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宁夏 高三 模拟预测 2020-10-28 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阐释了孔子最理想的政治目标和最美好的社会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运命共同体不断彰显儒家“天下为公”思想内涵,以“公平互信、合作共赢、包容互鉴”为价值追求,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公”的精神实质和“为公”的责任追求,谋求“大同世界”,实现了对儒家“天下为公”思想内涵的高度升华与创新发展。

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儒家“天下为公”的基本内涵,可以发现,二者一脉相承,具有观念上的相通性,价值上的相融性。人类命运共同体胸怀全球,放眼世界,勇担责任,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可谓“天下为公”思想的承继。

“为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基础。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等差异,但不论怎样,各国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准则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方面,“为公”建立在对人的生存价值充分尊重和全面保护基础之上,以施行“仁政”保障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孟子言:“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由此可见,儒家实行以民为本、重民爱民的政策,要保护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和保护人权,以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另一方面,从价值层面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天下为公思想的继承发扬。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永恒愿望,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维护并争取世界和平,有和平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为追求,与“天下为公”思想所追求的人类和平在价值层面相互贯通。以推进“大道之行”的“天下”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全球治理观与天下为公思想所倡导的“公平公正”相一致。“天下为公”思想在政治上讲求选贤举能,经济上追求共同发展,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为目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上要求平等相待、互商互量,以取得互信为目的;在安全上要求公道正义、共建共享,摒弃博弈思维和冷战思维,和平相处;在经济上谋求开放包容、包容互惠,实现合作共赢;在生态上尊崇自然、绿色发展。从全球治理出发,营造一个共赢共荣、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公平公正”是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必不可少的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世界各国要着眼全人类的长远利益,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努力做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创造一个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未来。

(肖珍《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儒家“天下为公”思想的相融相通》2018年9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彰显儒家“天下为公”思想内涵,并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公”的精神实质和“为公”的责任追求,所以能够实现“大同世界”。
B.人类命运共同体胸怀全球,放眼世界,勇担责任,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和儒家“天下为公”思想的内涵是一致的。
C.虽然当今世界各国的差异越来越大,但不论怎样,各国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准则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D.孟子对鳏、寡、孤、独者的关心,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重民爱民的政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经典切入,引出了“天下为公”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B.第三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为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C.第四段从政治、安全、经济、生态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这与“公平公正”的目标是一致的。
D.全文紧扣“天下为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采用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天下为公”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天下为公”思想的高度升华与创新发展。
B.“天下为公”要求世界各国摒弃各自的利益、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追求大同世界。
C.儒家天下为公思想包含着对“公平公正”的渴求,要求人们不要将眼前的私利置于社会之上。
D.政治上讲求选贤举能,经济上追求共同发展,是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必不可少的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
2020-10-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

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就像一股清流,让曾经浮躁的电视沉静下来,悄然涵养出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的观众更加渴望找寻到内心的精神归属,扎牢自己文化上的根。因此,当战火中辗转守护先秦石鼓的故事被深情演绎,当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当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震撼亮相……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被一一激发,产生强烈共鸣。一方荧屏变幻,历史使然,时代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段时间里,电视曾被各种真人秀“霸屏”,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让人不安。《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探索强有力地表明,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的需求远比“明星蹦蹦跳跳”来得更多。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近。

(摘编自《<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观众不只需要“更快的马”》,《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7日)

材料二:

近日,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专门来观看这件有着“瓷母”称号的文物。在《国家宝藏》中,各色釉大瓶因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的象征,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刘晓在各色釉大瓶前驻足许久,看了又看不愿离去。他是《国家宝藏》的“铁杆粉丝”,电视上看完后又上网找来节目视频反复看了几次,“既爱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爱看自己喜欢的明星”。

“原本怕影响孩子学习,挺反对他看的。跟着看了一集后就放不下了,一到播出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看。”刘晓的母亲于女士说,原本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孩子自此迷上了历史。

“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初中历史教师说,不仅自己爱看《国家宝藏》,在课堂上向学生大力推荐,还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把节目里涉及的知识点融入期末考试试题中。北师大历史系学生刘媛更关注每件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节目第一期的最后,梁家三代故宫人接力守护“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文物守护者,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信念留存下来”。

