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05 2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导师们,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对待著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共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是一个事例当中的许多生动的例子。1848年《宣言》发表后,在45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实践来检验它。《宣言》的七篇序言,详细地记载了这个事实。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他们又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实践的不断检验,包括新的历史事实的发现,曾对《宣言》的个别论点作了修改。例如,《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上加了一条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这是因为,《宣言》发表以后人们对于社会的史前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摩尔根的调查研究证明:在阶级社会以前,有一个很长的无阶级社会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可见,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确切。恩格斯根据新发现的历史事实,作了这个说明,修改了《宣言》的旧提法。《宣言》还有一个说法,说到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1872年,两位革命导师在他们共同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说明十分重视,他认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的修改”。

(《列宁选集》第3卷第201页)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有误,修改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B.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C.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D.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I卷第229页)”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法上有问题,请把它改成正确的句子。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20-11-02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把下列语段中画线的部分变为四个短句。(可对文字稍做删减,不能出现语病)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02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2017年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2017年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2020-07-11更新 | 63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新高三零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反证法是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经过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的一种间接证明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三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另写一段话。要求:符合反证法,句式可以适当调整,语言简洁明了。
示例:袁隆平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他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像普通农民一样走在田间地头;他如果仅仅是为了钱而活着,他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学技术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他如果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也不能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关键词:
第一组:诸葛亮 失街亭
第二组:梭罗瓦 尔登湖
第三组:贝利 “大力神”杯
2020-11-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语)不论是“心即理”还是“致良知”,从字面上看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可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也可能表现为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所以,在心学体系里,王阳明对个体的主观意念做了限制,提出了明确的修养功夫论,这里的“知行合一”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心有邪念,即是行恶。此外,“知行合一”作为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只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阳明语)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阳明学是“培根之学”,偏重实行和事上磨炼,是其精神要旨所在,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企业家立“知行合一”之旨,便意味着严格自我要求的开始。

“知”有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与“良知”相近,知行合一即表现为我的“良知”须化为真切实在的行为,而我的所作所为又都符合我的“良知”。这里有着怎样的境界寓意?知行合一的状态又具体化为“致良知”的过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归于寂”不是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个体主观觉知的灭寂,即主观之间的隔绝,它表明一种我与万物相“绝”的状态。“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语)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也就是个体德性向客观事物的迁移,与之相对,这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良知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力量,“知行合一”就是把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体的中正向客观性的迁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性存在。

在企业经营中,这意味着辩证理性的利他精神,企业有了这种利他精神,就能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幸福、企业盈利与顾客满意的目标。超越“小我”而观“大我”,人的视角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家收获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人格成就。企业家的最高形象如同“企业图腾”般存在,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自我修养达到第二个层次,也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言传身教,从而影响到每一个企业成员,“无为而民自化”。企业家的个人境界与企业的卓越发展同步并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同道相益,这样的企业一定是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摘编自《经营与管理》2019年第二期《“阳明心学”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心即理”和“致良知”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和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B.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
C.“我”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我”的“良知”,而“我”的“良知”须化为“我”的所作所为,这是“致良知”的具体表现。
D.如果把“知行合一”作为自我要求,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不少王阳明的语录,增强了说服力使论点更加明确。
B.文章从“知行合一”的自我要求到超越自我的生命境界再到企业的经营境界层层深入论述。
C.文章在分析具体概念时用了比较的手法,使概念的界定更加准确、使读者容易理解。
D.文章用冈田武彦的看法来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自己也认为,良知之说来之不易,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B.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只要心有恶念,就是有恶行。
C.只要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一致时,企业就会快速发展,长盛不衰。
D.“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的“归于寂”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主观隔绝。
2020-11-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继往开来的现实主义巨著。它以多方面的成功,证明了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具有自我更新的活力,而且还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②就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来看,陈忠实像路遥一样,没有被甚嚣尘上的文学“新风潮”迷惑和裹挟,也从来没有丧失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信心。创作这样一部小说,既需要成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经验,也需要不为时风所移的冷静和清醒。

