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5 题号:116097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于是触景生情,赋诗抒怀。
B.在岳阳楼上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江堤蜿蜒,草木葱茏,江湖异态,风壮浪涌。
C.“风壮浪涌”既写出水势的湍急汹涌,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汹涌的波涛。
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这首诗和杜甫《登高》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三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以及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B.在本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句子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C.本诗的结尾用“南望”的景物来作结,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景的留恋向往。
D.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一句在描写上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2021-10-19更新 | 1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①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与朋友董传话别写下此诗。②择婿车:据《唐摭言》卷三载,朝廷为考中的进士在曲江设宴,公卿家都在这一天从进士中挑选女婿,车马填塞了道路。③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赞美友人虽粗布裹身,生活清贫,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B.颔联中“厌伴”“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他不愿再过烹瓠叶的日子,决定随从举子参加科举考试。
C.董传是一个失意的读书人,诗中“粗缯大布”“烹瓠叶”“囊空不办”等词语表明了董传生活的贫困。
D.本诗巧于用典,“寻春马”“择婿车”两个典故暗含了苏轼对友人的担忧,希望他登科后不要被浮华扰乱心志。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0-11-03更新 | 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张老松树

宋之问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对景物的描写粗细兼具,情感的抒写浓淡相宜,风格朴素。
B.“岁晚”“东岩”写出画作中所描绘的时令和处所,点出了松树的生存环境。
C.落日的余晖映照在画上,成为画面背景的凄冷色调,让人因此心生感伤。
D.颈联点题并插入个人反应,表现诗人对画中景象的主观感受,画面因此更显生动。
2.本诗的尾联受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021-04-27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