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16193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诚信是中华法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是法的灵魂。失去诚信,法也就丧失权威,等同于一张废纸。在这个问题上,诸子百家、圣君贤相都有着惊人的共识。

法家的诚信法律观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信赏必罚。商鞅说,“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无论赏与罚所重者都在于“信”。“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韩非也认为“信赏必罚”将会带来所期望的社会效果,他说:“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法家特别强调以信行法,要在去私。管仲说:“私情行而公法毁。”商鞅尖锐地指出,释法行私,国家必乱。他说:“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战国策·秦策一》盛赞商鞅施行赏罚无私无畏:“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为了惩治各种欺诈行为,唐律于十二律中专设“诈伪律”。在诈伪律中,以伪造御宝,伪写官文书、符节,诈伪制书等为重罪,犯者或斩绞或流放。《唐律疏议·杂律》中还规定了惩治市场交易中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伪造度量衡器等欺诈行为。唐律中所规定的惩治诈伪的法律规范,一直为后世沿承,说明法贵诚信是中华法文化一贯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

在敦诚守信民族精神的孕育过程中,儒家思想也起了化俗正风的作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将“信”看得重于生命,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儒家所强调的重义轻利的“义”,不外乎重诚信、远诈伪而已。孟子将诚提到天道的高度:“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天道与人道的沟通就在于“存乎诚”。儒家思想的长时间熏陶,使得敦诚守信成为主宰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准则。这种道德的评判与舆论的谴责,常常重于法律的制裁。人们敬重的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不是不义的市井之徒,在与各种欺诈行为不懈斗争的过程中,锤炼了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法律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在顽强的生产斗争、生存斗争中形成了优秀独立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国家制度、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由于传统的中国法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与相互的关联性,所以,既要揭示民族精神对传统法文化的重要影响,了解传统法文化的某些典型性、特殊性的渊源,又要阐明传统法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延续所起到的促进与维护的作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与稳定性是和法律的积极维护分不开的。

今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使其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和时代精神密切融合,从而赋予固有的优秀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6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信赏必罚是法家诚信法律观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内涵是“以信行法,要在去私”。
B.唐律于十二律中专设“诈伪律”就是为了惩治诈伪,维护诚信,一直为后世沿承。
C.敦诚守信精神的孕育,儒家思想起了决定作用,使其成为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准则。
D.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传统法文化的形成并维护其延续,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的几次引用,目的是论证诚信是中华法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法的灵魂。
B.文章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法文化的密切关系。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揭示现实作用。
D.文章既指出民族精神形成的历程,又揭示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具有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秦策一》盛赞商鞅,是因为商鞅赏罚公平无私,不畏强权和亲属近臣。
B.因为法贵诚信是中华法文化的传统,所以唐律中惩治诈伪的法律规范为后世沿承。
C.孔子将“信”看得重于生命,孟子将诚提到天道的高度,体现了儒家的重诚信思想。
D.民族精神在发展历程中渗透到了生活、制度、法制各方面,可见其独立性与稳定性。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评论》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集中论述了《红楼梦》的悲剧性,并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学有无“悲剧”的问题。王国维认为,在《红楼梦》之前,中国文学没有悲剧,至少没有“像样的”悲剧。他认为“吾国之文学中”,仅剩《红楼梦》一书,为“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彻头彻尾之悲剧”。王氏论据有二:一是作者“不敢自署其名”;二是代表“吾国人之精神”的戏曲小说皆以大团圆收场。

曹顺庆、涂慧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与失”一文中指出,王氏立论依据存在问题。针对王氏论据一,曹、涂二人提出一条驳论:小说这种文体是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在儒家传统文化熏染下成长起来的文人视小说为小道末流而不愿意署名,是十分正常之事。并举《金瓶梅》作者至今不明作为旁证。

