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25441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我们见证了艺术与世界从不即不离拉开距离,再到距离消蚀的过程。

在古典的艺术话语体系中,如何借助线条、光影、色彩等手段,创造出如其所见、所知、所感的视觉真实,是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所谓视觉真实,是指在接受者的观看模式中,造型艺术的符号与它所再现的世界之间具有似真性。之所以说似真,是因为艺术符号再现的不是实在的世界,而是表象的世界。

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不即不离,既贴近生活,又融合了艺术家创造性的想象。艺术的世界虽是幻象,但具有接受效果上的真实感。说它是幻象,一是因为艺术的再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艺术效果取决于再现的媒介、对象与技艺;二是因为艺术的再现是一种观物取象的抽象过程,再现什么、如何再现,取决于艺术家观察自然的眼光或图式。说它是真实,一是因为造型符号与所指涉的事物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指涉关系;二是因为它并不记录时空中偶然的事态或个别的事实,而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

因此,作为幻想的制造者,艺术家不仅呈现表象的世界,而且建构视觉的真实。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古典大师,用完美的技艺不仅把自然的微妙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赋予他所创造的形象以情感和生命。在古典的艺术世界,艺术家总是在所知与所见之间作出妥协和选择,从而使古典艺术处于相对和谐的境界。

与古典的和谐不同,现代的艺术话语具有鲜明的断裂感。没有传统的延续和确定的规范,现代艺术转而强调绝对的现代,强调流动、变化和偶然,以及对艺术陈规的质疑。现代艺术家抛弃了对外部自然和现实世界的真诚,转而痴迷于视觉印象的真实和转瞬即逝的美。尤其从塞尚、高更、梵·高以来,在对视觉现象的重估中,他们抛弃了三维空间的幻觉,越来越大胆地切断艺术中的再现因素,以便越来越坚定地在至为简洁、至为抽象的要素中,确立其表现形式的根本法则

现代艺术以自我塑造为核心,它鼓励独立自主和表现的自由,给予自我探索以重要地位。一方面,它对艺术价值的评价是以个人兴趣为衡量尺度;另一方面,它又是反体制的、批判的。它以放荡不羁的形式表达了拒绝媚俗的精英意识,无形中拉大了精英与大众的距离。因而,现代艺术与大众格格不入,注定无法通俗。

如果说现代艺术以艺术的自主性为前提,刻意拉大艺术与世界、精英与大众、雅与俗的距离;那么后现代艺术则产生了距离的消蚀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即刻反应、冲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动性

在艺术风格上,雅俗艺术之间、艺术与生活之间已经失去了泾渭分明的界限,艺术家们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号拼贴的混杂风格之中,现代美学一本正经的精英意识已经被戏谑的、嘲讽的审美立场所取代。在后现代艺术中,伴随着雅俗文化的融合以及不同风格艺术的混杂,各种距离感消失了。人们片面地强调直观性、轰动性、新奇和刺激,消解了时空感受的审美距离。

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对过去符号的拼贴、挪用、解构与重组,来消解信息与娱乐、现实与影像、精英与大众、艺术与非艺术、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差异性。因此,后现代艺术往往不像现代艺术那样给人很强的距离感,与此同时,它的批判性也相对减弱了。

(摘编自周计武《艺术的祛魅与艺术理论的重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觉真实强调造型艺术符号与客观世界在表象上的相似性,强调把自然的微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与强调偶然的现代艺术不同,古典艺术并不记录偶然和个别,而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
C.现代艺术的精英意识被新的审美立场取代后,雅俗融合,风格混杂,各种距离感消失了。
D.后现代艺术采取折中主义,通过符号拼贴、重组等方式来获得同步感及煽动性、批判性等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本论部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以时间为序层层推进,论述清晰。
B.文章以达•芬奇等艺术家为例,论证了古典艺术的和谐是他们在所知与所见之间妥协和选择的结果。
C.文章从艺术再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和“观物取象”的抽象过程两方面来论证艺术世界是一种幻象。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多种手法,阐释了“古典”“现代”“后现代”在艺术语境下的丰富含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都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关系,说明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B.塞尚、高更以前的现代艺术家因依赖三维空间幻觉和再现因素,而使作品失去了批判性。
C.现代艺术割裂传统,丢掉规范而以自我塑造为核心,表达精英意识,必然使其远离大众。
D.在艺术风格上,古典艺术强调通俗,现代艺术强调高雅,而后现代艺术则强调雅俗融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典美学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

