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 高二 期末 2020-04-12 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当然,家庭之中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另一方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东汉时期的宋弘,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强调人伦道德,重视家庭和谐,并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这种规范对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B.家庭成员各有其角色,各有其所承担的责任,家庭内部也难免有摩擦,所有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家庭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
C.百善孝为先。孝是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机制,对家庭稳定及至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得到普遍奉行。
D.男尊女卑在汉唐并不明显,但需要批判的是,男尊女卑现象却在宋朝以后变得比较严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再分述“孝道”与“夫妇之道”对家庭和睦的作用,从而论证“家和万事兴”。
B.文章借助《礼记》引出观点,总述协调得好的家庭关系是“家和万事兴”的前提。
C.文章用举例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孝”的品质的。
D.文章借助对“男尊女卑”现象的批判和“富不易妻”事例的肯定来论证夫妻之道,提出对夫妻之道去粗取精意义重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诞生生命、凝聚情感、传承文明,因此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幸福。
B.要让家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就应该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理想和事业,弘扬祖辈可贵的精神意志。
C.西方通过教堂培育人们懂得报恩的品质,而中华文化则通过家庭培育进行。
D.对我们而言,封建社会那些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故事依旧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020-03-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专题报告》)

材料二

“故宫太和门前的狮子为什么要烫45个卷发”“颐和园的十七桥为什么是十七孔”……这些关于传统建筑细节的有趣问题,在“宫殿君”发布的头条号文章和西瓜视频中都能找到答案。“宫殿君”不仅发布关于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的知识,还在微头条上发起了“每天猜一物,涨点小文化”的活动,鼓励网友参与讨论,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互联网平台除了自身在为传统文化“活起来”进行各方面的尝试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要赋能于传统文化,让更多传统文化拥有符合时代元素的传播和平台,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酷狗直播作为以音乐为特色的直播平台就推出了“非遗+直播”的新玩法,有效地呈现传统文化之美,并得到了许多年轻用户的支持和热爱。在去年9月,广东粤剧院大型古装轻喜剧《狮吼记》在酷狗直播上隆重上线,作为隽永非遗季的开场大戏,吸引了24万观众围观,酷狗直播还细心地添加了字幕,尽最大可能让观众“无障碍”“零门槛”地接触传统文化。

(摘编自2018年5月8日《南方日报》)

材料三:

《国家宝藏》收官后,央视再现文化综艺爆款。“把古诗文给唱出来”,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近日播出后,赢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口碑。在豆瓣上,网友打出了9.2的高分。同样是推动古诗词在当下的传播,相比《中国诗词大会》的背诵比试,《经典咏流传》形式上更为灵活,除了直接唱之外,还在作品歌词上做了演绎发挥,加入了“创作”成分,在“行”的层面比《中国诗词大会》进了一步。例如,唱哭观众的《苔》,正是在袁枚原诗基础上添加新词,扩充现代语境也加入了歌者的个人感悟和理解,从而感动无数观众。

复旦大学《诗铎》丛刊执行主编、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胡中行表示,对于普及传统文化,央视“先知后行”的思路是对的;但另一方面,“知行并举”很重要,有了“行”,在继承传统方面才可以走得更远、更扎实。

不过,尽管要知行并举,“行”的前提仍然是“知”。《经典咏流传》的不少作品却暴露出“知”上的不足。如刘桢的《赠从弟》和《男儿当自强》,虽然主题类似,但简单的混搭,既破坏了古诗的韵味,对歌曲也起不到升华意义,显得不伦不类。而《墨梅》《定风波》《鹊桥仙》等歌曲仅在原诗开头简单加了几句,这些词句和古诗词一比相形见绌,难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感。所以,改编、创作需要创作者们有良好的古诗文素养,能对原诗词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行”前不能忘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否则更易误人子弟。《苔》的刷屏,体现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认知都在提升,也说明传统诗词在当下的推广有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

