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3-09 1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fèn))张,遒〔jìng)动进,狂猖中和;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B.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fǔ)、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密的老(tāo)吃净了。
C.握住镰(bǐng)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粗厚的老(jiǎn)。
D.对于人们(zèng)恶(wù)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祥的声音,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2018-02-01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麟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甲]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乙]他是在瓦解一块铁板——举手投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丙]孔孟都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我倒并不是反对人群,但人群中如不给个人以选择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自由,这人群就不值得留恋,还不如“一而不党”,没麻烦。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毛麟角B.并且
C.津津乐道D.一而不党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声喧哗、不按序排队、不尊重当地风俗在出境旅游客不文明行为排名中位居前列。
B.据报道,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建成后将对汽车的功能符合性、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性能进行评估,同时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和认证。
C.为使校外培训机构更加规范,教育部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D.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正逐步走入普通人的生活,这不仅引发了人们对自身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2020-03-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道路是由一地通往另一地的路径。中国人很早就会修路,秦始皇统一中国,修驰道四通八达,他老人家自己也坐了安车,经常在路上走。安车的样子,从兵马俑的出土坑里可以看到,没有减震设备,所以,___,否则,上千里路走下来,皇帝的屁股也颠散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我国道路的规模和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____: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径五个等级。可见,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想得知信息而不能,容易陷入恐慌状态。如今,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整合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信息再无时空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主动或被动地接触“爆炸”的信息“碎片”。

我们有太多的媒介资源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信息的制造速度早已超过了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于是信息的“冗余”伴随着媒介的飞速更新悄然产生。它给当代人造成的困扰比之信息困乏有过之而无不及。信息以排山倒海、无限量递增的速度把现代人淹没,一个信息严重超载的不可承受之重的时代正在开启。当人们以有限的精力不断地“超支”处理无限的信息时,注意力难免会被分散。注意力的稀缺是信息过剩时代的必然产物。信息的严重过载,而人们精力的有限,这就导致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从而不断确保自己能够跟得上这个“分”新“秒”异的时代步伐——而这一切,就意味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无论是严肃深阅读还是碎片化浅阅读都是读者的自主选择,但当一种阅读方式逐渐流行甚至泛滥的时候,便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与评价。碎片化阅读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存在的意义价值:它单位信息量大,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耗时少,效率高,可以使人们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网络电子终端,海量信息便唾手可得,知识的获取变得简单;它可以快捷、及时、交互、充分地将零碎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尤其适合当下空余时间渐趋零散化的大众的需求。这些是传统纸质严肃深阅读很难具备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时代阅读新风尚。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碎片化阅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它让我们注意力涣散,形成思维惰性,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历史感逐渐消退。

王蒙曾感慨:“虽然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讨论、思维变得普泛化、浅薄化、零碎化、快餐化,成了无中心、无目标、无深思熟虑的‘三无’浏览。”当碎片化阅读成为一个社会的常态阅读方式时,或许我们该思考的是:究竟是我们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知识获取,还是碎片化阅读从根本上绑架了我们?

材料三:碎片化阅读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但又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获取多元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这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如果用户为了特定目的而不断延展阅读领域,即使读的都是短文章,所获信息也可汇聚成深度的认识。

对习惯于借助电子媒介进行阅读的人来说,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不断提高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保证信息安全和信息协同等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要让他们知道电子深读的意义、策略、方法、路径,养成将浅阅读信息予以系统整理与标记进而深入思考的习惯,或者让他们能够基于浅阅读顺利转向深入的电子或纸本阅读。因此,要促进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书刊出版传播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阅读和纸本阅读,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走融合媒体发展之路:由平媒或网上推荐试读,引向纸质或电子深读,然后走向网络分享与共读,促进更广泛、更深入的全民阅读与文化生产。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想得知信息而不能,容易陷入恐慌的状态;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限量递增的信息也让人们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
B.碎片化阅读将零碎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尤其适合当下空余时间渐趋零散化的大众的需求,但是同时也会让我们注意力涣散,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
C.碎片化阅读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但是它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获取多元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D.注意力的稀缺是信息过剩时代的必然产物,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从而不断确保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整合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海量的信息伴随着媒介的飞速更新悄然产生,给当代人造成了困扰。
B.采取何种阅读方式看似是读者的自主选择,其实是时代的选择,当代人已经不可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
C.随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知识获取,导致从根本上被碎片化阅读绑架,无法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D.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的区别主要是阅读目的不同,如果用户为了特定目的而不断延展阅读领域,即使读的都是短文章,也是深度阅读。
2020-03-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