③陈忠实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他能“转益多师”,虔诚而虚心地学习多种模式和风格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他始终珍惜并学习柳青的文学经验,先后买过许多本《创业史》,无数次研读这部艺术性很高的杰作。对柳青来讲,观察先于想象,身历目见是小说家必须跨过去的铁门槛;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更注重对生活和人物的深入而细致的观察,而不是关起门来凭着才气任意挥洒,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随意杜撰。观察需要付出切实的努力,来不得半点马马虎虎的偷懒,所以,柳青才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陈忠实像柳青一样,按照最老实的方式来写小说。如果说,路遥从柳青那里学来了抒情化的叙述方式,那么,陈忠实则掌握了柳青细致、准确、传神的描写技巧。像柳青一样,陈忠实笔下的人物,也是使用錾子在生活的石头上一下一下凿出来的,几乎个个都给人一种雕塑般的坚实感。陈忠实还从巴尔扎克和哈代的长篇小说中、从契诃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从《静静的顿河》《愤怒的葡萄》《碧血黄沙》《百年孤独》和《假如明天来临》等多种样态的外国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理解了人与历史的关系,吸纳了新鲜的叙事技巧,领悟到了解决可读性的方法,从而使《白鹿原》成为一部既传统又现代、既庄严又亲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的伟大作品。

④小说是人类生活别样形态的历史。然而,历史感的丧失,却是当代小说叙事的一大危机。一些小说家的叙事是封闭而苍白的,是没有背景的——既没有现实背景,也没有历史背景。他们笔下的人物与故事,皆如飘忽的影子,忽焉而来,忽焉而去,仿佛无本之木,只有枝叶,没有根系,缺乏清晰的来路和内在的深度。

⑤然而,陈忠实认识到了历史与小说的密切关联。没有历史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没有历史的人物是不真实的,小说可以被理解为“民族的秘史”。这是更真实的历史,是小说家需要深入理解和叙述的历史。陈忠实通过阅读、调查和思考,深刻地理解了他所叙写的历史生活,理解了处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人。

⑥在他的理解中,历史不再是僵硬的公式化表述,人也不再是历史干巴巴的填充物,而是有血有肉的复杂生命体。他写出了真实的历史,也塑造出了真实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爱恨与情仇,有冲突与和解。《白鹿原》中的历史,就是真正属于人的历史。其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冲突,是丰富的人性以及复杂的关系引发的冲突,而不再是某种观念抽象的冲突。

⑦《白鹿原》在人性的意义上,超越了非人性叙事的狭隘性;在真实性的意义上,克服了教条的历史意识的虚假性。我们从他的叙事中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人。

(选自李建军《<白鹿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旨趣》,有删改)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忠实创作出现实主义巨著《白鹿原》,跟他以路遥为榜样,没有盲目地追逐文学潮流,坚持走现实主义文学道路有很大关系。
B.陈忠实在文学创作中践行柳青说的“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的观点,重视对生活和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而绝不去运用想象。
C.陈忠实阅读了《创业史》《静静的顿河》《百年孤独》等大量的中外小说作品,虔诚而虚心地学习多种模式和风格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D.陈忠实因为很好地吸纳了外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技巧 ,所以能写出既传统又现代、既庄严又亲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的《白鹿原》。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③段运用对比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论证了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取得成功的原因。
B.文章第⑥段论述了《白鹿原》中的历史是真正属于人的历史,其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复杂生命体。
C.文章最后一段从人性的意义和真实性的意义两个方面概括了小说《白鹿原》的现实意义。
D.文章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在论述了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取得成功的原因后,进一步阐述了《白鹿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旨趣。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鹿原》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革新,它的成功昭示着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小说是人类生活别样形态的历史,可以被理解为“民族的秘史”。小说家则需要深入理解和叙述历史。
C.陈忠实从柳青那里学到了细致、准确、传神的描写技巧,而路遥则从柳青那里学到了抒情化的叙述方式。
D.历史感的丧失是当代小说叙事的一大危机,一些小说家的叙事没有现实背景和历史背景,看不出写的是哪个时代的故事和人物。

三、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较难(0.4)
13. 引用论证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名人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请自选当今的热点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至少有两处引用。
2020-11-0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语序不当  表意不明语言表达
40.65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50.65压缩语段  提取关键词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60.65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9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10-12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三、作文
130.4议论类微写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