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15339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国诗论范畴的“诗心”,从传统文化看,可以概括为一种融会了中国儒、道、禅的“道德心”、“智慧心”的,以审美情感为特质,以自然无为、超脱自由为特征的审美胸怀。

“诗心”在诗歌创作乃至一切艺术创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优秀诗歌创作的心理条件,是创构艺术意境所必备的心灵境界。可以说,没有“诗心”就没有艺术意境。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艺术境界主于美”,没有美就没有艺术意境,而“诗心”是发现和产生美感的心灵境界,因为美的发现和容纳必须凭借于艺术家禀赋的“审美胸怀”,所以有“诗心”才能创构艺术意境。

当艺术家带着某种欲望及功利态度去看世界时,他们就既看不到美、不能判断美,也不能产生美感,如桑塔耶纳所说:“一旦失掉审美的真诚而代之以势利的野心,坏趣味也就出现了。”而当艺术家“用志不纷,乃凝于神”,以一种无私的、不旁及实用功利和欲望的心态,如同“童心”般的“诗心”去看待世界时,他就不仅能看到美,而且能把握住美、容纳美,进而才能创造出超越平庸的艺术境界。第二,艺术意境须凭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创构出一个虚实相生的想象世界。而“诗心”,能下究万物之情状,上推天人之理,达到情与景、物与理、实与虚的统一,从而完成艺术意境的生成。

诗不囿于“写实”,要超越现实,表达理想追求,就是既要合乎自然的“写境”,又要有超越现实的“造境”,有实有虚,虚实统一。就是说,艺术对于自然的描写,只有通过“诗心”的映射才能构成一个“渊然而深的灵境”即艺术意境来。如陶潜《饮酒诗》第五首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那菊花、山气、飞鸟,都成了诗人淡泊人生、远离俗尘的心灵映射的对象,此中真意,不复在客观的自然景象本身,而是在凭胸臆创构的虚境中。

第三,艺术意境的创造必须凭借感情去体验、把握宇宙自然、人生世相,化景语为情语。

“诗心”,是一种具有情感特质的审美心灵,既有“超旷空灵”的胸怀,又有“缠绵悱恻”即丰富、热烈、深沉的情感。丰富、热烈的情感,使诗人“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深沉的情感,“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才能深入万物的核心,“得其环中”,体验宇宙人生的深哀或真乐,于此或有艺术意境的创成。顾恺之的画境、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境的创造,莫非如此,诗情画意、宇宙人生浑然一体,给人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这就是饱含情感的“诗心”创构的艺术意境。

“诗心”是诗人、艺术家创构艺术意境的一种审美心灵境界,在人生实践上也是成就一个人审美人格、创造艺术人生的心理条件。诗人、艺术家只有自觉培养并拥有一颗融会了“道德心”、“智慧心”的,充满人生关怀和社会关怀的热情,以自然无为、超脱自由为特征的“诗心”,才是真正达成了审美的人格境界、人生境界。

(摘编自柯汉琳《论“诗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心”是一种审美情怀,以审美情感为特质,融会了中国文化精髓的“道德心”、“智慧心”。
B.用真诚的“诗心”看待世界,能看到美、把握美、容纳美,从而创造出超越平庸的艺术境界。
C.陶渊明《饮酒诗》中菊花、山气、飞鸟都不是客观的自然景象本身,而是凭胸臆创构的虚境。
D.诗歌只有饱含“诗心”,才能使诗情画意、宇宙人生浑然一体,给人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解释传统文化中“诗心”的含义,引出了“诗心”对艺术意境意义的阐述。
B.第四段用对比论证,意在证明艺术家带着欲望去看世界,就不能创造美的艺术境界。
C.文章末段对“诗心”的阐述,从审美境界提升到了人生境界,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
D.文章论证角度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多次引用中国古代文化的例证,颇具文化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艺术家能拥有真诚无私的心态、做到情与景的统一,那么他在创造艺术境界.上无疑是具备优势的。
B.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之景,也是诗人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的映射。
C.艺术对于自然的描写,如果做到既合乎自然,又超越现实,虚实合一,就能构成一个“渊然而深的灵境”。
D.“诗心”包含热烈与深沉、快乐与哀伤等丰富的情感,在各种情感下人们对于自然、人生的体验各有不同。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前曾打算前往晋国,行至河,因赵简子杀其大夫窦鸣犊、舜华而止步,并慨叹说:“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可是,作为孔子学说传人的子夏,其学术为何能够在三晋大地上生根发芽,传至后世呢?

