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076785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文学因何而伟大

李建军

对托尔斯泰而言,艺术就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为了现实中的人而存在的,所以,它天然地有着“功利主义”的性质——只有对生活有效用,只有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它才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

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包含了作者终其一生都不曾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事实上,文学没落和破败的显著标志,就是作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学”上,只追求技巧的新奇和形式的完美,或者,就放在自己身上,只满足于对肉体快感的叙写和阴暗情绪的宣泄。在那些褊狭、平庸的作家看来,文学与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与道德是没有关系的,与苦难的历史、沉重的现实、茫远的未来,都是没有关系的,总之,文学只为“文学”本身而存在。

文学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的生存境况。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当作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他关心、同情弱者。他把写作当作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大胆地抨击罪恶,无畏地追求真理,执著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当作一种陈腐的教条和失效的纪律。

为他人而写作,而不是仅仅为自己写作;为真理而写作,而不是单单为荣利写作;敢于对抗邪恶,而不是与之同流合污;勇于直面苦难,而不是视若无睹;充满拯救不幸者的焦虑;而不是陶醉于掉臂而游的逍遥——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的精神传统,也是俄罗斯文学显得伟大和高贵的根本原因。

对比起来看,中国文学则呈现出与俄罗斯文学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文章被视为“经国之大业”,诗歌则被当作“观风俗”的镜子和“正得失”的手段。我们的文学被夸大了政治作用,写文章的人反倒失去了自由感和余裕心,而统治者则因为多疑和恐惧,常常通过“文字狱”等手段,在控制写作者的灵魂,长此以往,很多作家便恂恂然如辕下驹,完全失掉了灵气、朝气。然而,大地上总有巨石压不住的竹笋,总有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从批判精神和责任意识的角度来看,中国也有与俄罗斯大师一样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优秀作家例——如司马迁、曹雪芹和鲁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贵气质,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经验,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作家和作品相比,都毫不逊色。

对那些被市场绑架、被欲望劫持、被时尚挟的作家来讲,司马迁和俄罗斯文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只有像太史公和俄罗斯大师那样勇敢地生活,那样无畏地写作,我们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才有可能使自己时代的文学显得高贵而伟大。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对生活有用、促进人们情感交流的文学,是有价值、有生命的艺术。
B.托尔斯泰的创作贯穿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体现了他的批判和责任意识。
C.在我们的时代,文学常为文学本身而存在,它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被漠视。
D.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呈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但是二者精神传统相同。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要成就伟大作品,社会要给予作家充分的自由感和余裕心。
B.司马迁、曹雪芹和鲁迅的作品提升和发展了传统文学的软实力。
C.中国文学生存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时常受政治影响,负担极重。
D.文章将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文学进行对比,揭示文学伟大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刚刚过去的清华110周年校庆中,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校庆活动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其中,快手被授权为活动传播媒体之一,推出了多链路全景直播,将清华校园“搬”到了线上,完成了此次校庆日特别节目15小时不间断直播,并邀请学校老师作为主持人,进行移动VR游园直播。不能返校的校友以及全球观众,得以“云游校”。

短视频平台与教育的联系远远不止于为高校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高校扩大社会影响力。别小看了这类直播活动,它也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如何强化观看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新奇体验,是对平台底层直播架构和技术的考验。

短视频平台与教育的携手,更多还在于通过变革教育场景,推动教学更深层次的教育变革,更有力地推动知识普惠。比如,拥有150多万粉丝的“数学物理宫老师”,把一个个严肃的数学、物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场景相联系,诸如勾股定理和小龙虾,冰糖葫芦和电功率的类比让粉丝直呼“懂了懂了,原来这么简单”。有“刑法界著名段子手”之称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入B站当天便喜提百万粉丝。在短视频平台的“大课堂”里,不仅空间界限被消弭了,学习的参与者也不再有学龄和非学龄之分。我们看到,当短视频与教育携手,一幅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场景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也不仅仅是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更核心的还是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短视频平台上的教育视频,要想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内容不仅要科学、准确、真实,更要能够击中青少年的兴趣点,要具有“故事化”的特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要在创意策划、脚本撰写和视频制作上更用心,更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教。令人欣喜的是,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尝试发布上课的短视频,面对新的教学场景,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而这种为了应对线上教学的转变,还将反哺他们的线下教学活动,从而推动课堂内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变革。

(摘编自赵丹《短视频与教育携手,更有力地推动知识普惠》)

材料二:

“短视频+青少年教育”契合了国家教育战略、青少年用户需求以及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其积极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短视频是课堂教育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大多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单向传输知识为目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往往是“考前突击,考后就忘”,学习效果不佳。而短视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知识的提纯、生动形象的场景设置、幽默风趣的“段子”输出,增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习效果。四川广元中学化学教师向波开设的“万物皆化学”抖音号深入浅出讲解化学知识,收获了3500多万点赞和600多万粉丝。获得“金话筒奖”的于霞老师教孩子们如何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被众多语文老师推荐给学生。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在B站讲法考的视频仅用了2天就涨粉百万。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趣味讲解古诗词,普及了中华诗词文化。课堂教育和短视频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体系,期待更多与现行课程大纲相配套的优质短视频内容的生产。

