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10-17 8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遥望苍,星空闪着诉说着先人福的呢喃诚的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华与幻想。人与人的相处要慷大方,不要贪婪,遇事要斟好分量再做,切不可赤裸地追名逐利。

A.希(yì)        苍穹(qióng)             闪烁(shuò)
B.福(qĭ)        呢喃(ní nán)            贪婪(lán)
C.诚(qián)     祷告(dăo)                 繁华(fán)
D.慷(kăi)       斟酌(sháo)               赤裸裸(lu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语称巴朗拉,意为圣柳山。巴朗山的云海非常有名,只是因为巴朗山遂道贯通,许多驾车者为省两个小时的车程而选择了穿遂道而过。我们却不想为了省两个小时而错过了美景,踌躇了一下,还是选择了路险景美的山道。站在山崖边,只见山谷中风起云涌,白雾蒸滕,半浮在山腰,云海之上,山峦硬琅,蓝天如洗,蔚为壮观。立于山顶,便如立于大海之滨,浪花击雪,翻卷腾挪、四围山峰如海之岛屿,被涌动的白浪不断地拍打着,白浪棉柔缥缈,却又势不可当。忽而涌上岸来,将我们连同所有的山尖都笼罩其中,忽又退去,露出浪底缎带般的公路。

A.遂道       贯通             踌躇
B.山崖       蒸滕             山峦
C.硬琅       蔚为壮观       棉柔
D.缥缈       笼罩             缎带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在横线处。
(1)认真聆听、__________领会、用心思考,全国各界人士积极收听收看“两会”直播。(细心   悉心)
(2)生命__________,不要过于顾忌小事,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也不必耿耿于怀。(短促   急促)
(3)每年全世界有亿万伊斯兰教徒都要去麦加朝圣,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那样__________地涌向麦加呢?(虔诚   忠诚)
(4)李克强总理说,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__________我们是一家人。(终于   终归)
(5)热情奔放的红,红得似火;活泼美丽的黄,黄得赛金。一簇簇娇艳的郁金香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将大地装扮成__________的锦毯。(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2020-10-12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4.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韩国某歌手年仅29岁,不知所云地死了,令人惋惜。(     )
(2)面对严重的疫情形势,党员同志们自告奋勇在发热门诊、发热预检、感染科病房等高危的科室工作。(     )
(3)此前国足先后击败了两支弱旅,所以至今并未受到太多考验,第一场踢得磕磕绊绊,但第二场的完胜让外界对中国队的期望值瞬间升高。(     )
(4)在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切忌做墙头草心不在焉,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
(5)五公里越野考核现场,他本想继续沿跑道前行,却不由自主地躲进了跑道旁的灌木丛,想通过少跑一圈来提高考核成绩。一时的侥幸很快让他付出了代价。(     )
2020-10-12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
B.“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
C.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D.“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2020-08-04更新 | 768次组卷 | 9卷引用:【新教材精创】1.3.1 百合花 茹志娟 练习(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四、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分别用两三个词语来形容你对《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新媳妇和“我”的印象。
2020-10-12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前,这里是个什么样子?请用文中材料来回答。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8. 小说着力塑造了通讯员这一形象,请结合具体文本加以分析其特点。《百合花》
2020-10-12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9. 请简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百合花》
2020-10-12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较难(0.4)
10. 小说《百合花》当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试着找出并分析其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明确】
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第一次在小通讯员给“我”带路时,“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小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第一次,“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挂破衣服并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既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又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
_______________这一方面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同时也表现出他的天真质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
第三次出现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_______________
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
两个馒头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
第二次在小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碰到那两个干硬的馒头。_______________

2020-10-12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1. 文中的百合花有哪些含义呢?(《百合花》)
2020-10-12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2. 《哦,香雪》一文中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2020-10-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3. 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哦,香雪》
2020-10-12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4. 阅读《哦,香雪》小说结尾香雪回家这部分,体会香雪的情绪变化和她眼中景物的变化,并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5. 《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有着相近的风格,都有散文化的味道,试结合文本赏析。(《百合花》《哦,香雪》)
2020-10-12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与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社会走向开放的起点。

你更赞同哪种观点?你觉得“香雪”的未来更可能是怎样的?你觉得未来的“台儿沟”是什么样子的?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花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

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荷花淀

孙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得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方言,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蹿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得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得很!”

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1945年于延安,有删改)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凡的世界(节选)》中“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平凡的世界(节选)》中“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荷花淀》一文中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编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
D.《荷花淀》一文中描写夫妻二人的对话属于工笔细描,而对水生与其他家人的沟通及水生到别家做工作的情节只是粗线条勾勒,这就使得小说结构疏密相间,章法活泼而不失严谨。
18.请举例简要分析《平凡的世界(节选)》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9.《荷花淀》一文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20.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简要分析。
2020-10-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课课》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判断题
1
小阅读
10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94字形选择题
30.65一般词语语言表达
50.65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选择题
160.65语言表达
二、判断题
40.85熟语(含成语)
三、小阅读
6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70.65其他小说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8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9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100.4其他小说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课内
110.65理解重要词语  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12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外国小说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13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课内
14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课内
150.65品味语言艺术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文章的表达方式课内
四、现代文阅读
17-200.4孙犁(1913-2002)  路遥(1949-1992)  其他小说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