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32 题号:121246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凰的图像,是中国艺术中最流行的图像之一。它的造型史,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白色陶罐颈部和肩部各戳印的凤凰图案,距今已有7400年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则晚了400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相差400年的凤凰图像,都与太阳相伴。凤凰别称火鸟、朱雀,属火,就是火神的化身——凤凰崇拜与太阳崇拜相关,因此,远古凤凰的图像总与太阳相伴。

与龙是华夏人图腾崇拜的形象不同,凤凰是东方夷人图腾崇拜的形象。以史载而言,少皞是第一个立凤凰为图腾的帝王。相传黄帝次子少皞被贬南方,成为东夷诸部落联盟首领,以凤凰为图腾,建立少皞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其后,作为东方夷人的一支,商族人认为他们的先祖商契是由其母简狄吞食凤凰落下来的蛋而生,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玄鸟》)。玄鸟是商族人对凤凰的别称。屈原在《离骚》中有凤皇既受诒兮之说,而在《天问》中有玄鸟致诒,讲的都是简狄生商契的传说,是将凤凰玄鸟通用的。

凤凰与商契的关系,不止于为商族人确立了一个神话来源。据史传,舜帝封商契司徒,派他在其封地商丘,担任火正一职。火正是主持研究天象以利民生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天文台长。商契筑台观天象,发现了大火星运行的节气规律,据之制定历法(殷历)。大火星每年在东方黎明时出现的那一天,是我国春分节气;大火星在西方黄昏隐没的那一天,则是我国的秋分节气。商契以火纪时,商族人奉之为火神。大火星春去秋来,正如燕子春天秋去一样。凤凰就是被神化的知时而行、给世间带来春天消息的燕子。作为天文学家,商契是人间当之无愧的神燕——凤凰。应当说,在关于商契身世的传说中,凤凰不仅是天人交通的火神,它还代表着引导人类理性觉醒的光明之神。

在汉文化中,凤凰更广泛的意义,是作为图腾崇拜的延伸,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且代表着最高艺术境界。中华五帝之祖黄帝,战败蚩尤,统一华夏即位称帝之后,就想望凤凰到来。黄帝的仁德之风召来了凤凰。这神鸟自天而降,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韩诗外传》)。这就是一个祥和盛世之景。《尚书·益稷》中有《萧韶》九成,凤皇来仪之说。它描述的是在大禹治水的庆功盛典上,夔龙主持音乐会,而音乐会的最后高潮则是凤皇莅临。凤皇不仅是这出音乐盛典的最后出场者,而且使之十全十美的最后完成者。凤皇凤凰原本的记法。作为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凤凰就是司乐的神鸟。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吕氏春秋·古乐篇》)

古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的阿波罗崇拜很相似——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音乐与诸多技艺之神。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凤凰,它脱胎于古埃及的太阳神鸟的传说。希腊神话中的凤凰俗称不死鸟,它如太阳昼出夜没一样,通过自焚和新生,循环进行着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游戏。中国的凤凰,似乎没有生死问题,只有来去状态——可以说凤凰是超生死的存在,准确地讲就是一种被神灵化的高洁灵妙的气象或风仪。

(摘编自肖鹰的《汉凤凰的大美风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凰的造型,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而且这种造型图像与太阳相伴,可见在远古时代,凤凰崇拜就与太阳崇拜相关。
B.“凤凰”原本的记法叫“凤皇”,相传黄帝称帝后,凤凰自天而降,于是黄帝让夔龙主持庆典,并由凤凰作为最后的出场者。
C.凤凰作为图腾崇拜,在汉文化中意义更广泛,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且代表着最高艺术境界,因为它是司乐的神鸟。
D.古希腊神话中的凤凰形象,影响了古埃及太阳神鸟的传说,希腊神话中凤凰的自焚和新生,表现出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特性。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从凤凰图像的特征入篇,再写凤凰崇拜的历史传说渊源,再论凤凰的文化象征意蕴,最后拓展至外国神话中的凤凰形象,论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B.选文大量引用、列举古代中外的传说典籍中的资料,如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证明观点的同时,又使文章内容更丰赠,文意更典雅。
C.选文第四段中,列举《尚书·益稷》中描述的在大禹治水的庆功盛典上凤凰来仪将音乐会推向高潮的事例,证明了凤凰是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的分论点。
D.选文最后一段,将古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凤凰进行类比,点明各民族文化传统中都有主管音乐与技艺之神的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玄鸟》中对“简狄吞食凤凰蛋而生商”的记述,与屈原在《天问》中写的关于商契的传说是一致的。
B.据史传,商契筑台观天象,发现了大火星运行的节气规律,由此制定历法,以昭示气候变化规律,引导人们顺时而作。
C.大火星每年在东方黎明出现和在西方黄昏隐没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国每年的春分日和秋分日都是固定的。
D.凤凰在中国古代是司乐的神鸟,是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吕氏春秋·古乐篇》有“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之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中,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拈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材料二: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阴晴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诗歌中的意象是使用语言来表现的。这种语言不同于一般性的语言,可称之为意象性的语言。意象性语言是一种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的语言。诗歌中,明月、江水、青松、翠竹、晚照、晴空、来鸿、去燕、宿鸟、鸣虫、三尺剑、六钧弓、清暑殿、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菱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等,都是意象性的语言,也可说是意象。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

