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1-13 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商业和资本领域,IP(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已被延伸为多维度的文化产业资源。在数字时代,IP的开发与运用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全球各大文化机构,比如博物馆、美术馆,都热衷于活化馆藏和开发文创产品,通过现代技术和创意方法对文化资产进行再创造,从而得出具有高传播性和高附加值的文化和创意融合产品。如今,中国正站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在继续发展和强化自身硬实力的同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变得尤为重要,而文博机构在当今社会与IP结合的背景下呈现出新的传播和发展动力。

中国的文博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传统上主要注重其学术和教育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意识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可以被大众传播和消费的形式会给机构带来更大的价值。2015年公布的《博物馆条例》提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博物馆不应只满足于传统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而应更进一步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吸引人的文创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让大众感受文化。虽然文博机构本质上是非营利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能通过合理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文博IP可以理解为携带观众情感、有多种产品开发潜力的原创文化作品。这样的原创文化作品,通过跨媒介推广可以实现更有效传播和商业价值最大化。这对于文博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如今的文博展览形式和内容正经历着深入且深刻的变革。现代技术的融入为文博机构的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天地。对于文博机构来说,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已经不只是发布新闻、介绍展览、组织活动的平台。众多文博机构基于微信等平台的语音导览服务,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式的观展体验。而公众对于博物馆的期待也在不断升级,他们不只是希望在博物馆中看到古老的文物,更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体验与众不同的文化之旅。一个成功的博物馆不仅要展示历史和艺术,还需要与当代观众产生互动与连接。它在社会教育领域的角色也在历史和文化的守护者之外得到了重新定义和提升。博物馆与学校、企业及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之间的合作愈加紧密,它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出一系列教育和文化公共产品,加强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还为其带来了实质性的IP价值。可见,文博IP及其对文化传播的革新已经深刻影响了当代社会,它们正在重新定义公众对于文化、历史和教育的认知和期待。

山间流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既有原始的纯净,也有不断前行的勇气。文化的传播亦如此,它需要留有原味、真实、可互动、能共情,才能深入人心。文博IP的塑造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坚守文化的根本,同时敢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从数字化的博物馆,到虚拟现实中的历史场景,再到各种多媒体展示,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将经典美术作品变为动画,让故事更加生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使他们仿佛亲身经历那些过去的日子。历久弥新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科技相结合,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幅独特的画面,引起现代人深深的共鸣。

但流水前行并非总是平坦,它会遇到障碍,可能需要绕过石块,可能需要跨越悬崖。这恰似文化传播面临的诸多挑战:时代变迁、文化差异、技术升级等。然而,技术只是手段,真正的核心在于内容的创新与重塑。文博IP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将传统故事、人物进行现代化的重构,使其既不失原味,又具有当下的吸引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如此,文化的力量就能像流水一样,穿越障碍,流向更远的地方。

再者,鼓励公众参与也是汇溪成河的关键。当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比如鼓励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方式,以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来重新诠释古籍中的故事。传统经典就不仅会被更多的人知晓,也会得到更多的诠释和延续。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与时代对话。流水在行进中融合了雨露、山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同样,文博IP在传播过程中也应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借助现代科技,以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呈现,使之更具时代感,更具吸引力。最终,当山间流水汇入大海,它不再是那条小溪,而是成为海的一部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广的视野。同样,当我们的文化成功地跨越时代、跨越文化,与全球的观众产生共鸣,它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认可。

(摘编自杨蕾《浅论文博IP塑造与文化传播新思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IP(知识产权)概念在商业和资本领域产生了内涵的演变,现代技术和创意方法让文化资产拓展为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
B.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博机构应当将文化资源传统的学术和教育价值转化为可以被大众传播和消费的形式。
C.文博IP及其对文化传播的革新,是文博机构和广大观众共同的需求,并重新定义着公众对于文化、历史和教育的认知和期待。
D.流水前行需要勇气,也需要克服障碍的方法和能力,这正如文博IP塑造过程中既要敢于创新,又要有创新的正确途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全球各大文化机构都热衷于活化馆藏和开发文创产品,所以中国文博机构也呈现出新的传播和发展动力。
B.近年来,文博机构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机遇,通过跨媒介推广可以实现其自身更有效的传播和商业价值最大化。
C.文博IP的塑造既要坚守文化的根本,同时又要敢于创新,现代技术为后者的实现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助力。
D.参与文博IP重构者可以有不同文化背景,但其成功一般都坚持做到了重构后既不失原味,又具有当下的吸引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美术馆通过“美时美刻”项目,特别是其中的“美术名作中的二十四节气”系列,使更多观众感受到文物与艺术审美的融合。
B.上海博物馆“西周鲁侯尊”数字资产火热上线,让观众可以成为任何次元的收藏家,拥有全新的文化选择自由。
C.湖南省博物馆增设“马王堆符文之谜”解谜游戏活动,借助实物道具和手机APP端,开创全新的博物馆参观体验组合。
D.故宫博物院基于故宫内生活的猫群,开发出文创商品“猫主子”系列,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和购买欲望。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5.三星堆的考古新发现震惊世界,请你结合从本文得到的启示,为三星堆博物馆提供文博IP塑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里的一堂课

