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品味语言艺术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108501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运动会

[日本]岛田洋七

我在佐贺的第八次运动会临近了。

对打算“初中毕业后一定要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我来说,这是在佐贺的最后一次运动会。

上初中以后,我每年必定写信给母亲,跟她说:“今年一定要来看我的运动会。”

今年我也不抱什么希望地写了信,想不到母亲回信说:“今年会去看,我很期待。”

我看到信时,还以为哪里搞错了。

好几次做过这样的梦,我怀疑这是梦,还捏捏脸颊看是不是做梦。

是真的呢。

母亲给外婆的信上也说要来佐贺。

想到母亲真的要来看运动会,我就忍不住想绕整个佐贺跑一圈。

第二天早上,我慎重地把信放进书包,然后上学去。

第一节是社会课,我当然又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打开有花纹的信笺。

“德永,那是什么?”

“我妈妈的来信。”

“哦?”

老师很感兴趣地看着我的信。

“什么?要来看运动会……”

“啊,老师,不要再看啦。”

我假装不高兴地收起信不让老师看。

我不厌其烦地每节课都拿出信来看看。

就像展示蜡笔和钉鞋一样,我向大家炫耀着。我总是想听大家说:“太好了!德永。”

初中运动会的重要项目是长跑比赛。

男子组的路线是出校门,沿着护城河绕一圈,经过城内,再回到学校,全长七公里,十分吃力的赛程。

可是这在每天辛苦练习棒球的我们眼中,不算什么。实际上我连续两年都拿了冠军,但因为今年觉得非拿冠军不可,稍微感到一点压力。

越接近运动会,我越担心那天会不会感冒,会不会拉肚子。脑子里老是浮现这些无谓的妄想,这在我很少有。

结果,我既没有感冒,也没有拉肚子。

但是遇到更糟糕的状况——我等了又等,预定运动会前一天该到的母亲一直没来!

“她说会早早做完工作搭火车来,一定是晚了,没赶上火车,明天早上就会来,别担心,去睡吧!”

外婆催我上床,可是我一点也睡不着。

迷迷糊糊中看到母亲来了,醒来发觉是梦,非常失望。我又迷迷糊糊地梦见运动会都结束了,母亲还是没来,醒来发觉是梦以后,反倒摸着胸口松一口气。

就这样反反复复,似睡非睡,折腾到天亮。

外婆去上工时,我站在河堤上等母亲来。

火车早上从广岛出发,应该不会那么早抵达,可我就是无法安心地躺在床上。

到了上学时间,我满心不安,但还是不死心。

母亲清清楚楚地在信上写着“会去看”,我相信她一定会来。

到了下午,比赛进行到长跑项目。我站在起跑线后,还在观众群中搜寻母亲,可是到处也不见母亲的踪影。

长跑比赛开始了。

我按照自己的步调轻松起跑,骑摩托车做先导的是棒球队的田中老师。

我跑了一二十分钟后,呼吸开始有点急促,同时拉开和后面那群人的距离。

这个比赛在当地很有名,即使自家子女没有参赛,还是有很多人沿途观看。

“那孩子跑得好快。”

“真的好快。”

我听到这些声音。

我和第二名离得很远,每分每秒地只想着向前跑。如果不这样,我就会想还没有来的母亲,可能影响我的速度。

我的心跳加速。

长跑路线也经过外婆家前面。

马上就到我们家了。

“怦、怦、怦、怦”,我的心脏都快震破了。

我想快点通过家门前,母亲一定在那里!

不,我不想到达那里,我不想失望!

两种心情在我心中交杂。马上就到我们家了。眼看就要到家门前时,我低头不敢看。

我盯着脚尖默默地跑。

“昭广,加油!”

突然,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声音。我不曾听过那么大的声音。

我抬起头,家门前拼命呼喊挥手的人,确实是母亲。

“昭广,加油!”

外婆也在旁边笑着挥手。

我又低下头。

越接近家门前,我越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终究做不出电视剧里那种含笑挥手致意的动作。

“喂!德永,看着你母亲!不要低头,抬头挺胸地跑!”

田中老师从摩托车上对我喊。

我抬起头,直视前方。

“昭广,昭广,加油!”母亲拼命地挥手。

我向母亲大喊:

“妈,我很快!我读书不行,可是跑得很快!”

母亲哽咽着回答:

“你的腿像妈妈,脑子像爸爸!”

经过家门后不久,我听到像是抑制不住的呜咽,仔细一看,是田中老师在哭。他一边骑着摩托车做前导,一边憋着气呜呜哭着。

“德永,太好了!你母亲来了。”

田中老师那汗水淋漓的黝黑脸颊上满是泪水。

我把挂在脖子上的毛巾递给老师。

我看着田中老师擦掉泪水,发现自己的脸颊也是湿热的。

“你擦吧。”

田中老师泪中带笑地把毛巾还给我。

“老师,你擦。”

“不用,你擦。”

“老师,你擦。”

“不用,你擦。”

几度推辞后,田中老师说:“现在是哭的时候吗?再快一点!加油!”

