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中 2020-06-27 3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敬畏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精神与道德品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德之人,敬畏圣人的思想理论;小人不懂天命而不加敬畏,对有德之人态度轻慢,对圣人的言说多有轻蔑。其中的“天命”实际上是指自然及其运行规律。那么,人类又为什么要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呢?这是因为,人类是自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级动物,须根据大自然的时节变化、气候变迁与星移斗转来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如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是依时节而变。这表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不仅如此,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每个人的衣、食、住、用、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和馈赠。因而,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而从自然生态史来看,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某些动植物就早已生活于地球之上。这就意味着,某些地球生物具有比人类更为悠久的地球生活史,人类应该对它们予以敬畏、尊重和爱护。

现代自然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每一生物物种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都有他人他物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并且,任何一个物种,上至人类下至一株小草或一只蚂蚁,也都有着自身的生存法则。也就是说,每一地球物种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就人类而言,站好“生态位”不仅要求人类必须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而且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且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生态位”,一方面,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过多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不断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如把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盘中美味,这些行为势必招致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物种的强烈回应与报复,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危机。因此,老子就曾告诫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说,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不争或没有自己的私利。恩格斯也警示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正因如此,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安排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用生态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恰恰是人类对自然心怀敬畏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人应该敬畏自然及其运行规律,敬畏是高尚的人所具心有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品格。
B.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比如人类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依时节而变。
C.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原因是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人要靠自然界生活。
D.自然界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法则,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并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并通过一系列论证,最后提出人类要对自然心怀敬畏的要求。
B.文章以设问突出观点,围绕原因,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C.作者从伦理道德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证,指出人类要生存必须调节好与自然的关系。
D.文章引用孔子、老子、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力支撑了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不应该妄言战胜自然,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最终都将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B.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总会面临始料末及的变化,很多时候开始的成功到最后却毁于一旦。
C.老子认为,人类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破坏自然,不能去争抢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样人类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D.如果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必将走向毁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 技术跟传统的3G、4G 技术有什么区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0、4G 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6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题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物是5C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难点实验室副主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钟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虑,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 别

特 点

1G语音时代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1G时代到来。

2G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3G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4G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信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需求。

5G物联网时代

速率更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从IG到5G,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 5G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互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由于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凡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万物互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提供可能。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技术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3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围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0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开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垢病。
6.5G时代来额,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2020-05-30更新 | 17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碗面的悲与喜

朱奚荭

面店不是很大,楼上楼下共60米见方。面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到了冬天,就只有一种,招牌羊肉面。店的位置也偏,位于城的东北角。

只是,城里的学子考上了大学,要背井离乡到异地求学,出发之前,到此店里吃一碗面,临走,咂咂嘴:“有一段日子吃不上这面了。”公务出差有些日子的人回来,先不忙着回家,却先来此店,吃碗面,解解馋,安慰苦熬了许久的胃。经年在外打工的人回来,吃了这碗面,恢复了味觉缓解了一路的思乡情,久经颠簸而恍惚的头脑这才清醒过来:“终于尝到了这老家的面,果然是回家了。”

面店举城闻名,源于面的味道之好。

据传,这面店追溯起来,还属于上个世纪的风光。世道变迁,人事沧桑,只是这面,还是祖宗留下的秘笈所成,还是那个味。徒闻其名、未尝其味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此面价钱很贵,尤其是招牌羊肉面,是其他店的一倍不止。来店里吃面的人,多是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外面不大的空地上,停的不是宝马就是本田。

这不,刚从那辆红色迷你宝马车上下来的贵妇,抱着一只黑色贵宾犬,款款地步入店内,用纸巾仔细地擦拭桌椅完毕后,才优雅地坐下。

“老板,来两碗羊肉面。”

老板是位跛足的中年妇女,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十年如一日。

她的绝活是本店的另一传奇,店堂里有再多的客人,她也能丝毫不差地记清楚几号桌哪位客人点的是什么面,面要软还是偏硬,拌面还是汤面,汤多还是面多;可以毫不费力地用丹田之音传到隔开两个房间的厨房里,那声音决不刺耳,反而会让人依稀感觉好像回到那久远的年代,悠长而有古韵。

