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广东 高二 期末 2024-02-20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

②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但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越远。

③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教会因此赦免了他死罪,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也从道德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这让他的学生们产生了困惑:他当初该不该屈服?当初如果不屈服,必定死亡,那也就说不上后来的科学成就了;但是,屈服又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显然,布莱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己一起卷入苦恼。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让人们因苦恼而高贵。

④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如此。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作者对于老人与海的搏斗展开了很有力度的描写,但这并不是这个作品走向伟大的理由。它走向伟大的理由只有一个:谁也说不清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如果有一个读者说老人是胜利者,那么,就一定会有另一个人拿出充分的理由说老人是失败者。彼此相反的理由可以是四条、五条、六条,乃至无穷,条条都有驳难者。于是,人们不能不想起,人类历史上的胜利和失败几乎都是如此:永久的两难,永久的转换,永久的无解。

⑤其实,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这种两难早就有过深入论述,他把两难结构的哲学原理,归结为两个片面都具有充足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的悖论,也可称之为二律背反。由于背反的是,而不是故意设计的戏剧情节,因此这种背反是两强共构。如果对峙的两方面有了强弱,那就很快构不成对峙,对峙成了虚假。黑格尔认为,古希腊悲剧中的几个最高典范,都是两难结构。

⑥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存在两难的结构。那这两难结构能在中国作品中获得印证吗?当然也能。从《离骚》到《红楼梦》,最伟大作品的背后,也都埋藏着二律背反的两难。

⑦两难结构有一个巨大的陷阱,让大量有可能问鼎伟大的作品失足其间,结果只能保持杰出,却与伟大无缘。这个巨大的陷阱,可称之为两难的调解方案。这种调解方案,是出于世俗心理而在万丈深渊上勉强勾画的安慰之桥。勾画这种安慰之桥的,首先是评论家。他们首先要安慰的不是民众,而是自己,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心力理解不了万丈深渊。例如评论《伽利略传》,评论家最常规的说法是,布莱希特塑造了一个既伟大又渺小的科学家,伽利略是科学上的巨人、人格上的矮子等,硬是让一个人的自身矛盾来解释世间人生的共同难题。不少评论家还会寻找政治原因、历史原因对作品的两难进行解释。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创作中,最怕洞察一切”“看透一切的宣教。《三国演义》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把书中的故事全都高屋建瓴地看透了,从这一点上说,《三国演义》是优秀作品但不是伟大作品。

⑧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不封闭于某段历史、某些典型,而是直通一切人,也不封闭于各种伪解决状态,而是让巨大的两难直通今天和未来。一般说来,不封闭程度越高,也就越伟大。

(摘编自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是人们为了解读《离骚》而强加上的普遍都能理解的主题。
B.西方艺术作品主题思想和结论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理解,更接近伟大作品本身。
C.黑格尔论述了《伽利略传》和《老人与海》中的两难,认为其是文学典范的必备条件。
D.拐杖和两难调解方案,都是人们基于世俗心里做出的封闭解读,远离了作品伟大之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人们对好作品的标准普遍存在着认知偏差,容易影响对伟大作品的判断。
B.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对胜利与失败无果而终的论辩,都是因为双方论据势均力敌。
C.“万丈深渊”指的是两难结构,批评家自身无法理解,他们提出的调解方案依然是“伪解决状态”。
D.伟大作品的创作最忌开宗明义、洞察一切,而应把作者与观众一起带入作品中,去主题化、结论化。
3.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两难的一项是(     
A.妙玉内心善良,作为出家人她以慈悲为怀。她非常瞧不起身份低微的刘姥姥。
B.史湘云在群芳射覆游戏中私传谜底给香菱,被当场拿获。对待主仆不分厚薄。
C.薛宝钗出手相救使香菱避免沦落薛蟠之手。她明知金钏死因却说她贪玩,失足落水。
D.王熙凤精明能干,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心狠手辣“反误了卿卿性命”。
4.请依据《老人与海》课文节选部分分别阐述老人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理由。
5.材料第⑧段认为“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请用第③段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送给王谈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王家三代都是如此。外科用的药,大都是——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枇杷、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像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选自汪曾祺小说《故乡人》,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了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最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此处文笔自然朴实、简练传神。
B.王淡人特意从外地找了瓢菜种子,专门种来和扁豆配对的,是因为他喜爱郑板桥的一副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C.“神仙难识丸散”的意思是中药中的丸药和粉剂,没有标记,不能分辨。文中王淡人也因不能分辨药面子,所以只能自己炮制。
D.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病人不付现钱而送“华而不实”的东西,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劣根性的批判。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一句富有诗意,营造了宁静恬淡氛围,映衬了王淡人悠然闲适的特点。
B.“有人说:‘王淡人很傻’。”该句明贬实褒,起到了反讽效果;结构上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文。
C.本文略写王淡人为汪炳治病的过程,仅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这一情节,目的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结尾处“一庭春雨,满架秋风”,以景作结,含蓄地表现出了王淡人的志趣,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8.文中画线处大门通道里的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汪曾祺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王淡人身上的“人性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及字幼几,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迁枢密直学士,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