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异表现在《诗经》之中。《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采,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雅适合的是士大夫知识阶层的口味,反映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习惯。文雅的重要内容是指语言中显示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语言中引用或化用古人语句、古典古事,可使语言有苍古博厚之风。古代的批评家认为,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清人毛奇龄说:“天下惟雅须学,而俗不必学;惟典则须学,而鄙与熟则不必学。”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雅和俗虽然异势,但也并非水火不容,雅俗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互相易位。“以俗为雅”这个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影响的理念即是典型的例证。文雅本指文采华语言修辞工致,是艺术修养高的标志,但如果一味追求文采华丽、语言精致,则又会成为千口一腔的陈辞滥调,又成了凡俗、陈俗的东西而令人生厌。这时如果别出心裁,有意从以前已遭摒弃的民间语言中汲取材料,用入作品中,则会产生清新出奇的效果,这正是高雅的一种表现。“以俗为雅”的作品,其外在的形式特征是“俗”,而其体现出来的品格、趣味却是“雅”。这里“俗”和“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以俗为雅”的理念还可以运用到文学创作的体裁、题材、意境等领域。如表现在体裁方面,古代文学家、批评家通常推崇雅体,贬斥俗体,如民间歌谣就被视为俗体而受到贬斥。但也有一些作家看到了这种体裁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雅和通俗。梁启超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并指出:“简单说,好歌谣纯属自然美,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别一种风味的美,譬如美的璞玉,经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

(选自《论文雅》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雅是和野俗相对的范畴,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相成。
B.“以俗为雅”理念出现后,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就不再是文雅的标准了。
C.文雅观念的形成与人类文明进步直接相关,也与孔子影响后世的文质观有关。
D.引用化用古语,使语言苍古博厚,显示出丰厚的文化积累,是文雅的重要内容。
2.下列对雅俗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和文化积累的多少,唯有读书才能求雅去俗。
B.任何事物都有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以俗为雅即是典型例证。
C.一味讲求文采和语言,就会成“俗”;使用民间语言别出心裁,则会现“雅”。
D.雅和俗虽然异势,但并非水火不容,它们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诗经》中“风诗”显得浅近野俗,“雅诗”讲求辞采成为“文雅”,是我国古典美学史上最典型的雅俗差异。
B.梁启超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他认为好民间歌谣纯属自然美,而好文人诗则属人工美。
C.古代文学家通常不能发现民间歌谣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将其视为俗体加以贬斥,因而创造不出优秀的作品。
D.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虽然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但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始终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
2016-11-17更新 | 1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内卷化

冯皓辰

①近一段时间,“内卷化”成了一个网络热词,被频繁地用于各类社交媒体针对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对各行各业内日益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的声讨,到对高考负担过重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趋势的担忧,甚至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批判与解读,内卷化一词成了公众对复杂现象进行描述与深入剖析的概念切口。

②然而,同基于内卷化概念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的图景相悖的是,人们对内卷化一词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何,往往不甚明朗。在知乎社区内,排在内卷化话题讨论区最高位的问题几乎集中在对于这一概念具体所指的释义上。或者说,内卷化,这一源自文化人类学领域,最初被用作描述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专业词汇,其原意已然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经由不断的解构与重构延伸出了更多新含义。

③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于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而在中国语境下,内卷化概念最初闻名自历史学家杜赞奇对于古代中国经济生活的研究成果中:杜赞奇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其后,历史学家黄宗智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将内卷化总结概括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从而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逐渐将内卷化概念延伸至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当中,以求借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存在的诸种问题。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内卷化的具体内涵从最初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描述,已逐渐产生了演变: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化更多指代其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却并不能相应地获得更多回报的“无效努力”的状态;而对于宏观社会而言,诸多个体的内卷化又能够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

