纪骤谏”与“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 两句中的“骤”字含义相同。
B.“王审能自新”与“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审”字含义不同。
C.“劝我而自以为功”与“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劝”字含义相同。
D.“诏兵部尚书李世勣等发兵讨之”“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苏武传》)两句中的“发”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佑接受舅舅劝他招募壮士以自卫的建议,并热情接纳了舅舅推荐的燕弘信,赐给他许多黄金珠玉,让他暗中招募死士。
B.李佑多次受到皇帝严厉责备,权万纪担心受到牵连,主动请求上朝向皇帝承认自己的失职,并说明李佑一定能改过自新。
C.权万纪认为昝君谟等人要谋杀自己,拘捕他们后上报朝廷,并弹劾与李佑一起为非作歹之人,朝廷派人查验,事多属实。
D.李佑谋反作乱遭到反对。在他攻打高村时,村人高君状认为百姓承蒙主恩,感激于心,而李佑以下犯上,实属自不量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振数谏,佑亦恶之。万纪性褊,专以刻急拘持佑,城门外不听出。
(2)佑之初反也,齐州人罗石头面数其罪,援枪前,欲刺之,为燕弘亮所杀。
2022-07-08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