说完,把毛巾扔给我。

我胡乱地擦掉眼泪,又全神贯注地向前冲。

向前冲,向前冲。

我比谁都快,因为有母亲帮我加油。

第一个抵达终点的我,超过第二名二百米,据说这是学校有史以来最快的纪录。

(节选自《佐贺的超级阿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向大家炫耀母亲的来信,总是想听大家说“太好了!德永”,是因为“我”想要分享母亲真的要来的喜悦之情。
B.虽然曾连续两年非常轻松地拿到了学校长跑比赛的冠军,但是今年因为母亲要来看运动会,“我”反而有了心理压力。
C.“我”因为远离母亲在外求学,尽管生活中也感受到了来自外婆、老师等身边人的关怀,但心里始终渴望母亲的关怀。
D.“我”读书不好却擅长运动,小说以“我”毕业之前参加运动会一事,揭示学习成绩不应是衡量孩子唯一标准的主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能扣人心弦,主要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地展现了“我”从兴奋到担心,继而激动振奋的心理历程。
B.田中老师尽管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却在制造故事悬念、丰富故事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C.小说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大量运用短句甚至独句成段,既清晰展示了“我”的心理变化,又便于话题之间的自由转换。
D.小说写到“我”取得创纪录优异成绩时戛然而止,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让人深思父母的激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3.“我”为什么特别渴望母亲能来看这次运动会?
4.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江之秋

傅东华

从前谢灵运游山,“伐木取径,从者数百人”,以致被人疑为山贼。现在人在火车上看风景,虽不至像康乐公那样杀风景,但在那种主张策杖独步而将自己也装进去做山水人物的诗人们,总觉得这样的事情是有伤风雅的。

不过,我们如果暂时不谈风雅,那么觉得火车上看风景也有一种特别的风味。

风景本是静物,坐在火车上看就变动的了。那风景会移步换形,供给你一套连续不断的不同景象,使你在数小时之内就能获得数百里风景的轮廓。这样的风景就是一部以自然美做题材的小说,它是有情节的,有布局的——有开场,有Climax也有大团圆的。

新辟的杭江铁路从去年春天通车到兰溪,我们的自然文坛就又新出版了一部这样的小说。批评家的赞美声早已传到我耳朵里,但我直到秋天才有工夫去读它。然而秋天是多么幸运的一个日子啊!我竟于无意之中得见杭江风景最美的表现。

秋是老的了,天又下着濛濛雨,正是读好书的时节。

从江边开行以后,我就壹志凝神的准备着——准备着尽情赏鉴一番,准备着一幅幅的画图连续映照在两边玻璃窗上。

萧山站过去了,临浦站过去了。这样差不多一个多钟头,只偶然瞥见一两点遥远的山影,大部分还是沪杭路上那种紧接地平线的平畴,我便开始有点觉得失望。于是到了尖山站,你瞧,来了——山来了。

山来了,平畴突然被山吞下去了。我们夹进了山的行列,山做我们前面的仪仗了。有时你伸出手去差不多就可摸着山壁,但是大部分地方山的倾斜都极大你虽在两面山脚的缝里走,离开山的本峰仍旧还很远,因而使你有相当的角度可以窥见山的全形但是哪一块山肯把它的全形给你看呢?哪一块山都和它的同伴们或者并肩,或者交臂,或者搂抱,或者叠股有的从她伙伴们的肩膊缝里露出半个罩着面幕的容颜,有的从她姊妹行的云鬓边透出一弯轻扫淡妆的眉黛。浓妆的居于前列,随着你行 程的弯曲献媚呈妍;淡妆的躲在后边,目送你忍心奔驶而前,有若依依不舍的态度

于是过了湄池,便又换了一幕。突然间,我们车上的光线失掉均衡了。突然间,有一道黑影闯入我们的右侧。急忙抬头看时,原来是一列重叠的山嶂从烟雾迷漫中慢慢地遮上前来。

这时最奇的景象,就是左右两侧山容明暗之不一。你向左看时,山的轮廓暧昧;向右看时,却如几何图画一般的分明。你以为这当然是“秋雨隔田塍”的现象所致,但是走过几分钟之后,暧昧和分明的方向忽然互换了,而我们却是明明按直线走的。谁能解释这种神秘呢?

