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5 题号:1077880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四)

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①。

翠华②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③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①蜀汉皇帝刘备托孤的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城内。杜甫晚年寓居夔州(今奉节)时曾到此一带游览。②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③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回顾历史,叙述刘备当年出征攻打东吴时曾到达三峡,进袭东吴失败,最终卒于永安宫。
B.第三、四句写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想象中再现,祠宇一片荒凉,暗示刘备复汉大业一蹶不振。
C.“岁时伏腊走村翁”中的“走”字,写出了百姓在古庙嬉闹的情形,感叹人们已经淡忘了刘备的功业。
D.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五言咏怀诗,主要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心态。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遍”表松茂鹤多,“稀”表访者稀少,两者对照写山居环境的幽静。
C.尾联落在“归”字上,暗合其归隐之意,这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意蕴相近。
D.夕照满山,柴扉紧闭,炊烟袅袅,人们采莲而归,无不流露出诗人闲适喜悦之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作简要赏析。
2020-02-10更新 | 1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野居偶作

贯休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美前程未可涯。


[注]①贯休,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②烟霞,即山水胜景。隐居之人往往酷爱山水,有烟霞痼疾。③赊,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本诗将说理与写景相结合,表现诗人在野居生活中体味的禅道与禅趣。
B.诗人认为修道重在修心,内心高淡清虚,无心于道,才能道与人合一。
C.颔联反对“有意向人”,点明只有远离尘俗,身处名山胜水才能得道。
D.诗歌忌讳重字,本诗却多次使用重字,体现出禅居诗语言通俗的一面。
2.本诗颈联富于诗意与禅趣,请简要赏析。
2020-11-03更新 | 1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采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B.颔联写秋风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容颜已衰老,由此生发出时光流逝的感叹。
C.尾联“为君”照应开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D.尾联中的“扶病上高台”和杜甫《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相似。
2.诗歌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2020-03-21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