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1134451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噘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平时节目上所见受访家庭都是做了准备的,所以,“糊涂二世”拜访“我”,是想看一下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普通家庭的样子。
B.小说多次写国王的保镖们巡视墙角旮旯,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可悲结局;凸显“我”和家人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
C.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暗示主人公糊涂了一辈子,糊涂到了顶点;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说谎成风的社会现实状况。
D.作者煞有介事,把一个虚构的事情写得像实有其事,并且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思,呼唤着美好的人性。
2.“我”理直气壮的回答,使“糊涂二世”的反应从“大吃一惊”到“瞪大眼睛”到“起身就往外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我”在私下和家人说真话,但当着外人的面却一味编造谎言,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椹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湖,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温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1.作者写到了新会、洛舍、杭州、小兴安岭四个故乡,请分别说说它们的特点?作者对四个故乡的内心感受有什么不同。
2.在作者的笔下,故乡一个接一个变化着,她为什么会对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情有独钟?
3.作者在文中问“我究竟来自何方?”而文题做了肯定的回答“故乡在远方”,那么作者所寻找的“故乡”究竟是指什么?
4.为了表达对远方的故乡的追寻,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18-12-19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正传》序

鲁迅

①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②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狄更斯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Q又更无别的“大传”了。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③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④“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⑤阿Q不开口。

⑥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⑦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⑧“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⑨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⑩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哪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我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略有删减)

1.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对狄更斯、陈独秀和胡适之的不同态度。
狄更斯____陈独秀____胡适之____.
2.赏析文中画线句。
(1)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2)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
3.小说第⑩段,作者花大量笔墨查考阿Q的姓名,有何用意?
4.《阿Q正传》可以看作是一部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小说,结合这篇序,谈谈你对题目含义的理解。
2020-01-29更新 | 2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鸟医

聂鑫森

百里波已年届不惑,扎根洞庭湖绿苇滩的禽鸟救护站,不知不觉就是十年。有人问他为啥从城里来到这水天茫茫的地方。他仰天一笑说,父亲赐我姓名百里波,早判定了我的归宿。其实,他是赌气来到这里的。

百里波是农学院牧医系毕业的,却阴差阳错被株洲一家宠物医院召邀供职,远离牧畜,专给宠物看病;后经人介绍,交女朋友微生露。第一次见面,百里波就说,你的姓名来自古诗凉阶微生露,给人素洁而寂静的感觉。微生露浅浅一笑说,你的姓名来自百里波上鸥。等真正成为一家人,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微生露有严重的洁癖,不管百里波如何勤洗澡勤换衣,她总会闻到丈夫身上的宠物气味,吃饭常会呕吐,睡觉必戴上口罩,否则通晚难眠。她曾试探着问,波,你能换个工作吗?百里波说,我学的就是这个,不治猫、狗,就去治马、牛、羊,别的我不会,怎么办?

百里波看着形销骨立的妻子,心尖痛得出血。他说,看着你遭罪,我于心不忍,我们还是分开吧?他知道这句话一直藏在妻子心里,只是不肯说,他现在说出来,又希望她能说!微生露低头拭泪,我这臭毛病是与生俱来的……请你原谅。我会……记着你的好……永远望着……你。

他们办好离婚手续后,百里波看到洞庭湖绿苇滩禽鸟救护站的招聘广告,他毅然离开株洲,孤身一人去赴任,成了古诗中所说的天地一沙鸥

救护站的一栋红砖青瓦平房,既是鸟医院,又是百里波的安身之处,夜夜独品孤眠滋味。单位领导和附近村民热情给他介绍过对象,他含笑婉辞,说有这么多鸟儿做伴,不孤寂。也免得拖累家人,洒脱得很。

百里波常为鸟儿的多情多义,感动得眼含泪水。雄性棕头鸥,在求偶期间,不停地下水捉鱼,然后叼着鱼去献给心仪的雌鸥。百里波会油然想起微生露,她怕厨房的烟火、油盐气,他就主动学会炒菜做饭,可惜她吃不了几口就要呕吐。

