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0-06 1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提高,粮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要外,逐渐有了剩余。人们在“果酒”基础上,开始用谷物酿酒。用黍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经过蒸煮,加曲发酵,最后压榨酿造的谷物酒呈黄色,看上去较为浑浊,通常没有经过过滤和沉淀,里面存留部分酒渣,因此被称为“黄酒”或“浊酒”。在唐诗中,“浊酒”还有“蚁浮”“浮蚁”“醪”等别称。“浊酒”的酿造工艺简单,相对寡味,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陆游诗有“农家腊酒”,即“浊酒”。与“浊酒”相对应的是“清酒”,它选用小米、玉米等黏性小的粮食酿制、蒸馏而成,酒精浓度高、糖分少、色泽相对清透,饮用时无须过滤。酿造“清酒”的工艺复杂,“清酒”醇香甘洌,价格不菲,在古代通常为贵族享用。《周礼》是较早记录“浊酒”的典籍,《周礼》将酒分为“五齐三酒”,其中的“五齐”就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浊酒”。

“浊酒”作为一种意象,比起“清酒”更代表一种大众趣味和平民气质。诗文中的“浊酒”也更为读者所熟悉,诸多带有“浊酒”意象的诗文因此成为经典而被广泛传播。最早让“浊酒”一词为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引用的,应该是陶渊明。陶渊明一生嗜酒,在诗文中多次提到“浊酒”,如“浊酒且自陶”“浊酒聊可恃”。在陶渊明的诗中,“浊洒”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唐代以后,“酒”的意象更加频繁进入诗文之中,渐渐成为一种表达个人情绪的独特依托。纵观唐代诗歌,其中最典型的是诗仙李白,他最喜用酒的意象,比如“兰陵美酒郁金香”“金樽清酒斗十千”。其中“清酒”,不仅彰显出李白张扬奔放的生命力,还体现了他浪漫豪迈的人生态度和诗学风格。

但显而易见,诗人更喜欢写“浊酒”,以此来表达经历困境后孤苦郁闷的情绪。如白居易在《快活》中写道:“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陆游在《杂感》中写道:“一杯浊酒即醺然,自笑闲愁七十年。”李叔同在《送别》一词中,用“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绪,“浊酒”与“别梦寒”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与“清酒”相比,“浊酒”往往被赋予了一层沧桑的意味,这份沧桑遒劲的厚重,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和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浊酒”与杜甫“诗史”的定位,和他忧世伤时的心绪正相匹配。在范仲淹的诗词中,虽然只有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出名,但它名气很大,而且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相得益彰。

可以说,中国诗酒文化中的“浊酒”意象,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生相伴,诗人在创作诗文之时,将“浊酒”意象融入其中,从而在文学史的长河中,让带有“浊酒”气息的诗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也使得这类诗文逐渐经典化。个人命运的坎坷,国家命运的起伏,都透过诗歌中的“浊酒”意象得以呈现,个人情绪和家国情怀在一壶“浊酒”里相逢,酝酿发酵,进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文风格。而这些文学作品,以“浊酒”为纽带,也形成了一种经典的中国美学风格,传承至今。

(摘编自陈勋、王洁群《为何是“一壶浊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浊酒”的酿造还是“清酒”的酿造,都以粮食的剩余为前提条件。
B.“浊酒”相对寡味,在陶渊明的诗中,其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C.唐代诗人,特别是李白,喜欢将“清酒”写入诗文中,以便借其来表达个人情绪。
D.以“浊酒”为纽带的诗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形成了经典的中国美学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色泽方面将果酒、清酒、浊酒进行比较,进而自然引出中心话题。
B.文章多处引用相关诗句,引证的使用使文章既论证有力,又充满了文化底蕴。
C.文章以西周为起点,以时间为顺序论述了古诗文中“浊酒”意象的文化内涵。
D.文章最后从“浊酒”诗文经典化的角度,着力论述了沉郁顿挫的诗文风格的当代意义。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B.急唤老兵同浊酒,强排孤愤作清游。(项安世《又中秋沿檄新昌道中有怀二首》)
C.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D.但浊酒相呼,疏帘自卷,微月照清饮。(姜夔《摸鱼儿·向秋来》)
2023-10-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启动六瓣红大蒜、五叶齐大葱、天鹰椒“三辣”唤醒计划,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增收计划……近年来,天津市水稻主产区宝坻区以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牵引,积极做优做强水稻、“三辣”、水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为推动“文旅+农业”融合发展,宝坻区又先后建成了以“千年古渡”为主题的小辛码头村、以“渔事体验”为特色的李宦庄村、以“生态林寨”为特色的赵家湾村等旅游特色村。目前,宝坻区耕地面积有106.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3.62万亩,拥有天津市最大水稻种植面积48万亩的“小站稻”种植基地,稻渔立体种养面积超过27万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精神头越来越足。2021年,宝坻区农业总产值87.2亿元,粮食总产量68.5万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宝坻区用全国万分之三的耕地,生产全国千分之一的粮食,为端牢“中国饭碗”不断贡献着宝坻力量。