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凫雁满回塘”等都是意象,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把六种形象性的词语(鸡声、茅店、月、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并列在一起,这些词语描述的形象,已不再只是事物的客观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凄凉悲怆体验的意象了。诗人正是利用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一种“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意境。

(摘编自张得良《诗得意象自生光——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浅谈》)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杜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决定了二人不同的诗歌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
B.杜甫的一些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记游诗,可以作为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C.意象包括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是社会意象的一部分。
D.诗人写诗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其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羽认为,在意象的运用上,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说法准确恰当。
B.在意象虚实的处理上《古风(其十九)》和《悲陈陶》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C.诗歌中的语言是意象性语言,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等特点。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六种意象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凄凉悲怆的意境。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把急风、高天、猿鸣、清渚、白沙、飞鸟六种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肃杀凄凉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通过江水、枫叶、荻花等意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塑造了周瑜这一人物意象,表现其儒雅风流的气度,表达了词人对周瑜的景仰之情。
4.李杜诗歌在意象运用上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3-16更新 | 1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审美追求,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和体现。

建筑艺术的和谐美,影响到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在布局安排上,中国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讲究各单体建筑物的横向有序铺排,各单体之间又用廊柱等结构将它们联结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在建筑方位、建筑色彩以及建筑空间分割等方面,又深受阴阳、五行等观念之影响,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情结,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意识的强化和运用上。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传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间已呈均衡对称,就已经出现了中轴线,进而南北方位逐渐与东西方位分野。面南为贵以后,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重要建筑及空间位置正处于中轴线上。

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坦然之感。但是,建筑的布局绝不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这种理想的对称均衡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它往往受制于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匠人往往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观感上仍获得对称均衡的审美效果。

体量也是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一个重要品质。传统建筑是皇权的象征,礼制的标帜,不同功能的建筑都要求有不同的体量。宫殿、都城、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只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才能象征皇权的尊贵威慑和礼制的森严秩序,才能更有力地彰显人与社会之“和”。儒家崇尚“大壮”之美,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

儒道两家都讲“和”,都讲“天人合一”。如果说,儒家思想通过宫殿、都城、陵寝、宗庙、民居等建筑形态,规范了伦理道德,以情与理的统一为审美理想,孜孜以求人与社会之和谐的话,那么,道家思想之于建筑则是以心与物的统一为审美理想,通过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的园林这一建筑形式,为文人士大夫的畅怀游心提供了一个自由之境。

园林艺术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它通过借景、对景、隔景、分景和空间处理等多种造园手法,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境,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统一与融合。

儒家礼制思想影响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讲究的统一、均衡、对称、装饰等形式美原则,在园林建筑中都成了大忌,园林的和谐是由杂多和差异而构成的优美。中国园林建筑的和谐之美,正在于它所营造出的虚实相生、动静相济、淡雅幽远、自然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

(摘编自刘月《和谐: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

材料二: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园林首要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显然受到了素朴天然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借景。利用自然地形和环境来组织空间,精心布局,把某个景观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此景观自身,成为其一部分,这种手法就是“借景”。所“借”之景既可以是实景,也可以是虚景。“借”实景之例如颐和园,以大手笔“借”引了附近的西山之景,尽管源自人之巧思,但却宛如天成。