从西周初年受封开始,晋国作为藩屏王国的姬姓大国,就一直与周王室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因为晋文侯的支持,周平王才得以在与携王的王位争夺中获胜并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代以后,晋国更是承担着为日渐式微的周王室排忧解难的“伯主”职责。晋国与周王室的密切联系,也使周王室的礼乐文化在晋国深深扎根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晋国在接受周王室礼乐文化的同时,又因其复杂的地理形势与民族关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性格。在立国之初,周王室就为其制定了一个因地制宜、求同存异的治国方针:“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一方针,对晋国文化的发展格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晋国文化表现出了与鲁、卫等严格执行周礼的姬姓诸侯国不同的背离色彩。“一方面,它的这种背离色彩,导致了晋国历史上强烈的反宗法制传统,由此掀起蓬蓬勃勃的变法思潮,使晋国社会成为中国古代法治文化的摇篮。另一方面,它的宽容性格,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频繁交往和文化交流,使晋国社会成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的熔炉。”宗法制观念的淡薄以及多民族交往触合中形成的包容与开放,在晋国形成了一种尚法求变、尚实切用的传统。

《论语》所记子夏言语,除去与孔子答问之外,出身卜氏、家境贫寒的子夏对维护世袭制的贵族等级制度显然没有多少兴趣,他更关注个人进取的努力以及“学”的实效性。因此,与孔子相比,子夏的礼乐刑政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功利性倾向,这也是他在出任莒县宰之前孔子以“无欲速,无见小利”告诫之的根本原因。尽管子夏遵从孔子的教诲,在孔子卒后未再入仕,但根据他“迎送必敬”、“好与贤己者处”的行为方式,注重“洒扫、应对、进退”的授徒方式,以及“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等主张来看,尚实、切用是贯穿子夏一生的思想倾向。因此,当这种尚实、切用的思想方式与三晋文化中固有的开放进取、尚法求变传统发生关联时,子夏学术思想的发展也就找到了最适合的文化土壤。

子夏能够超越其师把儒学的种子播撒到三晋之地,这与魏文侯的个人爱好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书·艺文志》说“魏文侯最为好古”。当一个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传统与尚实切用的文化性格的诸侯国遇上一位“好学”“好古”的君主时,以传承先王礼乐文化为己任的儒学也就获得了一个在战国时代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魏文侯因尊子夏而成为战国初年享誉诸侯的贤明之君,子夏则由此获得了把儒学传入三晋之地的方便之途。因此,在当年魏国、韩国、赵国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子夏游教讲经的足迹。

(摘编自马银琴《子夏的思想特征及家学渊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晋国没有发生赵简子杀掉晋国大夫窦鸣犊、舜华的行为,孔子极有可能实现他的晋国之行。
B.晋国帮助周平王争得王位,并在周王室日渐衰微时凭借它“伯主”的地位为周王室排忧解难,这显示出晋国和周王室的密切关系。
C.“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针,使晋国文化表现出了与严格执行周礼的姬姓诸侯国不同的背离色彩,进而导致了晋国历史上强烈的反宗法制传统的形成。
D.晋国社会开放,不同民族间交往频繁,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这是晋国政治迥异于其他诸侯国的主要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子夏的学术之所以能够在三晋大地上盛行并影响后世的原因。
B.文章以晋国受到周王室礼乐文化影响和复杂的地理形势与民族关系为前提,论证晋国独特文化性格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四段将子夏和孔子进行对比,旨在论证孔子学说因功利性不强而难以被晋国采纳。
D.文章在论证尚实、切用的思想贯穿子夏一生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论语》所记载的子夏言语可知,子夏在与孔子的问答中,曾表现出了他对维护世袭制的贵族等级制度的浓厚兴趣。
B.尚实切用的思想方式与三晋文化后来产生的开放进取、尚法求变传统的相互结合,为子夏学术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合的文化土壤。
C.魏文侯因尊子夏成为贤明之君,子夏则由此获得了把儒学传入三晋之地的方便之途,可见子夏的学说与魏文侯的名誉相得益彰。
D.子夏在韩赵魏的土地上留下游教讲经的足迹,并把儒学的种子播撒到三晋之地,这充分说明子夏在儒学的传播方面超越了孔子。
2020-11-18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客观的历史,是以往人类社会活动演变发展的进程;经过历史学家思考、记载下来的,便是书写的历史,即历史著作。人类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的认识能力也由简单到复杂,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逐步发展。其体现,便是观察历史由单一视角而发展到多重视角,所得的结果,是由比较朴素、简略的历史记载,逐步发展为复杂、丰富的记载。