⑤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学术机构、金融领域与互联网行业等部门的青年白领群体。一方面,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旧问题,以及“996”工作模式的普遍化、社会阶层固化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等新问题,这些群体基于自身晋升困难、劳动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暴露于潜在的经济与健康风险却又无力改变,从而不得不继续从事日益常态化的过度劳动的处境,往往可以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近年来愈发陷入通货膨胀化的趋势,社会竞争的压力并未伴随着全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得到抑制,反而被不断地加剧,在这一背景下,“高学历”标签在就业市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锦上添花之物沦为最基本的“敲门砖”,而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白领群体,其“身价”同样亦相应地快速贬值。

⑥在此基础上,内卷化所映射出的,由诸多个体的内卷化所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成为一种足以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并同白领群体们所面临的无奈而迷茫的处境高度契合。

⑦内卷化一词的流行,反映出当下大众对于既有社会问题的反思欲望正在逐渐激活,但即便如此,相关讨论仍存在诸多局限之处。一方面,滥用内卷化一词对各类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做法仍略显牵强,即便是在专业的社会科学领域内,面对流变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及其林林总总的症结,没有任何单一的概念拥有对其一言以蔽之的能力;另一方面,内卷化一词武断而过度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我们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变得过于简单化。

(文章选自虎嗅网,内容有删减)

1.第②段中加点词语“解构与重构”在文中具体指(     
A.人们对内卷化一词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何,往往不甚明朗。
B.内卷化是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专业词汇。
C.内卷化这一概念被赋予新的内涵,内卷化这一概念原有的使用领域富有新的内涵。
D.武断而过度的使用内卷化这一词汇。
2.根据文意,下列对“内卷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现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内卷化”,它们的内涵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内卷化”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停滞与衰败的现象。
C.杜赞奇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论述的是清代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D.“内卷化”将导致个体或行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成本,却无法获得更多的回报。
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内卷化”的流行折射出竞争压力带来的情感共鸣。
B.“内卷化”可以解释很多既有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C.“内卷化”一词的滥用将会使人们的思考受到局限。
D.作者对“内卷化”的广泛使用持有严谨慎重的态度。
2023-04-06更新 | 1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些年,重写文学史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木斋著《先秦文学演变史》是中国新文学史中特别的一部,该著作体现了逻辑思考与原始文献新解读的统一,因此能区别于众多传统的先秦文学史写作,当然也有争议和争鸣。

文学源头是先秦文学史书写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先泰文学一向被视为是零散的碎片,其源头也众说纷纭,文学史书写中,或认为开端于神话,或以上古诗歌为首章,或认为文学起源于民间,或以为文学起源于劳动。木教授注意到这些说法的逻辑矛盾:在理论上,诗歌被视为中国文学最早的体裁;而实际的文学史写作,往往是以神话为开篇。木教授在辨析中,否定了文学起源于神话说,他指出:当下文学史以神活作为开端,主要是采用《山海经》《淮南子》等后来之文献,是以写作题材所显示的所谓远古内容替代了写作时间,是以想象替代了中国文学史发生的时间次序。其中少量认为出自《诗经》雅颂的关于禹的部分,出自《尚书·百刑》(成于西周)的上帝、蚩尤故事,楚辞《天问》等中的后羿射日故事等,都不能说明中国文学最早的题材是神话故事。他进一步指出,不论是诗歌早于散文之说,还是神话为中国文学之起源的说法,都主要是基于意识形态的推断,这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误区。不得不说,这一观点颇具有震撼力。但若仔细研读其中的逻辑思考过程,又觉得结论的得出是自然而然的。

