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173158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②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③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④“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⑤“文玩”之“文”,蕴涵着崇文尚雅的核心意识。无论是古时狭义的文房清供,还是今日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诸如健康、平安、吉祥等丰富的精神追求,均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巧雅致的内在意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文玩”之“文”,是器玩至关重要、至为根本的质的规定性,意味着与文化修养相关,内蕴着人文之理、文化之道,勾连着情之所钟、性之所至,投射着心之所向、灵之所属,规约着“玩”之法理,影响着“玩”之意志,统帅着“玩”之雅趣,升华着“玩”之妙境。

⑥“文玩”之“玩”,是“文”的载体和表现。这里的“玩”兼具名词“玩”和动词“玩儿”两种词性。前者为对象,即浅层的实体的物。“文玩”多材料考究、样式独特、精雕细琢、做工精湛、穷工极巧,是“文”的物质载体。后者为活动,即对象的赏玩过程。精湛的传统技艺、独特的文化内涵往往赋予“文玩”器物一种独特的美,是“文”的审美表现。“文玩”的玩家、藏家通过“玩儿”的活动,即文玩审美赏玩过程,获得深层次的心灵与精神触动,这便是“文玩”由古至今绵延不绝、深入人心的根源所在。

⑦“文玩”之于玩家、藏家,物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儿”的过程及该过程中对物道、人道、天道的体察。进一步讲,“文玩”之于玩家、藏家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超越当下的幽思情韵,能够表现藏家玩者的学问见识,能够凝结赏玩者的高洁雅致;在于它呈现的其实是一种情怀,是一样情性,是一片趣味,是一颗心灵。质言之,所谓“文玩”,其“文”在心,其“玩”在趣。一言以蔽之,“文玩”即“文”心“玩”趣。

(摘编自杨明刚《文心玩趣话“文玩”》)

1.下列关于“文玩”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玩”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文玩”交易还是注重“实用价值”。
B.“文玩”之“玩”兼指对象和活动,在“玩儿”中规定了“文玩”的本质属性。
C.“文玩”的需求日益增长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体现出公众文化修养的提升。
D.“文玩”造型精美、意蕴深厚,这也是其由古至今延绵不绝的根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张荣、刘岳的话,都是为了揭示“文玩”“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审美本质。
B.文章第⑤⑥段论述了“文玩”之“文”与“玩”的内涵,指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C.文章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述对象,再分层次理清了核心概念,最后明确了观点。
D.文章基于对“文玩”的传统认知,丰富了新时代“文玩”的内涵,明确了其重要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是“玩”的统帅,“文玩”要注重赏玩的过程,更要注重其审美的本质。
B.“文”心“玩”趣是对传统哲学美学的传承,是审美的表现,也是一种情怀的呈现。
C.“文玩”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玩”是一场心灵于精神的共振。
D.材料考究、样式独特、精雕细琢、做工精湛最能体现出“文玩”的审美价值。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从现在发掘的极为片断的始皇陵前的兵马坑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和气魄宏大,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和世界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希腊神殿、伊斯兰教清真寺等)不同,中国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但“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主宰。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以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万里长城,虽未严格对称,也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不同于欧洲或伊斯兰以及印度建筑。就是由印度传来的宗教性质的宝塔,也由于中国化而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而繁复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表现为一级一级的异常明朗单纯的数学整数式的节奏美。这使它与吴哥寺那种繁复堆积的美大不相同。

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斗拱、飞檐的讲究,门、窗形式的自由和多样,鲜艳色彩的极力追求,“金铺玉户”“重轩镂槛”“雕梁画栋”,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注中国建筑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特征是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从现有的极为片断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一特点从秦朝开始就有了。
B.中国建筑以宫殿建筑为主,平面铺开,这样的空间纵深感,使人如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中一样,感受着对环境的主宰。
C.中国建筑单个来说相对低矮,比较平淡,但整体建筑群显得气势雄浑;基本单位是简单的,但由此组成的群体结构是复杂多样的。
D.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虽有沉重下压的飞檐,反而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毫无头重脚轻之感,这是通过曲线来做到这一点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理论中“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反映了中国建筑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
B.宗教建筑往往有巨大幽闭的空间,人们进入之后会突然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神明保护,是因为宗教建筑反理性的迷狂意识。
C.万里长城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在空间上的连续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体现了时间进程的流动美,也显示出线的艺术特征。
D.印度传来的宗教宝塔,因为中国化而不再繁复重累,也不是上下同大,而表现出像吴哥寺样的明朗单纯的整数式的节奏美。
3.根据全文,概括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
2022-05-24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根本上说,现实主义的本质与文艺创作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将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但这里的绝非抽象之人,而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任务就在于,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呈现能够直抵人心的、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印记的生活。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等作品都是如此。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其至高境界是创造史诗般的作品。古今中外彪炳千秋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大多具有史诗气质。从广义上说,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黑格尔说过,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这样绝对原始的书,来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这就表明,史诗的含义与宏大历史叙事、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紧密相连。史诗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精神。