人类远古的祖先实行“结绳记事”,就是最早的历史记录。到了殷商时代甲骨文上记载的事件,就已有明确的年、月、日要素。由此发展,就是编年史。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史以“时间维度”观察历史,以年、月、日为线索,叙述春秋列国的政治事件、会盟攻伐,以及各诸侯国的政权更迭、盛衰变化等。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从史家的历史观察力来分析,则是由以往单一的视角,发展为多维视角,构成了宏阔的视野,主要包括三项: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由此表明从先秦史学的初具规模,到汉武帝时期《史记》这部成熟巨著的出现,是由于史家历史观察力产生巨大飞跃而实现的。《史记》的五体结构是外在的形式,而其实质内涵,则是史家深邃的哲理思考:首先,历史的演变,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展开的,以年、月、日的先后,将一件件相关的史事组织起来。其次,凸显了历史的创造主体是“人”,是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领域发挥了作用,而又各有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演了复杂曲折的活剧。再次,制度的沿革和社会生活,也是客观历史演进的重要内涵,与事件、人物活动相结合,构成社会进程的全貌。

司马迁历史观察力的高明,确实令人叹服。多维视角从哲理思考上紧紧把握住人类历史演进的三大要素,五体结构的著史体系则是其外在形式,由此来展现历史丰富生动的内容。由于《史记》在著史格局上的巨大成功,从史学发展的实践上看,历代正史的编纂者绝无例外地以之为楷模,从《汉书》到《清史稿》,历经2000年均奉为圭臬。

再从历史编纂思想、编纂方法的得失言之,自东汉初的大史学家班彪父子,到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都做过精当的评论,予以高度赞扬。班氏父子主要赞誉司马迁善叙事理,才华过人,史德高尚。班彪云:“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班固谓:“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至唐代刘知几以后,评论者更加重视的,是司马迁创造的著史格局气魄雄伟,容量广阔,足以展现社会历史的丰富内容。清代赵翼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正因为司马迁在哲理思维上能发现构成历史演进的时间、人物、社会生活(制度沿革是社会生活中的要件)三大要素,所以才能达到如赵翼所言“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并且以著史之“极则”来表达《史记》在构建史学体系上的最高典范意义。上述精到的评论,都深刻地揭示出司马迁在观察历史和表现历史上所具有的伟大创造力。

(摘编自陈其泰《司马迁的多维历史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的历史不可能与历史著作完全一致,但两者都会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逐渐复杂。
B.《左传》和甲骨文都是编年体史书,以年、月、日为线索,叙述春秋各诸侯国的历史。
C.《史记》采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的史书体例来记载历史。
D.司马迁通过多维视角来观察历史,紧紧把握人类历史演进的三大要素,创作了《史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论述了历史和史书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出观察历史的多重视角的话题。
B.文章简要梳理了先秦时期的史学成就,以凸显司马迁在史学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C.文章重点从《史记》的著史体系和影响力两个方面来论证司马迁的多维历史视野。
D.文章列举诸多文人学者对司马迁的评价,充分证明了司马迁对历史的伟大创造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是司马迁观察历史的三大维度。
B.“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演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史记》记事以“人”为中心。
C.《史记》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史书的范本,后代史书的编撰者都奉《史记》为圭臬。
D.司马迁获得后代学者的高度赞誉,从班彪父子到赵翼都称赞他才华过人,品格高尚。
2022-01-08更新 | 3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上存在着真、善、美的事物,也存在着假、恶、丑的事物,还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美既与真有关系,又与善有关系。美与真的联系表现在美中有真,无真不美。美的形成首先需要有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动把握,只有对真和必然性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主体才能认识自由,并为实践自由的实现奠定基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善就难以被真肯定,真就难以成为对象化了的善,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理想关系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美中有真,既表现在美的内容上,又表现在美的形式上。

