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104264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特定人类社群的整体性价值体系、制度模式和生活方式。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表现为各类文化丰富多彩,也意味着每一种文化要不断创新发展。文化创新不同于熊彼特意义上的科技变革的迭代“破坏”,也不会是一个创新代替或贬抑另一个创新,每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创新都是一次人类创造力的礼赞和丰富。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以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我们这个民族总是能保持有容乃大的自信襟怀和苟日新日日新的变革意识。近百年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东方邻国的维新崛起面前,在亡国亡种的深重危机中,中国人有的一度深深怀疑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论调和涤除传统的运动。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硬实力”大国强国,但文化意义上的“软实力”尚不足以匹配这样的国际性大国强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亟待更加自信而有活力的文化价值支撑,需要不断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命题。

文化创新要有文化传承的担当。如果没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基本价值、生活方式及发展模式感同身受的热爱与关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创新。文艺创作上所谓“民族即世界”的共识背景就是上述理念的形象表述。中国的文艺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接续文脉,树立中国文艺精神,以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智慧与情怀,讲好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中国故事。

文化创新要有文化实践的自觉。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是特定人类共同体长期生活的沿袭积淀。曾经的文明盛绩固然是令人向往和骄傲的文化记忆,但文化从来都应该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着的。文化创新其实就是对于不断发生着的文化实践的尊重和提炼,文学艺术的创造从来都是那些具有深厚生活体味同时又能敏感地感知社会生活变化并加以艺术化处理的人们的成就。中国正在经历着独特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与多种思潮的激荡融合态势。深入其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审视、分析并表现这种奇特的文化景观,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有意义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要有多元融合的包容。历史上每一个多元文明融汇的时代都是文艺创造的高峰时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莫不如此,晚清民国亦如此。当前,中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型时期,一方面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定力,另一方面也要有欣赏并拥抱多样性文化的大国气度。中国文艺的繁荣,既需要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的耕耘努力,也需要敞开怀抱吸纳一切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实践的国际人士投身中国文化内容的创新。比如,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工作者参与到了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在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化程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的创造力。

不失自我,不拘一格,在新丝路的全球化体系中,中华文化定当别开生面,促进人类多样性文化生态繁荣兴盛。

(摘编自魏鹏举《文化创新的本质是自信而多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种文化都需要创新发展,这是出于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多样性的需要。
B.中国人在深重危机中曾丧失文化自信,多以全盘西化和涤除传统为救国良方。
C.中华文化须借助薪火相传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以匹配其大国强国之形象。
D.审视、分析和表现中国文化发展的激荡融合态势是当今最有意义的文化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运用诠释概念、类比等方法论证了人类文化需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
B.文章主体部分四个段落,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要进行文化创新所需的条件。
C.文章举中国电影市场繁荣之例,论述了文化创新要有多元融合的包容的观点。
D.文章末段总括上文,是对中华文化发展趋势的展望,点明了文化创新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续保持有容乃大的襟怀和日新的变革意识,努力提升文化意义上的“软实力”,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需要。
B.欲讲好中国故事,文艺工作者应以“民族即世界”为共识,秉承历史智慧与情怀来接续文脉,树立中国文艺精神。
C.如果没有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多元文明融汇,就不可能创新出优秀灿烂的文化,中国人也不会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D.敞开怀抱吸纳国际人士投身中国文化内容的创新,从而促进中国文艺的繁荣,表现了充分的文化自信和大国气度。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摘自习近平《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重大理念和建构实践,它的提出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不仅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中。儒家之“天”是“仁义之天”,主要集中在“亲亲仁民爱物”以及“民胞物与”思想上,以仁爱之心爱他人,并由仁爱他人推及到爱大自然,强调人与万物为一体。道家的“天”主要指的是“自然之天”,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一种不加强制而顺任自然的状态,其实也就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而“自然之天”主要指的是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强调人要与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相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中提倡的绿色发展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用和平方式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睦邻友好、协和万邦是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协和万邦”典出《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话意指只有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然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最后达至天下人民和睦相处。儒家主张“怀柔远人”“亲仁善邻”,反对战争。如《论语·季氏》提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以仁德感化四夷,反对盲目诉诸武力。孟子继承这一思想,主张“以德服人、以礼服人”的“王道”,与崇尚“斗争哲学”的西方文化价值不同,“协和万邦”这一传统引申到今天,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与“仁爱”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仁爱”道德观的当代表现。孔子最初的“仁爱”思想主要反映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之爱,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后来延伸至整个社会,达至“泛爱众,而亲仁”。老子主张“上善若水”,并提出国家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的相处准则,强调了人类能否友好相处取决于大国的态度,如果大国像居于江河的下流那样谦下包容,天下就容易交融雌顺。

