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81 题号:1182244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晚起

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注:①长庆二年(822),时年五十一岁的白居易曾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其言论不被采纳,于是请求外放,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本诗作于前往杭州的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犹掩水窗眠”既照应标题中的“晚起”,又写出了诗人的慵懒,突出了诗人之“闲”。
B.颔联对诗人赴任途中泊宿的环境进行了概括式描写,勾勒出诗人旅途中借酒消愁、落魄失意的形象。
C.颈联直抒胸臆,“退身江海”一语双关,既指诗人到外地任职,也暗示诗人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D.本诗起承转合,结构严谨;语言质朴,平易浅近,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语言特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07-14更新 | 7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音乐?
4.揣摩诗歌意境,将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1-05-10更新 | 18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河雨夜送客

白居易

云黑雨翛翛,江昏水暗流。

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

酒罢无多兴,帆开不少留。

唯看一点火,遥认是行舟。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了地点、时间、事件,总领着全诗内容,使读者见诗题而知诗意。
B.首联紧扣诗题中“雨夜”,所写之景昏黑,为全诗定下了凄凉的情感基调。
C.颔联无一字伤别,却由一“催”字突出欲留不得之状,透露了现实的无情。
D.朋友因为饮酒未尽兴,登船后毫不迟疑就开帆离去,只留下诗人怅然遥望。
2.诗歌尾联诚为妙笔,请简要赏析。
2020-12-27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