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109801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历史上,家教是促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对基层社会治理起着有益的作用。如今,吸收借鉴古代家教在传承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更好发挥家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意义。

(一)传承家训:主流价值观的通俗化。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家庭内部施教,最主要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家训大都是训主结合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对人伦亲情、世道人心、社会变化做的深入阐述,说理透彻明了,读来亲切可感。历史上的很多家训,不仅对训主一家一时产生了影响,且还泽被后世。

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训专著,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著训立说的主要用意和家教的基本内容,也为后世家训树立了样本。清人王钺曾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整体看来,《颜氏家训》体现了进德修业的理念、知行结合的家教方法、重教崇化的价值诉求,对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遵行家礼:主流价值观的日用化。古人认为,“不学礼,无以立。”把学礼、尊礼看作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托。家礼是传统中国人优良教养的载体,我们常说一个人教养好,是与家庭范围内遵礼行礼分不开的。家礼的内容不单涉及家庭成员行为处世的言行要求,且还对家庭生活中的冠婚、丧、祭等事宜的具体开展、实施做出了仪式化的要求,说明了相关的程式和具体操作规仪,这也是家礼中最主要的内容。古人制定家礼,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落实“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和“纪纲人道之始终”,即夯实人伦亲情。古人认为要使人伦亲情和谐有序,就需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言谈举止入手,通过时常练习行为规仪,方能做到临事自然应对。对整个社会而言,千千万万家庭遵行家礼,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古代家礼文献中,朱熹所著的《朱子家礼》久负盛名,将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礼教做了全面总结和说明,是家礼教育的集大成,影响早已超出家庭。

(三)制定家规:主流价值观的规约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古人制度化的家教方式,是硬性的伦理规范。在古代,制定家规的人多半是文人士大夫、饱学之士、士绅乡贤,他们大都是社会的精英,也都受过主流价值观的教育熏陶,他们在制定家规时,自然都遵循传统的纲常伦理,将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家规的制定当中,这使得“家法必遵国宪,方为大公”成了家规的显著特点。实际上,这种将社会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融入家规的做法,也起到了促进家庭成员社会化的作用。家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违反家规的言行做出惩戒性的规定,以教育家庭成员改过迁善,起到警示作用。“不孝不悌者,众执于祠,切责之,痛责之。”家规影响所及是细致入微的,有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所不能企及的作用,较为直接地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下潜到千家万户。

历史上,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义门郑氏,其《郑氏家规》被视为古代家规典范。该家规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具体的惩戒措施,即便是一家之长,违背规定也不能例外。该家规还特地要求入仕为官的子弟“须奉公勤政,毋蹈贪黩”,规定了义学的设置等相关事项,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正因此,郑氏一门在家规的约束下,取得了突出的治家成效,屡屡受到表彰,其家规也影响深远,为后来的家规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借鉴。

(摘编自王永祥《家教传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家训专著,因清人王钺的推崇而得以广泛流传。
B.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在训主家庭内部施教,其他家庭不可抄袭。
C.古代家礼既有对个体行为处世的言行要求,也包括了一些重大事宜仪式化的要求。
D.为了促进家庭成员社会化,家规的制定者将社会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融入家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家训、家礼、家规三个角度阐述了古代家教内容与主流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B.文章第二段围绕家训的内涵探讨了家训对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促进作用问题。
C.文章论述中以《颜氏家训》《朱子家礼》《郑氏家规》的巨大影响为论据,具有说服力。
D.文章从历史出发,旨在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显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训、家礼、家规不仅对古人治家有帮助,对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也起了有益的作用。
B.遵行家礼既是个人教养的体现,也有助于夯实人伦亲情,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
C.家规大都是由家族中受过主流价值观教育熏陶的精英人物制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D.家规能直接地对违反家规的言行做出惩戒,因而对家庭成员的作用比法律、道德更大。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孔雀东南飞 并序》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人们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

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 并序》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现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

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才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情节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

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     
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2.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刘兄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3.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2021-06-04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家张载之志堪称具有崇高的学术担当,然而“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思想方法注定了理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虽有学术担当,也不乏人文情怀,却没有科学精神。比如,理学家们将“天地”解释为尊卑等级关系,宇宙万物也都有尊卑等级,如天冠地履、星空列阵、大雁成行、羊羔跪乳等都反映尊卑等级,然后依据“天人合一”论证三纲五常符合“自然之理”。这种缺失科学精神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了“以理杀人”的社会现象。宋元之后,理学占据社会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而中国古代文明却从鼎盛走向衰落。在应对民族内争或外敌入侵方面,中原政权的统治者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改革变法、富国强兵的欲望、能力和进程都受到四书之学的严重抑制。当西欧的精英们致力于创新文化、发展科学、变革社会的时候,中国的精英们却把“为往圣继绝学”“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当作“为万世开太平”的灵丹妙药,大大延误了中国的发展。当下,有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是人文情怀有余、科学素养不足,研究中不注重证据,一些研究成果在形式逻辑上经不起分析,至于历史逻辑、辩证逻辑就更谈不上了。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素养,一些观点明显简单化,一些观点甚至可以说有害无益。可见,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多问题。