(摘编自陆卫明,孙喜红《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优秀传统智慧》))

材料三   为什么要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信息智能革命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头,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是继续奉行丛林法则、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二元对立,还是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对话、共赢的理念?我们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张并坚持各国经济社会的协同进步,通过发展解决不平衡等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孔子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绝不以己之立而阻碍别人、别国之立,绝不以己之达而扼制别人、别国之发展。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永远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永远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永远秉持和平发展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安全治理观,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张立文《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这是实现繁荣、安全的必要条件。
B.中国传统“和合”思想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在“天人合一”思想中。
C.儒家和道家在“天人合一”思想方面的论述虽然各有差异,但是二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和协调。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信息智能革命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诸多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策略,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
B.材料二采用引用论证等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思想来源。
C.材料二引用老子“大邦者下流”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国家之间的交往要以“协和万邦”为相处原则,反对战争。
D.材料三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进行了补充,认为西方社会选择奉行霸权主义,导致不能实现共同发展。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墨子》:“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B.《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C.《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D.《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哪些理论滋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一起向未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请结合材料二、三对其内涵进行分析。
2023-02-12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学观点相似。其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我们可以理解为那种高超的技艺,即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并不露痕迹,而更显自然稚拙、富有生气,恰似天造。“这种巧是大巧,绝非一般的技巧、技能。一般的巧可凭借人工的力量达到,而大巧作为最好的巧,是对一般的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在此老子以‘拙’来表达这种高度的巧。”

所谓的美在“自然”,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不逆自然之法。在其装饰方面,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采用一种整体写意的表现手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虎的身躯借助了石料自然起伏的形态变化。虎身蜷曲的毛皮则是石料天然的纹理,斑纹则运用线刻手法刻出,线条明快、简练自然,整体气势磅礴,再现了猛虎伏击时的精彩瞬间。

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以抒发胸中之情。如,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具体的物象,这些物象联合起来,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是美在枯槁的朴素的表现。吴鸣的《大语系列》,其创作融合传统紫砂造型工艺,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演绎现代性的装饰手法,风格朴素,单纯自然。这种枯槁朴素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涉及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

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也可以这样说,老境是对婴儿般活力的恢复,是对生命童稚气的回归。“老”,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代表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然而,与“老”相对的则是“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嫩到老的一个过程,技术技巧亦然。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绚烂和厚重、苍茫和古拙。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品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

当然,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均有其独特的面貌,但对它们的再认识有助于今后相关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革新,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植根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参考。

(摘编自郭明《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材料二:

“巧”和“拙”在本义上是一对反义词,在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也就是说,“大巧”之所以为“大巧”,其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和状态,而不是人为地破坏事物固有的属性,即“不造异端”。而“拙”恰恰是不事修饰的,它外拙而内秀,体现出了“大巧”朴实无华、自然浑成的特质,此时的“拙”,它似笨而非笨,似陋而非陋,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稚拙的感觉,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简淡、纯真之美,是巧夺天工的大美。由此可见,“拙”并不是真的“不巧”,而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是“大巧”的外在显现。至此,“拙”已脱离了它的本意,上升到一种艺术美的高度。

老子哲学观的核心是“道”,并将“道”与“自然”联系起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老子所说的“自然”不仅仅是自然界,更是指“自然而然”,顺应万物的天性,不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它本身的规律。正因为“道”的本性是纯任自然,因此,“拙”与“道”有相通之处。“大巧若拙”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道法自然”这一大的美学观念的小分支,同时也反映了老子重视“质”美,欣赏深刻内蕴美的思想。

当然,“大巧若拙”的“拙”也离不开“巧”,它建立在人为之“巧”的基础上,同时又是对人为之“巧”的超越与升华。因此,“拙”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浑然一体、归真返璞的境界,具有深刻的内蕴美,是一种“大巧”和“天巧”。这是道家最高的审美追求。