但笔者认为,作者“不敢自署其名”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曹、涂二人所指出的文体偏见,而是小说内容的政治敏感性。《红楼梦》中虽将“真事隐去”,仅留“假语村言”,且一再声称“大旨谈情”,但其中仍保留不少自传色彩,“伤时骂世之旨”亦随处可见。清朝文字狱极盛,曹雪芹有所顾虑,只得将作者之位拱手“让”于“石兄”“空空道人”,应在情理之中。

针对王氏论据二,曹、涂二人的批驳更切中要害:王国维仅仅将戏曲、小说作为国人精神代表是有失偏颇的,这并不符合中国文学的事实。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诗歌的国度,西方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类上,而中华民族的悲剧意识则主要体现在诗歌这一抒情性文类上,并逐渐延伸至“词”及产生较晚的戏曲、小说之中。

曹、涂二人充分认识到,导致中西方悲剧表现形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学的主导文类不同。西方文学以戏剧体诗引领风骚,中国古典文学则以抒情诗见长,代表“吾国人之精神”的文类,非“诗”莫属。就叙事文学而言,史传、古小说等叙事散文起源甚早,其中亦不乏富有悲剧色彩的佳作,只是古人往往以“子史”看待,未归入狭义“文学”范畴的“集部”。实际上,以戏曲和白话小说作为“吾国人之精神”的“代表”,是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学史观影响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否定千年中华文学丰富的悲剧性,这必然背离文学史实。

另外,中国传统文学中戏曲、白话小说的“乐天”结局,也与其文类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市民阶层消遣需求而兴起于勾栏瓦肆的戏曲与白话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性质的通俗文学,而非寄情托志的严肃文学,因而势必要迎合市民阶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晚明戏曲家李渔名剧《风筝误》中有一首收场诗,诗中“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一句直接点明戏曲创作是为观众的喜好所决定的,戏曲创作家不得不努力去迎合他们的口味,此诗也道出了戏曲文类定位及其团圆结局的成因。可见戏剧在西方文学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应在中国历来是由诗,而绝非戏曲小说来承担的,不能简单地两相比附。显然,王氏“中国无悲剧”说站不住脚。

再看《红楼梦》的文体渊源。笔者认为,从外形上看,《红楼梦》确是一部白话章回体小说;但从美学内核看,《红楼梦》深受诗体影响,实为一部“抒情诗化”的文人小说。换言之,《红楼梦》创作的根本目的,与当时文艺市场上一般说部迥异,并非供人消遣,而是抒情言志。书中虽然极尽精细地再现了一个逼真的经验世界,但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自我,传达内心理念。因此,《红楼梦》从根本上是抒情性的,而传统“小说”文类一般都是叙述性的。这是《红楼梦》不落俗套,独以悲剧收场的一大原因。后人不解曹雪芹深意,仍习惯性地按“小说”文类规套予以期待,自然会对悲剧结局感到不满。于是纷纷续貂,为之补足一个团圆的结局。这一现象,充其量也只能说明“小说文类的精神”,并不足以扩展至所有文类乃至“吾国人之精神”。

(摘编自林婧《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在《红楼梦》之前,我国没有“像样的”悲剧。
B.之所以《红楼梦》作者“不敢自署其名”,本文作者认为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C.中西方的悲剧意识是借不同的体裁体现出来的,西方偏重小说、戏剧,而我国偏重诗歌。
D.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能够体现“小说文类的精神”,但不能够体现“吾国人之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驳论的方式进行论证,先摆出王国维的观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批驳。
B.文章既阐述了曹顺庆、涂慧的观点,又发表了作者自己的看法,论述严谨而深入。
C.文章第五段运用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论证了中西方悲剧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
D.文章引用李渔《风筝误》中的诗句点明戏曲创作与观众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虽与曹顺庆、涂慧都不赞同王国维的观点,但本文作者与曹顺庆、涂慧的观点也是全然不同的。
B.曹顺庆、涂慧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深受儒家文化的熏染,将小说视为小道末流,因此不愿意自署其名。
C.中国的戏曲、白话小说有追求“乐天”结局的文学传统,这种以大团圆收场的文学没有悲剧文学的成就高。
D.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方面迎合了市民阶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是其作者在传达内心理念。
2022-07-18更新 | 1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大疫当前,人们更能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②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的理念和行动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从毫无保留地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和诊疗方案,到承诺待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从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到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始终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③当人类的共同敌人新冠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时,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重大理念,既来自天下一家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彰显着一个百年大党的世界胸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危机,中国共产党不仅对14亿中国人民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今年42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30多个政党联合就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发出共同呼吁,表达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政治意愿。