(摘编自陈建强、刘茜《端牢“中国饭碗”推动绿色发展》)

材料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种子。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如今,我国形成了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以96个制种大县和120个区域性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国家级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节水小麦、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有96%以上,保证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1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超过61%;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力保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摘编自于文静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材料三:

2012年,我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至今已认定6批共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00多年前,浙江青田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形成有塘皆有水、有水皆有鱼的景观;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先民修建水利工程排涝防洪、将常年积水的洼地深挖变成鱼塘,塘泥堆放在四周作为塘基,形成已有2500余年历史的“塘中养鱼、基上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绿色循环生态模式;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贯穿其中的生态布局……我国18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几乎涉及农林牧渔各产业,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系统,带来的农产品品牌增值在10%~30%,在解决当地吃饭问题的同时又吸引一部分人返乡就业,增强了农民的自豪感。

(摘编自陈晨《农业文化遗产:今天如何更闪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宝坻区用全国万分之三的耕地生产全国千分之一的粮食,当地农民的收入与幸福感越来越高,这使宝坻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领头羊。
B.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关涉国家安全,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的高覆盖率,保障了我国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C.为更好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国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与浙江湖州都应采用宝坻区的方式,将“文旅”与“农业”有机结合。
D.从我国18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也能看到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农业文明。
6.我国维护粮食安全有哪些举措?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3-10-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道衡山湘水间

王 芸

夜色和灯光将眼前的长沙混沌为一条流动的河,近处粼粼的波光,两岸高楼上流布的七彩灯影,江岸上流流沓沓的人,还有被风吹拂的发丝、裙袂、语声、歌声。我们登山,在暮春,在初秋,而这一次在盛夏。岳麓山在变,上山与下山的步道更加整饬,新修的朱红色长廊随山形蜿蜒,便捷的代步车荡起飞旋的风。

八百余年前,初秋,一年轻才俊自福建来,跨山越河到潭州,在湘江码头登岸。他,三十八岁的朱熹,来赴一场约会。时任岳麓山书院山长,三十五岁的张拭等在岸边。此后两个月的岳麓山光阴,便被他们充满智慧与激思的争辩之声充满。四面八方的学人才子闻讯奔赴而来,一时间岳麓书院挤进了“学徒千余”。朱熹门生范伯崇记录当时情形:“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

八十多年前,1937年冬天,一群读书人从硝烟升腾的北方奔赴南地,聚集在岳麓山脚与湘江岸畔。他们来自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共同聚集在一个崭新的命名之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四个月后,这所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再八年,日本侵略者战败退出中国国土,三所大学从联大凝练饱满的形神中“分娩”而出,回归各自神魄,继续在中国大地上传播知识与精神的“种子”。

那是一段在物质上极度困窘,却又在精神上高度饱满的时光。1600名师生被长沙这座同样面临战乱逼迫的城市尊重与善待,城内最好的学堂环境——圣经学院让给了临时大学本部,陆军第四十九标营的营房让给了男生作宿舍,文学院进驻衡阳南岳圣经学校,电机、机械两系进驻湖南大学八字墙校区,部分女学生和教职员工住进涵德女校。

住在营房一楼的男生睡架子床上,二楼的男生睡在地板上,屋顶漏雨,他们将油布蒙在被子上,头上竖一把长沙特产的“菲菲伞”——油纸竹骨伞,听着雨水敲击伞面的“滴答”声入眠。他们“围着大饭桌吃包饭,大家都欣赏长沙的肥青菜、嫩豆腐、四角一个的大角鱼、一毛多一斤的肥猪肉”。湘江奉献的鱼、虾、鳝、鳗和甲鱼丰富了餐桌,甘甜多核的橘子、洁白柔嫩的豆腐让他们食之难忘。他们报名参军奔赴前线,他们组织起“难民剧团”,在天心阁、经武路、中山路演出话剧《疯了的母亲》《暴风雨的前夜》……日军的飞机自头顶轰鸣而过。

