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湖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17-07-19 1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始于六朝志怪。放眼二十四史,其叙述者无不扮演无所不在的第三人称目击者的角色,历史人物的一切言行(除了心中所想与“密语”),史家都了如指掌。史家的这一叙事方略,可以说是职能使然。盖史家需要完整地把握全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视野之内,全知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责任。与史家相比,志怪小说家不需要宏大叙事,他对仙、鬼、怪的世界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定人物的见闻既是志怪小说家了解仙、鬼、怪世界的必要渠道,也是他取信于读者的必要条件。第三人称限知叙事遂应运而生。《搜神记》《幽明录》《搜神后记》随处可见这样的实例。比如《搜神记》卷一九《张福》:

鄱阳人张福船行,还野水边。夜有一女子,容色甚美,自乘小船来投宿,云:“日暮畏虎,不敢夜行。”福曰:“汝何姓?作此轻行,无笠雨驶,可入船避雨。”因共相调,遂入就福船寝。以所乘小舟,系福船边。三更许,雨晴月照,福视妇人,乃是一大鼍,枕臂而卧。福惊起,欲执之,遽走入水。向小舟,是一枯槎段,长丈余。

所谓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说作者不能自由地发布信息,而只能借助小说中的某一人物发布信息,作者不能告诉读者“这个人物”所不知道的任何内容。在《张福》中,“这个人物”是张福。读者随着张福乘船来到“野水边”,读者借助张福的目光见到鼍怪的前后表演;作者仍然是故事的叙述者,但没法对故事做“全知”的描述——张福所看见的“容色甚美”的“女子”其实是鼍怪,作者也只能照张福所看到的假象来叙述;张福最终知道了“女子”是鼍怪,真相浮出水面,作者也跟着他恍然大悟。作者没有讲述任何一点张福所不清楚的情况。张福的见闻限制了作者知晓的范围,相关的信息,无论真假,都只能由他提供和确认。

《张福》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方式来讲故事,其效果是多方面的:一是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讲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提供证明人的过程;二是故事讲得更为曲折,有悬念意味。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可以给文体带来新的面貌,新的震撼。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讲述,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六朝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历程来看,由子部小说而传奇小说而话本小说而章回小说,每一种小说文类都有其若干典型特征,其中叙事方式的变化与丰富,是其典型特征的重要部分。就传奇小说而言,第一人称限知叙事是唐人传奇区别于子、史、志怪的显著特征,表明唐传奇作家有意在子、史、志怪的传统之外寻找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就话本小说而言,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和讲述者随时插话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是话本小说区别于宋以前各种叙事文体的显著特征。

叙事方式的演变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六朝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这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叙事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节选自陈文新的《论子部小说的文学特征》,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肇始于六朝志怪小说,这种叙事方式源于作家本身对于仙、鬼、怪世界的不甚了解和取信读者的需要。
B.二十四史的叙述者扮演着无所不在的第三人称目击者的角色,大概是因为他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完整地把握全局,并进行宏大叙事。
C.在《张福》一文的叙事过程中,作者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这一方式,由不知到知,皆以常人的逻辑思维为起点,描绘了一次奇异的见闻。
D.所谓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指作者只能借助小说中的某一人物发布信息,作者不能告诉读者“这个人物”所不知道的任何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方式来讲故事具有多方面的效果,譬如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可以将故事讲得更为曲折,有悬念意味。
B.六朝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中国对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C.第一人称限知叙事是唐人传奇区别于子、史、志怪的显著特征,表明唐传奇作家有意在子、史、志怪之外寻找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
D.话本小说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和讲述者随时插话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这是话本小说区别于宋代以前各种叙事文体的显著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可以给文体带来新的面貌,新的震撼。《张福》这个故事,如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方式来讲述,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与原小说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B.根据上文所述可知或可推知:《张福》采用的是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而《廉颇蔺相如列传》采用的应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鲁迅的小说《祝福》采用的则是第一人称限知叙事。
C.《张福》中“容色甚美”的“女子”刚一出现,如果作者以全知叙事的方式提醒读者,说她表面上是个美丽的女子,其实是个丑恶的“鼍怪”,小说也就没有悬念和吸引力了。
D.每种小说文类在叙事方式的变化与丰富上都有其典型特征,如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传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限知叙事,话本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这些就是子部小说的文学特征。
2017-03-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B.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C.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D.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为掌管户籍、科举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
B.漕运,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C.盐课,即中国古代的盐税,是中国历代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始见于夏朝。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森通情达理,化解兄弟阋墙。他在担任太平知府时,有兄弟俩前来打官司,马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感化了兄弟二人。
B.马森刚正不阿,公正处理案件。他担任江西按察使时,有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害妻子,他不顾地方高官的阻力,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C.马森忧心国事,剖析经济困局。他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一方面因为战事频繁,军费开支增大,一方面因为皇帝减免租税导致国库收入减少。
D.马森敢于进言,劝皇上广开言路。他认为皇上很多政策只能解燃眉之急,没有深入考虑到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元气,应多听听臣子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
(2)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2017-03-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白 帝

