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1010078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由18世纪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提出。席勒之后,欧美国家论述美育的论著并不多见,但在中国,美育研究经久不衰。进入新世纪,美育回应时代需求,又具有了新的意义。

美育具有“感性教育”的意义。席勒首创的美育一词,本义就是感性教育,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促进人的感性方面(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的发展,以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保护生命的活泼和原创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肉体化的联系。人的感性对其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情感麻木、枯竭或压抑的人,即使其他方面十分富足,他的个体人格也不会有全面的发展,其生存也不会完满、幸福。当然,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并不是非理性的教育,更不是排斥理性的教育,美育所要发展的感性是和理性相互协调、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感性。

美育具有“人格教育”的意义。美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发展。它包含了与德育的内在联系。从学理上看,美育与德育的联系源自美与善的联系。美不仅具有感性的外观,也具有理性的内涵,这个内涵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善”,离开了“善”的内涵,美就无法被理解。从实践.上看,人的道德状态是从审美状态发展而来的,道德修养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柏拉图曾指出,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他在理智尚未发达的时期,就养成和谐的心灵和恰当的情感态度。

美育具有“创造教育”的意义。美育发展创造力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点。一,解放无意识,保障自发性。创造活动的自发性源于深层心理冲动的自由涌现,而美育过程是情感自由解放的过程,能减轻对深层心理活动的压抑与束缚,使之不断受到激发,保持旺盛的活力。二,发展心灵的独创性。独创性是创造的一个基本要素。在美育过程中,探索新事物和新方法、产生新感受和新经验、表现新观念和新题材不仅不受到压制,而且受到保护和激励,这对于形成追求独创性的兴趣、自觉意识和价值观念十分有利。三,促进直觉能力的发展。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直觉能力是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在审美过程中,知觉、想象和情感体验均具有将感觉材料和情感经验整合成为有机整体,创造出审美意象的能力。因此,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任务的美育内在包含着发展创造性直觉能力的功能。

(摘编自杜卫《美育三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育虽由德国人席勒提出,但对它的研究,中国比欧美国家更重视。
B.美育可以促进人感性方面的发展,人的感性是其生存是否能够完满、幸福的前提。
C.美的理性内涵是“善”,没有“善”这个理性内涵,美也就没有办法被人们理解。
D.美育过程能减轻对深层心理活动的压抑与束缚,这对发展人的创造力有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美育研究的时代发展为基础,论证了美育为适应新世纪而具有新意义。
B.文章在论证美育的“感性教育”意义后,又论证了其与理性的关系,逻辑严谨。
C.引述柏拉图关于音乐教育意义的观点,增强了对美育与德育关系论证的权威性。
D.与重视创新的时代特点有关,文章对美育“三义”的论证侧重于“创造教育”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美育的本义是“感性教育”,这种感性教育是不能离开理性教育而独自存在的。
B.道德修养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美育,恐怕也就不会有德育的存在。
C.美育具有发展创造力的功能,因此重视美育的国家,应是科学创造活跃的国家。
D.美育保障创造自发性,激发探索兴趣,发展直觉能力,从而让人具有了独创性。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古文”是区别于“时文”的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用散文形式所写的文章。“古文”运动是为了恢复古代散文的传统,后来古文运动的散文家们把那一时期所写的文亦称之为“古文”。唐德宗贞元年间由韩愈首倡,李翱、皇甫湜附和;唐宪宗元和年间,又得柳宗元支持,于是形成一场规模可观的古文运动。这场古文运动是以儒家思想来抵制佛、老思想的,因而又成为一股社会思潮,它的“载道”的思想内涵,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古文运动的强大潮流压倒了“繁声竞采,兴寄都绝”的骈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古文运动的理论核心是“志道”“明道”。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中说:“已之道,乃夫子、孟子、扬雄所传之道也。”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文者以明道。”所谓“道”就是儒家思想。文以载道,就是文为道服务,表现儒家的思想。文以载道的理论主张,一方面因为强调思想内容,使得散文充实丰富;另一方面,“道”的实际内容,使得这个口号又有“卫道”色彩。韩愈本人的散文就有较多的体现。

古文运动的另一理论主张是“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散文创作主张,作家对社会、对生活有不平之感,就要“鸣”,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古文运动对文学语言的要求有两条:一条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所说的“惟陈言之务去”,创造新鲜、生动的语言;另一条也如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所说的“文从字顺各识职”,文字通顺畅达,并具有规范性。但韩愈的主张“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则未免过甚,以致语言有佶屈聱牙之弊。

