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三 期中 2023-11-13 1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浩浩乎如冯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太空)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研究)
B.①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旧物)                 ②诏书切峻,责臣慢(逃避)
C.①屈平既之,虽放流,眷顾楚国(恨)                    ②余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关闭)
D.①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循着)                    ②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怀(发生)
2023-11-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2.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依乎天理,批大郤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①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②或因寄托,放浪形骸之外
C.①朝秦楚,莅中国而扶四夷                    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D.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2023-11-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3.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善,我固当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③积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④是以君子庖厨也        ⑤成以其小,                 ⑥秦伯说,与郑人
⑦一夫夜呼,乱者       ⑧成述其,宰不信        ⑨且夫天下非小        ⑩冬,与越人
A.④⑧⑨/③⑤/①⑩/②/⑥/⑦B.④⑧⑨/②③/①⑤⑩/⑥/⑦
C.④⑨/③⑧/①⑥/②⑩/⑤/⑦D.④⑨/③⑤⑧/①⑩/②/⑥/⑦
2023-11-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4.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                    ②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硿硿焉
B.①“壮士!赐之卮酒。”与斗卮酒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C.①儿寒乎?欲食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D.①感吾生行休                                           ②欲流远者,必浚其泉源
2023-11-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5. 下列各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②戍卒叫,函谷举
B.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外欺于张仪
C.①故不我若也                                        ②而今安在哉
D.①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余始循以入
2023-11-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6.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译: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似乎厌烦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
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译: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
C.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读了《服鸟赋》,将生死同等看待,认为离官去职或在朝任职都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然若有所失。
D.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
译:一个骑马的宦官与黄门驸马抢着上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
2023-1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7. 下列句子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劳苦倦极”《屈原列传》)与“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的“极”字含义相同。
B.“及卫律所将降者”(《苏武传》)与“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将”字含义不同。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种树郭橐驼传》)与“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的“道”字含义相同。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宴》与“度义而后动”《答司马谏议书》)的“度”字含义不同。
2023-11-1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与“克勤克俭”的“克”字含义相同。
B.“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与“同舟共济”的“济”字含义不同。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与“欲盖弥彰”的“弥”字含义相同。
D.“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与“不可枚举”的“举”字含义不同。
2023-11-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9. 下列对课文涉及的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东宫: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
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了乡试、府试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
C.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苏武传》)
通侯:是指爵位名,又称彻侯、列侯。秦代设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来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2023-11-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历史学研究中,鲁迅、茅盾、老舍、闻一多等人的作品经常被当作佐证史料而引用。现代文学能够被用作历史研究之辅助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固有的以文见史传统的存在。所谓以文见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概括,它既是作家面对历史的观念传统,又是作品处理文本与现实关系的写作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在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方面成就卓著,各个时期的文学潮流中都存在一个清晰的历史维度。

以文见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传统。文学参与历史建构的传统在五四文学之前的进步人士那里就已经开启。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深度融会,积淀成一种前后相继的写作现象,并演化为具有本质意义的写作传统。现代作家在的建构过程中,首选的是历史批判的路径,而不是将世俗生活合法化的路径,梁启超、鲁迅等人都是如此。

历史是中国现代作家倾心审视与观照的一片邈远、深沉的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写过孔子的事迹,如曹聚仁的《孔老夫子》、冯至的《仲尼之将丧》、陈子展的《楚狂与孔子》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断出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包括人文始祖女娲(鲁迅《补天》),历史豪杰伍子胥(冯至《伍子胥》),精神气节的代表人物文天祥(郑振铎《桂公塘》),及众多能臣谋士,如信陵君(廖沫沙《信陵君之归》)、苏秦(魏金枝《苏秦之死》)等。此外,歌颂高尚文人的作品中亦不乏佳作,如何其芳的《王子猷》、唐弢的《晓风杨柳》等。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历史书写,是沟通过去与当下的精神通道,有助于促进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中国革命与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使文学天然地关注历史进程。现代文学的纪实功能十分强大,民族国家重大事件与其文学呈现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小,这是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醒目标志。各时期的主流文学全面折射出历史的风云变幻,文学由此逐渐确立了新历史观,并参与了历史的意义重构。

以文见史传统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新伦理的建构依托历史资源的例子大量存在。伦理辩驳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历史小说中大量出现,抗战文学把民族安全至上提升为最高伦理原则。中国作家善于到历史中寻求伦理变革的依托。在这里,伦理变革与以文见史传统相遇并形成相互映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文见史传统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分。历史小说、新歌剧、随感录、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诗中都有历史的踪影。现代作家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从而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例如,鲁迅的故事新编、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朱东润的历史人物传记、谭正璧的历史小说等,都在文学形式上创造了新范式,而新范式的诞生与历史语境有着必然的关联。

以文见史传统的认知有助于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与历史都以关注人性为前提,这就使某些文学作品在生成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具备认知价值。从文学的历史叙事中培育出的审美意识是社会化审美意识,对这种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从而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一个重要侧面。

以文见史传统为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文学中的历史书写总是带着对公平、正义乃至乌托邦的向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精神并不是向后看的精神,而是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未来的精神。这一传统不仅折射出历史规律,而且用指向未来的愿景为社会进步带来隐形的助力。

(摘编自王寰鹏《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

材料二:

在近年的当代小说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开始越来越引人关注。习近平同志在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当然也隐含着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习近平同志说: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求作家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追求历史事件、历史情节的绝对真实,而是要求必须尊重历史本质的真实。也就是说,即便叙事者在历史事件与情节的描绘上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真实,但这一基础如若并非建立在历史本质的契合之上,我们也不能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叙述。反之,即使对于某些历史的描写,其事件与情节完全出于虚构,但却在更高层面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也依然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历史。