美中有真,无真不美,不能理解为美与真完全是一回事: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是因为美与真尽管有联系,可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二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从整个自然界的历史发展来看,当人类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时,大自然就早已按照其国有的规律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了。自地球诞生四十六亿年以来,月亮就围着地球转动,地球也绕着太阳运转,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这就是客观规律,这就是真。至于地球产生之前那难以想象的极为渺远的宇宙中还存在哪些运动发展的规律,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年龄相比,可谓是短暂的一瞬。所以与真相比,与人类社会同时来到这个地球上的美的精灵,就显得相当年轻了。美与真的不同,还表现在合乎规律的事物有的美而有的不美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在运动的,即使是某些偶然现象与必然性暂时保持一定距离,可是它也是在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合乎规律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属性,但是合乎规律并不能使一切事物都成为美的事物。美的事物不只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和发展趋势的事物,是内蕴着真的事物,而且它还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事物,是合乎理想要求的事物。

从中国先秦时期、西方古希腊时期开始,哲人们就非常关注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对《武》乐的评价是尽美而未尽善,既看到美与善的统一性,又看到美与善的差异性。柏拉图从美、善统一的角度要求文艺创作与道德教化结合起来。两千多年来,人们在不断研究美与善的关系。

善这一范畴的内涵,既有社会实践的意思,也有伦理道德的意思。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有了主体能动认识和自觉改造客体的善,才为美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的善,美就不会来到我们人间。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善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美是善的产物,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美不可能离开善。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伦理道德是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些活动准则体现的是人类代化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意志目的。在自然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宽泛而朦胧,有些自然美的对象是作为伦理道德的象征而存在的。在社会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比较浓重。所谓心灵美,实质上就是心灵的善。美和艺术虽然有伦理道德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偏重于面向未来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功利目的性的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活动却是一种实用功利目的性相当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伦理行为、道德活动的立即实现。

(摘编自孔智光《理想美学》)

材料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中,道家、儒家、墨家等各门各派都从各自的角度与观点论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蕴含着对道德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

尽管许多国学的著作里没有直接用到“真”这个字,但是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真”的精神。修身蕴含着,修身指的是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修身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而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自省自律身心言行。修身不是说让自己一定要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种圣人的高度,而是让自己在修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性情的修养,抛弃自身懒惰、轻浮、骄傲自大等缺点,做真我。

人之初,性本善。古人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的,性情也都相近。所谓的恶,都是人们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才慢慢改变本来的善,从而演变为诸如偷盗、妄语、贪欲等一类的恶。没有谁一出生就是的,后天的因素才造就了所谓的恶人上善若水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标志,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有志仁士崇尚的道德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应该具有这样的心态和像水一样的行为。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同其他人争名声和功利。善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根本,如若人人都能够修养身心,施善行,不被恶侵蚀本心,每个人都将是诚信、友善的。

什么是美?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这种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人们回归本来的自己,修养道德与品格,理解国学中的善与德,感悟的本义。美是人生道路上独特的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

(摘编自搜狐网《浅谈国学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由此可见,真、善、美与假、恶、丑是难以区分的。
B.“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的说法不恰当,美与真有联系,也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
C.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美是善得以产生的基础;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
D.许多国学的著作在字里行间体现“真”的精神。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修身”蕴含着“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韶》乐的评价与对《武》乐的评价不完全相同,孔子看到了美与善的统一性,也看到美与善的差异性。
B.在自然美、社会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或“宽泛而朦胧”或“比较浓重”。心灵美,实质上是心灵的善。
C.道家、儒家、墨家等门派虽有各自的角度与观点,但对真、善、美的理解与阐释高度一致,蕴含着对道德的追求。
D.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美是人生的独特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B.《孟子》:“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C.《周易》:“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D.《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真、善、美,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注重穿着打扮,打造“高富帅”的“人设”形象。夏某在大学毕业后就要求父母为他购买豪车,作为工薪阶层的父母显得力不从心。夏某出言不逊,恶语相向,以离家出走相要挟。请结合两则材料对夏某的行为进行点评。
2023-06-16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