(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

材料二:

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节选自《说苑·敬慎》,有删减)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断句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在答题卡上。
及资性A清介B治尚C简严D喜慰荐E下吏F而乐G道H人之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文中指京官调到地方任职。京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是因为犯事而被贬官。
B.荣枯,指使人穷达,与《大学之道》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齐”用法相同。
C.相公,在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此称呼。
D.“必矜其聪明”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是郑州人,曾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因他有才能推荐过他;他在多地任要职,去世后获得殊荣。
B.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不要因此引来祸端,但李及不以为意。
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此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果断处置了他,由此立下威信。
D.王旦认为李及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败坏曹玮的功绩,故推荐李及做曹玮的接班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
(2)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14.材料二中众人认为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释:①百年:一辈子。②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故称秋日为西候。③北梁,北边的桥,代指送别之地。④奉:侍奉,照顾。⑤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气氛。
D.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16.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2-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凛冬时节,围坐香屑小炉,手握诗词半卷,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共品茶香……最近,多地掀起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①旭日东升,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据统计,“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各电商平台上更有上万件有关商品。与此同时,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再次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B《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其厚重广博已经②颠扑不破;同时,一个文化传统如何走入当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同样还需要不断地年轻化、仪式化,被赋予新的内涵。除了茶本身之外,年轻人更重视的还是社交价值,比如精致的摆拍、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等等。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③附庸风雅:出去喝个茶,还讲究穿搭、出片,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其实,人的消费行为,大体都是有多元意义的,哪怕满足④口舌之快只是品茶的一小部分目的,但只要能在过程中感受到喝茶带来的美好,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足够了。

18.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三处使用有误,请写出序号并进行修改。
19.文中A、B两处引用,一个提供了出处,一个没有提供出处,原因是什么?
20.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提及茶事的文字有260余处,涉及很多有趣的茶礼茶俗。请结合原著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一经提倡,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拘的弄成刻板的。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这种笑本身就可笑。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挂了幽默的招牌,小花脸当然身价大增,脱离戏场而混进文场;反过来说,为小花脸冒牌以后,幽默品格降低,一大半文艺只能算是“游艺”。

2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与“像口吃、口头习惯语、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等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语义基本相同,你认为原句和改句相比,哪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22.文中画横线语句是一个论证,请分析其推理结构,完成以下填空。
论据1:提倡国货增添了冒牌+论据2:幽默不是能大批出产的东西
隐含前提1:提倡就容易大批出产十隐含前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求真中学某文学研究小组在读了《复活》(节选)后,对其主人公与《雷雨》中主人公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聂赫留朵夫与周朴园、玛丝洛娃与鲁侍萍,两对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类似,但两对主人公所处背景、后来的所作所为均大不相同。

针对以上材料中两对主人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你有什么思考?请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文学短评,体现你的思考。

任务二:四个人对于“尊严”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你对尊严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90.65汪曾祺(1920-1997)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刘向(约前77-前6)  《说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王勃(650-675)  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4《红楼梦》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逻辑问题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文化积淀  任务驱动型作文  乐学 善学  生命礼赞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