杜 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戎马:战马。归马:从战场归来的马。②诛求:索要,征收。
8.诗歌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婚后终日操劳、披星戴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3)《小石潭记》中,作者看到周围绿树环抱、幽静无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留,便离开了。
2017-03-14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十,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于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一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明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E.本文语言轻松诙谐、简洁自然,记叙了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反映出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12.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3.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2017-03-14更新 | 42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陈道明:让世界无奈于我

沈青黎

陈道明一直被视为演员中的“异数”——在这个媒体热衷于制造话题的年代,他鲜有话题,也不迎合他人制造话题;而作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男演员,他时常以演艺圈边缘人自居,对自己的身份若即若离。

陈道明有着公认的好演技,却经常以戏子自居,对给予自己荣耀的演员这个职业没有太多好感。但无太多好感不代表不敬业,他尊重自己的职业特性,珍惜上天赐予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方式,拍戏时迟到早退、不做功课、现场摆谱等情况从来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陈道明是从慢时代里走过来的,沉默冷峻如他,也常常会在接受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提及早年的拍戏经历:那时候,一部小电影拍上四五个月,为一部40分钟的独幕话剧,全剧组去车间实习3个月,都是常有的事。大家想法都很单纯,戏能不能拿奖、能不能火、投入和回报是否成正比根本不在创作概念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演员变成了一个高负荷、高回报的职业,拍戏也变成了一件非常浮躁的事。很多剧组一开工,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提高效率,能赚多少钱。大环境的改变让陈道明很不适应。他屡屡强调:“我是文艺圈的人,不是娱乐圈的人。”但旧时的文艺圈逐渐分崩离析,让他无所依凭,内心的纠葛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冲突,陈道明只好选择了精神上的遁世:他不再看电视,也不读报,不看小说,而是寄情于书画和钢琴,并努力钻研古籍,将自己修炼成最具文化修养的艺人。

1990年拍完电视剧《围城》之后,陈道明一直保持着拍一部戏歇两年的节奏。不想演的片子,给再高的片酬他也不演,可一旦接下一部,他就会踏踏实实待到杀青,相比那些四处串戏赶工的年轻演员,他反倒成了全剧组最清闲的人。他拍戏还有个癖好,那就是不带工作椅,有时一站就是一天,因为“想保持精神的亢奋,不给自己犯懒的机会”。看到这么大牌的艺术家都站着,整个剧组只好全体陪站,陈道明也因此落下了“难搞”“不好合作”的名声,但他对此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解释说:“我并非不好合作,只是觉得你首先要尊重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才会尊重你。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