作为一代散文大家的韩愈的艺术风格,气势充畅,语言明快,曲折变幻而一气灌注。他的散文风格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赞许。苏洵在《上欧阳内翰书》中说,韩愈的散文“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领袖是柳宗元。柳文内容深邃,对现实常有尖锐的批判,如《封建论》论评历史时的高屋建瓴,《三戒》借麋、驴鼠对现实中的小人加以嘲弄和讽刺。《捕蛇者说》更是千古名作,对封建剥削做了鞭辟入里的揭露和批判,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他的散文是对《史记》的继承和发展,和韩文稍有不同的是,柳文偏重记述,不涉议论。柳宗元散文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山水游记。柳宗元继承并发展了郦道元的山水散文的特点,使之成为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的体裁样式。

古文运动开一代风气之先。它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观点,奠定了古代散文理论的雄厚基础;韩柳等人的创作实践为古代散文家们树立了优秀的范例。

(摘编自《古文鉴赏辞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的韩愈倡导并践行古文运动,当时所说的“古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言文。
B.“繁声竞采,兴寄都绝”的骈文在唐代称为“时文”,这类文章都蕴含着佛、老的思想。
C.韩愈对文学语言共有两条要求:一是新鲜、生动;二是文字通顺畅达,具有规范性。
D.柳宗元的散文内容深邃,对现实常有尖锐的批判,《捕蛇者说》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古文”的含义说起,论及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及语言风格等。
B.文章论证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时,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引用论证。
C.文章引用苏洵的《上欧阳内翰书》论证了韩愈散文不平则鸣的特点。
D.文章用《封建论》《三戒》阐述柳宗元散文的内容特点,是举例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由韩愈倡导,得到多人附和,最终形成一股规模可观的社会思潮。
B.古文运动极力倡导文以载道,即提倡文为道服务,这里的“道”就是儒家思想。
C.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但文章风格不同,柳文侧重记述,不涉议论。
D.山水散文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的体裁样式,其中成就最高者是柳宗元。
2021-12-24更新 | 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交网络传播后,会产生关于此作品的海量评价,除了文字评价外,还包括图片、音乐、表情包、弹幕、点赞等多种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职业和地域,读者是否喜欢这类作品,这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吻合等诸多内容。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

简单而言,文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

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难免形成视域盲区,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

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

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确证因果关系是指批评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证实文学作品与具体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但面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则难以实践。例如,文学批评在阐释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时,致力于确证乡土小说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因果关系。因此,解读重心就放在乡土小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表现强烈民族意识上。这种批评思维可以适用于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无法用来解读同时期沈从文的《边城》和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

而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当一部文学作品数值增加时,相关历史社会和现实事件也随之增加,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反之则亦然。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和背景。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也就是说,文学计算不再需要主观确证文学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只需通过分析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客观呈现这种因果联系,相对更客观且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摘编自杨丹丹《文学批评用数据说话的可能性》)

材料二:

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判定影响,即文学史上特定作品的影响力,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目前的方法是判别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度,由此断定一部作品到底与后世的哪些作品具有比较显著的形式重合。国外一位学者先统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出现的文体特征,比如作品中出现的比较独特的辞藻,再利用现成的电子文学数据库,用相关算法测量出数据库中同时代的欧洲小说和歌德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以此来考察传统阅读所无法勾勒的散落的文学影响。

用数据来分析影响问题不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确度,也是基于一种对影响的非人文主义理解。一般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虽然影响是发生在两个文本之间的过程,作者只是发生这种影响过程的媒介,但作为媒介的作者主观上也感受到了这种影响,经常会使用防御和否定的对策来遮盖自己的文学渊源。而数据分析所认为的影响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已全无关系。一个文本中大多数形式特征并不是作家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由文化无意识所决定的,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遵循着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的路径,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也建筑在大量的重复现成语料和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虽然人脑并不是机器,但与机器有着相似特点,两者都会机械地模仿固有的语用习惯,而一个语言文学共同体也会在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有规律地改变这些习惯。

