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076509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官定后戏赠

杜甫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②。


注释:①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改任右卫率府的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的差使。②飙:暴风,疾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奔走趋奉,体现了傲岸的人格和归隐的愿望。
B.“耽酒须微禄”一句表达了诗人为了饮酒的嗜好,不得不指望这份微薄的俸禄,反映了诗人生活的潦倒。
C.前三联紧扣一“戏”字,看似洒脱、旷达,实则暗含了诗人身居闲职的自嘲和志不得伸的无奈。
D.“托圣朝”是为自己的“狂歌”找一个借口,是自身纵酒狂放,无所顾忌的托词,暗藏了久困不遇的牢骚。
2.尾联是如何抒发思想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佳人(节选)

杜甫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①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②合昏:植物名,即合欢树,早晨展开,入夜复合在一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佳人遭到夫婿的抛弃,并非她自己有什么错,而是她的夫婿与“氓”类似,“二三其德”。
B.合昏尚知夜晚复合,鸳鸯也能双宿双飞,动植物的幸福越发凸显佳人对破镜重圆的期望。
C.由“侍婢”以下六句可知,佳人被弃后以变卖珠宝谋生,虽生活清贫却始终高洁自持。
D.佳人命运象征诗人遭遇,这种以佳人自比的手法也见于《离骚》,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2.对于“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一句,历来有众多理解,有人认为泉水象征佳人,有人认为泉水象征夫婿。你认为泉水象征谁?请简要说说理由。
2023-05-02更新 | 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刈稻了咏怀

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草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1.根据前三联,概括刈稻结束时的景象。
2.结合全诗,概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2019-07-01更新 | 4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南 征[注]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首联用“风急”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
C.《南征》首联诗人借描写南行途中所见的春江哀景来烘托愁苦悲哀的心境,极为沉痛。
D.《南征》中“南征日”“北望心”,把诗人矛盾的情形加以对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这两首诗都体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2024-02-2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