到直埠了。从此神秘剧就告结束,而浓艳的中古浪漫剧开幕了。幕开之后,就见两旁竖着不断的围屏,地上铺着一条广漠的厚毯。围屏是一律浓绿色的,地毯则由黄、红、绿三种彩色构成。黄的是未割的缓稻,红的是养麦,绿的是菜蔬。可是谁管它什么是什么呢?我们目不暇接了,这三种彩色构成了平面几何的一切图形,织成了波斯毯、荷兰毯、纬成绸、云霞缎……上一切人类所能想象的花样,且因我们自己如飞的奔驶,那三种基本色素就起了三色板的作用,在向后飞驰的过程中化成一切可能 的彩色。浓艳极了,富丽极了!我们领略着文艺复兴期的荷兰的画图,我们身入了《天方夜谭》的苏丹的宫殿。

而且水也出来了。一路来我们也曾见过许多水,但都不是构成风景的因素。过了郑家坞之后,才见有曲折澄莹的山涧山溪,随山势的纾回共同构成了旋律。杭江路的风景到郑家坞而后山水备。

于是我们转了一个弯,就要和杭江秋景最精彩的部分对面——就要达到我们的Climax了。

苏溪!——就是这个名字也像具有几分的魅惑,但已不属出产西施的诸暨境了。

既有定形,就有尽处,有尽处就单调了。你站在这个地方,你是要对几何家的本身也发生怀疑的。你如果尝试说:在某一瞬间,我前面有一条路。左手有一座山,右手有一条水。不,不对;决没有这样整齐。事实上,你前面是没有路的,最多也不过几码的路,就又被山挡住,然而你的火车仍可开过 去,路自然出来了。你说山在左手,也许它实在在你的背后;你说水在右手,也许它实在在你的面前。因为一切几何学的图形都被打破了       

寻常,风景是由山水两种要素构成的,平畴不是风景的因素。所以山水画者大都由水畔起山,山脚带水,断没有把一片平畴画入山水之间的。在这一带,有山,有水,有溪滩,却也有平畴,但都布置得那么错落,支配得那么调和,并不因有平畴而破坏了山水自然的结构,这就又是这最精彩部分的风景的一个特色。

此后将近义乌县城一带,自然的美就不得不让步给人类更平凡的需要了,山水退为田畴了,红叶也渐稀疏了。不过,我们这部小说现在尚未完成,其余三分之一的回目不知究竟怎样,将来的大团圆只好听下回分解了。

(有删改)


(注)①Climax:英语,高潮。②其余三分之一的回目不知究竟怎样:杭江铁路全长三百多公里,其中兰溪至江山一百多公里当时尚未完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灵运式的“伐木取径”“策杖独步”漫游山川,固然有野趣、有韵味,然而,现代人坐在火车上看风景,却也独创一格,别有风味。
B.“过了湄池,便又换了一幕。”在细雨蒙蒙中,在光影的作用下,山体倏忽交替着“暧昧和分明”,刚劲俊朗,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C.“到直埠了。从此神秘剧就告结束,而浓艳的中古浪漫剧开幕了”构成“中古浪漫剧”的是浓艳的色彩和由它们涂抹而成的浪漫情调。
D.作者情感随着列车的行进而起伏激荡,由欣喜、惊诧,到振奋、折服……令未曾目睹这一带秋景 的读者心驰神往,如临其境,如见其貌。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在火车上看风景”,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本文描述的正是乘坐在疾驶的列车上所见的杭江铁路沿线自然风光。
B.风景是静的,火车是动的,作者所描写的动静结合所构成的连绵风景画,提供了一般游记作者所不曾提供的观感和审美体验。
C.文章写山、水、平畴等,作者以其博学多才和深厚文学底蕴,恰当运用抑扬手法,以艺术家眼光,欣赏和描摹眼前掠过的景物。
D.杭江路沿线多山,而作者也特别钟情于山。因此,本文几乎花了二分之一的篇幅描写这里的山峦风光,而且角度多变,手法不同。
3.请简要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020-12-28更新 | 3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进入

朱以撒

院子里有一棵朴树,明显是从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已经显出苍老之相。为了防止倒伏,工人们在树干上钉了许多大钉子,以便木桩撑住。几次下来,一个树干就集中了不少锋利的钉子。早先叫了工人来拔过一次钉子,无奈扎得太深,有一枚钉子的头拔了出来,身子却永远留下里边。这让我很不舒服。一日,见到一架木梯,便找来羊角锤、老虎钳,由自己来处理钉子问题。当几枚钉子成功地取出,从高处扔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从摇摇晃晃的木梯下到地面,不禁满心欢喜。如果不是一个人感同身受觉得疼痛,对一棵树表示怜悯,那么这棵朴树至死都是身怀钉子。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逐渐壮大,使钉子越发渺小。

钉子是最易于进入对方内部的一种物质,它尖锐、坚硬,一有来自外在的力量,就突兀而起,紧紧咬住一个地方不放,而要拔出来又特别困难。也许那个钉钉子的人也觉得不妥,想着日后要把它拔出来,但时日一过,往往忘得一干二净。