王蒙

从文学观念上说,西方人更重视的是小说的虚构性。英语里头,没有一个真正代表小说的词儿,short story是短篇小说,novel是长篇小说。整个的小说叫什么呢,像小说二字的叫法fictionfiction是什么意思?虚构之意,所以说谎话也叫fiction。中国也说那种靠不住的话叫小说家言,办真事儿,不能按小说家言办。

中国的小说一词起始于庄子,庄子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就说你修理、修饰,制造一批小说、制造一批段子,不是大说不是大言,尤其不是给朝廷报的那个策论。你干县令呢就是你意欲用你的小说来表达你对那个最大的命题、最大的事业的意见,表达对国之大者的关心,这是不得体的,是很难做到的。

庄子告诉你说,小说是引车卖浆之流的下等人喝着茶闲扯的那些事儿。但是这个也不是一个坏话。因为小说确实有一个特点,从小见大。但是虚构的能力,我始终觉得我们还可以发展发展。

我再说一个,就是语言是符号,是思维的符号,又是一个自己的世界。文艺里头,按受众的数量来说,远不如歌曲戏剧电视节目,所以挣钱文学也不灵。但是呢,文学又非常重要。您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举的例子基本上是文学。原因就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我认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应该有相对比较强大和深邃的思维能力。当然,叫座的表演也很好,那个谁也不能轻视他。尤其是每年这个春晚,这已经成为中国的春节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可是你要想发展思维能力,①不能离开文学,不能不看文学的书。

同时,语言本身它能够成为一个世界。尤其是中文和汉字,因为它是综合性的文字,它表音、它表义、它表达一种逻辑,而且它有非常美好的形状,就是有无穷妙处的形、义、音、理的结合与结构。这个结构是文字和语言的结构,不仅仅是逻辑的结构。比如说骈体文的对仗,它不仅是语义上的相对应,而且是平仄、词性、语法上的对应。比如说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桃花红又是依然意思差不多。如果仅只作为符号看,它们互相重复,不可取。②但作为对联,它极佳。尤其是在中国的诗词里,文字有跳跃性,有蒙太奇,有互相不相关的东西,都摆在那儿,非常吸引人,如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写到了极致,已经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了。蓝田日暖玉生烟,③玉生烟,好得没法再好了,写出了玉的湿度、玉的生命。但是珠与玉,有文字上的匹配,却无逻辑与事实上的联通。蓝田也有麻烦,因为蓝田是陕西的一个地名。他跟那个沧海,实际对应连贯不上。但是你把它作为汉字来对,却是绝无差错、美好圆满。

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是写小说为主的,多少是写诗歌为主的,但是写诗的、写小说的,我希望都互相尝试尝试,对方对语言的构思与结构。语言艺术有很强的音乐性,文字、文句、段落、章节的铺排,有造型性,例如从一行一个字到一行十几个字的金字塔形诗。文字的联结与转化,有姿态性舞蹈性,还有正话反说、正说、颠倒次序、俗韵雅韵、拗口绕口……有杂技性、趣味性、故事性、调笑性。

我顺便再说一句,神哨的话就结束了。我们的很多著名的就是比我年轻一点的,一批同行朋友,他们都特别佩服《百年孤独》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既是现在时,又是未来时。同行们五体投地,全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面前趴下了。

其实这有什么新鲜的?李商隐一千六百几十年以前,远远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前,写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的归期,这是现在问。未有期,在可预见的未来,回不去。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现在进行时。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未来时:什么时候我能与你回忆我的现在呢?共话巴山夜雨时,是讲未来时期的过去时,即我的如今的现在时。我丝毫不敢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有所不敬。为什么呢?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是左翼,他是那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法特的朋友。所以那个秘鲁的诺奖得主略萨就攻击他,说他是阿拉法特的太监,他不予置理。一九八六年二月初,我在纽约出席国际笔会的第四十八届大会,与陆文夫作为贵宾与会。在那个会上,美国的这个国务卿是舒尔茨。舒尔茨刚一发言,美国那些作家,脱下鞋来用鞋跟砸桌子。为什么?美国不准加西亚·马尔克斯入境。