中国古典园林也善于借影、声、光、香等虚景。《红楼梦》中大观园有一亭,名“沁芳”,水光借绕堤翠柳而显得澄碧,流水借隔岸花香而沁得芬芳,小亭从而浸润于缥缈清香及潋滟水色之中,这应该是一例“借”虚景之佳作。甚至从园林景观的命名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建筑与自然互映融会的情趣,比如,在“锄月轩”里可以体会到“自锄明月种梅花”的闲适。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更多倚重于道家顺应天然的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的文化取向在典型的前庭后园式的中国庭院建筑形态中可窥一斑。前庭后园的空间结构中,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是主体建筑,供人日常居住并且进行社会交流;后部的花园则是冶游休憩之所。在前部的居住之地,士子文人执礼有节,履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典训;在后部的冶游之处,他们优游闲适,享受着世外桃源般幽雅无羁的生活情趣。正屋主室的严格对称透出了儒家对于伦理秩序的讲究;花园风景的迂回曲折则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一座庭园的结构安排隐然融会了两种处世立身的精神诉求。

(摘编自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

材料三: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分成三大块,以中轴线对称分为东、中、西三路布局,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保持建筑风格的一致。主庭院建筑环绕水面,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使人感到开朗宁静。在建筑色彩上,保留了苏州特有的清淡、秀丽的黑白色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室内运用光线来做设计,菱形、海棠形、方形等样式的漏窗依墙而设,伴随太阳移动形成动人的光影效果。观赏者尽管处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却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是中国的哲学内涵在建筑上的最基本体现。
B.中国古代建筑重视中轴线的作用,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东西方位的建筑相对而言不再重要。
C.园林建筑和谐之美,有儒家思想影响下由杂多与差异构成的优美,也有道家思想影响下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
D.前庭后园式的庭院建筑形态是儒道互补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建筑群的均衡之美,即使受到具体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也往往不会缺失,这得益于匠人巧妙的艺术处理。
B.如果宫殿、坛庙、陵寝、民居等建筑形制,没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儒家所崇尚的“大壮”之美就无从体现。
C.园林之景借助命名可增添情趣,如苏州园林“风来亭”就是借助虚景的典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长风送月来”的惬意。
D.士子文人在主体建筑执礼有节,在后部的花园优游闲适,足见修齐治平的理想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可以和谐相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是(     
A.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阿房宫,有“前殿阿房,东西四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的记载。
B.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有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成的。
C.《红楼梦》中,贾母等在缀锦阁吃酒,命梨香院的女孩子们在藕香榭奏乐,贾母说“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D.故宫的部分房屋设计,用统一的柱子等距离排放,柱后窗门样式相同或相近,屋室多为左右对称,或是在柱边放置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台基。
4.“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出自明朝著名造园家计成的《园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请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哪些理念。
2023-07-18更新 | 8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洛阳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夏商至隋唐,洛阳地区共出现了五座较为著名的都城,这五座都城的选址无一不是临近洛河,背靠邙山。

回顾我国历史,从有明确记载的夏朝到宋朝国家重心转移前,在洛阳地区分布着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座最负盛名的都城,共同构成了五都荟洛的景象。城市选址是研究城市兴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地理学和古都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是,有关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研究却很少,往往是从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军事优势、政治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这些研究虽然全面,但无法从中得出明确的答案。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地理环境的宏观角度和人为选择的微观角度进行讨论。

洛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四方门户、四水并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宜居住。洛阳北背靠邙山,向南与龙门伊阙遥遥相望,向西连接秦岭山脉,这些地形共同构成一个三面山川环抱,西高东低的地理格局,为此地的城市营建提供了基础。

洛阳地区有伊、洛、瀍、涧四条河流。洛河是潼关以下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华山南麓,东跨熊耳山,流经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后进入洛阳境内。伊河,古称鸾水,是洛河最大的支流,途经栾川、偃师等县市,汇入洛河。伊河与洛河所形成的夹河滩,土地肥沃易灌,是最宜耕作之地。瀍河全长35公里,发源于洛阳市孟津县的会瀍沟,向南流入洛河。谷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在《山海经》中已有此称,古谷水与今涧水融为一体。水系是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要素。河流在护卫城市的同时,还支持着城市用水。洛河东接黄河,可以联络全国的漕运系统,隋唐时期,漕船可沿洛河直达洛阳城内;即使到了民国时期,洛河仍进行着水上运输。

影响古代洛阳都城城址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这些变革一起到来的是统治阶级政治机构的日益庞大。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必然会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所承载的功能日益增多,这也是古今城市发展的一大规律。