短视频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我国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除了智育之外,更要强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中国好邻居”用被子接住坠楼的孩童,陌生阿姨在“半马”比赛中陪跑轮椅女孩等短视频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团中央权益部发布的《我会保护我自己》系列动画短视频,普及了安全知识。短视频涵盖了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优质平台。“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我要笑出国粹范”《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质活动和节目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引发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每日赛事集锦、幕后花絮和赛事新闻,吸引了青少年关心体育赛事,疫情中涌现的大量健身短视频可以进行体育教学。通过短视频进行家政、食育、手工等技能培训,可以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短视频有助于消除知识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目前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而短视频覆盖人群广,在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用户中有较大市场占有率。通过短视频进行知识传播,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有助于消除知识鸿沟,减少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实现知识普惠,保障受教育权得到切实有效的实现。

(摘编自郑宁《如何促进和规范短视频+青少年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网络传播媒体之一,快手通过多链路全景直播将清华校园“搬”到线上,让很多校友和观众得以“云游校”。
B.为了应对线上教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反哺线下教学活动,推动了课堂内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变革。
C.短视频以学生为中心,在提纯知识、设置场景、输出“段子”等方面下足功夫,从而增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习效果。
D.我国提出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可以在德、体、美、劳教育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校举行校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时,选择与短视频平台联手,这对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是有利的。
B.短视频与教育的携手,消弭了学习的空间和学习者的年龄界限,让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C.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大多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等问题,短视频+青少年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以上问题。
D.短视频知识传播降低了知识获取门槛,减少了教育差距,彻底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3.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2023-01-03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2019-01-30更新 | 7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和听觉)和非审美感官(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区分,非审美感官涉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审美感官无功用欲念的牵挂。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阐述了柏拉图这一论断的深层内涵,认为美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实物,超出功用、欲念之上。视觉和听觉所感到的是事物的形式美,如线条之匀称,音调之和谐等,这些都不能供人使用,这一思想揭示、扩大和深化了美在于声色的含义,美由此而可以定义为超越功用欲念之意。但当前一些美学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所推崇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多紧紧捆绑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太少超越之意。

美之为美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东西中把握无限的、理性的东西。法国1718世纪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布瓦罗认为,美必须表现人性中理性的东西,亦即普遍永恒的东西,美要创造典型。西方美学由此进展到属于理性美范畴的典型美。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可以吸取西方关于典型美研究的有益成果,但并不需要亦步亦趋地跟随在西方之后片面地研究典型美,因为西方的典型美以感性显现理性为美,把人的自由精神境界放在超时空、超感性的概念王国,造成了美和自由的抽象性。即使西方现当代美学也反对这种传统审美观的抽象性。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显隐说,就是这种反传统观点的重要代表。

海德格尔强调,在天地万物相互隶属的大统一体中,任何一物都是其显现的、出场的方面与其隐藏在背后的、不出场的方面的统一体。审美意识(诗、艺术品)通过当前在场的东西,显现出背后不在场的东西,由,进入无穷无尽的隐蔽领域。这就是审美、艺术创造出的令人玩味无穷、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全新世界。海德格尔对他的显隐说所做的详细分析,指明了显隐的审美意识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的对象性关系、功用关系,进入神圣的澄明之境

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显隐说,与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隐秀说所讲的意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颇类似。包括隐秀说在内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更明确指出美在象外,亦即通过在场之,显现出象外未出场的境域,从而体味到一种不分人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这类似海德格尔所说的澄明之境的美。当然,传统的意象说所崇奉的天人合一尚具有原始性和朴素性,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状况进一步丰富发展。当今之世,我们既需要澄明之境的美,也需要天人合一的美。

近几十年来,很多人强调美学研究要联系现实,值得肯定和坚持。但当今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过于现实化,甚至是沉溺于现实之中。审美与金钱、物欲挂靠得太紧密,美的超越本质不见了,高远的精神境界不见了。当今时代需要的,应是以超越现实功利的高远精神境界为本质的真正的美。因此,我有时甚至觉得,今日之社会不妨借来一点昔日象牙塔里的清风。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美学研究推崇“日常生活审美化”,大多紧紧捆绑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缺少超越之意,亟待提高。
B.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可以吸取西方的有益成果,必须表现人性中理性的东西,美要创造“典型”。
C.当代美学研究应该联系现实、高于现实,应追求以超越功利为本质的具有高远精神境界的美。
D.当代美学研究应丰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达到“澄明之境”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审美感官不同于非审美感官的特点在于前者没有占有实体的欲望,不涉及功用、欲念。
B.美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事物中把握无限的、理性的东西,即普遍永恒的东西。
C.海德格尔的“显隐说”,强调天地万物相互隶属,由“显”的东西可见“隐”在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
D.中国传统的“意象说”与“隐秀说”类似,都明确指出“美在象外”,体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柏拉图认为审美感官获得的声色之美是对功用欲念的超越。“望梅”因不能满足“止渴”的功用、欲念,所以也就无法产生美感。
B.美要创造“典型”,越典型就越能显现理性美。林黛玉的美貌才情、多愁善感及悲惨的命运构成了典型的美学形象。
C.刘勰的“隐秀说”是让人体悟到形外之情、言外之意,如看到荷花就能够体会到荷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D.“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这段话与“美在象外”的美学观点相同。
2023-06-14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