在《诗经》的演变论述中,木教授颠覆了传统以风、雅、颂为产生次序的说法,认为《诗经》演变史当为《周颂》—《大雅》—《小雅》—十五《国风》,指出诗六义也是一个历时性演变的结果。他探讨了先秦诗歌与《诗经》之间的关系,认为诗三百是两周礼乐制度的产物,伴随礼乐制度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礼乐制度的衰亡而衰亡,王者迹息而诗亡,换言之,两周诗歌的写作史,即为诗经写作演变史。这一观点与采诗说”“删诗说等观点截然不同,给学界带来全新的视角。《先秦文学演变史》以西周礼乐制度变革作为历史文化背景,以甲骨文向竹简文变革作为文字载体背景,首次阐发《诗经》的产生缘起及其写作史演变历程,被著名诗经研究学者刘毓庆先生称之为学术史之第一部诗经写作史。《先秦文学演变史》还解析了诸子散文儒、墨、道、法的演变次序,确认了老子及《老子》一书的产生时间,被有些学者评为是中国学术史意义上的第一部先秦文学演变史。

既然是论述先秦文学的演变史,就要涉及到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先秦诗歌的演变历程,即为诗三百的演变历程。木教授从诗歌与散文的关系角度,将先秦文学分为三个时期:从甲骨文到《尚书》的出现,可以视为先秦文学的第一阶段,即先秦文学的滥觞时期;从西周早期的出现,则可以视为是先秦文学演变历程的完整展现,此为先秦文学的第二阶段;以孔子作《春秋》为界碑,则开始了从诗歌向散文回归的阶段,也就是先秦文学的第三阶段。贯穿这一演变历程的核心观点,也同样体现在他的其他论述中,如《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及《曹植甄后传》等相关论著。诗歌的演变之外,散文的演变史如何呢?木教授注意到部分文学史中的散文史写作是凌乱的,因此他将先秦诸子的产生次序进行了新的阐说,认为儒、墨、道、法应为先秦哲学的产生次序,也是先秦散文的历史演进历程。

(摘编自刘宏辉《先秦文学史的重塑》)》

材料二:

《先秦文学演变史》一书文史并重,视域宽阔。作为一部新颖的文学史著作,需要具备充足的文学史料与突出的文学史识,作者木斋自然有所考虑,强调需将文学史视为一个前后联系的有机的整体,而非孤立的、静止的、局部的、片段的总和,并致力于探究文学史的起源、演变的历时性关系。先秦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有着比后代文学更宽广的内容范围,体现出文史哲融为一体的综合形态,如中国文学最早的经典是六经,所以研究者不能不涉及此时期的经学、史学、哲学的研究。文史并重,如木斋致力于梳理《诗经》中《风》、《雅》、《颂》三类作品的写作年代与演变历程,或排定先秦诸子散文儒、墨、道、法的发展次序,主张《老子》一书应晚于《论语》、《孟子》,而早于《庄子》等,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考释、论证,勇于提出新说。视域宽阔,如书中论及甲骨文金文时,关注到书写工具、载体对于散文写作的制约与影响;第二章《周公制礼作乐与先秦文学的发轫》,从重大的政治制度变革、文化史变革的历史背景,探讨其对先秦文学的催化作用,并肯定《诗经》是两周礼仪制度的产物等,这些都是颇具特色的视角。

(摘编自王瑞芳《先秦诗文演变的新探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文学的源头众说纷纭,木斋注意到这些说法的逻辑矛盾,他否定了文学起源于神话说,但也未能给出明确答案。
B.以写作题材所显示的所谓远古内容替代写作时间,以想象替代中国文学史发生的时间次序,木斋认为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C.木斋对风雅颂的重新排序,完全否定了传统的“采诗说”“删诗说”等观点,获得著名诗经研究学者刘毓庆先生的肯定。
D.从甲骨文到《尚书》的出现,可以视为先秦文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散文为主,诸子散文是其直接继承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木斋的《先秦文学演变史》,能够让人们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先秦文学史,对其有争议与争鸣也是必然的。
B.出自《尚书·百刑》的上帝、蚩尤故事,楚辞《天问》等中的后羿射日故事等,都不能证明神话是文学源头。
C.木斋的《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及《曹植甄后传》等论著,也是专门研究先秦文学史演变历程的论著。
D.要想写好文学史,就要将文学史看成前后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局部的、片段的总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先秦文学史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庄子》成书研究B.《孟子译注》研究
C.《诗经》年份研究D.《左传》作者研究
4.两则材料在论证时都引用木斋“先秦诸子散文儒、墨、道、法的演变次序”的说法,论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2-04-20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