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1245759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创作离不开历史。历史题材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生长极。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任何文艺创作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行为。就此而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仅是历史题材创作的必修课,更是每一位文艺创作者都要面临的课题。

历史是奔腾的长河,在历史学家的笔下却往往只展现其绵延、线性、理性的一面。尤其是经过时间过滤,文字留下的往往只是一种中性的概括。但事实上,历史不是抽象符号,具体到某一刻度内,它总是斑斓而丰富的。文艺的温度,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个体、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观照之中。创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作品的情感温度。文艺家触摸一段历史,就是去感知和呈现生命的温度,民胞物与精神是创作者穿行于历史时应具备的。以《黄河大合唱》为例,正是因为创作者对中华民族数万万同胞历史命运深刻关切,它至今仍然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这就是有温度的文艺,文艺也因此才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

文艺创作可以虚构,这是创作基本常识,历史上位列经典的众多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也都大量使用虚构和想象。没有虚构和想象,《三国演义》很难成为《三国演义》。在面对历史时,创作者的虚构和想象必须遵循历史法度的规约。这一法度就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创作者在进行历史题材创作时,必须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恰切平衡点。历史真实要求创作者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不能完全抛开历史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艺术真实又赋予创作者一定虚构和想象的自由,两者彼此制约、相互养成。背离历史本质真实,历史题材创作就成为假借历史之名的冒牌货;没有艺术真实,历史题材创作就失去艺术魅力,沦为扁平的历史流水账。历史题材创作中,历史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趣,但厚重历史感及其带给人们的思考却越来越少,这样的历史题材创作难以行远,值得深思。

有历史学家提出小历史概念,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的历史,日常、生活层面的历史等。从文学艺术本质特征来讲,其具象化表现方式与小历史颇为契合。不过,小历史要写出历史大气象,是对创作者功力的考验。当前一些历史题材作品缺少的恰恰是这一点。本来是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在一些艺术家手中呈现出来的反而只是琐屑庸常一面。英雄固然也是人,也有儿女情长,也需要柴米油盐,但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绝不仅仅因为这些,而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超出常人的特殊品质和力量。这种品质和力量对应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历史题材创作时,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目及古今的视野,只有这样,历史在其手中才会被赋予厚重感,拿出的作品才会具备应有高度。

作家艺术家不一定都要成为史学家,但多读一点历史是必要的。对历史一无所知,或者历史知识支离破碎,正确历史观就无从树立。只有真正走进历史深处,了解历史的宏大和壮阔,才会从心底升腾起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摘编自张江《文艺创作要树立正确历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文艺创作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正确的历史观因而成为所有文艺创作的主旨。
B.历史教科书往往展现历史线性、理性、中性的一面,文艺家再现历史的方式却与其不尽相同。
C.小历史无法写出大气象,文艺创作者对个体、国家、民族历史命运的关切,只能体现在大时代的宏大叙事中。
D.作家艺术家多读一点历史,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历史知识,而是为了培育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强调历史题材、历史语境、历史观念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从而阐明了文艺与历史密不可分的关系。
B.文章比较了历史著作与文艺作品创作的不同,借以突出作品温度和民胞物与精神对于文艺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C.文章列举《三国演义》的例证,是为了证明作家只有把握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才能创作出不朽经典。
D.文章指出英雄人物固然有其庸常的一面,但更具有超越庸常的特质与力量,体现了作者认识问题的辩证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想要还原历史、达成历史真实,就必须走进历史深处,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B.具体表现某个历史刻度的丰富内容,呈现出生命的温度,是《黄河大合唱》成为时代前进号角的一个重要原因。
C.为贪图好看、有趣而放弃对作品厚重历史感和思想性的追求,这种不良倾向终将危及历史题材创作本身。
D.文学艺术的具象化表现方式非常适合“小历史”,只是这类写作者未必需要胸怀天下的格局和目及古今的视野。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埃及文明被亚历山大征服,早已改变了形态;而两河流域的文明破碎,陷入乱局;“龙的传人”的中华文明为何连续不断,其奥秘何在?

②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的保障。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 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 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的化身, 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这是共识。在传统国家体制下,民众也有自己的信仰 空间,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多元化保障了文化的多样性。一体与多元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也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这样就避免了尖锐的文化冲突。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民族间的征战,但是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 是多元共生的,又是统一的。多元的前提是统一,没有一体就没有多元,那就只有无休止的纷争。

③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包容的,形成了 博大丰富的内涵。曾经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的资源,但是这份全民族的宝藏必须民族成员共享。所以我们看到,民间 也在享用龙文化这一符号。比如龙舟竞渡,从两宋以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外来的佛教的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现在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龙文化,哪些是后期加入的龙文化,也分不 清哪些是外来的龙文化,哪些是本土的龙文化。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所以与时俱进,日新其 业,生生不息。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的文明是一种发展的创新性的延续,绝不是固步自封的。

④龙文化符号成为智慧的化身,也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联系不断。《周易》之《乾》卦,以龙为喻,深刻表现了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的生活态度。终日乾乾之谨慎始终是正面的 态度,而亢龙有悔则是对于冒进的警告。这样一种以龙为喻的生活智慧,保障了文明的稳健发展、持续发展,防范轻 率的态度造成文明的中断。在今天看来,这种态度依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姿态。