陈道明的名字取自《道德经》,暗合“道常无名”之意,但他认为自己不算个得道之人。“按照老子的境界,得道的人身上应该有一种包容万物的平和,无为而无不为,而我还残存一些金刚怒目之气,对大多数事情我可以避开、忍让,但是对我参与的事,我就得把自己认为不对的那部分都统一好。”为了达到这种统一,陈道明在许多事情上特别有原则,比如他要拍戏,那么从进入剧组到拍摄结束前,他会一直穿着戏服。在他看来,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神韵,必须想个办法,让没有感情的戏服“附着”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楚汉传奇》拍了六个月,陈道明就把其中的几套戏服穿了六个月,期间从未穿过别的衣服,即便回家也依然穿着刘邦的衫裤。拍完戏把衫子一脱,他才变回了他自己。

因为气势难掩、言论率真,陈道明往往被认为孤傲、冷漠,甚至难以接近。拍《一地鸡毛》时,导演冯小刚最担心的就是陈道明太孤傲,演不好那个处处讨好他人、左右逢源的小职员小林。可一进剧组,陈道明就像小林附身一样,十二分殷勤周到,处处赔着小心,每天收工后还帮忙收拾东西,对任何人都笑眯眯的。而戏拍完吃散伙饭的那天,他连个过渡都没有,“唰”的一下就离开了小林,脸上又恢复了那种波澜不惊的表情,周围的人都大为诧异,冯小刚感慨:“你这变得够快的!”他淡淡一笑:“这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个戏子。”

“戏子”这个词,含有很深的轻视意味,陈道明却坦然笑纳。在他看来,现在的文艺结构跟旧社会的草台班子颇为相似,艺人努力迎合社会商业大潮的需要,甚至不惜丢掉底线,这点还不及旧时的戏子,所以他宁可当个有操守的戏子。圈内人都知道,陈道明演戏对片酬并不计较,但假如对方开出的片酬过高,他反倒要再三斟酌,更加留心剧本的质量。

只要剧本合适,时间和心情都配合,陈道明接戏并非不爽快,但他“只负责踏实演戏,不负责配合媒体塑造自己”。至于后期的宣传,他乐意配合,但绝不迎合。有人说他太傲,他也照单全收,他认为:“傲不是一件容易事,谦虚倒是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

陈道明常说自己是个对人生设计感差,也不想有设计的人,而节制和疏离是他与世界交流的方式。至于这种交流带来的副产品,比如褒贬、毁誉,他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可以,就像冷了就加件衣服、暖了就脱一件,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容易受刺激的是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选自《读者》2014第1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有人说:“他,是演艺界永远的一股‘清流’。”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近四五年,在不多的接受采访的时候,陈道明已不局限于指正身边所见的不满,他开始公开批评国内品质低劣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圈内急功近利的风气。
“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他更不理解的是,那些烂剧的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员还要在那里装模作样、声泪俱下地演,越认真演却越加重了这种假。

——丁尘馨 马海燕《陈道明:倔强为人》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道明一直被视为演员中的“异数”,他鲜有话题,也不制造话题,因此他认为自己是演艺圈的边缘人,甚至不承认自己演员的身份。
B.文章通过对陈道明言行及经历的叙写,表现他率真、敬业、淡泊等与众不同的个性,是“演艺界永远的一股‘清流’”。
C.大环境的改变让陈道明很不适应,他的内心无所依凭,只好选择精神上的消极遁世,寄情书画、钢琴和古籍,将自己修炼成最具文化修养的艺人。
D.社会商业大潮滚滚而来,艺人们努力迎合,甚至不惜丢掉底线。陈道明认为这点还不及旧时的戏子,他宁愿以受人轻视的戏子自居,做个有操守的戏子。
E.陈道明用节制和疏离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从不设计自己的人生,对由此带来的褒贬毁誉泰然处之,因为他已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5.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6.陈道明说:“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请结合材料概括,这种“无奈”体现在哪些方面。
17.“傲不是一件容易事,谦虚倒是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陈道明这一观点的看法及获得的启示。
2017-03-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