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1 题号:1079151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家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曲江: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赏胜地。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也不仅是诗入的伤春之愁,而且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都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两句对仗工整,“且”“莫”“欲”等虚字的大量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
D.颈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家卧麒麟”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在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作者慨叹盛衰兴亡、物是人非的伤感。
2.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作者“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杜甫离世前一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抑后扬的艺术效果。
C.“老病南征日”,意为因病而不能上战场,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
D.“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那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9-03更新 | 1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此诗是公元766年作者在四川夔州西阁夜中所作。此时作者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②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此处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③漫:随它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催短景”与“景翳翳以将入”中的“景”字都是“日光”的意思。
B.第五句意思是说,因长久征战,百姓的哭声传彻四野,暗示战事惨烈。
C.第四句说霜雪停后天空澄澈,仰视银河群星,星斗摇动,照射着三峡。
D.第六句“夷歌”指少数民族歌谣,作者多处听到渔夫樵子唱的“夷歌”。
2.本诗抒发多重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要表达哪些思想情感。
2021-09-01更新 | 1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注】①李十二白:与诗中“李侯”均指李白。范十:李、杜的朋友,诗中“北郭生”亦指他;②莼羹:味道鲜美的莼菜羹,代指家乡风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和李白白天携手一同游玩,醉酒后同被而眠,表现了他们的情谊深厚。
B.侍立小童之“清”不仅点出小童的清秀,更从侧面衬托出主人的超凡脱俗。
C.“落景”“屯云”表现天色已晚,但此时主客兴致高昂,吟《橘颂》而忘情。
D.末尾两句表现了李白、杜甫无意仕途,而想回到家乡泛舟,过逍遥的生活。
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2022-07-03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