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期末 2020-02-19 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 “外求光辉”。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
B.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楚。
C.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
D.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
B.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C.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D.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2018-11-12更新 | 394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安达市育才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来查干湖

李旭光

①查干湖美,美在秋天。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声和诵经的吟唱声,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②查干湖美,美在秋水。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目光定定地凝视着你。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③查干湖美,美在秋草。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个小时。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褥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这时,肥硕的菱角,黑黝黝的,已经成熟。记得小时候开那达慕大会时,总有一些小商贩,将菱角煮熟后对半切开,用粗瓷碗盛着叫卖。孩子们用菱角那略朝里弯曲的锋利的尖儿,把果肉从菱角壳里抠出来,送到嘴里,吃起来真香。荷花的莲蓬籽,连同泥里鲜嫩稚白的藕都已成熟,渔民们却不舍得去捡拾,任由它们在湖中自在地散落,肆意地蔓生。

④秋天的查干湖,是水鸟的王国。从8月底到10月初,在北国圣水中完成季节性侨居、顺便又繁衍后代的候鸟,几十万只之众,从四面八方向湖中翔集。对水禽颇有研究的鲍鹏友局长告诉我,这里面有天鹅,有丹顶鹤、白鹤、灰鹤、苍鹭、白鹳,有大雁以及其他近百种水禽,其中,光是野鸭,就有针尾鸭、绿头鸭、赤颈鸭等20多种。一时间,湖中用来接待“客人”的蒲苇显得容量不足,鸟儿们吵闹着、争抢着、嬉戏着,一边庆幸着对圣湖的占领,一边抓紧时间在这里捕鱼啄虾,补充能量,同时讨论着生活琐事,谋划着南归的路线。

⑤秋天,湖中的鱼也肥了。南湖的水草茂密,草根鱼、青根鱼长得特别快。夏天到南湖垂钓,听到“咔哧”“咔哧”声,那是草根鱼进食的声音,“嘎巴”“嘎巴”的声响则是青根鱼的。青根鱼被渔民归类为牙鱼,它们非常爱吃田螺、河蚌等贝类,因此青根鱼的牙床后面有个冲压床一样的凹凸槽,骨头自然是极硬的。渔民在食用青根鱼前,都要先把这块骨头取出来,做成小饰件。青根鱼的肉雪白、细腻,口感极爽,是湖中的上佳之品。每年冬捕时,南湖的青根鱼一出水就极畅销,大的四五十斤重,一两米长,一斤就要卖到1 00多元钱。在北湖,鲢鱼、鳙鱼、鲤鱼、湖虾,俱为上佳之品。尤其是北湖的鳙鱼,俗称胖头鱼,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冬捕时,湖面上人潮涌动,车如流水,冰晶雪国里蒸腾着节庆的热浪。

⑥秋天的查干湖,最美的还是渔民。春天投放鱼苗,夏天管护,到了秋天,终于眼见着湖里的鱼肥了、大了,将整个湖都胀满了,渔民便美在了心里。他们这时开始收拾冬网,做着冬捕的准备。干活累了,几杯酒落肚儿,他们在一起海吹神聊,什么泥鳅用皮肤、肠道呼吸啦,胡罗鱼要在河蚌里产卵啦,老头鱼会冬眠啦,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选自《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有改动)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是说,游湖契合着人们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之心,游湖看到的不只是湖中美景,还有对人生过往的回忆。
B.菱角煮熟对半切开,用菱角尖儿把果肉抠出来吃,渔民食用青根鱼把硬骨头取出来做成饰件,这些写出了查干湖特有的生活场景和当地人的慧心巧思。
C.第四段对水鸟进行了详细描写,不仅用数字写出了水禽的数量之多、种类众多,而且生动地描述了鸟儿们争抢地盘、捕食的场景。
D.本文语言清新优美,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展现秋天的查干湖之美,以“查干湖美,美在秋天”为开头,照应题目,以它为主线,脉络清晰。
5.请赏析文中第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6.查干湖的秋天美在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2020-02-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7.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8.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古代专指黄河,今指一般河流,这属于词义扩大。
B.侯,古代爵位之一。我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D.《史记》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10.翻译下列句子。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020-02-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古代诗歌阅读

千秋岁·水边沙外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②。携手处,今谁在?日边③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本词作于诗人因元祐党社祸被贬期间。②指作者当时在京师供职秘书省,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③日边,典出《世说新语》,喻京都帝王身边。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描写了一派热闹的城郊早春风光,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忆昔西池会”至“今谁在”两句,追忆当年与同僚飞车赴会的盛况,抚今追昔,词人发出“今谁在”的凄怆悲呼。
C.“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广之深。
D.全词语言清丽俊逸,情韵天成,画面凄美,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感人至深。
12.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请结合全诗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3.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的正确的一项是
A.步(dù)            (ruǐ)            脉脉含情(mài)     (jùn)
B.陌(qiān)        车帷裳(jiān)   (gāo)            (ruí)
C.横赋诗(shuò) 丑(kuí)            业(yì)             (xuán)
D.杂(wú)            益(pí)             (niù)            蛟(qiǎn)
2020-02-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放厥词 趋焰附势 鸠占鹊巢 缈茫
B.陨身不恤 络绎不绝 销声匿迹 杂揉
C.淡泊名利 清流急湍 事殊世异 砥砺
D.连篇累牍 金榜题名 青青子衿 提携
2020-02-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客服__________的保守思想。
②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___________的行为,公安部门更应该加大惩处的力度。
③报载,某贪官在法庭上受审时,竟然要求法官放他一马,情愿不做官,回家去种田。这种___________真是可笑至极。
A.举棋不定   违法乱纪   不情之请
B.畏首畏尾   违法乱纪   厚颜无耻
C.畏首畏尾   铤而走险   厚颜无耻
D.举棋不定   铤而走险   不情之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