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曹雪芹(1715-1764)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109081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      ;所惊者,     ;所叹者,     ! 所悲者      !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1.依次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
②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③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④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在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后,又借袭人之口说宝钗亦曾劝过,既补前事,又远伏后来宝钗规劝一节,且写出了湘云、宝钗两人在规劝宝玉方面的共同之处。
B.黛玉执着于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宝玉心意相通,尽管为爱情整日以泪洗面,心病日甚,但内心仍蕴积着对仕途经济的反抗情绪,被宝玉视为“从不讲混账话”的知己。
C.宝玉为黛玉“拭泪”,黛玉为宝玉“拭汗”;两个人虽都有“万句言语”,但一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一个是不知从何说起;两处都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心理。
D.对宝钗、湘云、黛玉三人在态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之后,宝玉终于在黛玉面前放胆诉说一腔真情,“你放心”三个字言简义丰,表达出宝玉对黛玉用情之深。
3.选文表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选文是《红楼梦》的经典片段,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情节。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时,大家散后,进园齐往芦雪庵来,听李纨出题限韵,独不见湘云宝玉二人。黛玉道:“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正说着,只见李婶也走来看热闹,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众人听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黛玉笑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李纨等忙出来找着他两个,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宝玉忙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李纨道:“这还罢了。”

只见老婆子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蒙来。李纨道:“仔细割了手,不许哭。”说着,同探春进去了。凤姐打发了平儿来回复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湘云见了平儿,那里肯放。平儿也是个好顽的,素日跟着凤姐儿无所不至,见如此有趣,乐得顽笑;因而褪去手上的镯子,三个人围着火,平儿便要先烧三块吃。那边宝钗黛玉平素看惯了,不以为异,宝琴等及李婶深为罕事。

探春与李纨等已议定了题韵。探春笑道:“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也找了他们来。李纨也随来,说:“客已齐了,你们还吃不够?”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说着,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湘云笑道:“傻子,你来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宝钗笑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觉好吃,便也吃起来。一时,凤姐打发小丫头来叫平儿。平儿说:“史大姑娘拉着我呢,你先去罢。”小丫头去了。一时只见凤姐也披了斗篷走来,笑道:“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揌上些,以完此劫。”

材料二:

《红楼梦》的意蕴中有一个层面: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过去很多人讲《红楼梦》都认为曹雪芹的世界观是讲一切归于空虚,人生没有意义。我认为这个看法可能不符合《红楼梦》的实际状况。曹雪芹的世界观体现在《红楼梦》中是把“有情之天下”作为人生的本源性存在,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之所在。“有情之天下”就在实在、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之中。曹雪芹用“情”照亮了空,因此人生是有意义的。一部《红楼梦》给予读者的“悟”就在于此。怡红院群芳开夜宴,超越等级制度、等级观念,不分彼此,不拘形迹,自由平等,自由人和奴隶一起狂欢,那就是“有情之天下”。

(节选自叶朗《<红楼梦>的形而上的意蕴: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1.下列对小说《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是写兄弟姐妹们在大观园里一次聚餐,写出少年男女的自由活泼,热爱生活。
B.“挂金麒麟的姐儿”指的是薛宝钗,她和宝玉有“金玉良缘”之说,二人缔结姻缘。
C.李纨是众人长嫂,有责任约束弟弟妹妹,因此她说“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仔细割了手,不许哭”等言辞。
D.曹雪芹擅长刻画人物群像,本段中刻画了长辈、晚辈,主子、仆人多个人物。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小说以贾、秦、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B.《红楼梦》版本多,“脂批本”表示带有脂砚斋点评,其点评有助于读者解读小说。
C.小说人物众多,却繁而不乱,语言描写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例如文段中李纨明哲保身,湘云心直口快。
D.曹雪芹笔墨锦绣,异彩纷呈,有时极简而通透,如文中渲染欢乐的气氛,仅多次重复一个“笑”字,便意趣盎然。
3.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红楼梦》的意蕴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的理解。
2023-05-05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

贾政也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两人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说了事情原委,因又拉上薛蟠,宝钗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已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保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又回头对袭人说道: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回身去了。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馀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头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选编自《红楼梦》第三十三、三十四回)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的探访,话语简短却意味深长。宝玉的回答,表现了两人的推心相与。他们能相互理解,真心交流,是志同道合的知音。
B.小说中王夫人赶来后看到儿子遭痛打,心疼不已,大哭起来。贾政看到此景,最后也“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这一场冲突终因王夫人对儿子的袒护归于平息。
C.宝钗“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毫不避讳别人在场,并且交代调剂之法。显示了她的稳重安详,也暗含着她急切地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成分。
D.在宝玉挨打的过程中,宝玉一句讨饶的话都没有,表现了他不想改变自己的志趣,不愿意屈服于封建势力的决心。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挨打引起了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展现了这场风波中的众生相。
B.宝玉挨打是一个急风暴雨的场面,贾政不审不查,火气上来就打,没有程序,但整个过程又写得很有层次,很有区分,使挨打的种种都真实立体。
C.薛宝钗对被打的伤痕累累的贾宝玉感到“心疼”,作者通过宝钗的言行来衬托黛玉对宝玉的纯真的爱情。
D.黛玉见宝玉,作者着力写了宝玉的心态、动作和体贴对方的话。采用反客为主的写法从侧面表现黛玉对宝玉的爱情。
3.“宝玉挨打”这一事件表面是父亲教训儿子的一件小事,实质却体现了父子俩尖锐的冲突。请联系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父子俩的冲突表现在哪里,并结合原著,谈谈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03-25更新 | 1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节选)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 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吓得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宝玉将落花撂进流水,其用意是希望给落花找一个洁净的归宿,不让凡尘沾染。
B.林黛玉不愿让落花随流水而去,而是埋在土里。这说明黛玉比宝玉更加纯粹高远,充斥着一种仙意。
C.“似蹙非蹙”“似睁非睁”这两个词描写出了林黛玉听了宝玉的话后,蹙眉瞪眼、很生气的样子。所以用“似……非……”的格式来传达她的这种特殊心理。
D.黛玉表现出来的心口之间的矛盾只是表象,从内心上说,她是与贾宝玉一样地被《会真记》(即《西厢记》)里所描写的爱情吸引、感染的,所以才会看得那么快、那么出神,而且还默默记诵。
2.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文段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
3.宝玉被袭人叫走后,作者又写了一段黛玉梨香院外听戏文的文字,这是不是多余的一笔?请简要分析。
2021-04-16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