学术之功,可以成为抗争的力量吗?越过近百年时光回望,方懂得那所形制简陋的联合大学,为我们民族、国家保全了至为珍贵的精神的“种子”。唱着“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以“刚毅坚卓”为校训,提倡“通才教育”“育才先育人”,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我们到时,战火硝烟已沉隐于历史深处,圣经学院的三栋楼房,仅剩东向附楼,红砖砌墙,红格窗棂。楼内两个朴素的房间里,安放着关于那所大学的图文记忆。在其尾声,是一组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离开长沙、走进昆明的黑白照片。照片之外,浩大而深邃的历史褶皱深处,这支由300多名师生组成的团队沿湘江北上,穿过湘西、黔滇的丛山林莽,跋涉1800公里走进昆明。一路上,文学系的学生四处采集民歌,植物系学生忙着采集矿、植物标本,这段艰苦行程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

当这支队伍跋山涉水时,远在武汉读小学一年级的男孩袁隆平,被老师领进了一个园艺场,枝头饱满的红桃,爬满藤架的紫红葡萄,让他感受到农业的魅力。此后他经历战乱和饥饿年月,萌生“禾下乘凉梦”,将自己的生命和一株稻嫁接在了一起。

从偶然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出发,十余年间,他驻足衡山湘水间,又行走滇、琼、粤等地,用放大镜一株一株细查,从十多万株稻采中找到六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他失败过,实验成熟的稻谷减产、稻草增产,被人讥讽。他痛哭过,实验秧盆被砸烂,是妻子从碎片中翻出两株秧苗,两人连夜偷偷栽种在臭水沟里。他下过深井,满田秧苗不知被谁趁夜拔光,好不容易在井里看见漂浮水面的五株秧苗,他立即跳了下去。为了加快育种,他将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即便八十高龄,他还是天天往田地里去……他以“刚毅坚卓”之态向前,从未想过转身、后撤、低头,终改写了稻的生长史,也改写了人类的命运。

岳麓书院的讲堂内有一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思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仰望岳麓山,我又看到它从未改变……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夜色与灯光的交织、雨水敲击伞面、园艺场等场景营造了多个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为抒情张本。
B.文章首段以第一人称“我们”来交代这次的登山时间,既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又有利于下文的抒情。
C.文章善于锤炼词语,如“分娩”写出了三所大学与“西南联大”的关系,“难民剧团”写出了学生当时艰难的处境。
D.文章构思巧妙,尾段所引用的岳麓书院讲堂内的对联,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在内容上具有深化主旨的作用。
8.文章在对材料的选择上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章首段说“岳麓山在变”,为什么尾段又说岳麓山“从未改变”,请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023-10-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变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陈至当之谋,其听而行之,当如捧漏瓮以沃焦釜。而愚荒之主,暗于事几,且惑于谀佞孱懦者之言,不旋踵而受其祸败,自古非一也。

操征乌戎,刘备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后为操所灭。唐兵征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自河北来救,太宗屯虎牢以扼之,建德不得进,其臣凌敬请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关中骇震,则郑围自解。诸将曰:“凌敬书生,何为知战事,其言岂可用?”建德乃敬。其妻曹氏,又劝令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忧不解。建德亦不从,引众合战,身为人擒,国随以灭。唐庄宗既取河北,屯兵朝城,梁之君臣,谋数道大举,令董璋引陕、虢、泽、潞之兵趣太原,霍彦威以汝、洛之兵寇镇定,王彦章以禁军攻郓州段凝以大军当庄宗庄宗闻之深以为忧。而段凝不能临机决策,梁主又无断,遂以致亡。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河东叛,耶律德光赴救,败唐兵而围之,废帝问策于群臣。时德光兄赞华,因争国之故,亡归在唐,吏部侍郎龙敏请立为契丹主,令天雄、卢龙二镇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楼,朝廷言之,虏必有内顾之虑,然后选募精锐以击之,此解围一算也,帝深以为然。而执政恐其无成,议不决,唐遂以亡。

皇家靖康之难,胡骑犯阙,孤军深入,后无重援,亦有出奇计乞用师捣燕者。天未悔祸,噬脐弗及,可胜叹哉!

