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基础检测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3-11-10 5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兰芝、焦仲卿作为《孔雀东南飞》全诗的主角,是诗人塑造的人物,写得最为充分和成功,刘兰芝更是格外。她不但美丽可爱、勤劳能干,而且感情真挚、性格坚毅。她未出嫁前,也曾接受过一些当时社会①妇德的熏陶,②诵诗书”“知礼仪,明白在婆媳相处中自己作为晚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克制。婚后,原以为自己的勤快和温顺能够赢得婆婆的好感和信任,可是婆婆不仅任意驱使她,还视她为仇人,对她③久怀憎恨,充满敌意。如果她满脑子充塞着封建愚孝观念,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还会地生活下去。但是,刘兰芝并非如此,她尊重自己的人格,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反抗家长的淫威,主动表示愿意④遣归,这种勇气和胆量在当时是惊人的。她最后选择了殉情,在这一贞烈之举中,同样也强烈地表现出她不容母兄逼迫自己改嫁、蹂躏自己意愿的可贵人格精神。为维护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而反抗、斗争,这是刘兰芝性格中最可贵的地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写出文中4处引号的用法特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古代,优美的抒情作品实在太多了,但像《离骚》这样的华丽的交响则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就是空前绝后的,而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令人。作为抒情诗,而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他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的缘由,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深入,而逐层打开,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抒情诗而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历史飞跃。”“伟大的诗人”,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是的。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①问遗(wèi):馈赠。②绍缭:缠绕。③拉杂:折断,打碎。④妃呼豨(xī):叹息声,或以为表声文字。⑤晨风飔(sī):晨风,鸟名,或以为雉;飔,急风。⑥高(hào):同“皓”,白。

诗经   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风兴夜麻,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描绘了一对恋人婚前婚后的变化,呈现的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表达的是女子的反思和觉醒。
B.《有所思》写女子思念爱人,大海阻绝不了她的相思。她想赠礼物表达爱意,就在玳瑁簪上系以双珠,再用美玉装饰之,从中可见主人公非常用心,十分珍视爱情。
C.“拉杂”“摧烧”“扬“等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在遭遇男子变心后的情感态度。
D.“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写男子用情不专、偷鸡摸狗,兄嫂发现后,准备好好教训负心汉。
7.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有着不同的情感态度,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概括。
2023-08-03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比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
B.颔联中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
C.颈联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
D.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久久伫立望月怀人的妻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9.本诗与《蜀相》都写到“泪”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3-06-17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10. 两千多年前的夏历五月,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抱石投江、以身殉国。西汉时,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才华与品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今天的我们,又如何来评价屈原这个人呢?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2
古代诗歌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作家作品
3
阅读与鉴赏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4-5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二、古代诗歌阅读
6-70.65诗经  叙事类
8-90.65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三、作文
100.65微评论微写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