(摘自2018年2月23日《解放日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3—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电商交易蓬勃发展,2015年增长率达到68.2%,2015—2018年增长率逐年下降,这或许与规模不断增大相关。
B.2013—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电商交易规模逐年递增,2015、2018年是规模增量最多的两年,交易规模分别达到42.1亿元、116.8亿元。
C.2013—2018年,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用户规模不断增加,2017、2018年是用户增长最多的两年,用户分别达到2.86亿人、3.84亿人。
D.2014—2016年,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用户增长加快;2016年增长率最高,传统文化用户增长率最低的两年分别是2014、2018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开头设计“故宫太和门前的狮子为什么要烫45个卷发”等关于传统建筑细节的有趣问题,意在激发人们的兴趣,这有利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
B.赋能于传统文化,让更多传统文化拥有符合时代元素的传播和平台,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网络平台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
C.酷狗直播作为以音乐特色的直播平台,推出的“非遗+直播”玩法形式新颖,有效地呈现传统文化之美,得到了不同年龄用户的支持和热爱。
D.在推动古诗词的传播方面,《经典咏流传》节目形式更加灵活,除了直接唱之外,还在作品歌词上做了演绎发挥,有一定的创造性。
6.根据文意,概括“知”与“行”的含义,指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知行并举”。
2020-03-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缘

王鸿翎

①枕香阁的女店主荠草有块镇店之宝,是块独山玉雕的挂件。这枚挂件在荠草心目中很重要,所以她轻易不敢给人看,生怕看到的人一入眼睛就剥离不开了。荠草把这块玉牢牢的锁在保险箱里,遇见非常投机的朋友来了,才把这块宝贝小心翼翼的拿出来让大家观瞻一下。再放在锦盒里收藏好。

②玉啊就这样跟了她十几年了,以前早晚都挂在脖子里,洗浴时才摘下。荠草就是拿自己的心血将这块玉养护的泛着晶晶亮亮的光泽,润泽中还沁着绿丝丝,很像荠草自己越来越散漫的思绪。闲暇时,她偶尔会想起玉的原主人,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萧,虽然后来萧因车祸身亡,但是,这块玉代表了萧对荠草深沉的爱,而这块玉之所以被荠草珍藏至今,也代表了荠草对萧的那份感情。

③这些年,荠草倒腾玉石,经历了也亲自过手了数不清的好东西,她在出手时只要觉得价格合适,从来都是毫不吝惜。

④玉的价格打着滚的翻了几番,荠草在出货时从没走过神失过手,所以,几年倒腾下来,她原来扎本的几万块早变成了几十万了,但是,她还是没有停歇的意思,仍然奔波在生意场上,乐此不疲。她喜欢听那种拿点钞机数钱的唰唰声,喜欢看自己银行卡上到帐的手机短信,喜欢那种每天都忙忙碌碌接待客户的感觉,更喜欢看顾客给自己讨价还价请她让利的神情。

⑤这天有点雨蒙蒙的,荠草刚到店门口就发现相熟的胖太太已经在等候了。这位胖太太是个购物狂,家里开的有矿,每次到荠草的店里就从未空手走过,这回她在荠草的柜台里看来看去却没有看中一件东西,眼里流露出一些沮丧的气息。

⑥她很期待地望着荠草,指望着她能给自己带来点惊喜,荠草却也有点无能为力。确实,这几次她去进货,除了感觉玉石的价钱在疯长之外,总感觉也没有多少打眼的好东西,这次自然也没有多少能让眼前的这位“玉控”来挑选。可是,这位胖太太就是不死心,她以前听说过荠草的挂件,但是从未见过,她就百般软磨硬泡地要求荠草把挂件拿出来让自己看看过过眼瘾。荠草实在推不过只好拿了出来。

⑦挂件一亮相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了胖女人的眼球。这枚挂件是一枚玉锁,有三寸多长的石链。咋看也没什么稀奇的,需要仔细地揣摩与打量才知道它的珍贵。首先这块玉耗料该有一方砚台那么大,中间剔去,然后将上边分段精雕细刻成十八个环环相扣的玉环,颗颗玉环上刻的有数不清的喜鹊,栩栩如生,底下的挂上有一对璧人在相拥,脸上的神情涓涓,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恰好有白玉一盘挂在天上。绿的是河流郁郁,碧的是树叶婆娑,灰白的是云雾腾腾,墨的是山石葱茏,如诗如画......更妙的是看着一大块,想必是沉甸甸的,握在手中却没有份量,原来中间都是镂空的,那雕工绝了,那意境也厚了。

⑧胖女人看的呆了,眼里出了火,她不由分说就出价15万,荠草竟然也呆了,按照她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这胖女人给了几倍的高价,确实让人心动。荠草犹豫再三还是卖了这块玉挂。

⑨胖女人欢天喜地的走了,荠草却早早的关了门。她突然没有了那份数钱收获的激动。荠草的心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天下来都感觉没着没落的。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妥了。这种感觉就像是走路鞋底下沾了张糖纸,又像新衣服上被蹭了油漆。

⑩晚上,荠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脑子里乱乱的,不知道想些什么。这些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荠草的心早已经很坚硬了,什么都不可靠,钱是硬道理。兜里只要有钱,什么东西还怕进不来?