(摘编自《评:历史文化课需要怎样的“打开方式”》,中国教育网,2018年1月9日)

材料三:

一档综艺节目又一次带火了旅游,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旅游类真人秀,而是一档“正经到骨子里”的文化节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有旅游网工作人员预计,随着该节目热度的攀升,尤其寒假临近,不少有亲子游和游学计划的家长,已开始把目光转投“寻宝之旅”。

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国家宝藏》所“意外”带动的博物馆旅游热,也就是对博物馆经济的一次间接激励。

《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其实就是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摘编自《<国家宝藏>走红,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中国新闻网,2017年12月26日)

4.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肯定了央视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节目《国家宝藏》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B.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时还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
C.像《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受热捧,说明了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
D.虽然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都持续热播,获得成功,但我们在探索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方面,仍然不能止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通过叙述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和大学生等观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喜爱和欣赏,说明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B.材料二多角度引用学生、家长、老师对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理解和评论,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时效性。
C.《国家宝藏》带动了博物馆旅游热,它在各领域都带动了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宝藏》能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提供有说服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受众意识”,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6.结合三则材料,请你就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
2020-10-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 夜

路遥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

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序。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象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梭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象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 ,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8.请结合文章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作用。
9.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简要分析。
2020-10-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芝龙尝娶日本妇,是生森,入南安学为诸生。

成功谋举兵,兵寡,如南澳募兵,得数千人。会将吏盟,仍用唐王隆武号,自称“招讨大将军”。成功年少,有文武略,拔出诸父兄中,近远皆属目。

(顺治)十六年五月,成功率(甘)辉、(余)新等整军复出,次崇明,(张)煌言来会,取瓜州,攻镇江,使煌言前驱,溯江上。提督管效忠师赴援,战未合,成功将周全斌以所部陷阵。大雨骑陷淖成功兵徒跣击刺往来剽疾效忠师败绩

成功入镇江,将以违令斩全斌,继而释之,使守焉;进攻江宁,煌言次芜湖,诸府县多与通款,腾书成功,谓宜收旁郡县,以陆师急攻南京。成功狃屡胜,方谒明太祖陵,会将吏置酒。崇明总兵梁化凤赴援,江宁总管喀喀木等合满、汉兵出战,袭破新军,诸军皆奔溃,遂大败。成功收余众犹数万,引还。煌言自间道走免。

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桂王入缅甸,声援绝,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芝龙与颜思齐为盗时,尝屯于此。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

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令诸将移家实之。

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郑)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咬指,五月,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年三十九。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雨/骑陷淖/成功兵徒跣/击刺往来/剽疾效忠/师败绩
B.大雨骑陷淖/成功兵徒跣/击刺往来/剽疾效忠/师败绩
C.大雨/骑陷淖/成功兵徒跣击刺/往来剽疾/效忠师败绩
D.大雨骑陷淖/成功兵徒跣击刺/往来剽疾/效忠师败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隆武,明绍宗朱聿键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自取,汉武帝首创年号。
B.“卒”在古代含义丰富,既可指“兵”,如“士卒”,也有“完毕、终于”的意思,还特指士之死亡,后也用于死亡的通称。
C.朔,表时间,指农历每月初一。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地区。
D.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明代始设,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初为临时差遣。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成功谋划起兵,为了解决兵员不足的问题,便亲自去南澳招兵;他将将士召集起来,沿用隆武年号,自称为“招讨大将军”。
B.郑成功从镇江进攻,一路获胜,于是麻痹大意,因拜祭太祖陵寝,以致贻误战机,被梁化凤、喀喀木等合围击败。
C.郑成功收复台湾,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他率军到达时,鹿耳门水位突然上涨,他直接进入海岛,于是荷兰人退守到王城。
D.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采取了制定法律、设立职官、兴办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后郑锦自封平国公,将士抗命,最终,郑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桂王入缅甸,声援绝,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2)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
2020-10-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②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15.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19-03-15更新 | 1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