(摘编自易菲《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计成继承了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认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是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
B.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又运用线刻手法刻出虎身斑纹,线条明快,简练自然。
C.吴鸣的《大语系列》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体现枯槁朴素之美,所以欣赏时要对作品精神性进行仔细分析。
D.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但他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即顺应万物的天性,不人为地改变万物自身的规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艺美术作品在创作时必须处理好外在装饰与功能本体之间的关系,不应为装饰而装饰,也不能重视功能而忽视装饰,否则就会失去作品应有的自然美感。
B.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巧若拙”一直在探寻“自然”之美,也在寻求一种对于历史性和沧桑感的回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当代的文化生活。
C.“老”是中国美学中的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嫩”意味着活力与稚气,老境则截然相反,它意味着成熟、厚重、古拙,因此老境也是一种“拙”。
D.老子的“道”的本性是纯任自然,与“拙”有相通之处,“大巧若拙”也是老子“道法自然”这一大的美学观念的小分支,反映出老子重视内蕴美的思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对“大巧若拙”中“巧”与“拙”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巧”和“拙”是辩证的统一,“大巧”的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大巧”与“拙”相通。
B.“拙”为外在的不事修饰,是内秀的朴素表达,能体现出“大巧”朴实无华、自然浑成的特质。
C.“巧”和“拙”都体现出一种艺术之美,但“巧”具有“拙”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是“拙”的外在显现。
D.“拙”虽是对人为之“巧”的超越与升华,但它离不开“巧”,两者之间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4.简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下图为苏轼的水墨画作《枯木怪石图》,该作品很好地体现了“大巧若拙”之美,请简要分析。

   

2023-10-28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需执着于用笔墨界定中国画

杭春晓

(1)在以往的讨论中,笔墨往往被认为是界定一幅画是不是中国画的底线,并因此形成机械概念化的判断标准。如果我们将这种判断称之为“笔墨中心主义”,那么它的产生源于对中国画概念界定的固有思维模式——执着于建立特定的中国画“主体身份”。

(2)这种主体性构建首先表现在“中国画”名称的确立。诚如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卢辅圣所言,中国画概念的成立,是以国度和民族文化畛域为思维基点,当它作为“过去式”行使规约功能时,能够恰到好处地整合形而上与形而下、内涵与外延,以保持本民族绘画传统的独立自主性。由此可见,确立中国画的主体性,正是源于相对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的界定。因此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中国画寻找自身的存在定义,试图与其他画种区别保持独立;另一方面,中国画的发展却不得不受制于“与其他画种区别保持独立”的思维模式。

(3)应该说,这种“身份界定”渗透到了关于中国画的各种表述中,无论是中国画的笔墨底线之争,还是中国画的材料之争,抑或中国画的实验之争。在中国画领域,还因此产生了诸多关于派生问题的讨论,比如中西融合、越民族越国际、“笔墨当随时代”、写生新生活等。

(4)这里先谈谈“笔墨当随时代”。这个观点的出发点是一种形式上的艺术观,即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当代要有新的变化。当然也可以简单理解这一命题,只要是变化的笔墨就是跟随时代的。但这样理解带来的结果是,所有创作依靠的语言形式都是不同的。在数百年的纵向历史中,以至今天横向的空间中,所有画家的笔墨都有所差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每位画家其实都是跟随时代的?如果是这样,我们还有谈“笔墨当随时代”的必要吗?

(5)相对“笔墨当随时代”,写生新生活也应该谈谈。因为表达了当代生活的创作,更容易让人信服创作的当代性。但是,这一命题的出发点是题材决定论,而非艺术史本身。如果仅从表现题材本身入手确定作品所谓的当代性,那么一幅作品只要表达了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就是当代的。按照这个观点,我们会发现艺术史的内在线索消失了,一切再现型的艺术都是代表当代艺术的成果。其实,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是仿照西方古典再现型艺术而产生的艺术观,它既不符合西方现代反再现型艺术的发展,也不符合中国古典意象抒情的逻辑与脉络。

(6)之所以把以上两个观点拿出来单独说,是因为它们简单处理“中国性”“当代性”之类的文化概念,在非此即彼的本质主义框架中衰减了文化发展的丰富性、交互性与流动性,使之成为僵化的教条。