不到三分钟,面就端上来了。其中的一只碗不是常用的陶瓷碗,有些特别。

贵妇也不在意,细致地挑着面吃,用另一双筷子从另一只碗中夹了面条喂那狗吃,店里的人见了,均见怪不怪的样子,各吃各的面。

不久,店里进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头搀扶着老妇人,两人一进门,店里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老人,那只贵宾犬也似乎看出苗头,朝两人吠了起来。

跨进门后,老头搀扶老妇人在一个角落里坐下,而后走到柜台,目光在价目牌上搜索良久:“我要一碗羊肉面,面多点。”老头从衣服的夹层里掏出一个黑油油的布褡裢,再从褡裢的某一层中捏出一叠有一元、五元也有几毛的零票,又点了一遍,交给老板。

面上来了,老头把面推给对面的老妇人,用筷子拌匀了,撒了些胡椒粉:“快吃,热乎的才好吃哩。”老妇人的脸被腾出的热气蒸得显出些红润,脸上露出孩子似的欣喜,用筷子伸进碗里,蘸了蘸汤水,放进嘴里嘬着,又挑起几根面,欠着身子要去喂老头吃,老头摇了摇头:“你先吃,我多要了面,剩下我再吃。”老妇人低头抿了口汤,又把碗推过来,让老头喝汤,老头固执地把碗推了回去,做出生气的样子。

老妇人这才开始吃面,吃得很慢,很享受,额头上渗着些小汗珠,老头见了,用桌上的卷纸仔细、轻柔地给她擦着汗。

老妇人吃了一半后就不吃了,把面推过去。那羊肉也没动,看上去,好像还是一碗才端出来的面。老头又推回去:“再吃些,把肉给吃了,我不爱吃那羊肉,有味儿。”

老妇人又吃了几口面,老头一把抢过筷子,夹起肉喂到老妇人的嘴边。老头把所有的肉喂给老妇人吃完,又夹了些面喂她,这才揽过碗,心满意足地大口吃起面来,没多久,一碗面连一滴汤也不剩了。

老两口互相对视着,眉眼里透着满足和快乐。

老头细心地给老妇人围上毛巾,两人搀扶着出门了。

“哟,这不是城东捡垃圾的杨老六吗,怎么今天也来这里吃面了?看来,这年头,捡垃圾的也发喽。”一位穿皮风衣的胖子夹着一股寒风进来,嘴里嚷着。

隔桌上,那贵妇的面剩下了一半,而贵宾犬的那只碗里还剩下了大半碗的面,那些羊肉几乎未动过一箸。

店员端下贵妇的两只碗和那对老人的那只空空的碗,转身进去时,店堂里的人清晰地听见一声轻微的丹田之音:“把那只碗给扔了。”

留下的是店里所有人的疑问:“是哪只碗?”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家有名气、价钱贵的面馆,同时接待了一位贵妇人和一对捡破烂的老夫妻。作品叙述了贵妇人与宠物犬吃了两碗面,而捡破烂老夫妻同吃一碗面的故事。
B.这篇小说语言清新,叙事生动,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作者在作品中将旁观者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C.这篇小说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D.微型小说为了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有时会通过模糊的方式来呈现题旨,这篇小说就是这样的。
8.这篇小说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这篇小说的结尾“把那只碗给扔了”一句很精彩,到底“是哪只碗”很耐人寻味。
有人说是扔掉犬吃过面的碗,有人说是扔掉捡破烂夫妻用过的碗。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20-06-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州举有道,不应。苏颋知益州,见白,异之,曰:“是子非常人,少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浔阳,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而辟为参谋,寻乃去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士族,辞曰:“孤穷,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叹,复其夫徭役。

(摘编自《新唐书》卷二0二)