今日的木匠已经不是鲁班的传人了,他们荒疏了榫卯的组合功夫,总要借助钉子。打钉机一梭子过去,木板就相拥在一起,这真的加快了工作进度。早先请一个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里拐弯歪瓜裂枣般的木头疙瘩扔给他,让他做这个做那个。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惜一枚小小的钉子,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才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卷一支烟,吸着。

钉子是机械的产物,各种形式的钉子天文数字般地生产,天文数字般的房屋正在装修,如果像旧日木匠那般,速度会慢得让人受不了——尽管慢生活会使人放松,但走慢到做了两年还没完结,就会让人怀疑慢生活的合理性。现在参观一些古建筑,讲解员说木料的组合找不出一枚钉子,参观者并不为之感动,并不觉得因此就有美感——他们对两种材料如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在意,更不以为榫卯组合是一门艺术。如此,钉子的盛世就到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用钉子——一枚小小的钉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体钻入墙里,仅仅露出一个头,就可以挂一个沉沉的镜框,或者一袋重物。一堵墙就是一个储存器。钉子不占地面,又远离了地面的潮湿,使人觉得再方便、巧妙不过。人们会根据物的重量来选择钉子的承受度,粗细和长短是有比例的,各有不同的功能。会用钉子的人,分寸感很强,否则,不是太长打穿,就是太短不起作用。那时每家都有一把羊角锤,正面钉进去,反面拔出来。当人们拿起锤子时,钉子的价值就产生了。

和钉子不同的是螺丝钉,它不是直接进入的,而是借助螺丝刀,螺旋式地进入。与普通钉子不同,它以慢速度进入,更坚韧有力,更有耐性,绝不迁移。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中进展的人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了特定的意味。我几十年间服务于一个单位,不生游移之心,其中也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它肯定了这个职业的价值,自行其道,是很有乐趣的。如今,时日匆匆,把这种观念吹老了。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驻足。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了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

以前我觉得树木是大地的钉子。它的生长是天意的,也许是风把种子刮到这里,或者飞鸟把粪便中的种子排泄到那里。它们生长起来后,抽枝散叶越发茂盛,风雨是撼不动的。就算雷劈火烧,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来我的想变了拔——钉子的人来,先挖坑,接着动用吊车,即便一棵树再蟠龙奇崛,虬干坚实,也抵不过吊臂的伟力,有如旱地拔葱,那些隐秘的地下根须,带着泥块,裸露在眼前此时,任由人去摆弄了。

当然,大地最大的钉子是建筑,无数的水泥桩钉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许多高层在这些桩上矗立起来,可打星月。这些巨大的钉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还有拥挤、嘈杂,尤其是它的坚硬,使城市的柔和大为削弱,婉曲不再。人们在坚硬中生,坚硬中长、长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见了电梯作垂直起降的坚硬气味,也习以为常。外出,到偏僻山乡欣赏老房子,全木质结构,气息安和,让人觉得和祖先近了,说好啊好啊。可是黄昏来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来,没有人愿意住下,觉得还是城里的坚硬更让人快活。

我少年时,脚板被钉子扎过。当时没有穿鞋,光着脚到处奔跑,有时被锈蚀的钉子扎了,更多的时候是被到处疯长的植物刺痛的,奔跑时一脚踩下,尖锐的刺立即进入皮囊。人顿时哭叫起来。时至今日,有时手不经意抚过,里面一阵痛楚。不由得想到立足的大地,有多少坚硬的钉子正在深深地钉进去,又有多少钉子,正在拔出来。夜静更深,万籁阒寂之际,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

(选自《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为朴树取出钉子,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对拔钉子的满心欢喜。
B.文章第一自然段,既照应标题,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C.在大多数人眼里,榫卯工艺已经跟不上现代生活的节奏。
D.作为文章的线索,“钉子”引发了作者丰富的联想。
2.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3.作者写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4.试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意蕴。
2020-07-25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   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低头,至周   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爸!我一一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       那双方面都好……

1.根据情节内容,给甲、乙两个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每处不超过4个字。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2.舞台提示有交代时代背景、描述活动场景、暗示情节发展、提示角色动作、表现人物神情、揭示心理变化、提示台词声调等多种作用。写出下列三组舞台提示语的作用。
(1)(四凤端茶,放朴园前)(低头)________________
(2)(冷峻地)(反抗地)(求恕地)________________
(3)(声颤)(高声)(低而缓地)________________
3.潜台词是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语境能领悟出来的言语,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请写出两处画线语句的潜台词。
(1)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
(2)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4.周朴园几十年如一日地保留着“纪念”侍萍的习惯。有人说是假的,有人说是真的。你怎么看?请结合甲、乙两个片段,评析周朴园“纪念”的心理。
2020-07-28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