(7)再回到笔墨问题。笔墨是中国画史上较为重要的讨论对象之一,它往往与表达的最终效果——笔墨品质(亦可称之为“笔性”)结合在一起,方才有效。脱离笔性讨论的抽象化的笔墨概念是空洞而无效的。有关笔墨问题的讨论,逐渐发展成为对“笔墨中心主义”的表态。与之相应,无论“肯定笔墨”的初衷如何,它都会被放大,或成为主体界定之旗帜,或成为反对者简单否认的目标。更有甚者,它还会演化出一些错误的创作观念。诸如在工笔画创作中,为了证明自己的笔墨,转而追求轮廓线的书法用笔。殊不知,除了书写性用笔是笔墨,勾线渲染也是一种特殊的、具体化的笔墨,只要它能显现出毛、涩、枯、润的笔性,就不是一定要以书入画。

(8)为什么会产生上述错误的观念?就是为了让笔墨能够成为直观而简化的界定标准,脱离中国画史中极度丰富而具体的笔墨经验,用“以书入画”这样直白的经验支撑已然被抽空了的笔墨概念。正如一些学者发问:如果笔墨具有意义,那么它就应该是唯一的、中心的,具有某种指导性意义;如果笔墨不是唯一的,那么对笔墨的评价、鉴定,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在实验水墨中有何意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逻辑,原因仍然在于对中国画本质化的主体界定——如果对这种概念化的界定没有指认意义,那么具体的笔墨评价、鉴定也就自然丧失了价值。

(9)就中国画而言,水墨画、彩墨画之类的概念,新都市水墨、实验水墨之类的实践,都或多或少地隐含着突破中国画传统笔墨界定的发展诉求。中国画在当代如何发展,答案是要放下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放下对于中国画的笔墨底线和地域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面对中国画本身,而非中国画在历史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或是价值。换一个方式来说,只有在“无中无西”“无古无今”的视域中,中国画才能真正轻松地面对绘画本身,成为视觉体验的践行者,而不是在“身份纠结”中左右羁绊。其中,“无中无西”可以概括为“画无中西”,它针对的是“东方——西方”的视角;而“无古无今”则可以理解为“画无古今”,它针对的是“现代——传统”的视角。深入反思之后,我们会发现,不执着于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对比,不再强行设定中国画的概念边界,才能摆脱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画学难题”,以开放的视域面对绘画本身,实现中国画在当下语境中的蓬勃发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笔墨中心主义”是对界定中国画的机械概念化判断,它源自执着于建立特定的中国画“主体身份”这一固有思维模式。
B.中国画的主体性的确立,可以区分中国画与其他绘画种类的不同,其消极影响是可能会刻意地寻找中国自身的存在定义。
C.中国画的笔墨底线、材料、实验之争,中西融合、写生新生活等派生问题的讨论,都是中国画“身份界定”的直观表现。
D.“表达了当代生活的创作,更容易让人信服创作的当代性”,这种观点是仿照西方古典再现型艺术而产生的艺术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写生新生活”,是简单处理“中国性”“当代性”之类的文化概念,使之成为僵化的教条。
B.工笔画创作中的“以书入画”,是由“笔墨中心主义”演化出的一种脱离笔性讨论抽象化的笔墨概念的错误的创作观念。
C.中国画的概念和实践,都不同程度地隐含着突破中国画传统笔墨界定的发展诉求,这也是要放下非此即彼思维的原因之一。
D.要实现中国画在当下语境中的蓬勃发展,就要在“无中无西”“无古无今”的视域中,避免非此即彼的对比,去掉中国画的概念边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的观点的一项是(     
A.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针对高丽画和倭画,提出了中国绘画的概念,这是中国画概念最早在文献中出现。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脉要传承,中国画的概念就一定要清晰,就要厘清中国画的边界,知道什么是中国画。
C.不能以直观、简化的标准来界定笔墨,应将绘画作为一种开放的视觉体验方式,从而实现中国画在当下语境中的自由生长。
D.在一些美术展览的评选中,有部分西画要素过多的作品也在中国画入选行列,失掉了中国画概念的判断原则,这是不合适的。
4.下列各项,对文章第四段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024-04-04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