⑪天快亮的时候终于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萧一扫往日的儒雅之气,指着她的鼻子大声地斥责她是一个贪财的女人,为了15万竟然把这么多年的感情都卖了!

⑫她猛一下地醒了,冷冷的月光照在她的腮边,一滴滴的泪水悄无声息的淌了下来,浸湿了枕头……

⑬第二天荠草就踏上了回乡进货之路。在老家那一家家的店铺里穿梭着,荠草盼着能再找到当年的那种雕工与材料的玉件,但是,却一次次的失望而归。也遇见了几件不错的东西,店家却告诉她这是非卖品,任她怎么磨破嘴皮也不出手。人家就明明白白的告诉她,这是自己的真爱,不可能拿去换钱。荠草突然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傻,她与这块玉相依相伴这么多年的缘分就这么被自己葬送了。看来她终与这玉无缘!

(选自《当代小小说300篇鉴赏》,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四段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荠草对做生意的乐此不疲,刻画了她沉溺于赚钱的形象。
B.小说中玉挂件对于荠草来说,既是一份感情纪念,也是荠草多年来对某种生活信念的坚守。一旦失守,犹如大坝溃于蚁穴。
C.小说标题是“玉缘”,到了文章结尾段又两次提到这个“缘”字,既是为了点题,也是为了呼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D.小说委婉曲折,语言如清泉低诉,幽默风趣。人与玉的缘来缘去,人与人的爱恨情愁,无非是自我灵魂的悟道和救赎。
8.是什么原因使得荠草把玉挂件卖给了胖女人?
9.有人认为小说以“荠草回乡寻找当年的那种雕工与材料的玉件,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做结尾好,也有人认为小说以“荠草做梦醒来时的表现”做结尾好。这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
2020-03-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少射与槊,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唐僖宗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镠率士进攻越、润州,平江、浙。除董昌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妖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伐。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同光中,赐玉册、金印。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镠学书,好吟咏。江东有罗隐者,有诗名,闻于海内,依镠为参佐。镠尝与隐唱和。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镠亦怡然不怒,其通恕也如此。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镠以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年八十一。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时有儒士谒于主帅,已进刺矣,见镠稍怠,镠怒,投之罗刹江,及典谒者将召,镠诈云:“客已拂衣去矣。”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斯亦近代之名王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世袭列传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B.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C.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D.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是指射箭。《周礼》中记载,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
B.刺史,原为巡察官员,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如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铁券,是君主专制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
D.“薨”,古代称侯王死为“薨”。我国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的称呼各有不同,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镠年轻的时候行侠仗义,有突出的军事才能。他征战黄巢,也曾率领士兵攻破越州,润州,平定了江浙一带,得到朝廷的认可。
B.钱镠不接受董昌伪命自己为两浙都将的命令,奉旨讨伐他。获胜后,朝廷赏赐钱镠铁券,任命宰相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
C.钱镠于唐昭宗时直至同光年间,被君王看重。钱镠治理钱塘潮造福百姓,但是也极尽奢华之能事,大兴土木。
D.钱镠曾与罗隐诗文唱和,他在诗文中对罗隐出言不逊,罗隐一笑了之。钱镠晚年改变处事方法,体爱下士,获得了美誉。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
(2)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
2020-03-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王安中

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快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

分兵闲细柳,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


[注]①此词是作者任燕山府路宣抚使时所作。②细柳:本为地名,汉代名将周亚夫曾于此扎营。③本指碑铭文字,这里指皇帝所书的文字(即犒饮大军的圣旨)。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极写边防部队的军容整饬,将士英武,展现出一幅兵强马壮,秋肃军威的雄伟画面。
B.“快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二句与辛弃疾的词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语意相似,艺术手法相同。
C.“分兵闲细柳”的“闲”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突出边防力量强大,敌人不敢侵犯,守军自然显得“闲”。
D.“回飞”二字连锁而出,“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承上启下;“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一种感恩戴德之情溢于言衷。
15.本词第二句“吴钩锦带明霜晓”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词意分析“吴钩”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词中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