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校一直强调人文情怀的培养、道德的培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是强调道德教育、国学教育,而没有把培养科学素养摆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那就会出现很多偏差。

就立人而言,立德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德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德。科学素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可以说,实事求是是人类一切优秀素养之本。一个能将实事求是精神融入灵魂、植入骨髓的人,一般而言其道德情操、人文情怀和其他素养也不会差。因此,我们不能将培养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情怀对立起来,二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某些科学素养其实就是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科学素养是培养人文情怀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手段,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必然包含人文情怀教育的成分,也是可以立德的。所以,从小学阶段就应重视科学常识教育,使学生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强化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科学教育搞好了、科学素养提升了,人们才能增强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只有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才是名副其实、根深蒂固的。

(摘编自张分田《科学素养是立德的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天地万物存在等级关系并以此阐释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是理学弊端的体现。
B.理学之弊不仅造成“以理杀人”的社会现象,而且还阻碍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进步。
C.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对立统一,而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
D.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忽视科学精神的问题。
B.第二段将中西方精英们进行比较,论证了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情怀”的危害。
C.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述,既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有对当下治学的分析。
D.第四段着重论述培养科学素养对于立德的重要性,分析逐步推进,逻辑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理学家张载未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志向,缺乏科学精神是其根本原因。
B.一个人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意味着他已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C.学校应当加强道德、国学教育,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精神放在首位。
D.就中国当下教育而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0-06-28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无缝时代的审美

王立刚

①左思面壁十年写出了《三都赋》,一时间风靡京城,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洛阳的纸价大涨。四百多年后,宋之问还说“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以今言而论,就是连续四百年一直在畅销榜上。

②洛阳纸贵,实质上揭示的是艺术与媒介的关系问题。古希腊把诗人和匠人归为一类,就是因为艺术也是一种落实到具体物质形式之上的“制造”,文学、绘画、雕塑自不必说,就是舞蹈、音乐、戏剧等诸多表演性的艺术,也总是以真实的人的行为做媒介。艺术离不开媒介,又带来了艺术与场所的关系问题——必须前往某种艺术场所,才能欣赏到某种艺术,于是就有鲁迅《社戏》中几个少年撑了几个小时的船,在规定的时间,前往规定的地点,看一出规定的戏。

③但从古至今,我们不断创造出新的媒介,使我们能够越来越自由地突破这种限制,进行更便捷的审美活动,最终实现与艺术的“无缝对接”。

④无缝时代,是人类几千年追求的一个大势,审美方式也必然受到这一趋势的改变。正是由于技术条件的落后,我们曾经发明了很多艺术媒介,这些媒介各有特性,所以诞生了各自的艺术场所。这些场所是现实的空间,只能保证一部分人“在场”,而另一部分人只好被屏蔽。未来的终极媒介却具有无限的整合能力,将使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审美的愉悦。这不能不说是技术带给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福利。

⑤但并不是说这种新的审美方式完美无缺。终极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大大强化了审美的个体性,曾经我们前往博物馆和美术馆,是主动投身于一种悠久漫长的文化传统,而今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像原子一样孤立的审美个体都可以面对艺术品进行欣赏,“个体化”进程将通过终极媒介达到顶点,届时,作为“孤独的审美者”的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文化认同?此外,极其便利的媒介,将不断使审美活动日常化,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审美感受的强度。古代社会,节日庆典严格按照时间发生,在“期待”之中,渴望的焦虑不断累积,这就是古代节庆会激发强烈感受的重要原因。在空间上,“前往”艺术场所的过程,也具有同样的心理作用。一旦“期待”和“前往”消失,审美就逐渐同化为日常生活,那艺术的“神秘”将去哪里找寻?

⑥人性中有追求便利的倾向,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只要人有欲求,它们就会竭力去满足。但追求便利的限度在哪里呢?《社戏》中,那些撑船的少年逆流而上,穿过夜晚和藻荇,遥远的社戏是他们的一个筹划、一次旅行、一场仪式,虽然他们与艺术场所之间有宽宽的缝隙,但弥合的行动,却又如此意味丰富。这将成为无缝时代的一种怀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思十年写成的《三都赋》成为文学的经典,四百多年间持续风靡,经久不衰。
B.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戏剧都是落实到具体物质形式之上的“制造”。
C.艺术媒介都必然有各自的独特个性和艺术空间,并不能满足所有人“在场”。
D.受传统媒介所限,《社戏》中的少年看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赶往规定的地点。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古希腊将诗人与匠人归为一类的事例,理性客观说明了艺术当时低下的地位。
B.审美活动与艺术的无缝对接,是人类追求的大趋势,人们的审美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C.对“无缝时代”问题,作者从优点与缺憾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形象说明。
D.尾段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审美活动的怀念,表现了对未来“无缝对接时代”的思考。
3.终极媒介给审美带来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0-07-03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