④中国共产党虽然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一直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放眼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写入自己的章程。今天,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当中国让8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仅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具有现实和深远的世界意义。

⑤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有着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深厚的文化基因,正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密码。

⑥毋庸讳言,尽管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举世瞩目,但相伴而来的并不只有鲜花和掌声,各种抹黑唱衰的论调也时有出现。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就拿共建一带一路来说,根据全球金融市场数据提供商路孚特发布的报告,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规划或在建一带一路项目共计3164个,总金额达4万亿美元。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回欧洲大港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高悬于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标语,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各国人民共同期待,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

(摘编自《天下一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B.新冠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时,人们更加体会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胸怀。
D.只有中国共产党,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写入了自己的章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出了论述的话题,进而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在具体论证时,重点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列举“共同呼吁”出台的例子,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D.文章大量运用例证法、引证法来论证观点,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密码是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基因。
B.“一带一路”的建设、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行动都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C.文章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具体成绩,给抹黑唱衰中国的各种论调进行了有力回击。
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写照。
2021-06-28更新 | 1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当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

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时光流逝,语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在中外都一样。《尚书》到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聱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也有些古怪拗口。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进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着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者都很想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的危险。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他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化的时代差异。古人生活在业已消逝的历史之中,时间已经带走了他们的精神、情感、习俗。虽然翻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去体验这种历史氛围,通过译文来重现这种历史风貌,但毕竟逝者如斯夫,再好的译者也不能重构历史的真实,而只能部分地还原与逼近真实的历史。即使加上说明,加上注释,也难以完全凸现原文中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趣。其次是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古人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文学范本,而我们却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追踪和复述它的用意与内容。仅仅是语言构成的差异就使我们为难,因为精密严整的白话和自由灵动的文言毕竟不大一样;更何况还有一些原文中典章、器物、习俗、礼仪的术语早已消失,翻译者不得不花很多话语去解释;还有文言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在白话中无法复现,翻译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模仿。所以,在原文和译文的“转运”过程中,难免颠簸磕碰得失真或走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翻译者在原文面前总是一事无成,好的翻译有可能使原作“投胎转世”到译文中来,尽管同样有些“失真”或“走样”,但臻于化境的译文可以“补偿”这些损失。不过,这需要翻译者对古文有透辟的理解,对白话有娴熟的技巧。

(选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译如同月下老人,它帮助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B.面对前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翻译的牵线搭桥,后代读者必然会感到难以理解。
C.对译者而言,原文一方面制约并限定翻译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翻译优劣的标准。
D.只有对文言有精深的理解且能熟练地运用白话文,才有可能较好地传达原文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将古文翻译与外文翻译相联系,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其不同的特点,强调古文翻译可以穿越时间,拉近古人今人距离。
B.文章第二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司马迁改写殷周档案和20世纪前期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等例,说明古文今译的现象早已有之。
C.文章第三段使用比喻论证,将翻译者的译文喻为镜子,说明翻译没法达到和原文严丝合缝的效果,拙劣的翻译甚至可能发生变形。
D.文章第三段引用刘禹锡“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两句,是为翻译者工作辩护,翻译家也是可以“文雅”的。
3.下列有关古文今译的表述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     
A.翻译者掌握运用古文与今文的水平有差异,个人能力有局限,这会影响到翻译的水平。
B.古今文化具有时代差异性,翻译者可以间接地体验历史,却没法完全重构历史的真实。
C.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使我们不易去追踪和复述古人创造的文学范本的用意与内容。
D.文言文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这在白话文中只能通过模仿的手段加以复现。
2021-11-02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