(节选自《容斋随笔》)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王彦章以禁A军攻郓州B段凝C以大军当D庄宗E庄宗闻F之C深以H为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旋踵,指掉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有成语“计不旋踵”“旋踵即逝”等。
B.谢,指谢绝、拒绝,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相同。
C.檄,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敌人、昭示百姓等的官方文书,如檄文、羽檄、檄移等。
D.竟,最终,与《项脊轩志》中“何竟日默默在此”的“竟”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各种变故交织在一起时,愚昧的君主容易被谄媚怯懦之人的话迷惑而不听从智者所提出的恰当的谋略,很快因此而败亡。
B.面对唐太宗把军队屯于虎牢关来阻挡窦建德救王世充的局面,凌敬提出了应对方案,但窦建德手下的将军们认为方案不可用。
C.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乱后被后唐征讨,契丹部落的领袖耶律德光领兵前去救援石敬瑭,结果耶律德光惨败于后唐并被围困。
D.金兵孤军深入,侵犯宋朝国都,当时有人献上派精锐兵力直捣金国后方幽燕地区的奇计,然而此计并没有被北宋统治者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征乌戎,刘备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后为操所灭。
(2)虏必有内顾之虑,然后选募精锐以击之,此解围一算也,帝深以为然。
2023-10-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嫣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老友,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元祐六年春,钱穆父赴任瀛洲途中经过杭州,当时苏轼在杭州上任,于是留钱穆父几日,为他饯别,作此词以送。②三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树木种类不同,故后来常用“改火”比喻季节改易,这里表示年度的更替,“三改火”即三年。③筠:竹。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改火”与“天涯”分别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写“都门之别”后的情况。
B.词人用“古井”“秋筠”写钱穆父,这既是对友人的赞颂,亦是自勉之语。
C.下片开头所营造的氛围,与白居易《琵琶行》开篇之意境具有相同的作用。
D.词人用“翠眉”比喻女子,表面看是在说歌伎用不着为离愁而哀怨,实则在劝慰友人。
15.请从内容与结构角度,简要分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作用。
2023-10-0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诗人借黄鹤与猿来衬托蜀道之高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静态的桥具有了腾飞气势的动态美。
(3)小明在学习古诗词时发现,“山”与“水”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同时也深受诗人青睐,故其常常在古诗词中对举出现,如:“____________。”
2023-10-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治病救人,每个行业都有其从业者所应坚守的责任,讲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民族精神,建构国家形象,给世界提供关注中国、感知中国、议论中国的影像视角,中国纪录片创作人责无旁贷。20集大型纪录片《征程》被誉为一部新时代的群英谱,一部中国基层新实践的生动画卷。这部纪实之作,由普通人担任主角,聚焦一批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国梦而踔厉前行的先进人物。他们中既有设计中国高铁、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工程师,也有走向深海的勘探工人;有用数字化创新传承敦煌艺术的守望者,也有曾经沿着悬崖上学、现在过上幸福生活的孩子们。他们迈着雄健的步伐奔向未来,这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凝聚成新时代中国人的追梦征程,这伟大的追梦征程,呈现出中国人民山河落笔续华章的昂扬精神风貌。作品以平视视角捕捉鲜活故事,展现火热生活,让观众看到了行进在伟大征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群、越走越宽的道路和越来越美好的未来。回望十年来的创作路径,中国纪录片用鲜活的视角、生动的故事、多样的表达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长足发展,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凸显出一种奋斗不辍的精气神,而《征程》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新时代风貌。

17.下列句子中的“好”与文中加点的“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广大青年才能当好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B.在冬奥赛场上,运动员顽强拼搏,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C.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说:“沟渠已经建好,机井也通上了电,新品种小麦正在试种。”
D.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好大的榕树,其犹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坐看大海潮起潮落。
18.请以“中国人民”为开头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续运用了三个“越……越……”,请分析这样表达的艺术效果。
2023-10-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到底要不要午睡呢?研究表明,睡眠驱动力是维持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午睡,①______,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晚上的睡眠,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晚上更不容易睡着了,当然在白天特别长的夏天,睡眠驱动力非常强,这样可以适当午睡。假如一定要午睡,建议最好以不超过40分钟为宜,因为午睡时间过长会使人体进入深睡眠期,此时如果强行深睡眠期醒来,便会感觉身体不适。

如果晚上睡得不好,能不能通过午睡、回笼觉等将睡眠补回来呢?人体包括五脏六腑在内都是应该活动的时候活动,②______,打破这一节律,势必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对身体代谢及恢复的影响有所不同,所以夜间睡眠缺失是无法靠白天睡觉来弥补的。

想要获得高质量睡眠,需要养成一个好的睡眠习惯:一是作息要有规律,如果一直固定时间点起床和睡觉,给身体和大脑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到时间了身体自然就会进入待睡眠状态:③______,比如低光线、不嘈杂等;三是睡前要避免有刺激大脑的行为,包括使用电子产品、参加社交活动、吃东西、喝咖啡等。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茶叶起源于中国,可追溯至神农尝百草时期,此后兴于唐、盛于宋;中国人在泡茶、品茶、论茶的过程中,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一带一路,中国茶用隽永的香气与浓醇的韵味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据统计,在城市群体中兴起的“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7-90.65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论说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苏轼(1037-1101)  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变换句式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20-21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传承与创新  记叙性材料  文化传承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