⑤所以,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文明起源于八千年前,经过了三千年的演进,在五千年前形成了成熟的文明与多元一 体的形态,形成了具有认同感的符号,开始“龙的传人”的整体进程。经过五千年的包容创新性发展,具有不可战胜的韧性与与活力,在当今世界呈现出无限的活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

(节选自田兆元《“龙的传人”文化符号形成的历史依据》,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古文明或被外族征服改变了形态,或文明破碎陷入乱局,只有中华文明长期延续发展。
B.从伏羲女娲到明清时期,对于龙的崇拜始终是主流,而黄龙旗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
C.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绝不固步自封,所以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精华为一体。
D.《乾》卦以龙为喻而表现的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至今依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姿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从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等方面论证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延续发展的保障。
B.文章第③段以龙舟竞渡、佛教龙文化与龙王文化为例,论证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
C.文章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述了潜龙、飞龙、亢龙的不同状态,这是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
D.文章论证结构清晰,开篇提出问题,然后在分析中国文化各种特点基础上得出文化自信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民众与各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那么就无法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也就很难避免尖锐的文化冲突。
B.在中国历史上,“龙”既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也是全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想独占龙文化资源只能以失败告终。
C.飞龙在天、潜龙在渊等不同状态下不同的生活态度充满智慧,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
D.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进及创新发展,具有了不可战胜的活力,这是我们建立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基础。
2020-04-07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历史学研究中,鲁迅、茅盾、老舍、闻一多等人的作品经常被当作佐证史料而引用。现代文学能够被用作历史研究之辅助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固有的以文见史传统的存在。所谓以文见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概括,它既是作家面对历史的观念传统,又是作品处理文本与现实关系的写作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在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方面成就卓著,各个时期的文学潮流中都存在一个清晰的历史维度。

以文见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传统。文学参与历史建构的传统在五四文学之前的进步人士那里就已经开启。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深度融会,积淀成一种前后相继的写作现象,并演化为具有本质意义的写作传统。现代作家在的建构过程中,首选的是历史批判的路径,而不是将世俗生活合法化的路径,梁启超、鲁迅等人都是如此。

历史是中国现代作家倾心审视与观照的一片邈远、深沉的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写过孔子的事迹,如曹聚仁的《孔老夫子》、冯至的《仲尼之将丧》、陈子展的《楚狂与孔子》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断出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包括人文始祖女娲(鲁迅《补天》),历史豪杰伍子胥(冯至《伍子胥》),精神气节的代表人物文天祥(郑振铎《桂公塘》),及众多能臣谋士,如信陵君(廖沫沙《信陵君之归》)、苏秦(魏金枝《苏秦之死》)等。此外,歌颂高尚文人的作品中亦不乏佳作,如何其芳的《王子猷》、唐弢的《晓风杨柳》等。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历史书写,是沟通过去与当下的精神通道,有助于促进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中国革命与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使文学天然地关注历史进程。现代文学的纪实功能十分强大,民族国家重大事件与其文学呈现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小,这是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醒目标志。各时期的主流文学全面折射出历史的风云变幻,文学由此逐渐确立了新历史观,并参与了历史的意义重构。

以文见史传统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新伦理的建构依托历史资源的例子大量存在。伦理辩驳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历史小说中大量出现,抗战文学把民族安全至上提升为最高伦理原则。中国作家善于到历史中寻求伦理变革的依托。在这里,伦理变革与以文见史传统相遇并形成相互映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文见史传统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分。历史小说、新歌剧、随感录、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诗中都有历史的踪影。现代作家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从而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例如,鲁迅的故事新编、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朱东润的历史人物传记、谭正璧的历史小说等,都在文学形式上创造了新范式,而新范式的诞生与历史语境有着必然的关联。

以文见史传统的认知有助于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与历史都以关注人性为前提,这就使某些文学作品在生成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具备认知价值。从文学的历史叙事中培育出的审美意识是社会化审美意识,对这种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从而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一个重要侧面。

以文见史传统为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文学中的历史书写总是带着对公平、正义乃至乌托邦的向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精神并不是向后看的精神,而是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未来的精神。这一传统不仅折射出历史规律,而且用指向未来的愿景为社会进步带来隐形的助力。

(摘编自王寰鹏《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

材料二:

在近年的当代小说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开始越来越引人关注。习近平同志在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当然也隐含着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习近平同志说: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求作家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追求历史事件、历史情节的绝对真实,而是要求必须尊重历史本质的真实。也就是说,即便叙事者在历史事件与情节的描绘上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真实,但这一基础如若并非建立在历史本质的契合之上,我们也不能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叙述。反之,即使对于某些历史的描写,其事件与情节完全出于虚构,但却在更高层面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也依然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历史。

