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18-10-16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论述类文本阅读

史记 (吴智勇)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 、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汇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之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1.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C.《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这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
D.《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之先河 ,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仅凭《史记》,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B.《史记》融入了司马迁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的一部。
C.《史记》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D.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B.司马迁凭借其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创作了《史记》,这部书中蕴涵了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
C.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人以鼓舞启迪。
D.《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威夷之焰

刘成章

我的眼睛贴着飞机的舷窗。夏威夷的大岛小屿以及礁岩,通通被雪白的浪花镶了个边,就像置在白色缎子上的一些珍贵文物,令人心醉神迷。而白云游荡的天堂,每一寸都像刚刚洗过,亮堂极了,清爽极了,但也简约极了,甚至不曾看见一只鹰雁之类的高飞的鸟。

第二天,我们租车在考爱岛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便已越过人烟的边界,进入了萧蓊郁郁的山野之中。我们走下车来,踩着满地的碧绿看山,山是那么高峻巍峨,在它的垒垒坚石和浓浓植被之中,谁知会隐藏着多少远古信息。顺手摘了些浆果放到嘴里咬咬,发现凡是枝上滚圆的东西,黄的、红的、紫的、硬的、软的,里面都悄悄地结下了籽粒。

“咯咯民——”突然,响起一声雄鸡的悠扬啼唱!我心上一怔,想:难道这儿还住有人家吗?巡睃了又巡睃,这儿绝无人家,片瓦也无。而鸡们却即刻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若霞块,若缎块,若雪块,若煤块,若金秋田畴之块,若燃烧的火焰……它们都有着我们心中稔熟的外观和动作,亲切而可爱——只是比我们常见的小了一个型号。它们悠闲地走动于大树根底、青草坪上。我们太惊奇了!

这些鸡难道是某种野鸡?显然不是。它们不但与家鸡的模样完全一样,性情也温顺。它们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毫无惧色,甚至任着你随意碰触。它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一路上猜猜想想。

后来到了繁华的市中心,发现无论是公园里还是街道上,到处都有这样的鸡,它们有的低头觅食,有的缩起一只腿像诗人似的构思着作品,还有的母鸡,居然带了一毛茸茸的鸡雏,优哉游哉地横穿马路,而警察却在指挥来往车辆为母子们让路。

夏威夷天气炎热,仿佛全是由遍地燃烧的花朵所致,而这些鸡,就像是那些花朵的拷贝物——它们是会吃会走会唱的春色火焰。

原来,夏威夷是个由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一串岛屿,与世隔绝着,起先没有人也没有动物。后来终于来了人,人带来了牛羊猪狗之类家畜,也带来了鸡,百余年前,这儿逢上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好些养鸡场被吹得七零八落,鸡们死的死散的散,散的流落在四野八荒。但由于这儿不存在狼、狐之类的野兽,加上气候条件优越,这些鸡们便幸运地存活了下来,繁衍生息,最终野化,但它们的血管里却流着家鸡的血液。

我于是了悟,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不总是一味地简单传承,有时还会流转,会出人意料地逸出既定的轨道,打破原来的格局和秩序,由依附变为独立,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从而别开生面。

我们在餐馆就餐,吃了一通“夏威夷鸡”,心想,夏威夷到处是鸡,是否就是先前看到的鸡?后来知道我们全想错了,夏威夷随处可见的这些野家鸡,是被政府和社会严加保护的,任何人不得随意侵害;食用的鸡毫无例外地出自一些大型养殖场。

终年飘香的夏威夷,花开不凋的夏威夷,它把草籽、昆虫和全部的爱,悉数提供给这些野家鸡,由它们游走,由它们享用,由它们以自己的意志生活,祥和安静地度过一生,这里显然是鸡们的桃花源。

此时,白云蓝天之下,温和湿润的海风之中,那些红的白的黑的芦花的夏威夷野家鸡,正迈着华尔兹的方步,何其舒心和自在,鸡们一时兴起,居然孩子似的打闹起来了。其中一只气宇轩昂,肉冠如颤动的火焰,背覆白羽,胸腹和尾巴黑中透着蓝绿,打闹中它最为显眼。当它遭到围攻的时候,竟嘎嘎地飞上树丫,而另一只也跟了上去,它的嘎嘎声随之爆开,接着,整个鸡群热闹起来了,谁也说不清那是多少声音,生命的洒脱宣泄,此起彼伏,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热烈到了极点。好大一阵子,才重归寂静。