如果从现实来讲,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当下中国色彩斑斓、精彩纷呈,具有史诗气象的现实,有着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的情境与基础,中国文艺已经具备了新史诗创作的基本条件,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和责任也正在传递给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

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即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去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在当下,以不矫饰、不虚美、不隐恶的现实主义精神观照描绘现实与历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它直接关系到史诗般的现实能否得到准确的书写,新史诗能否真正经受时间的检验。

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新史诗,重点关注的自然是具有当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中国现实,但也需要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并给予其体验、审视和反思。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书写既具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注性,又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

(摘编自王晖《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材料二:

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要融汇时代性与历史性。这要求新时代文艺创作在以下方面努力实现创新发展:第一,立足时代,扎根现实,展现中国故事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文艺应立于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并倾听时代呼声,表现鲜活的时代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打上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成为时代发展的号角。第二,洞悉历史,扎根传统,强化中国故事的历史底蕴。如果缺乏丰厚的历史积淀,文艺工作者就难以创作出杰出的作品。所以,新时代文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既具有时代的鲜活底蕴,又承续传统的文化血脉。第三,展望未来,放飞理想,彰显中国故事的前瞻性与理想性。对时代现实的审视、对历史传统的回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未来的理想发展。因而,杰出的文艺作品总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包含对未来愿景和理想前瞻的深沉思考。

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也应拓展中国故事的空间范围,兼顾本土性与世界性。新时代文艺创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立足本土,强化中国故事的地域特色。中国故事是在中国特定地理环境及地域空间发生的,反映的是中国特定地域的人事物象与社会生活,所以,新时代文艺要自觉强化其地域特色。第二,放眼全国,表达中国经验。新时代文艺应自觉为中华民族代言,为全国人民代言,自觉关注复杂多样的中国现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第三,胸怀全球,彰显中国故事的人类情怀。这要求新时代文艺向全世界、全人类开放,自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觉表现当今世界共通的人性人情、共同的发展困境与未来命运,促进世界人民的彼此理解与沟通。

(摘编自朱斌《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

材料三:

一部文艺作品,倘若能够同时符合思想标准(倾向性、真实性、情感性)、审美标准(形象塑造评价)、质量标准(符合规格、受众需求),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就必定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但通常思想、艺术、制作这三者在一部作品中的体现是不平衡的,或者作品的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性、制作上偏薄弱一些,或者艺术性较高、制作质量较好但思想性稍显不足。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对同一部文艺作品的评判往往会存在差异,因此,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的偏向也会不同。但总体而言,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从理论上指出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涵和细化原则,但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在具体衡量文艺作品高下优劣的过程中,不能死板教条地照搬和硬套。

(摘编自李昕揆《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一定能和宏大历史叙事、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等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史诗气质。
B.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现实与历史,有助于我们准确书写“史诗般”的现实,能使现实与历史经受时间的检验。
C.材料二第二段中提出的三点要求,可以为材料一中的“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提供具体的方向和策略。
D.材料三认为优秀的作品必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者相统一,《平凡的世界》就体现了这种统一。
2.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的“新史诗”应该具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标准和审美标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10-16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作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字,报纸的封面可能全幅是律师的题名录。而且好好的公司和个人,都会去请律师做常年顾问。讼师改称律师,更加字在上;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这里我可以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叫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一个有Sportsmanship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弟弟,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讼师”是“挑拨是非”的恶人,所以人们对讼师无好感。
B.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理想手段不是诉讼,而是教化。
C.乡村里发生纠纷,由长老负责调解,调解之后,双方往往就“和解”了,所以乡土社会不需要诉讼。
D.现代都市,法律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诉讼都是为了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讼师’改称律师”等有关诉讼领域的一系列名词的改变,背后突出的是社会形态的改变。
B.有个成语叫做“知书达礼”,也做“知书达理”,由此可见,明白“礼”也就是“知道道理”。
C.有人说“我有理,官司却打不赢”,说明在乡土社会,司法处成了包庇作恶的机构。
D.都市社会是一个变动的社会,相互权利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所以法律也必然会随之不断变化。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文章点明乡土社会具有“无讼”的现象特点,指出乡土社会不需要“律师”和“诉讼”,而都市社会却重视“律师”和“诉讼”。
B.文章说明乡土社会中礼治是一种传统,因此最好每个人都懂礼并且自觉遵守礼。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
C.文章说明都市社会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是一个讲究个人权利的社会,所以必须需要法律和“诉讼”,与乡土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D.文章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5.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正式施行。请结合文本,谈谈该如何在乡间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2022-03-11更新 | 3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