黄河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摇篮,洛阳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洛阳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洛阳位于三大干之中的中干末端,位于崤山的余脉之上。因此洛阳在风水学中的主山——邙山可以追溯至昆仑山。伊阙与嵩山共同组成洛阳盆地的案山,盆地之中有伊、洛、瀍、涧四支河流,是风水理论中的最佳风水宝地,被认为拥有帝王将相的格局。

地理环境等宏观因素对城市选址虽有很大的影响,但只是限定了城市的选址,城市的具体位置最终还是由人来选择的。事实上,洛阳都城虽然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但是一直伴随城市用水等问题,可见优越的环境并不能直接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是由人来建造的,也是为方便人们生活而建造的。因此,作者认为传统思想观念中以为本思想所引导的人为选择也是城市选址及迁移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居地大多位于临河的一级、二级台地,其原因是兼顾了取水的便利性和防洪的需求。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就位于地势较高的中部偏南地区,这样可以避免伊、洛河泛滥对宫殿造成破坏。而铸铜作坊区因水需求量大,紧邻伊河、洛河。

夏朝末年,洛阳盆地干旱越来越严重,伊水、洛水干涸断流,恶劣的环境给夏朝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并由此引发了朝代的更迭。商代统治者最终并没有选择在夏都二里头继续建都,而是迁往了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偃师商城的北侧和南侧有自然河流,东南部有大型水池。夏商都城选址前后的变化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气候影响下,人们对城市选址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所谓合理的城市选址思路也会发生改变。

东周的两个都城,无论是周王城还是成周城,其规模都比夏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大。涧河入洛河处的东侧平地比伊、洛河交汇之处更为宽阔,因此,东周两座都城选择在涧河入洛河处建城,这也是在水资源有效利用与防洪之间找到的平衡。

汉魏洛阳城建成之后,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导致城市的用水量剧增。此外,当时的洛阳城不仅是帝都所在地,还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洛阳城交通运输能力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汉魏统治者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是建设大型引水工程——千金渠。

隋唐时期,洛阳城是我国封建社会盛世阶段的陪都。营建洛阳城时,隋炀帝登北邙,观伊阙,感叹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于是决定将都城城址定于此处。从地形上看,与都城选址前身相比,隋唐洛阳城的选址并不是一个真正合理的位置,洛河以北地区地形十分复杂,且相对狭窄。为了获得足够的城市建设用地,不得不横跨洛河建城,这也造成了隋唐洛阳城南北难以贯通。但由于选址的巧妙,解决了困扰洛阳多年的水源问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隋唐时期的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控制和改造能力已十分发达。正因如此,隋唐时期的人才敢于突破洛河,修建一座横跨洛河两岸的大型城市。

(摘编自李晓寒、刘丰军、朱徐迪《古代洛阳都城城址变迁研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洛阳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形成了“五都荟洛”的独特景象。
B.城市选址对城市兴衰、历史地理学等研究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从地理、军事、政治等方面展开,本文另辟蹊径,角度独特。
C.从历史文献记载可知:与涧水融为一体的谷水是洛阳历史上最久远的河流;洛河应是洛阳地区流经区域最多的河流。
D.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固然是城市选址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决定因素,建造城市也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洛阳地处黄河流域,位置优越,是洛阳营建都城的因素之一。
B.水资源不仅直接影响着夏都二里头的宫殿区、铸铜作坊区在地理上的分布,还与夏朝的最终灭亡紧密相关。
C.“偃师商城的北侧和南侧有自然河流,东南部有大型水池”,可见商朝统治者建都于此,水环境是重要考虑因素。
D.与东周都城选址涧河入洛河处、汉魏建设大型引水工程积极解决水资源问题相比,隋唐洛阳城的选址并不合理。
3.下列选项,不属于古代洛阳都城营建基础的一项是(     
A.秦岭从陕西进人河南后,分为几支,呈扇形分布,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和邙山构成了洛阳地区的山地脉络。
B.从区位上来看,洛阳处在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的豫西地区,其三面被丘陵环抱,形成了一个开阔的盆地。
C.《河南府志》载:“其水之大者,曰河曰洛曰伊曰谷,北则河与谷洛夹北邙……凡河南郡水皆入河洛伊谷四水……”
D.隋唐洛阳城的形制布局、设计理念和建筑模式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4.与选材针对性强、语言较抽象的学术论文不同,本文在选材和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姚鼐《登泰山记》的开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阴谷皆入济”,描述了泰山所在之地山川形胜的特征。文章第4段也写到了洛阳水系,请据此梳理出洛阳地区河流水系的特征并概括其历史作用。
2023-10-30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