(摘编自金雯《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文学大数据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借助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B.以《人间喜剧》为例得出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未必有适用价值。
C.《生死场》是一部乡土小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殖民统治的反抗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D.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也不会例外。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通过分析对比《布谷鸟的呼唤》与《哈利·波特》的语言相似度,推测这两部小说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最终作者承认了这一事实。
B.文学计算可以统计鲁迅《秋夜》中有两棵枣树,却无法呈现两棵枣树蕴含的孤独体验,这就需要批评主体赋予文学数据以价值导向。
C.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在西方现当代写作中留下的印记,可以统计某些主题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次和传播路径。
D.《人民的名义》原著中提及“钱”字多达170次,远远超过了“人民”一词的93次,说明这本书是一部与金钱有关的反腐小说。
3.有研究者计划运用数据分析,为唐诗做一个影响力排行榜。请你结合材料,就从哪些方面分析相关数据提出建议。
2023-05-02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承载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身的符号系统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确认识汉字、使用汉字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今天一些人对汉字的造字理据没有科学的认识,全凭妄肆推测,随意拆解汉字,再附会上“深刻的哲理”,蒙蔽大众。诸如《拆开文字看人生,真的绝了》《10个汉字拆开看,大有深意,大有智慧》《看懂了汉字,就看懂了人生,太深刻了!》等等,这些文章都曾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普通读者读了之后大多连连称赞,仿佛领悟到了汉字的真谛。殊不知这些文章作者缺乏基本的语言文字学知识,更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内容上已经偏离了俗文字学的研究范围,成了俗“文字学”。

这种俗“文字学”最明显的错误是把所有汉字都当作会意字来解释,例如将“回”字解说成“看外表方方正正,察内里正正方方,与生俱来就是表里一个样”。按:“回”字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是指回环之状,如水的回形波纹或河水环绕的形状和内外方形无关。再如“汗”字,文章说“形象地告诉人们:干了,就得流汗”。按:“汗”是形声字取“干”为声符。“干”是象形字,为圆盾之形,后来才引申为动词。除了把象形字、形声字当成会意字拆开解释外,也有对会意字乱解的情况。例如“臭”字,“臭,就因为‘自大’一点,即使是气味,也惹人讨厌”。按“臭”是会意字,由“自”和“犬”构成。“自”的本义指鼻子。狗的鼻子对气味敏感,因此以“臭”指所有的气味。“臭”与“‘自’‘大’一点”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这种俗“文字学”还根据楷体字的字形附会说解,例如“出”字,“欲‘出’人头地,非具有翻过两座大‘山’的勇气和毅力不可”。按“出”是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来看是一只脚从坎穴中迈出,与“山”字形无关。再如“福”字。“‘福’,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时,认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按:《说文》“福,祐也,从示,副声”。“畐”,象盛酒之器;“示”为祈祷之仪。将“畐”字拆成“一口田”是今人据楷体字形的附会。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绝大多数。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形旁只能表示某种意义的范畴,即某种属类,不能表示其具体的含义。声旁除了标音之外,有的也兼有表意作用,但是形声字的声旁和字义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如“猿”和“猨”、“缐”和“线”、“ 麯”和“麹”。这三组都是异体字关系,形声字所用的声旁不同,但是意义相同。这些俗说文解字文章,大多没有注意到形声字的以上特点,进而穿凿附会,自圆其说。

我们反对这种俗“文字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违背了某种传统学说,而是违背了语言文字的客观事实。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的研究又怎么能是科学的研究呢?

(摘编自郭帅《变了质的俗“文字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学研究中原本就存在“俗文字学”研究这一分支,今天一些人却把它变成了俗“文字学”。
B.“回”字本来是一个象形字,像水面荡起的一层层涟漪。今天一些人却把它当成形声字来解说。
C.“福”是个形声字,“畐”是形旁,象盛酒之器;“示”是声旁。和“有衣穿有饭吃”没有任何关系。
D.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成。形旁表示其具体的含义,声旁代表读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从“汉字的造字理据”出发,批评了妄肆推测,随意拆解汉字这一“俗‘文字学’”的文化现象。
B.这是一篇驳论文章。文章依据汉字的造字理据从几个方面指出了“俗‘文字学’”的几种妄肆推测。
C.文章分别从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和楷体字等方面来驳斥“俗‘文字学’”的“全凭妄肆推测”。
D.文章首先指出“俗‘文字学’”的错误根源,然后边破边立,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不仅承载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汉字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B.一些人打着继承传统文化的旗号,随意拆解汉字以附会某种“哲学”,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自卑。
C.“缐”和“线”是异体字关系,声旁不同,意义却是相同的。可见声旁和字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反对俗“文字学”,主要就是因为它违背了语言文字的客观事实,违背事实就谈不上科学研究。
2021-05-13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