10.对文中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阻止
B.还浔阳,坐事下狱               坐:判罪
C.告二女,将改妻士族            妻:以女嫁人
D.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嘉:嘉奖
1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B.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C.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D.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感叹他是天上贬下人间的诗人,由此可见李白虽诗歌成就很高但不被重用。
B.李白才气横溢,狂放不羁,傲视权贵,迫于怀才不遇的现实,只有恳求还山,浮游四方。
C.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误上永王李璘意欲谋反的贼船,险遭杀身之祸,幸遇郭子仪的帮助,才得以长期流放夜郎,最后在流放途中遇赦得返。
D.李白的一生历尽磨难,最后死于穷愁潦倒之中,他的遭遇正是历史上怀才不遇者的命运的写照。
13.把文中加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苏颋知益州,见白,异之,曰:“是子非常人,少学,可比相如。”
(2)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而辟为参谋,寻乃去职。
2020-06-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②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这一年秋被远贬江州。此诗即写于江州。②水蘋:水中的萍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六句通过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把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B.颔联中的“乱点碎红”与“平铺新绿”,偶对天成,一“点”一“铺”,一“红”一“绿”,相对而生。
C.尾联表明不是说江南春景不好,只是年年衰病亏减了心情,看出作者此时少有心境去欣赏美好的春色。
D.诗歌整体意境清新脱俗,语言沉郁顿挫。精于选景构图,工于选词用字,是诗歌显著的亮点。
15.作者在表达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通过珠玉表现可望不可即的迷离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4)李白《蜀道难》中从听觉角度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的意思一致
(6)《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边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1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些人涂抹事实、曲解史料,虽然表面上打着“解密历史”“还原真相”等幌子,(        )。仔细推究,他们在价值观上一味利己,为________而不惜歪曲真实,为追逐私利而不惜扰乱视听,于利己主义的死胡同兜兜转转;在认识论上主观先行,人为割断实践与认识的联系,混淆真理与谬误的边界,于主观主义的渊薮中不见天日;在方法论上轻率武断,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流于表象疏于本质,于形而上学的陷阱里漏洞百出。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上世纪80年代,苏联受国内所谓“新思维”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等影响,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横行流布,结果以卓娅、马特洛索夫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被污名化,________党史国史也被否定颠覆,最终导致国家________。苏联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如果失去对过去的理性判断,注定是可悲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对历史的敬意,则更加难以直面未来。通过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随着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注意对极少数________的人保持警惕,并自觉抵制披着多种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本上也是难逃名、利二字
B.根本上还是名、利二字把人心扭曲
C.根本上还是难逃名、利二字
D.根本上也是名、利二字把人心扭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欺世盗名 因而 分崩离析 殚精竭虑
B.沽名钓誉 因而 离心离德 处心积虑
C.欺世盗名 进而 离心离德 殚精竭虑
D.沽名钓誉 进而 分崩离析 处心积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凭借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B.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C.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D.凭借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加黑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若属皆且为所虏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古之人不余欺也
2020-06-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荀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共32篇。大多数是他自己的著作,小部分由他的门人所著。
B.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 “屈贾”;代表作有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C.一般认为,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代表诗人,初唐有“四杰”,盛唐有“李杜”,中唐有“韦柳”,晚唐有“小李杜”。
D.白居易,字乐天,号六一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字家、哲学家,与柳宗元等倡导“古文运动”。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83岁的钟南山院士披挂出征,逆行武汉,耄耋之年救民于水火,是院士也是战士。有网友说,“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镇妖疫”,有钟老在,我们踏实。

(2)有一则视频刷屏,视频里6岁的哥哥在教育4岁的弟弟。他们的妈妈作为医生在医院坚守,已经很多天不能回家,弟弟想妈妈,哥哥霸气地教育他:“哭有什么用?哭,妈妈就能回来吗?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别说妈妈辛苦,世界上有很多人比妈妈还辛苦。”6岁的孩子话语里透着坚定和刚强。有网友说这孩子大了肯定是个男子汉。


读了这两则材料,结合你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经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文言小题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4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非连续性文本
7-90.65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探讨创作背景和意图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新唐书》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文言实词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白居易(772-846)  诗  咏物言志  表现手法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4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六、文言小题
200.6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七、作文
22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