(摘编自徐刚《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问题》)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一种概括,“以文见史”的观念传统和写作传统始终贯穿中国现代文学史。
B.梁启超、鲁迅等人采用历史批判的路径来解构人性,客观上推动了“以文见史”这一写作传统的形成。
C.中国现代伦理的变迁和文学形式的变革助力“以文见史”传统的发展,这促成了历史表达作品的出现。
D.现实中,作家常常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选择史料,因此具备“史识、史才、史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也同样适用于其它题材的文学创作。
B.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具有时代性,因此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明确中国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
C.当代小说作家承继“以文见史”传统,尊重历史、按艺术规律呈现历史,才能在创作中避免历史虚无化。
D.即使是历史情节完全虚构的作品,只要在更高层面上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就可以看作是真实的。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以文见史”观点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献给一位普通农妇的颂歌,对她一生遭遇的描写,揭示了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
B.《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展示的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再现了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
C.《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一对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新面貌。
D.《边城》描绘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偏安一隅的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讴歌了当地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13.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但论述角度不同,请简要分析。
14.《阿Q正传》体现了“以文见史”的传统,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传统的。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冠乎?”

或曰:管仲雪桓公之耻于小人,而生桓公之耻于君子矣。使桓公发仓囷而赐贫穷,论囹圄而出薄罪,非义也,不可以雪耻;使之而义也桓公宿义须遗冠而后行之则是桓公行义非为遗冠也?是虽雪遗冠之耻于小人,而亦遗义之耻于君子矣。且夫发困仓而赐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

材料二: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又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佑。”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

15.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填在横线上。
使之A而义也B桓公C宿义D须遗E冠F而后G行之H则是I桓公G行K义L非为M遗冠也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耻,指感到耻辱,“越国以鄙远”的“鄙”指作为边界,两者用法相同。
B.发,指打开,与“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中的“发”意思不相同。
C.危笃,指非常危险,多指疾病而言,与现代汉语中的“病危”意思相同。
D.入道,指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古人认为度人入道会有福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酒醉后丢失了帽子,三天不上朝,管仲建议他通过处理好政事来洗雪耻辱。齐桓公非常赞同,于是赏赐贫穷的百姓,赦免轻罪的囚徒。
B.有人认为,如果齐桓公的行为合乎道义,那么他以前不做这种合乎道义的事情,偏要等到失了帽子后才来做,他实行道义的动机就有问题。
C.蜀国先主常听陈元方、郑康成讲说治乱之道,但未听他们说到赦免。诸葛亮赞同先主之见,又有鉴于梁武帝的教训,因此治理蜀国十年不赦。
D.长孙皇后患病,医药未能治好,皇太子准备请求皇帝赦免囚徒,并度人入道,来为皇后祈福。皇后认为生死自有天命,不能因为自己一人而乱了国家法度。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
(2)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
19.齐恒公和唐太宗对赦免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说明。
2023-11-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猛虎行

高启

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

目光炯炯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

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

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着意描写山中寒风阵阵,乌鹊悲啼,为猛虎的出现蓄势,烘托出猛虎的森然可怖。
B.第三句“炯炯”写出猛虎的目光十分明亮,突出了猛虎的贪婪凶狠。
C.第四句写将军一见到猛虎就大惊失色,以致惊掉了手中的弓箭,侧面表现出老虎的威猛。
D.猛虎出没人先知,山中百姓提前做好防护,日落前收回牲畜,就可以避免被猛虎侵扰。
21.有人评价尾联“虽曰可喜,然多可悲,意在言外”,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
2023-11-13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四个类比,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杜牧在《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一句写秦将珍宝到处丢弃,尽显其“奢”,而用“___________”一句感叹其掠夺的“贪”,为后文写“族秦者,秦也”蓄势。
(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诸侯为了削弱秦国,“___________”来招纳天下的贤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却“___________”,最终“从散约败”。
(4)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地运用叠词,表现春景的美好和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5)《报任安书》中指出自己写就《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而《屈原列传》中提及屈原写就《离骚》主要是为了控诉当时的黑暗统治,即“___________”。
2023-11-09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 1 ,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让人不禁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态,反而能(          )。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 2 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不仅是思想的创新,而且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有人 (3) ,认为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促使自身思想个性化发展。

23.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秤砣虽小压千斤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D.船到桥头自然直
2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5.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流畅自然。
2023-11-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不过扇子起初并不是用来纳凉的,。古代皇帝、后妃及达官贵人出行时,多以成双的仪仗扇来表示高贵的社会地位。古代文人墨客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手握一把扇子,用以显示自己高雅、有品位。

因“扇”与“善”谐音,。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在房间里挂一幅大的扇面画,或开一面扇形窗,祈祷善心、善行永驻,吉祥安康。扇子还是儒雅智慧的象征。诸葛亮手执羽毛扇,运筹帷幄。纪晓岚摇扇吟诗作对,口吐莲花。

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汉代宫廷女诗人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时,写下了《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将人比作扇,道出了被弃女子的悲惨命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云:“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诗人将团扇与失宠女子联系在一起,委婉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怨愤和惆怅。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11-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材料二: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人认为人类不能战胜疟疾。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终于提炼出青蒿素,甚至还自己充当新药试验者,最终拯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材料三: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想法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脱离材料含义范围。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文言小题
7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8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23-25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不合逻辑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6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二、文言小题
20.65古今异义选择类
30.65词类活用选择类
4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类
50.8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选择类
60.65文言文翻译选择类
70.65一词多义选择类
90.6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0-14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四、文言文阅读
15-190.65韩非子(前280-前233)  《韩非子》  史传文  诸子散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20-210.65即事感怀
六、名篇名句默写
2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7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