(选自2018年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描写从飞机舷窗俯瞰所见到的夏威夷景色,从海面写到天空,层面分明,画面优美,读之令人沉醉。
B.文章在写夏威夷鸡的出场时,别具匠心地运用先声夺人的手法;先闻其声,设置悬念;再绘其形,令人惊喜。
C.夏威夷鸡旁若无人,随处可见,甚至阻碍了交通,却受到夏威夷政府和社会的保护。对此,作者心中不以为然。
D.文章不仅描写了夏威夷鸡的种种特点,还由此触发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从而丰富了文章意蕴,提升了文章境界。
5.画线的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如何理解标题夏威夷之焰的含意?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丰富多彩的方式阐释、弘扬着核心价值现,满足着人民大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各族人民带来认同感。例如,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熟于汉代,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来特有的时间制度,指导着人民大众的农业生产、衣食住行、民俗活动等,进而融入并丰富了中华民族顺天应时、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的人文精神。又如中国剪纸是民间艺人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传统技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起源于汉代,自唐朝开始盛行,并流传全国,既在刺绣、制衣、雕花、建筑等领域具有“打样”的实用功能,也能满足装点生活或者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审美和社交需要,表达了中华民族祈福纳祥、和合美满的精神追求。目前,我国有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39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1308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曰前,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动漫专业的近百位师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共同向8位民间工艺大师拜师学艺,争当非遗传承人,立志弘扬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当前,国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工时长、产量低、成本高、实用性差等,正面临着“人走技失”“后继乏人”的问题。

应该说,广州美术学院的拜师仪式给非遗传承困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通过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大学生如何传承传统的“非遗”技艺,而学生也将走出校园,深入了解“非遗”的作坊和行业;非遗传承人提高技艺方面的指导实践,高校则可以提供学术资源与教学资源支持,共同打造“非遗”项目特色专业和课程,培养“非遗”高层次人才。

除此之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性、传播性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它们如果想要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就必须紧密结合现代的话语体系和年轻人的审美感受,创新传播方式、提升设计感。《国家宝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电视化语言和明星讲解人,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让冷冰冰的文物走进了年轻人的心里。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三

2018年2月,北京卫视《非凡匠心》第二季正式开播,这档节目将镜头对准了中国传统工艺及其传人,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作为《非凡匠心》第二季的合作伙伴,京东众筹通过互联网渠道和自身的流量优势,为节目中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和销售平台,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人群开始关注一直默默无闻,甚至是几乎失传的非遗文化。

据统计,《非凡匠心》第二季第二期的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四,第三期的收视率更是获得了同时段排名第二的好成绩。不仅如此,《非凡匠心》的口碑也与收视率呈现正比,其豆瓣评分高达8.9分,众多网友表示被节目中的工匠精神震撼到了,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非凡匠心》的火爆并非没有原因。近几年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越来越强,在十三五规划总纲领的指导下,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方案。不仅如此,“匠心精神”也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各个行业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众筹平台,京东众筹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流量优势,京东众筹希望与《非凡匠心》联手让非遗文化和产品走进更多人的视线中。

(摘编自“中国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各族人民带来认同感。
B.截至目前,我国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名录名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量居世界之首。
C.—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时长、产量低、成本高、实用性差,因此,总理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D.京东众筹与北京卫视联合推出的《非凡匠心》第二季节目深受观众欢迎,也赢得了网友的广泛好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成熟于汉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时间制度,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融入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精神。
B.剪纸这种传统技艺源于汉代,盛于唐代,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可以满足审美和社交需要,表达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追求。
C.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普遍面临“人走技失”“后继乏人”的问题,广州美术学院的做法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D.京东众筹的参与,为《非凡匠心》第二季节目中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和销售平台,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它们。
E.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保护和发展方案“匠心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精神动力。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0.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刻毒
11.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所选文段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018-10-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漫成一首①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即现在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②联拳,屈曲貌。③拨剌(bōlà),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大异其趣。
B.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与一、三两句的“静”景对比鲜明。
C.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5.诗歌最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其内容,说说其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
(2)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__________,冷漠,凄清,又惆怅。
(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__________,不带走一片云彩。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将焉取之?
(5)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18-10-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