百里波救治过一只亚成体白鹤,误食了毒草几近奄奄一息。这是只雄鹤,他称它为小龙,为它清洗肠胃,灌调养的中草药汤剂,让它在这里住院三十多天。从小龙住院那天起,就有一只雌鹤在救护站周围徘徊,不时地会向天长唳。百里波猜出它是小龙的爱侣,就称它为小凤。当小龙恢复健康,走出救护站时,小凤迎上前,彼此吻着对方的颈,颈与颈又反复摩挲。然后它们翩翩起舞,向百里波表示谢意,再振翅长唳几声,才恋恋不舍地飞走。

一个秋日,小凤忽然不见了。百里波在望远镜里看见小龙狂躁地东寻西找,悲唳声声,惨不忍闻。百里波也着急了,徒步在岸上各处探查,驾船到湿地去寻访,终于在一个流水湾岸边的芦苇丛中,找到了小凤血肉模糊的残骸,它是被山狸子扑倒后咬死的。他不想让小龙看见小凤的尸体,便悄悄地埋了。没想到的是,苦苦寻找小凤数日的小龙,在绝望之后,飞离了这片湿地,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绿苇滩,成了百里波心中的净土。除了远在株洲的父母,他不想和别的什么人打交道。一年一次的探亲假,他从不选在春节这段日子。回去了也是呆在家里看书,陪父母聊天,假期没休完,就风风火火回到救护站。父母曾吞吞吐吐告诉他,微生露还没成家,她每隔一段日子就会来看望他们,还要他们不要告诉百里波。儿子,你也不成家,她也不成家,你们能不能鸳鸯重温?百里波淡淡地说,二老好好保重身体,操那闲心做什么?

现代通信真是发展神速,洞庭湖的每个角落忽然有了互联网。领导让百里波建起名叫绿苇滩的网站,宣传爱鸟、护鸟、人与鸟和谐共处。还给他配备了大屏幕电脑、照相机、录音笔。百里波对这些玩意并不陌生,网站上图文并茂,赢得众多粉丝的点击。特别是他写的关于鸟的情感故事,让人啧啧称赞。

一天夜晚,百里波读到一个网名叫凉阶的人发的短文《我为什么养猫和狗》。不过寥寥数语:我从小就不喜欢猫、狗的气味,因为视它们为不洁之物,便产生异常的生理反应。这几年我执意养起了猫、狗,为的是根治我这可怕的洁癖,依此类推,无拘无束地去爱鸟及其他动物。文后还有两张清晰的照片:一只手拉着一个红色的塑料圈,逗引一只小狗跳了过去;膝盖上坐着一只波斯猫,悠然自在。人脸都在照片外,很艺术也很含蓄。

百里波头上忽然冒出一层汗珠子。这个凉阶,让他想起凉阶微生露的诗句。他等这几句话,等这样的照片,已经等了十年……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里波和微生露因第一次见面就能互相说出对方名字的出处,从而互生好感;又因微生露有严重的洁癖而无奈离婚。
B.百里波夜夜独品孤眠滋味,含笑婉辞别人介绍对象,其实是他心中依然想念着微生露,但他活得很洒脱。
C.白鹤小凤被山狸子扑倒后咬死,百里波不想让小龙看到血肉模糊的残骸,就悄悄埋了它,表明他有怜悯之心。
D.百里波因爱鸟情深,写出了许多关于鸟的情感故事,实际上他是把对微生露的情感寄托在了鸟身上。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百里波因赌气而扎根洞庭湖禽鸟救护站,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微生露低头拭泪时的语言,包含多层含意:对自己的责备,恳请对方的谅解,袒露铭记对方的心迹。
C.小说最后写“凉阶”发的短文和两张清晰的配图,意在说明微生露为爱而改变自己,丰富了人物形象。
D.百里波对绿苇滩的情感由浅到深,由淡到浓。作者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百里波崇高的生命情怀。
3.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4.探究小说标题“鸟医”的丰富意蕴。
2021-02-01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