(摘编自徐刚《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一种概括,“以文见史”的观念传统和写作传统始终贯穿中国现代文学史。
B.梁启超、鲁迅等人采用历史批判的路径来解构人性,客观上推动了“以文见史”这一写作传统的形成。
C.中国现代伦理的变迁和文学形式的变革助力“以文见史”传统的发展,这促成了历史表达作品的出现。
D.现实中,作家常常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选择史料,因此具备“史识、史才、史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也同样适用于其它题材的文学创作。
B.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具有时代性,因此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明确中国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
C.当代小说作家承继“以文见史”传统,尊重历史、按艺术规律呈现历史,才能在创作中避免历史虚无化。
D.即使是历史情节完全虚构的作品,只要在更高层面上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就可以看作是真实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以文见史”观点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献给一位普通农妇的颂歌,对她一生遭遇的描写,揭示了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
B.《孔乙己》艺术地展现了“五四”运动前夕社会上像孔乙己这样的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C.《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一对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新面貌。
D.《边城》描绘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偏安一隅的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讴歌了当地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4.《阿Q正传》体现了“以文见史”的传统,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传统的。
2023-05-08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妙夺天工而又不露人巧地反映生活,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罕见贡献。

正是这个特色,使我们在《红楼梦》里几乎看不见虚构和夸张。好像一切都是“追踪蹑迹”地照实摹写下来的。实际上,艺术总是离不开虚构和夸张。“饰穷共要”的夸张,不仅不排斥作品的真实性,反而是更加有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与由于《红楼梦》是以所谓“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作为创作的基础,而又经过艺术上的反复锤炼,所以它能把夸张、虚构这些为创作所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天衣无缝的境地,以至只见它的自然逼真,而不见人工斧凿之痕。

像《红楼梦》这样自然逼真到去尽夸饰的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譬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成就,但它常常是采取特异的行动和令人惊奇的情节来加强故事性或传奇性。夸张,成为它的一个主要艺术手法,即使在许多细节描写上也莫不如此。如关羽使的那把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不仅于史无据,事实上这样重的刀也不适于作战,违背了古代兵器锋利轻便的要求。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艺术上的夸张,生动地渲染出关羽的勇武绝伦的性格。然而,夸张的手法,如果运用不当或过度,又容易使读者感到那是“小说家言”了。

而《红楼梦》却绝少令人产生“小说家言”的感觉。相反地,它却使一些“红学家”以为那是一部“实录自传”,甚至是一部真人真事、按年按月的记录。还有人编成“年表”或“世系表”,把曹家和贾府逐一对照坐实,并以此显示考证之“新”。至于去猜迷详梦、比附史事的新索隐,更是不乏其例。这里,倒是提出一个引人思索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小说像《红楼梦》那样引起人们的“考据癖”呢?

虽然,作者在书中一开始就声明那不过是“假语村言”,可是那些“假语村言”竟好像比生活本身还要真实,还要有迹可寻。它不仅经得住细细咀嚼,反复推敲,而且当推敲得愈深愈细的时候,就愈是感到合乎“事体情理”;无论是人物的活动还是情节的发展,都有它可以经得起深究的生活根据,都是所谓“不敢稍加穿凿”地写下来的。仿佛一切都已经在生活中安排好了,作家只不过是随手拈来,照实地记录下来。无怪,“红学家”们在这种极为严密的现实主义笔力底下感到眩惑了,以致煞费苦心地去寻访故址,调查事实,有意无意地尽力取消这部小说在文学创作上的伟大价值,而使之成为一部家谱式的私家故实,或是历史上某一真人真事的影射。

其实,《红楼梦》虽然来自他所“亲睹亲闻”的现实生活,也完全有可能采取了某个生活原型;但从生活的素材到艺术的成品,这中间还有一段艰难的过程。这段过程不是速记员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艺术家的提炼、加工和创造。

总之,表现的真实自然,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这是《红楼梦》艺术上的大特色、大成就。

(摘编自蒋和森《红楼梦论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逼真自然是《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作品“追踪蹑迹”地照实写“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不见人工斧凿之痕。
B.《红楼梦》妙夺天工而又不露人巧,绝少令人产生“小说家言”的感觉,是因为小说真实到了“去尽夸饰”的地步
C.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小说像《红楼梦》那样引起人们的“考据癖”,这恰恰说明了《红楼梦》的“逼真”。
D.《红楼梦》的内容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甚至被认为是一部真人真事的“实录自传”,因为经过了曹雪芹的提炼、加工和创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点题,指出《红楼梦》艺术上的逼真自然,即作品内容就是生活本身。
B.《三国演义》因为不当或过度的夸张而显得虚假,与《红楼梦》的逼真形成对比。
C.某些红学家认为《红楼梦》是“真人真事”的记录,作者以此证明《红楼梦》没有夸张。
D.结尾再次点题,首尾呼应。除了对比论证,文章还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真”,是指曹雪芹采取了现实中的生活原型,却不拘泥于生活原型,创造出艺术的真实。
B.《红楼梦》采用了艺术的虚构和夸张,而“饰穷其要”的夸张,不排斥“真”,却有助于突出事物本质。
C.有的红学家进行索隐,说《红楼梦》是曹家的家谱;有的红学家进行考证,说《红楼梦》是历史的影射。
D.“实录自传”“比附史事”的红学家,被作家逼真自然的笔力迷惑了,尽力取消《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2023-03-27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