但是写作上的这些小技法呀,中国有的是。越是做作的怪招,越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且怪招只能用一次,玩第二次就只能丢人。尤其是你要看诗词的话,哎哟,无意中的创新,把你活活服死。所以我还希望跟大家说,活一天学习一天,学习中国的传统,学习世界上的各种新书、可爱的书,学习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新的想象、新的可能,④学习学习再学习!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8期,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对小说的看法不同于西方人,庄子认为小说登不得大雅之堂,只是乡间坊里流传的事儿,作者对庄子的看法有些赞同。
B.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举了许多和文学相关的例子,这充分证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C.汉字将音、义、逻辑和美好的形状结合在一起,它是综合性文字;作者认为,中文和汉字同其他语言一样本身能够成为一个世界。
D.美国作家脱鞋砸桌子,以此来反抗美国国务卿,表达对马尔克斯的支持,作者借这个事件表达了自己对马尔克斯的看法。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运用了否定和双重否定,语气强烈,态度坚决,指出文学对思想的重要性。
B.句子②紧紧承接上文语意,“它极佳”一语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对联用字的正确看法。
C.句子③分析了“玉生烟”的好处,作者感悟到了诗人赋予玉的特征,把握到了精髓。
D.句子④运用反复修辞,语言铿锵有力,表达了作者对读者要不断学习的强烈呼吁。
8.文章前三段介绍了小说的两个特点,请分析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如何表现这两个特点的。
9.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素来被称为神来之笔,评论家和小说家对此向来赞誉有加,但是王蒙的看法不同于他们,你是如何理解王蒙的看法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陶潜字渊明,名元亮。浔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归去来以遂其志。

义熙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及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武帝王业渐隆,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明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节选自《南史·卷七十五》)

材料二   陶靖节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其小试于彭泽,以世家而为仕,道在仕也。仕而知其终不可而去之,其用意深矣。用意深而终不可形之言,故多诡其辞焉。不可形之于言而托之诡词者,非畏祸也,晋未亡,刘裕未篡,而先发其未然之隐,固不可也。万一裕死于三年之前,义符辈不足以篡,一如桓温死而谢安可保晋以复兴,何事以未成之逆加再造晋室之元勋,而为已甚之辞哉?此君子之厚也。故其归也,但曰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如是而已矣。君子之仕也,非但道之行也,义也;其交上下必遵时王之制者,非但法之守也,礼也。县令之束带以见督邮,时王之制,郡守之命,居是官者必由之礼也。知其为督邮而已矣,岂择人哉?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


【注】①栗里: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晋陶潜曾居于此。②素琴:无弦的琴。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亲老A家贫B起C为州D祭酒E不堪F吏职G少日H自解而归。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羸,指瘦弱,与“赢”一样都是形声字,字中间的“羊”“贝”都属于形旁。
B.赋,指做、写,与刘禹锡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赋”词义相同。
C.刘裕,即材料一中的宋武帝,与辛弃疾词“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是同一人。
D.诸,“之于”的合音,与《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诸”中的“诸”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檀道济看到陶潜卧病在床的潦倒状态,劝他出来做官,陶潜当时并没有答应。
B.陶潜想要欣赏音乐却没有资金,于是接受了上级部门授予的彭泽令的官职。
C.陶潜不懂音乐,却拥有一张素琴,每当酒喝得痛快,就抚弄素琴来抒发情怀。
D.陶潜因为是官宦世家而出来做官,也因为曾祖曾任晋大司马而耻于侍奉新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2)仕而知其终不可而去之,其用意深矣。
14.《南史》和《读通鉴论》对陶渊明辞官时说“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态度是否一致?为什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致政欧阳少师退居述怀二首(其二)

韩琦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间川涂阔,直道难因老病消。

魏境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桥。

相从谁挹浮丘袂,左在琴书酒满瓢。

[注]①公元1071年,欧阳修退居颍州。②魏境,指大名府境。黄河决口,大名府境内洪水泛滥,人民流离失所,时韩琦在任。③晋郭璞《游仙诗》中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辞官回到颍州后,写了退居述怀诗给韩琦,韩琦写下此诗相酬答。
B.诗人开篇赞美欧阳修急流勇退,并自问何时可以融入农耕采樵的生活中。
C.颔联中“不间”“难因”,突出二人友情的深厚以及对朋友品格的称赞。
D.尾联用典,诗人想与仙人浮丘同上仙山,表达想要摆脱黑暗官场的愿望。
16.《四库全书总目》中评论韩琦诗歌“蕴蓄极深”,请分析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